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時自稱用什麼比較好?

如題。我主要指生物領域的中文論文,不過其他領域的也可以討論一下~

應該用「本人認為」還是「筆者認為」還是「本文作者認為」。。。。?到底哪種比較好啊,好像有些人覺得是謙稱另一些人反倒覺得很裝13誒。。。無語了。。。還是就用「我」算了?

3.12補充,這裡要寫的是開題報告,因為是介紹自己的想法之類的東西,所以大家普遍說的不要提到自己這條寫論文時的準則可能不太適用。。。額也怪我自己問題題目寫的不好。。不過其實也不必那麼絕對吧,非得做到科研中完全無「我」,畢竟其實還是有「我」的。。

那麼假設,假設啊。為了表達某些信息或其他的原因,實在繞不開,必須要用到自稱時,應該如何自稱?


就英文的經濟學論文來說,一個相關的爭議是如果是自己獨立作者的論文,在論文中應該用 We 還是 I 稱呼自己。例如,We study... or I study..., Let us consider...

在我讀到的大部分論文中,獨立作者通常也用的是 We 自稱。解釋起來,在論文的寫作中作者可以將論文當做跟讀者的對話,跟讀者一起來研究或是學習一個問題,一起經歷一段旅程。從這個意義上用 「我們」 就很合理。也有論文用 I,但讀到會覺得有些突兀。


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我是想辦法把提到自己的地方省略掉。

比如「我認為」就改成「可以認為」、「據此猜測」等等。

「我受到了張老師的指導」改為「本實驗在三四五六七的過程中得到了張老師九十JQK的指導。」好像寫得長了也不太容易看出語病哎。


答非所問一下:

看見答案里好多人說不要提到自己,用"據此推斷""研究表明"等等代替。曾經國際上也是這種慣例,使得科研語態一度等同於被動語態,但是現在這種做法已經過!時!了!

現在看英文論文,這種道學氣十足的語氣已經讓人很不適應,就行看現代文里生硬夾雜之乎者也一樣。而且可以發現英文母語的科研組已經很少這麼寫了。剩下的就是中日韓新以及歐洲南美一部分非英語國家。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會被很多中國的年輕科研人員看到,所以特意來跟大家提醒一下: 大膽地說"我們"吧,"我們做了","我們發現","我們證明",不要緊的!(用我們不用我不是說隱形人分擔責任,而是我所在領域的論文從來不是一個人做的,如果是個人的畢業論文,那就大膽用我。)

至於題主說的中文開題報告,我覺得也可以用"我"和"我們", "據此,我(們)希望利用以下實驗,驗證......的假設",這樣的句子看起來很順暢很舒服的。


喜歡寫we,這樣寫得很流暢。


寫論文時要客觀,所以不要用

「我」「本人」「作者」「筆者」

等辭彙。

可以用「這提示了。。。」「這說明了。。。」等表達方式來表達觀點。


一般可以用我們,也有用作者、筆者的,更多的是用被動語態處理。

以下內容摘自我的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在《Effectve Communicator》這本書裡面,作者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對於一個只有8個單詞句子,90%的人第一次就能夠讀懂,但對於一個有27個單詞的句子,只有大約4%的人能夠一次就讀懂。所以長句子是理解的天敵。

英語的發展過程,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據說在莎士比亞的時代平均一句話有45個單詞,在150年前平均每句話大概有29個單詞,而今天專家通常推薦每句話盡量不要超過15到18個單詞。這個說法我沒有去考證過,只是擺在這裡供大家參考。需要指出的是,這是針對書面用語而言的。

像那些語法正確的「錯」句子(感興趣的話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那些語法正確的「錯」句子)中講到的那樣,讀者一般對每句話開始和結束處信息比較敏感,對長句子尤其如此。長句子帶來的一個顯著困擾是,容易使讀者忽略句子中間部分的信息,而且句子越長越容易被誤解。當然這不是說短句子就不會被誤解。如果你寫了一個長句子,句子中間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插入成分的話,這種忽視尚且可以接收。但如果句子中間有比較重要的內容,那麼這種忽視將會是十分有害的,要麼他們接收不到足夠的信息,從而低估你文章的重要性。要麼將不得不逼迫讀者反覆讀你的句子。但是你要清醒地認識到,你的讀者為什麼要反覆讀你的句子呢?他們又不需要考試!如果不容易讀懂的話,也更加不會引用你的文章。畢竟你又沒有得諾貝爾獎,而且也不是他們要投雜誌的主編。

那麼長句子一點好處也沒有嗎?有的,但只是對作者而言,作者可以偷懶,不必削足適履地強行修改自己的想法。

所以盡量寫短的句子,不僅有利於讀者讀懂你的文章,減輕讀者的負擔,對你自己也是有利的。

不立則不破,讓我們先看一下一些人使用長句子的主要原因吧。

《處世懸鏡》中有一句話,精於理者,其言易而明,粗於事者,其言浮而狂。一些人錯誤的使用長句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想得不夠清楚,不能夠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我們這樣的母語非英語的人,在英語寫作中喜歡寫長句子的又一個原因是,把自己母語思考的複雜內容直接翻譯到英語中。

那有些人可能就要問了,把句子寫短就一定好嗎?強行把句子改短有可能造成信息的丟失啊!這樣的擔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你要知道,你所寫的文章是面對整個科學社區,而這個社區裡面的人的英語水平是不一致的,你寫簡單的句子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讀懂,但是你寫的句子越複雜就會有越多的人懂不懂,這樣就不會造成信息的丟失嗎?況且只要取捨的好,長句子不一定會造成信息的丟失啊。

那麼長句子是如何產生的呢?

1.連詞

And, as well as, moreover, in addition, furthermore等引入附加信息的連詞;

Whereas,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however等表示比較和對比的連詞;

Because, since, as, in fact等解釋說明的連詞;

Owing to, due to, as a result of, consequently, thus等表示結果的連詞。

2. 從句,主要是which引導的從句

3. –ing形式

4. 解釋說明的成分,通常由in order to, with the purpose of , with the aim to, in an attempt to等引導

5. 大量的逗號,通常在列舉時出現

6. 分號

分號在現在英語中應用的已經比較少了。要盡量減少分號的使用,但是分號也可偶爾用於分割句子中的長list,如:

XXX A and B; C and D; E and F.

7. 插入語,非舉例子時盡量減少使用插入語。

請你謹記,沒有人必須要把你的論文讀上好幾遍,或者一定要把你的文章讀懂。但是如果他們讀不懂的話,就多半不會引用你的文章,甚至直接在外審的環節把你的文章給拒絕掉。

提幾個小建議吧!

第一,主語和謂語之間,間隔的單詞數目盡量不要超過8-10個。

第二,如果主句已經夠長,盡量就不要再使用從句了。

第三,一句話的單詞數目不要超過30個。

第四,如果原句比較長,並且包含有以下成分時,盡量把原句拆分:

and, which, -ing, in order to 或者連詞。

第五,多用句號,少用逗號,盡量避免使用冒號和插入語。

把長句改成短句一個後果是,你可能不得不反覆使用一些關鍵詞。一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重複在修辭長不夠美。確實會有這樣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結果是句子更清晰易懂,這樣的代價,我想是值得的。另外,如果一定覺得重複沒有美感,也是可以調整的。有機會和大家聊這個話題。先劇透一下,主要是動詞、副詞、形容詞和句式上的變化,名詞的大約也就是用更general或specific的同義詞代替。等我整理好了,就分享給大家。

要注意的是,長句改短造成的重複也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有些人寫出來的句子散亂,沒有邏輯感,而關鍵詞反覆重複是使句子更有邏輯感的方法之一。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有空和大家交流下這個問題。

另外一篇《結構化論文寫作何以成為可能》

從小大到無數次的英語考試,作文模版始終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大家是對它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能解決很多問題;恨它是因為好的、個性化的模版太難找,而且模版也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終有一天,我們要離開模版給我們構建的安全區域,進階為更個性化的寫手。

本科畢業後,當第一次需要寫sci文章時,我又面臨了當初第一次面臨英語作文時無從下手的感覺,相信多數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那麼,曾經幫過我們大忙的英語作文模版能否再次救我們於水火,幫我們邁出sci文章寫作的第一步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sci文章結構化寫作的一點體會。

首先,我們來談談結構化sci文章寫作之所以能夠成為可能的幾點原因。

1. Sci文章不是滿漢全席,而是快餐

首先,我們要明確sci文章的定位,我們不能把sci文章當作滿漢全席。相比偉大的文學作品而言,sci文章不像是藝術品,而更多的像是應用文。讀者期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到有效的信息,從而判斷這些信息的價值。因此,他們期望的是能填飽肚子而又不太讓人失望的快餐。固然你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份饕餮盛宴,但是當你看看雜誌的instructions時就會明白,學術圈還是喜歡簡單粗暴直接的東西,所以才會給你的文章上那麼多枷鎖。當然,如果你拿了諾貝爾獎,在給CNS寫評論的時候,即使你端上去的一道煮速食麵,科學界也會把它當滿漢全席來對待。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老老實實的往讀者的期望上靠吧。

做為一道快餐,sci文章的特點是除了少數專業辭彙外,辭彙和語法都不難。這意味著門檻低,一個本科畢業生在積累了一些專業辭彙後,應該足以應付。難點在於,新手不知道不知道如果找到讀者的「共性」,而無從下手。

有的人可能會說,閱讀(超越但包括sci文章意義上的閱讀)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每個人的背景和需求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存在讀者的「共性」這回事呢?更遑論找到這種「共性」?

事實上存在這這種「共性」,並且我們都受過如何找到它的訓練,只是大多數人忘記了,或者把自己受過的這種訓練當成了笑話。

先說多多年前讀到的一個事情,真假無從考證,但故事背後的意義值得大家思考。據說某年少成名的作家(不點名了,80後應該都知道這個人,後面的孩子可能對他的了解不多)的某篇作品被做為語文考試的閱讀材料,以示語文教育緊跟潮流,關心學生所思所想。有好事者請該作家做了這道題,對照參考答案,得分非常低。有人就聲稱,作者本人竟不了解作品的真實含義?!當年有些人便拿這件事來說明語文考試的題目的不合理,進一步否定現有的語文教育體制,甚至否定整個教育方法。

其實,這些人大錯而特錯。一道菜的價值,取決於食客,而不取決於廚師。一篇文章的價值,更多地取決於讀者,而非作者本人。一個好的作家,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讀者;一個好的讀者,天然就可以成為一個一般水平的作者,當然,有時候可能要經過一點簡單的訓練。其實,我們的語文教育是可以的。如果一定要說我們的語文教育有問題的話,那麼問題便在於對於文學性過於強調,而對應用性過於輕視,這樣的體制才生產出了那位善寫不能讀、忽視了閱讀「共性」的少年作家。

所以,你們大約明白了,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們在語文課上受過的那點教育,比如「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為什麼這個字不能刪去?」、「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結構」這樣的訓練,都是我們寫好sci文章的有力武器。往大了說,人類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那麼人類的語言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們從小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東西,多數能夠遷移到英語甚至其他語言的學習中。結構化的sci文章寫作就是要利用我們從小學習的分析文章「共性」的能力,從而倒推出寫出符合「共性」的sci文章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讀者期望我們給出哪些「共性」的東西呢?

未完待續。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sci_coffee_break)或個人網站「讀思」(http://read-think.com),和我做進一步的交流,公眾號主要關注科研生活和論文寫作。另外,公眾號會定期分享一些關於研究生做科研的書籍和讀書筆記,歡迎大家來看看。


寡人


洒家


1. 「本人認為」、「筆者認為」、「本文作者認為」,我沒有碰到過這樣用的,感覺像新聞稿的用詞。

2. 我們(We),至少我讀過的計算機領域論文,沒有用我(I)的~

因為,一篇論文的署名很少只有一個人,大多數2-4個,還有更多的。

有時候我們覺得,一篇論文都是我自己在寫,在做實驗,關其他人什麼事?但是,論文報銷的費用,至少還是你導師出的;培養機制不同,有的導師還要負責學生的學費;平時你也許還會參加討論班,難道你的靈感,憑空出現,與你所處的學習環境一點關係也沒有嗎?

所以,「我們認為」

3. 進一步,在漢語語系中,大多數陳述句如果以「我們認為」開始,這個「我們認為」是可以省略的。例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時間將成為研究....問題的重要因素。」 其完全等價於「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將成為研究....問題的重要因素。」

4. 多用被動語態,適當用We,使得你的paper讀起來富有變化


多用被動態。

為什麼寫作要少用被動語態? - 匿名用戶的回答


不管作者是多少人,一般涉及到自己的看法,最好說「我們認為」,基本相當於「我認為」,「本人認為",好處是主觀性減弱了,即使觀點錯了還有隱形人幫忙頂鍋。

——————————————————————————

不知道生物界有什麼習慣。你可以看看別的論文咋用的詞啊。


寶寶

本可兒

小爺

本可愛


愚以為。。。


來自馬來西亞,大學論文還是嚴格要求自稱用researcher或experimenter



私以為


本大爺


用「我們」 ,這代表一個 team ,一個 lab ,更容易獲得認可。


用筆寫的就是「筆者」。鍵盤敲的,就是「鍵人」。


我們老師都是南大的,對我們論文格式很有要求,一般不許有自稱,連作者筆者什麼的都算失敗作品了,更別說出現我,所以我們專業寫讀書報告的時候最小心。可能和專業有關,社會學研究是不怎麼允許帶入自己的感情觀點進去的。


英文學術論文裡面不能用i,你拼什麼用i 啊?你以為你是誰啊?也不能用can,等等等。太特么麻煩了。


推薦閱讀:

TAG:學習 | 寫作 | 文學 | 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