標籤:

大家好,想了解一下如何幫孩子度過死亡敏感期?希望得到您的分享,謝謝!?


謝邀。

一般來說,孩子自3歲左右開始,特別是5、6歲的時候,便可能對「死亡」的概念發生興趣,

但由於心理發展的階段不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死亡所產生的體驗也是有所差別的,

對於最初接觸死亡概念的小盆友來說,他們往往只是把她作為一個「新詞」納入了語言系統,

但具體這個詞意味著什麼,他們還是一種懵懵懂懂的狀態,

所以,即使他們知道某個人「死了」、「去世了」,也不會產生多少痛苦體驗,

甚至,他們有時候會帶著有點調侃的味道使用這個詞,我3歲的女兒桐桐自從在繪本上學來了「死亡」這個詞之後,就動不動對我說「我夢見我死了」、「我的爺爺去世了」、「我的布娃娃依娜死掉了」之類的話,

一副很輕鬆的表情,彷彿談到自己吃飯穿衣一樣自然。

但孩子對死亡的這種「超然」態度一般很難持續到5、6歲的孩子身上,甚至對於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死亡就可能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可怕的事情,

這種關於死亡的恐懼還可能讓他們出現很多反常的行為:不停地追問父母關於死亡的問題;害怕和媽媽分開;擔心自己會死;擔心媽媽等重要親人會死…….

由於死亡對於成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面對孩子的這種追問和憂慮,家長可能會無所適從,但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往往又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某個階段產生對死亡的疑問和恐懼,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特定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會如此恐懼死亡呢?這通常有如下幾個原因

1、對未知事物產生的自然恐懼

當孩子對某個事物模模糊糊地有所感性認識或情緒體驗,卻又不大明白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對未知事物所特有的那種恐懼。在死亡這件事兒上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最初肆無忌憚地談論死亡的時候,總是不可避免地發現父母對這個話題非常敏感、諱莫如深或者禁止她談論這個話題,就可能把死亡這個概念跟一種非常可怕的涵義關聯起來,進而產生對她的恐懼。

2、原有的思維定勢被打破帶來的焦慮

在生命之初的前幾年裡,由於生活閱歷的局限,孩子也許尚沒有機會經歷親人、寵物的死亡或者關於遇難的血腥場面,一旦他們哪天被迫面對這些事實了,就可能驀然發現原來人是可以「變沒」的,甚至過程會非常凄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原來那種自己永遠會像今天一樣平平安安、永遠會和媽媽在一起的思維定勢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總有一天甚至隨時可能死亡的新觀念,在這種新的認知沒有找到平衡的支點之前,孩子就可能處在焦慮之中,除非他們找到不用那麼擔心的理由。

3、擔心事情發生到自己和親人身上

即使孩子的生活中並沒有什麼關於死亡的可怕事件發生,甚至父母並沒有用自己關於死亡的焦慮情緒來影響他們,到了某個階段,孩子還是會自然產生對死亡的恐懼,這通常是因為,隨著知識面的拓展,他們往往不可避免地了解了死亡的真實,偏偏這個時候,他們的想像力已經相當豐富,非常容易把一切事物都跟自己聯繫在一起,就像聽到有人談到某種飛機,他們就會憧憬哪一天坐上飛機一樣,一旦遇到死亡的概念,他們也會不可避免地把她跟自己或身邊的親人聯繫起來,這對於5、6歲正處於情感敏感期的孩子來說,更容易生髮對死亡的消極情緒體驗。

那麼,面對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根據關於死亡的如上原因,建議家長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當孩子喜歡談論死亡的時候,千萬不要把這個話題當成諱莫如深的事情來對待,更不要一味禁止孩子談論這個話題,否則,來自家長的消極情感反應會讓孩子嗅到可怕的氣息,

2、當孩子提出關於死亡的疑問的時候,要用符合孩子認知水平的語言來科學地解釋事實,比如,「死亡就是我們的身體停止工作了,不懂運動了,也不能做事情了」,有的父母喜歡用含糊其辭的語言來搪塞這個問題,有時候這並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甚至有時候會讓孩子因誤解而懼怕相關的事物,比如,有的父母可能會對孩子說「死亡就是睡著了,再也不會醒來了」,孩子就可能因此產生對睡眠的恐懼,擔心自己睡著以後再也不會醒來。

3、有時候孩子不停地追問這個人那個人的死亡,如「那個老爺爺會不會死?」、「人都會死嗎?」實際上只是擔心她會死亡或者父母會離她而去,這個時候,則家長不僅要坦然地解釋事實,還要緊緊地擁抱孩子,同時告訴孩子,她不會死的,現在父母是不會死的,會陪他慢慢長大,即使有一天會死亡,也會是她長的很老很老之後,這種方式,通常會讓孩子相對放鬆地接受,甚至為自己的焦慮找到一個支點。

4、死亡是正常的生命輪迴,如果能進一步經由這個話題啟動對孩子的生命教育,則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智慧,這就需要父母本人樹立對死亡的健康人士,而且能讓孩子明白死亡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結果。所幸的是,時下,很多繪本都可以幫助父母實現這個教育功能,比如,《湯姆的外公去世了》、《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老鼠爺爺的告別信》、《出生後的一天又一天》等相關的生命教育或心理自助讀物,都可以幫助孩子升華對死亡的認知,進而樹立一種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熱愛生命的意識!

這是我之前在網上看過的,那會兒我侄子還小,也經常問這些問題。總之,不迴避不轉移注意力不誇大,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慢慢來吧,加油!


誠實地告訴他每一個人都會死,而且就因為爸爸媽媽會死,所以他要努力長大,因為父母沒有辦法永遠陪伴他,沒有辦法永遠保護他,死亡是每一個的必然結果,而且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來到……當你有這樣的誠實的態度的時候,你也教會了自己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讓他正確地面對生活,教會他生存。

千萬不要欺騙他說他會很老很老才死,也不要欺騙他說父母會永遠陪著他,等到他長大了,等到他老了才死,當你這樣講的時候,其實是在欺騙自己,孩子是記不住的,你也無法保證自己一定能夠兌現你的諾言,因為死亡就是隨時都可能會來,就象汶川地震,沒有人知道它會震,沒有知道他會在地震中死亡,所以作為父母,你要正確地面對死亡,承認自己會死,面對死亡才是正確地面對生活的開始。

死亡使生活變得完整,沒有正確地面對死亡,就無法正確地面對生活,更談不到正確地給予孩子接下來的關於生活的教育。在這個問題上不要撒謊,直接坦率地告訴他,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死,所以要珍惜在一起的時光,要努力長大,要好好去愛,不要等死亡來臨的時候才後悔。


在孩子們數不清的「為什麼」里,有兩個最為棘手,一個是「性」,另一個是「死亡」。和性教育一樣,死亡教育也始終處於缺失狀態。家長都不願意跟孩子談論死亡,不想讓孩子接觸生老病死這些沉重的話題;況且,討論死亡,是多麼不吉利,多麼需要避諱的一件事呀!可是這又是件怎麼都躲不過去的事兒。

家裡的老人,一天天在變老;難以預料的疾病,突然發生的災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把我們身邊熟悉的親人和朋友帶走。我們既然無法給予孩子一個完美的世界,就應該讓孩子明白人生並非都是快樂的。讓他們知道身邊的人會發生什麼事,等到不愉快的事情降臨,他們才有勇氣去接受。而且,死亡教育更重要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知道「生與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轉的,讓孩子們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日本作家北野武有本書:《向死而生》,講了生與死的關係,因為了解死,所以要積極生活。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這才是死亡教育的精髓。

那麼孩子對於死亡的認知都是一樣的嗎?其實,不同年齡段對於死亡的反應並不一樣。

0-4歲:對「死亡」沒有概念,也很難明白死亡的概念,可以用比喻的方法解釋「死亡」。

4-7歲: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這時父母應該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7-13歲: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這時,家長就不能拐彎抹角,用比喻舉例混過去,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不過,家長們切記,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具體怎麼做?

1、以尊重的心態去談

「尊重」是和孩子談死亡的重要前提,要尊重死亡的現實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也要尊重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心、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尊重孩子在面對死亡時候的種種反應。家長自己不要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孩子也會朦朦朧朧地害怕死亡。

2、挑選適當的時機

孩子的寵物死去,親人、朋友離世,新聞中天災人禍的傷亡情況,甚至是身邊花草樹木的凋零……這些都是跟孩子探討死亡的最好機會。

3、藉助繪本,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的書里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親愛的們在給孩子選繪本的時候,別迴避死亡題材的繪本哈。這裡有一些我覺得不錯的繪本,可以推薦給題主~

1)《爺爺變成了幽靈》

斯本的爺爺突發心臟病猝死,死後,他捨不得自己的小孫子,就變成了幽靈,在夜晚來到了奧斯本的房間。奧斯本見到爺爺後非常驚喜,每天晚上都和爺爺玩耍,他看著爺爺從牆壁上穿來穿去,聽爺爺發出幽靈的叫聲,但是爺爺很不開心,他說他死前忘記了一件事。

小奧斯本努力地幫爺爺回憶他忘了什麼事,他們想起去遊樂場坐過山車,想起在花園裡種過一棵大樹,想起一起去看電影看到最後呼呼大睡,最後,爺爺突然想起來,他對小奧斯本說:「我忘記和你說再見了!」

2)《活了100萬次的貓》

這是一部有關生命意義的偉大寓言。

貓的過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個不死身,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儘管生命在一次次輪迴--先是國王的一隻貓,然後又分別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隻貓,但它卻活得渾渾噩噩,活到最後,連它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了,都心生厭倦了,它討厭每一個養它的人,也不怕死,日本圖畫書評論家松居直說它成了一隻"什麼都厭惡、對所有的一切都漠不關心、都拒絕的貓"。

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隻誰都不屬於、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於是,在孤獨與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一隻美麗不語的白貓。這是一種在它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願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麼意義呢!

3)《長大做個好爺爺》

這也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它給孩子們平靜地講述親人的死亡,講述生命的終極關懷。

小小熊最快樂的事,就是在每個星期五去看望他的爺爺。爺爺和小小熊會一起喝茶、吃點心。然後,他們總會爬上花園裡的書屋,去看長滿草的「三熊山」,去看「金 發姑娘的河」……但是有一個星期五,小小熊去看爺爺的時候,爺爺卻不能出去了……當媽媽說爺爺不會再醒過來時,她和小熊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4)《我永遠愛你》

講述了男孩和一隻狗的故事。男孩在與它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接受與付出:他接受阿雅兒時的調皮搗蛋,也接受阿雅逐漸病、老的事實,在接受阿雅的同時,他不斷地付出自己的真情,努力讓阿雅感受到他的愛。男孩每晚入睡前,總記得跟阿雅說一句「我永遠愛你」。雖然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盡頭時,這一句話卻是男孩在傷心之餘心中最大的安慰。

5)《灌的禮物》

獾是一個讓人信賴的朋友,他總是樂於助人。它死去以後,動物們聊起了獾還活著的日子。鼴鼠告訴大家獾是怎樣教他剪紙的,青蛙告訴大家他是怎樣跟獾學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領帶……這些技藝,都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這些禮物讓他們互相幫助。

最後的雪融化了,融化了他們的悲傷。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鼴鼠爬上他最後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謝謝獾給他們的禮物。他輕輕地說:「獾,謝謝你。」


謝邀,請問:為什麼邀我?

死亡的意義,是珍重。

珍重,是感受當下,是去愛。

不合場合的害怕死亡,是缺愛,是缺珍重,缺乏與當下的連接。

愛和怕死,不可能同時存在於一個人。愛滿滿的時候,死都想不起來。害怕死的時候,愛肯定不滿。

孩子的愛灌滿了,死亡的問題自然解決。


有一本童話,《北風的背後》北風的背後 (豆瓣)

有一本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爺爺變成了幽靈 (豆瓣)

可以和小朋友一起讀讀看


沒想到在這裡看到這個話題,大半夜被女兒哭聲鬧醒後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孩提時光。

可能由於我出生比較特別,經歷了頻繁變動的童年,特別是孤獨讓我很喜歡一個人思考問題,想念父母也很容易思考生死。我現在還很清晰地記著對夜晚的恐懼。我那時候和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個醫生。她一直認為我是想家了,其實我是害怕死了。感謝這個話題讓我意識到這原來是個心理學問題,不然我會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天然哲學家。六七歲孩子畏懼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現在想來最痛苦的莫過晚上,害怕夜幕降臨,害怕死亡之後的空就像害怕這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外婆應該跟我解釋過死亡這個事,但思考死亡本身就像是被一個「黑洞」吸進去了,你沒有答案,只剩下折磨人的痛苦。晚上會哭,漸漸不愛說話,麻痹的辦法就是找點好玩的分散注意力、或者讓自己累一點。我小時候剛剛才普及電視,實在沒什麼好玩的,晚上也找不到什麼能分心的事情。

思考死亡這件事影響了我很長時間,一直到上了大學稍微有些改觀,戀愛是一劑猛葯,讓我不會去想死亡這件事,但特別是午睡還會經常做自己在提醒自己時間不多了的夢嚇醒自己。細細來想來,思考死亡影響最大的是性格,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內向,睡眠經常不足或許也影響了生長發育,初中有段時間覺得自己活夠了。(可能還有很多要慢慢想想)。好處可能就是喜歡一個人思考,還都是哲學問題,思考也沒讓自己智商減分,成績一直很好。

父母能做的可能只有讓孩子不在這個問題上持續思考吧,讓他多交些朋友,發展些興趣愛好,多關心呵護他。我還在想,7歲之後要是碰到個道家或者哲學家或許真會解開心結。就這些吧。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號:同樂成長

死亡會是我們一生的話題,孩子的成長中有兩個敏感期,一個是3-5歲,一個是青春期,3-5歲只是好奇,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遇到了現實的一些問題開始引導,比如植物和寵物的死亡。儀式會讓他告別過去,在當下建立新的意義,下面是我兒子的一個故事。

兒子六歲的時候養了六年的小烏龜死了,嚎啕大哭,我抱著他,告訴他媽媽感受到了他的悲傷,會陪著他,等他平靜下來,我們一起帶著小鏟子到樓下,兒子選了一棵大樹挖了一個坑說給烏龜建一個新家,埋了烏龜後,他對烏龜揮手說byebye。一個男孩經歷了他的人生的第一次死亡,在媽媽的陪伴下體驗了悲傷,用儀式給與了告別,過了幾天,他告訴我,媽媽,那隻烏龜在我心裡,我們再去買只小烏龜吧。死亡焦慮會是我們一生都會面對的問題,也許如此,他懵懵懂懂地開始學習如何看待死亡,如何又建立死亡後的新的意義。


推薦閱讀:

怎麼和四歲的孩子解釋死亡這回事?
如何讓一個六歲的孩子相信,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鬼?
讀書:當呼吸化為空氣

TAG:死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