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投行的黃金時代過去了?
02-07
最近身邊幾個券商投行的朋友都辭職了,為什麼大家都說投行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國家不是在力推資產證券化么,股市也如火如荼,新三板也很活躍,按理而言IPO業務應該是越來越好做啊?
題主問題我假設是做IPO了,不算新三板和債券發行。我先給你列個數啊,知乎向來奉行的是沒有數字沒有真相。
在中國證券從業協會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證券公司一共115家,保薦代表人人數為2903人。而這個數字在首批保代開始從業的時候是609人。其中國信人數最多為164人(這家在業內也是有名的)。而在中國證監會上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為762家。一般來說一個IPO的項目人員組成為投行+律所+會計師事務所。投行結構為1-2名保代加上3-4名小弟。律所一般1-3人,會計師事務所在10人以上(真是苦逼,人多錢少事情多的典範)。
好了,假設每個項目都配備2名保代(實際上不會,很多小case1個人足夠),那麼762個項目的保代數量是1524人,並且很多資深保代手上是絕對不止一個項目的。嗯,請問剩下的1500個哥們幹嘛去了呢?只能等項目啊!?而事實上「準保」的數量,就是已經考過考試但從未在項目上籤過字的人,是遠遠大於我們想像的,我預計這個數字在1500-2000人左右。好了,行業人員供給過剩的結果是什麼大家經濟學都學過了我就不贅述了。
此外,註冊制實際上是一种放寬企業上市的制度,並且使得保代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保代的作用是什麼?是幫助企業熟悉上市框架、完善制度、清理股權結構、其餘還包括擺平證監會、環保局、xx局、xx所,另外發行以後聯繫買家也就是基金等機構買股等等。
但是現在的制度下,首先融資上市的餘地大了,有新三板作為小公司的融資平台,沒必要上主板或者創業板。而打新的制度也變成了人人買彩票的遊戲。在這種情況下,保代的作用自然是越來越被削弱了。那麼企業是否還願意付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上市費了呢?答案可想而知。國內嗎?
- 宏觀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結束了,有些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已經不是新聞
- 政策導向變化了,政府不再是投資驅動,過度投資會被打壓
- 資本市場真正的制度(法制)建設開始了,呼風喚雨的日子會越來越難找
- 技術進步,資本行業的一些職位正在快速被信息化,自動化取代
非業內人士,直觀感受而已。
業務都做不過來。。。。
亂講,現在pe這麼好做,要上新三版的企業這麼多。
沒覺得投行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啊
只是過去的企業家不懂資本市場,比較好忽悠。。。現在大家都懂一點了,你不能拿老一套繼續忽悠人啊大牛們也許是學會了資本運作的方法,奔私了。任何中介業務都會被互聯網優化,現在申報都電子化了
從無到有的年代,大量國慶上市,券商保薦人又有限,基本投行部只做做大型國企的ipo。現在這些大型國企都基本上完了,大家只能做民營企業ipo。投行承銷費是按募集資金的百分比收,一個大型國企上市的募集資金是一般民營企業的數十倍,上百倍,收入差距可想而知。但是外資的投行部ipo外的經濟業務比較多,現在國內券商投行也在轉型,有併購諮詢,增發等業務,還是很有活力的,但是收入肯定比不上國企大量上市的年代。準確說,是以前投行收入實在太高了,那時國內券商投行部的收入甚至比頂級外資投行還高。本來相對於基金和風投,投行並不是特別高薪的職業,跳槽出去也很正常。
不先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知乎大忌啊
你說得這個問題我還沒有遇到。不過投行的工作確實越來越難做。大盤走勢和正常預期不符。可以說。有的時候已毫無道理可言。個股走勢和大盤關聯性越來越小。所以。工作越來越難做。但是畢竟領導層希望經濟向好。那這樣的話。板塊輪動。憑藉經驗和分析。做成功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你直接用ipo就代表了投行,也是有趣。是不是認為ipo就是上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