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700bike發布的3款城市自行車:「后街」、「百花」和「美術館」?
假設可以買得到的前提下,和同價位的其他品牌對位型號相比如何?
A輪1500萬美刀,3億供應鏈信用,就融了仨帶碼錶的莫曼頓出來?
非要把單車往手機經營路子帶肯定不行,單車很多地方對用戶不是透明的,就是說不是像手機一樣的黑箱設備。手機的晶元光刻方式,甚至寄存器數量、SRAM大小、基帶頻帶處理等等很多東西用戶根本不需要知道,而且做得差點用戶也沒有太大影響;單車呢,關乎很多,例如避震,說來說去就標榜那一個後上叉,還不如用一個很棒的旅行車坐墊解決的實在,這方面問題太多了。說到這,讓我不禁覺得單車屆出現羅永浩了
沒擋泥板,沒車燈,車架如此業餘,難看的劣質金屬質感,我要這東西幹嘛?
同樣是鋼架,內變速,皮帶傳動,不如買 Metropolitan Xpress,紮實可靠,不知高到哪裏去,價格 3400:2015/08/02:
目前來看,700bike重點推廣面向的用戶群體和對700bike感興趣的用戶還是比較吻合的,就是下邊說的:有一定文藝氣質、收入不錯、非騎行愛好者。這些用戶主要聚集在一線城市,大多是IT、設計等職業,相對小眾,當然這些用戶在互聯網上比其他行業的人活躍的多,能否從相對小眾的人群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是下一步的關鍵,難度和挑戰都不小,接下來再看700bike團隊如何操作。------
700bike發布的自行車,我概括的全稱是:有一定情懷和智能的平把公路車。
1. 情懷很足。上市公司創始人,文藝青年,熱愛騎行,這些都是張向東的獨特標籤。從最開始辭職加入700bike的預熱,到前幾天盲定的火爆,所有的關注度都是由張向東帶來。和早期老羅之於鎚子科技相似。
2. 智能一般。發電花鼓,智能把立等等,市面上都有類似的產品,沒有特別超出預期的感覺。
3.
還不錯的平把公路車。材質、外形都還可以,平把公路是比較適合城市穿行的,比山地輕盈,比純公路騎著舒服,但700bike的缺點是變速範圍太少,坡多的城市騎著比較痛苦。當然700bike的提法是城市自行車,早就發布的永久C屬於城市自行車,但之前幾乎沒太有用戶和廠家關注這一類,現在城市自行車的聲勢都是700bike帶動起來的。
之前大家上下班騎車,買菜車、公路、山地、摺疊都有。對騎買菜車的人來說,700bike太貴了,想要他們買需要強大的現實扭曲場,很難。對於騎公路、山地、摺疊車上下班的騎行愛好者來說來說,一般都會在周末的時候加入俱樂部組織的騎行活動。由於700bike提供的變速範圍太少,要跟上團隊騎行速度是有一定難度的,對騎行愛好者而言,700bike沒有足夠的產品力讓他們在已有一輛車的基礎上再買一輛,或者新用戶買車的時候忽略其他專業品牌選擇缺乏運動能力的700bike。
所以,700bike的用戶範圍大概是有一定文藝氣質、收入不錯、非騎行愛好者,目前還屬於小眾人群。
更務實的可能是類似小米最開始的做法,進入已經成熟的市場,提供更低的價格,更好的配置,更漂亮的外觀,外加智能功能,吸引本來就計劃花費2000-4000元買車的騎行愛好者(就像前邊說的700bike的變速範圍太少,目前對騎行愛好者吸引力不夠大),由騎行愛好者向外輻射到更多用戶,這樣推廣難度要低一些。當然為了更大的想像空間,700bike選擇了另外一種方案,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和玩法,然後寄希望於獨霸這個市場。目前來看,要想讓更多的人接受700bike,任重道遠。
另外,說一下我理想中的城市自行車:
鋼架,700C,彎把,平梁,套管,復古,可以裝擋泥板和貨架,車把的角度比純公路車高一些,其他都是正常配件。平時上下班或者周末騎游,可以把擋泥板和貨架拆下,小長途把貨架和擋泥板裝上。比山地輕便,比純公路舒適,美觀度,舒適度,速度都有保證,城市穿行、輕裝旅行都能勝任。張向東微博上曬過很多復古鋼架車,一度讓我以為他的產品就是這個。當然這個也是小眾,從剛開始開發行者騎行軟體的時候就一直觀察,到現在還沒看到完全符合的產品。今天下午個人公眾號裡面簡單談了一下我對700bike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各位騎行愛好者真的不要過多的去評價700bike四款車怎麼樣!自己diy一輛怎麼樣!我們心目中的城市車應該怎麼樣!因為實物還沒有到我們手裡面,站在自己的經驗和習慣上去評價體驗和感受都只能說明一件事,我們自行車愛好者不是700bike的目標客戶!而一件設計感ok的自行車在自行車愛好者手裡,被山寨也是分分鐘鐘的事情!
在我看來,張向東和700bike並不是在賣自行車,只是定位城市自行車,而去解決目前的城市用戶所產生的騎行「新需求」,也就是城市短途出行!
所以電動車和平衡車才是真正的競爭對手,而700bike只是把城市騎行這個話題引導出來,讓我們來討論城市自行車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尋找用戶對城市騎行的認同感!
所以產品糟糕!無所謂,引起了話題討論就可以了!產品是可以改進的,粉絲和話題互動有了就可以了,但是,我目前沒有看到700bike後續的活動,很失望!
但是作為自行車愛好者,我謝謝700bike這次對於自行車運動帶來的傳播!
文章:
其實最早知道700bike信息的並不是在自行車論壇和騎行圈子,而是6月30號,在創客媒體上了解到了700bike的單車的信息。當時很詫異,居然有互聯網公司生產自行車?然後我開始關注了700bike。
7月19日晚上,也就是昨天,一場以「城市自行車」為主題的新品發布會,號召了如此多的業內人士,企業大佬,甚至娛樂明星參與造勢,前期大規模的宣傳,讓在現實中原本偏小眾品類的自行車發布,居然是搞出了行業盛會的風範。更重要的是,在自行車產業一貫「傳統」被迫「低調」的大環境下,它還同時獲得了來自大眾媒體的空前關注,僅這一點就足以令大批傳統廠商汗顏。
即使產品發布會還未開始,我覺得自行車愛好者們都應該感謝和恭喜700bike,創始人張向東獲得的資源遠比我們普通自行車愛好者獲得的資源大。所以他可能會改變部分精英群體對自行車的總體認知,擴大了自行車整個行業的受眾,也是第一次讓自行車產品受到了各大主流媒體的關注。
發布會一開始,張向東就介紹了傳統自行車行業的銷售模式,然後介紹了700bike可以帶來的行業可能性。互聯網思維決定的自行車的行業的垂直營銷變化,終於有一個品牌,自己沒有實體店銷售了,去掉了所有的中間渠道直接品牌對消費者賣自行車了!沒有代理,沒有經銷商,所有利潤都讓利給消費者?可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銷售和推廣的創新,在互聯網行業來說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新意。對於用戶來說,我們要的不是發布會噱頭,我要的是產品!
十月閉門造車,張向東的 700Bike 團隊一次性給我們用戶發布了四大系列的城市自行車:后街、美術館、百花和銀河。
「可能是研發費用投入最高的自行車」
「全球第一款整體內嵌顯示屏自行車」
「自行車歷史上的里程碑,全世界最精確的速度表」
......
Ok!你沒有聽錯,還是一系列的產品噱頭!當我聽說700bike設計自行車時,我除了好奇互聯網跨界能夠帶來的天馬行空的產品改進以外,作為用戶,我們更關心實際的產品數據!
然而過了一天,我搜索了各大自行車論壇都沒有搜索到這四款自行車的幾何數據,我再回頭看發布會的噱頭,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你說好!可我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張向東在發布會上也一直在定義新一代城市騎行標準,這樣一種有著中產階級品位包裝,用各類營銷手段和噱頭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利用了互聯網跟風效應,擴大了受眾面,引導了消費。這樣確實可以迅速建立一個品牌,但是對於用戶來說,產品的口碑才是重要的!
我並不想現在就吐槽700bike四款車的工藝和技術,以及使用相同性價比的零配件,自行車發燒友自己diy的成本是多少,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計算!畢竟在擁有完整生產鏈的中國,一款設計車型一旦流行起來,被山寨就是分分鐘的事情!所以700bike團隊沒有給出詳細的數據我也理解。
畢竟自行車是需要使用的,只有拿到實物騎行之後,再談感受和體驗才有資格!之後再評測一款車才顯得厚道!
在我個人看來,張向東和700bike並不是在賣自行車,只是定位城市自行車,想要去解決由他發現的城市用戶所產生的騎行「新需求」,也就是城市短途出行!這一塊的市場是巨大的,但是競爭對手也是眾多的,畢竟都市人的騎行工具並不只有自行車這一略顯傳統的工具可供選擇。更為新興的電動腳踏車以及全新品類的代步平衡車,顯然更能讓消費者打起興趣。
與其說張向東是在解決城市用戶騎行上的「新需求」,還不如說他是在培養都市年輕人的騎行新習慣。目前而言,自行車並不能像電動車以及平衡車那樣滿足大夥對於騎行工具智能化、科技化以及代步性的想像。張向東要想把 700Bike做起來,必須要喚醒用戶對於騎行文化的認同感。沒有這種戶外自行車文化的背景,越來越宅的都市年輕人是很難再騎上自行車去四處兜風的。所以,作為自行車愛好者,我個人給予700bike團隊對自行車文化的培養和傳播以掌聲和鼓勵!
貼下公眾號吧,分享自行車運動視頻和圖片的公眾號!有興趣的可以關注!
-------------------------------------------------------------第2次補充-------------------------------------------------------------
早上起來問了下同事,需要糾正的是發布會現場已經說明了車重11KG,這段昨晚被我忽略了,所以妄加猜測~第一次補充的內容就不刪了~~我比較奇怪的是,sram花鼓重量到底是多,網上查到的是單個大約2KG,整車能做到11KG確實不易。--------------------------------------------------------------第1次補充------------------------------------------------------------
2499元起!700Bike發布四款城市智能自行車-700Bike,智能自行車,城市自行車,后街,美術館,白花,銀河 看完實體圖前後花鼓和車架以後堅定不移地相信:這車重量不會低於18KG了。我自己的鋁合金山地車重量大概12KG,每次扛著上樓都有一種換碳纖維車架的衝動~~
但是不得不說,細節方面還不錯,對得起A輪融資金額1500萬美金的bigger。從眾籌開始關注這個車,當時想法是這個張向東到底能鼓搗出一個什麼樣神奇的車。
總體來說 ,不黑不吹,意料之中,價格還算對得起這個設計和這個配置,我個人比較關注「后街」,但是也有我個人不太滿意的地方。 首先一輛自行車的骨骼——車架上來說,車架用雷諾管材,同所有復古自行車一樣,優點是整體車架纖細、結構可塑性強,骨感美,鋼架自行車歷史悠久加工技術成熟,吸震性強,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沉——就算是再薄的管材,鋼架自行車的重量應該不會低於15KG,當然這個是沒辦法避免的,另外也就是鋼架內壁或者掉漆處生鏽的問題,也會讓處女座與強迫症的同學崩潰,不知道會不會有內壁防鏽的措施——選擇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 車架後上叉h型設計算是亮點,巧妙避開與車座接觸的坐管,增加舒適性,另外隱藏式的夾器很取巧,如果夾器放在後上叉另外一側,必然會遮擋h型後上叉這個亮點,加上走線安裝孔也會顯得雜亂。 關於智能方面的東西,需要說的是其實這輛車在把立上放的那塊顯示屏並不是全球首創,現在TB、JD眾籌上已經被山寨自行車用到爛大街了。順便吐槽一下萬能的山寨貨,比如這個:
看起來很高大上吧,呵呵呵呵(^o^)/~然而這塊超大塊的碼錶居然被用到了這樣的自行車上,而且!這車!居然!眾籌到了80萬!作為自行車行業的從業者,看完上面這款車的設計以後我深深感覺到:這是個什麼雞脖玩意兒!!!!騙子太多啦,傻子明顯不夠用啦!!!!~(≧▽≦)/~啦啦啦這塊超大頻幕智能顯示屏使用體驗(流暢度,精確性、使用壽命)如何,需要後期的用戶反饋。另外防盜……JC蜀黍會不會出警幫你找輛自行車,就看你RP啦,反正我們這邊的自行車丟了去報案,JC蜀黍都會丟給你個登記表:「自己寫吧,寫完就可以走了,找到了會通知你」
前一段時間網路上有人說700bike沒有和西馬諾談妥零件的供應問題,這款車我看到他使用美國速聯(sram)的軸,估計剎車也會是sram的,手感柔中帶剛,個人炒雞喜歡。
對了,還有後上叉和下叉轉點一體,印象中也不算是700bike首創,好像莫曼頓上出現過,忘了哪款了~~最後,可能也是700bike團隊最頭痛也就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售後。
互聯網有再高的出發點,再高明的團隊,再超前的設計,再充足的資金,仍然需要這些實體自行車店技師手裡的六角扳手和螺絲刀來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變速不準確,剎車不靈敏,三軸進水,斷輻條,矯正車圈……產品量產以後,整車一定會以裝箱的方式送到預訂人手中,那麼問題來了,誰來幫你裝車?車店還是自己動手?送到附近車店裝車如何收費?後期的維修保養誰來負責?自行車不是手機一樣的快消品,就算你想和捷安特或者美利達這種在全國絕大多數大中小城市都有實體專賣店的品牌合作,他們會同意嗎?——————————僅代表個人觀點!SRAM那個花鼓才200+...我寧可弄一個好一點的單速車刷街....反正能弄到很輕
這三款車無論從價位還是性能上都沒什麼吸引了
不過我倒是對他們的車架感興趣,h後叉算個小亮點。集成GPS碼錶導航和防盜也算是個傳統車商的盲區。
如果漆面和防水做的好的話,我倒是願意入一款車架看看,不知道他們單賣不?首先吐槽一句和700Bike關係不是太大的話,似乎能導航,能語音,能告訴你丟了之後在哪能找到,就代表著目前智能自行車的發展方向。
700bike這一點已經超越了很多同類,除了智能配件,在車架上可以看到他們還是花了功夫的。至少看上去是研究過的,只是有一些問題還有待驗證。比如說坐管和下管處的雙傳導結構,我就沒看懂雙傳導在哪裡,下管和坐管本來就是主要力量傳導的地方,和其他品牌有什麼區別呢,比如說後上叉和後下叉做成一體,只是尾勾處一體還是整體都是一體出模?另外後上叉和後下叉的受力及傳導作用是不一樣的,看起來高大尚的一體成型,沒有正確的設計比例,並沒有什麼用。車架大概是最能表達品牌特點的產品了,對於車架的關注,意味著智能自行車終於不再把自行車當成智能手機一樣去做了。
在零配件和細節方面,700bike給我的感覺要比BiCi坑多了。SRAM內變速真的是雞肋一樣的東西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剎車看起來很「空氣動力學」的放在了前叉後面和後上叉的下面,這麼前衛的設計讓閃電和崔克的設計師臉都沒地方擱了,花那麼多刀搞風洞實驗室,國內設計師電腦上畫畫就出來了,而且這對V剎也是讓人感覺品牌商沒什麼誠意。最後車架製造的工藝水平,雖然說是鋼架,那個焊紋讓人看上去是個七百塊錢自行車的架子。很多時候一家新公司,你面世的第一款產品就這個樣子,很難讓人給你寄予未來。相比之下BiCi的碳架(碳纖維也有等級之分,但總歸是碳纖維)和105套件不知道高了多少個級別。
總得來說,我們對國產還有存有熱情的,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就像是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在街頭賣關東煮那片文章里說的一樣,品牌的優勢在於核心科技,在700BIKE上,後花鼓是SRAM的,剎車和輪組估計是牌子都沒有的小廠生產出來的,傳動部分除了那個皮帶需要定製,其他應該也沒什麼特別獨hua特qian的地方。再者說情懷,沒做過想做,我覺得不想說自己圈錢可以說是憧憬,是夢想,是熱情,但不是情懷,一點行業積澱都沒有,何來的情懷。我們可以查一查蘋果公司是什麼時候成立的,第一代IPhone又是什麼時候才面世的,自行車的歷史比電子產品要久的多,做事不能這麼急躁,你一家新公司張口就提情懷,我就不想再繼續聽了。
最後,歷史總是螺旋形的上升,我希望700Bike以後會越來越好。標榜城市自行車,連個擋泥板都沒有?
碳架defy+38mm碳刀+管胎才叫城市車。
失望至極。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2304184acd37da0102w4u1vid=2246588674extparam=from=1053095010wm=5311_4002ip=117.136.8.70上面這個鏈接不是我寫的,裡面很多東西我也不是很同意,但大致贊同。
車有新意。後上叉做成那樣我第一次見,看介紹也挺有道理的,橢圓上管說的也挺有道理的。車架設計看得出來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這個架子比普通鋁合金架子貴多了。一輛車,車架是靈魂。
發電花鼓我挺喜歡,不知道有沒有車前燈的配件賣,是否可以連接到發電花鼓上。
內變速組件比較小眾,只有2速,不知道實際使用效果如何。我記得禧瑪諾有內三速啊,為什麼不用。其實如果受制於成本高,還不如用單盤+6-8速這樣的配置,不比用鏈條的內變速費事。
偏心中軸這種我覺得就沒什麼必要了。普通人一年騎不到1500公里的(下雨不騎、下雪不騎、太熱不騎、太冷不騎、颳風不騎、霧霾不騎、有事不騎,剩下可騎的,就沒多少日子了)
其他的,700c、35c外胎、鋼製硬叉,很好,城市車就應該這樣。那些說捷安特770什麼的,騎起來不一樣的,沒這個車輕巧,也沒這個快。我自己第一輛車(以前騎過的格朗車除外)是ucc landist(老款,已停產),2000來塊,跟后街定位很像,我騎了兩年多,很喜歡,雖然後面換的只剩下車架了。
重量聽說是12公斤?很不錯。
擋泥板、前後燈、腳撐、前後貨架這些配件不知道是否可以作為可選項售賣,給用戶多一些自由度,而且配件的利潤不低。很多網站都支持在線定製,700BIKE至少應當提供一部分配件可定製。我記得北京航輪做的那個van nicholas品牌的官網,就可以在線自由配置,當然那個單價比較高。
價格不便宜,不知道是不是貼近成本定價。在普通人眼裡可能會嫌貴。我會不會買?不會,自己通勤出遊都有車了。家裡人也有了。會不會推薦給別人買?暫時不會,車我挺喜歡,但是擔心工藝問題,看上去不錯,做出來怎麼樣還是要觀望下的(比如那個沒見過的後上叉)。我想還是等用戶口碑出來了再說,就不當小白鼠了。顏值不及永久c,實用難超莫曼頓,互聯網思維托起的只有價格了。
幸好盲訂可以退款,不說了,認證碼過來了。
約11kg不喜歡,鋼架更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