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和四歲的孩子解釋死亡這回事?

清明祭祖 帶著四歲的妹妹去上墳,妹妹問我土下面是什麼,我說是人。

她「人為什麼埋土裡?」我:「人死了就埋土裡。」

她:「人死了是去哪兒了?」我:「人死了就是沒有了。」

她:「人沒有了是去哪兒了呢?」我:「……」


謝邀,這個問題挺難回答的,腫瘤科輪轉見習我也被小朋友問過。

我一般會告訴他們人死了以後會去另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具體是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

題主的情況我沒遇到過,我面對的孩子一直覺得屬於我需要為他們消去對於死亡的恐懼以及鼓起對接下來治療的勇氣那一類,所以被問的時候我會說一些童話。

比如人死了以後會穿過一條像是夕陽餘暉照射的鮮花隧道,到達一個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裡你可以回過頭來看看你的爸爸媽媽和小夥伴,可是他們已經感受不到你了,他們的生活還會繼續,你也可以繼續前進,最後,匯入大海,重新變成世界上任何一個生命回來。

在最後這段旅行開始之前,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讓爸爸媽媽和小夥伴們知道你愛他們,不然啟程的時候你就沒機會說了。

見習期結束的時候很多小患者說喜歡我,真的很感動。

唔,這個故事我有給小朋友們畫成繪本,沒有帶來學校,有機會再發上來。


在孩子們數不清的「為什麼」里,有兩個最為棘手,一個是「性」,另一個是「死亡」。和性教育一樣,死亡教育也始終處於缺失狀態。家長都不願意跟孩子談論死亡,不想讓孩子接觸生老病死這些沉重的話題;況且,討論死亡,是多麼不吉利,多麼需要避諱的一件事呀!可是這又是件怎麼都躲不過去的事兒。

家裡的老人,一天天在變老;難以預料的疾病,突然發生的災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把我們身邊熟悉的親人和朋友帶走。我們既然無法給予孩子一個完美的世界,就應該讓孩子明白人生並非都是快樂的。讓他們知道身邊的人會發生什麼事,等到不愉快的事情降臨,他們才有勇氣去接受。而且,死亡教育更重要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知道「生與死」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不可逆轉的,讓孩子們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日本作家北野武有本書:《向死而生》,講了生與死的關係,因為了解死,所以要積極生活。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這才是死亡教育的精髓。

那麼孩子對於死亡的認知都是一樣的嗎?其實,不同年齡段對於死亡的反應並不一樣。

0-4歲:對「死亡」沒有概念,也很難明白死亡的概念,可以用比喻的方法解釋「死亡」。

4-7歲: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這時父母應該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7-13歲: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這時,家長就不能拐彎抹角,用比喻舉例混過去,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不過,家長們切記,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具體怎麼做?

1、以尊重的心態去談

「尊重」是和孩子談死亡的重要前提,要尊重死亡的現實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也要尊重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心、對死亡的理解程度,尊重孩子在面對死亡時候的種種反應。家長自己不要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孩子也會朦朦朧朧地害怕死亡。

2、挑選適當的時機

孩子的寵物死去,親人、朋友離世,新聞中天災人禍的傷亡情況,甚至是身邊花草樹木的凋零……這些都是跟孩子探討死亡的最好機會。

3、藉助繪本,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生死學大師庫伯勒·羅斯在《關於兒童與死亡》的書里提到,透過繪畫、遊戲過程,有助於兒童理解或面對死亡。親愛的們在給孩子選繪本的時候,別迴避死亡題材的繪本哈。這裡有一些我覺得不錯的繪本,可以推薦給題主和各位~

1)《爺爺變成了幽靈》

斯本的爺爺突發心臟病猝死,死後,他捨不得自己的小孫子,就變成了幽靈,在夜晚來到了奧斯本的房間。奧斯本見到爺爺後非常驚喜,每天晚上都和爺爺玩耍,他看著爺爺從牆壁上穿來穿去,聽爺爺發出幽靈的叫聲,但是爺爺很不開心,他說他死前忘記了一件事。

小奧斯本努力地幫爺爺回憶他忘了什麼事,他們想起去遊樂場坐過山車,想起在花園裡種過一棵大樹,想起一起去看電影看到最後呼呼大睡,最後,爺爺突然想起來,他對小奧斯本說:「我忘記和你說再見了!」

2)《活了100萬次的貓》

這是一部有關生命意義的偉大寓言。

貓的過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個不死身,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儘管生命在一次次輪迴--先是國王的一隻貓,然後又分別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隻貓,但它卻活得渾渾噩噩,活到最後,連它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了,都心生厭倦了,它討厭每一個養它的人,也不怕死,日本圖畫書評論家松居直說它成了一隻"什麼都厭惡、對所有的一切都漠不關心、都拒絕的貓"。

直到有一天,它變成了一隻誰都不屬於、只屬於自己的野貓,於是,在孤獨與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一隻美麗不語的白貓。這是一種在它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這讓它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它頭一次知道為什麼而活了。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願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麼意義呢!

3)《長大做個好爺爺》

這也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它給孩子們平靜地講述親人的死亡,講述生命的終極關懷。

小小熊最快樂的事,就是在每個星期五去看望他的爺爺。爺爺和小小熊會一起喝茶、吃點心。然後,他們總會爬上花園裡的書屋,去看長滿草的「三熊山」,去看「金 發姑娘的河」……但是有一個星期五,小小熊去看爺爺的時候,爺爺卻不能出去了……當媽媽說爺爺不會再醒過來時,她和小熊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4)《我永遠愛你》

講述了男孩和一隻狗的故事。男孩在與它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接受與付出:他接受阿雅兒時的調皮搗蛋,也接受阿雅逐漸病、老的事實,在接受阿雅的同時,他不斷地付出自己的真情,努力讓阿雅感受到他的愛。男孩每晚入睡前,總記得跟阿雅說一句「我永遠愛你」。雖然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盡頭時,這一句話卻是男孩在傷心之餘心中最大的安慰。

5)《灌的禮物》

獾是一個讓人信賴的朋友,他總是樂於助人。它死去以後,動物們聊起了獾還活著的日子。鼴鼠告訴大家獾是怎樣教他剪紙的,青蛙告訴大家他是怎樣跟獾學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領帶……這些技藝,都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這些禮物讓他們互相幫助。

最後的雪融化了,融化了他們的悲傷。在一個溫暖的春日,鼴鼠爬上他最後一次看到獾的山坡,他要謝謝獾給他們的禮物。他輕輕地說:「獾,謝謝你。」


每逢「死亡」我們要不就避之不談,要麼談之色變,或者不知道怎麼解釋。

一般我們會怎麼和孩子說死亡呢?

或許我們會說:「TA出遠門了,TA睡著了。」

那為什麼出遠門呢?什麼時候回來?是出遠門了都不會回來嗎?那爸爸媽媽出差也會這樣嗎?很多的疑問甚至會造成孩子心理的恐慌為什麼會睡這麼久?我們也會睡著後不起來嗎?那他們什麼時候會睡醒呢? 模糊的解釋會造成更大的恐慌。

對於孩子來說,只有身邊的有人離去了,我們才會恐慌怎麼和孩子解釋。那個活生生的在我們身邊的人,突然就再也回不來了,孩子那麼小他們如何能理解?

白岩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其實啟行君覺得,不需要刻意的去上什麼課程,很多事情是當他發生的時候就是學習和感知的時候。台灣高雄師大教授、教育學博士張淑美,多年來從事幼兒死亡教育研究。她在《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一文中指出,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由此看來,幼兒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或許可以從身邊談起,我們可以和孩子講一花一葉的衰落,當一片葉枯萎隋風落下,我們可以說:「這片葉子死掉了,但是回到了土壤,明年春天會有其他的葉子長出。」

我們可以說小動物的死亡,當死亡來臨時不必太過難過,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每個有生命的物體都會經歷,最終都會到來。我們會一直記得和他一起度過的最開心時光。

最後我們還可以說或許有一天爺爺奶奶會離開我們,爺爺奶奶比我們吃的少,走路也會比較慢。當有一天爸爸媽媽也像爺爺奶奶一樣頭髮變白,牙齒也掉了,最後就像一片樹葉一樣會枯萎,也會在某一天會離開。所以孩子該多陪陪爺爺奶奶,我們都會長大也會變老,時間在向前慢慢走,那一天也總會到來。

面對死亡每次閉口不談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但其實對死亡的恐怖更多的來源於死亡這件事情,當毫無預知遇到突然發生的時,傷害才會隨之而來。避免遭受這種傷害,請實話實說,語言簡單平實,不加入主觀的評價,這跟性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推薦閱讀:

如何讓一個六歲的孩子相信,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鬼?
讀書:當呼吸化為空氣

TAG:死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