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美甲O2O模式衰落,是時候回歸商業基本邏輯了
上門美甲O2O模式衰落,是時候回歸商業基本邏輯了
文/七個猴
2015年,「O2O風暴」席捲美業。從此以後,美業再也沒感受過一點風。
除了美甲幫在2016年獲得一次融資之外,能在網上獲取到的關於上門美甲O2O行業的融資記錄基本都停在了2015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中,除了河狸家超過了C輪左右,其他曾獲得融資的上門美甲的O2O項目大部分都集中在天使輪或者A輪左右。
美甲O2O項目從這個風口處撤退了,在沒有創造可盈利的商業模式的情況下,上門O2O在資金鏈方面面臨著隨時死亡的問題。「美麗多APP」背後的廣州曖尚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顯示的狀態是「已註銷」;「嘟嘟美甲」也在2016年爆出被58到家收購的消息,還有一些應用已經在APP store中無法再搜索到。
目前仍然相對活躍的還有「秀美甲」以及已經向全美業轉型的河狸家。曾經的繁榮隨著資本的退出而成為了走不通的「死胡同」, 現有的美甲O2O項目,不是被收購,就是另闢蹊徑。
為什麼美甲O2O模式會死的如此之快呢 ?
首先,美容不是剛需,尤其是單一的美甲業務,很難依靠部分群體持續打開消費市場。而且美甲O2O項目過於依靠資本投資生存,急於實現短期利益,並不能形成一種長久穩定的發展模式。
O2O平台給予美甲師和顧客的補貼過高,一個美甲師的成本本身就已經很高了,平台還需要自己承擔中間的差價。加上市場上美甲服務競爭過於激烈,要想留住技師,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長此以往,企業將不堪重負。
在平台停止補貼後,客單量一定會銳減,平台流量和交易額就會下滑。平台上的用戶有限,美甲師的提成相對來說不會很高,很多美甲師會選擇離開,最終將會發展成兩頭留不住的尷尬局面。這時候對於平台而言,除非美甲師自己接單,能夠完成業務;否則平台沒有足夠的客單量,還得花費巨大的成本維護美甲師,也只能強制性的將其裁掉。
由此可以看出,美甲O2O項目缺乏一種持續穩定的輸出,商業模式幾乎大同小異,所以這類服務暴露的問題也比較多。
資本的注入或許可以短暫的迷惑市場,但是泡沫消散後,任何商業模式都將回歸本真。只有符合邏輯的事物,它才有持續存在的可能。美甲O2O模式已經衰落,是時候回歸商業本身了。
任何項目都要有一個基本的商業邏輯,需要考慮到要素有五個: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轉介紹率。
美甲O2O模式只重點考慮了其中兩個要素:流量和轉化率,而忽略了另外三個更重要的基本要素。
客單價:客單價是美業最突出的問題,初步統計,行業平均客單價只有50~100元/人,和餐飲、美容等其他服務業相比,美甲的客單價少之又少,不適合做這種大規模的上門服務,更適合在店內做長期服務。
復購率:復購率被很多人忽略,美甲屬於高復購率項目,護理、甲片、貼鑽,這些都是復購率很高的項目,很多顧客會多次在短期內進店來做相同的項目,但是上門做一次需要提前做大量安排和準備,顧客短期內一般只會做一次。復購率被所忽視,這也是注重注重短期收益,忽視長期收益的表現
轉介紹率:以客戶體驗和滿意度為基礎,同時輔助一些推廣方案。但是O2O美甲平台基本會派單,不一定是同一個人服務。而且在前期的優惠活動結束後,客單量會下幅度下降,更不用提什麼轉介紹率了,能留下多少用戶都是問題。但是店面和品牌是長期固定的,工作人員也就那麼幾個,流動性不會太大,時常會有回頭客。
美業想要持續性的發展,靠一時的「風口」不能成為「飛起來的豬」,盲目追求不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只能成為「只會站在風口的豬」。 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現狀,通過與消費者建立長期持久的關係,在產品、渠道與服務上不斷地更新迭代,才是長久且持續的發展模式。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時某些商戶的大眾點評上好評都被刪掉,只剩下幾條差評?
※如果把 Airbnb 模式拿到中國來,需要注意中國市場的哪些特殊性?如何調整?
※為什麼連鎖商家對於電子優惠券不是很熱衷?
※ikuku.cn 上找建築師,會是一種建築設計 O2O 的方向嗎?
※怎麼評價58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