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f et Moi | 美國糖王的如戲人生

「You should be proud of what you do, yeah you should……」

在跟美國糖王Ewald Notter 閑聊時他突然這麼對我說,甚至建議我去寫本書,把自己接觸過的老師都記錄一遍,還說一定會有人願意出高價購買的。

我還真有過這個念頭,不是為了掙錢,就是想等記憶壞掉的時候有文字可以留念。可是一年過去了,Chef et Moi 這個系列我就寫了兩篇。一來是因為懶(其實主要也是因為懶),二來既然是工作就免不了會遇到一些挑戰,再優秀的人,拋去光環,實實在在接觸下來也有普通人身上的各種毛病,叫我寫這些真實的毛病我是不樂意的,但若剔除這些毛病光寫優點,又像是冷冰冰的宣傳軟文,沒有什麼記錄的必要了。

和Ewald老師接觸的短短一周感慨良多,倘若這次還不記錄點什麼,只怕我老了以後會埋怨自己吧。

接到任務後,翻開Ewald老師的個人資料著實被驚到了:

·獲得過至少15枚金牌

·在國際大賽上拉糖項目的最高分記錄保持者

·得分僅比總分少一分

·數本拉糖、巧克力暢銷書作者

·各大國際賽事評委、教練

……

已經跟翻過多位行業內大師的我,見到11頁滿滿都是榮譽的個人資料也還是張圓了嘴。

Ewald 老師的拉糖作品

即使有傲氣的資本,Chef為人還是相當謙和,非常照顧周圍人的感受,這一點在沒見到他之前,僅僅通過郵件就能感受到。經過了一周的相處,聽他聊他的故事、他的遭遇、他的人生觀,更彷彿在清冷的冬季看完了一場暖心治癒的電影……

認真寫寄語的Ewald 老師

Chef生於瑞士長於瑞士,打小立志從事一門手藝,15歲開始入行,拉糖和巧克力項目斬獲了眾多榮譽之後,定居美國,在美國開設了甜點學校,做的風生水起名聲大振後突然遭遇合伙人背叛,捲走了他多年積累的全部積蓄,留下了一堆爛攤子。他甚至被法院起訴調查,好在最終證明了清白。之後三年,他在世界各地走學、旅遊,去年受朋友的邀請,一起在西雅圖做起了新概念咖啡店的生意。

曾經登過最高峰,也曾跌過最低谷。

談及被背叛,失去所有的那段往事時,我看見對面坐著的老先生,臉上沒有一絲忿忿不平,反倒是千帆過盡後的波瀾不驚。

他說自己也消沉過抑鬱過不解過,但努力的讓自己走出來,讓自己move on。作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始終相信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它發生的道理的。他很感激變故發生後依然有那麼多朋友幫助他,自己也通過在世界各地遊走教學體會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文化,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更加重要的是,經歷了那麼多,他還依然愛著自己的事業,依然熱愛製作精美的巧克力糖藝造型,他也以此告誡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熱愛做什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老師私底下還非常喜歡畫水彩畫,甚至連給孩子們的禮物都是自己精心畫的水彩畫。受他的影響,我也惦念上自己塵封已久的畫筆了。想必這些興趣愛好就是他在艱難的時光里的一點甜吧。

Ewald 老師的巧克力作品 獻給他患阿爾茨海默症的父親(造型的下半部分象徵著鮮活綻放的生命,上半部分的黑白象徵著被疾病慢慢奪去的生命力,帶著些許希望掙扎)

年過古稀的他有2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繼承了他的老本行,小兒子正在念大學,女兒從事市場工作。雖然已經和妻子離異,但兩人依舊是非常好的朋友,且一家人還常常聚在一塊出遊。他的前妻是一位英國人,也是他的同行,並且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同行。前妻一直覺得活在他的陰影之下,於是最終選擇了和平分開。分開後,他們依然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依然經常全家出遊,依然保持友好的關係,並且祝福對方的新戀情。他還翻出了家人的照片給我看,笑容燦爛的一家人,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裂痕。

Ewald 老師的大兒子和女兒(帥帥的大兒子也是Chef)

我問他為什麼從瑞士移民到美國,畢竟瑞士是一個幸福指數相當高的中立國,社會福利好,國民生活富足且安定。他說很多瑞士人就是因為自己國家待得太舒服了,都不願意出去闖蕩,從而喪失了很多機會。而他自己並不喜歡瑞士學校的作風,老師都不太解釋原因,比較教條,再加上當時的妻子也很想去美國,於是抓住了機會,在美國掀起了甜點學校的潮流。如今從合伙人變故中恢復過來的他,又開始風生水起的咖啡店生意了,致力於打造一間不同於星巴克等傳統意義上的咖啡店,將他擅長的巧克力與咖啡結合。這間咖啡店開在西雅圖的科技中心,Uber的CEO都曾是其座上客,還別出心裁的提供了甘納許攪拌棒,攪著攪著甘納許就融化在了咖啡里。

Ewald 老師的咖啡品牌和巧克力攪拌棒

他回美國前一天,我陪他逛了逛蘇城。之前常常把陪同當做任務,但這一次更多的是享受,和Ewald老師交談非常愉快,擅長灌雞湯的他,總是說著說著就把感性的我觸動到了。

那天聊起了他在美國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一位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裔,雖然面孔是亞洲人,思維語言都完全是美式的。這位華裔朋友也曾回到中國想尋根,結果發現語言文化不通的自己已經完全無法融入了。

他和這位華裔朋友還有另一位不久前因癌症去世的共同好友。在他彌留之際,大家一起去陪他,度過了一段非常特別的時光。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分別是不久之後註定要面對的事實,但卻對此閉口不談,只縱情,只享樂,只歡笑,當朋友的大限來臨再去坦然地面對。

他說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憂心忡忡,考慮這考慮那,明明20多歲的年紀就開始害怕得癌症。思慮過多無益,活在當下,活好當下,該面對時面對,需要勇敢的時候不逃避,就好了。

他回去後給我發了一封感謝信,信上說「在海鮮餐廳的晚餐非常美味,不僅僅是我喜歡那食物,看見你也那麼喜歡,真是一種享受。」把我笑得不行,整個部門都曉得我嗜海鮮如命,老師和我吃頓飯就看出來了。

講真,這可能是我收到過最窩心的感謝信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眾對柯潔的「狂」評價那麼高?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很厲害的預言大師?
為什麼在當代,大師越來越少
茶界未有「大師」之前
為什麼大師們都喜歡通過劈磚塊顯示功夫,劈磚塊能夠真正科學的顯示出實力嗎?

TAG:大师 | 巧克力 | 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