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佛系生活

原創 2018-01-01 深藍CD 第一青年談

昨天是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今天是二零一八年年一月一日,正式點說,最後一批九零後,在今天零點零分正式告別他們的童年、少年,走進了青年的歲月。

可喜可賀,他們會發現,成年人的生活,真特么不好過。

好了,廢話說到這,今天我想聊一聊關於九零後的佛系生活,已經有很多前輩為此發過他們的議論和感慨了,我不敢說比他們寫的好,看的深,我只是用一個標準九零後(準確的說是九五後)的目光去審視,去判斷,去分析,一家之言而已。

先介紹情況,後分析現象,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開始。

我就說我自己哈,我個人第一次知道佛系是新世相發的一篇推文《第一批九零後已經出家了》,後來這個詞愈演愈烈,逐漸成了我們的九零後眾多標籤的一個。

佛系青年們通常有以下表現,不寫文字,直接上圖。

佛系食客:

佛系乘客:

佛繫戀愛:

佛系健身:

佛繫上班;

其實,類似的佛系還有很多,比如佛繫上課,佛系考試,佛系考研等等等。

就不多寫了,因為寫的人太多,燒冷飯沒意思,我想做的是站在一個九零後的立場,去解讀這些事情。

世界上沒有完全偶然的事情,在偶然事情中都會存在這必然,這就是故事裡的脈絡。

要解讀佛系九零後,必然先要解讀佛系九零後所處的時代。

作為一個九零後,我對於這個時代的看法不多,就一句話。

這是一個社會階級層次開始固化甚至固化已經完成的時代。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改革開放,蘇聯解體,只要膽子大,只要觀念新,只要運氣好,發財是理所應當的事,遍地黃金不足一描述那個時代,目不識丁,身家豪富比比皆是。

國企改革,計劃調整,民營企業有了名正言順的結果,化公為私,化國為家,大量的優質資產被當做劣質甚至負債資產出售,那是民營資本的春天,許多倒爺借著這個機會正式青雲直上,化財富為地位,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比比皆是。

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

互聯網大潮,潮水一波接一波,一個點子就能製造出億萬資產的企業,一個郵箱就能撐得起一個企業的所有業務。

互聯網1.0時代,三大門戶網站在美國納斯達克先後上市,

互聯網2.0時代,BAT三巨頭稱霸中國流量市場。

零零年代到現如今,

這是資本的年代,資本的強勢讓一切靠邊站,所有創業者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融資,你做的好,不代表你能勝利,你做的差,不代表你會失敗,資本改變一切。

這是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讓你無所遁形,叫車有數據,聊天有數據,上網瀏覽的內容有數據,購物有數據,只要你的生活和互聯網沾邊,你就被捲入了這張網,在現代基本上可以說,只要你活著,你就逃不開大數據。

大數據可怕嗎?可怕,我只要說一句話就好,大數據可以模擬一個你,你的反應會被別人知曉,你的行為會被別人操控,你所知道的,不過是別人想讓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不過是別人不想讓你知道的。

大數據,就是人造的上帝。

這是經濟上,政治上,從來沒有階層固化這一說,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固化的,例數每一代執政人,哪一個不是紅色家族的成員,當然這沒什麼不好的。

教育上,北京上海廣州佔據全中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在那裡,985211已經不是他們的首選,出國留學,常青藤盟校才是第一目標。

對於他們來說,北大清華只是順天應命,對於我們,北大清華是逆天改命。

經濟上的差距決定教育上的差距。

眼界,目標,訓練,裝備全都不同,對於人生,我們在同一條賽道上,只是人家是開車,你是走路。

這就是,我對於九零後所處時代的認識,我不是憤青,我只是說事實,有人覺得聽了難受,好好想想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基於此,我覺得佛系這個詞就很好理解了。

首先,經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或者說現在絕大部分中國人絕對都是處於溫飽線以上的,生活過的去,不會饑寒交迫而死。

其次,這個世界,有太多不公平,黑暗,傷人心的事時時出現,我們能做什麼,我們什麼都不能做!我們只能被打磨,被習慣,被接受。

最後,難道說是我們不努力嗎?不是的,是我們努力之後,一無所有才會有所謂的佛系出現。

綜上,佛系,只不過是我們這代人面對這個時代,無法抗爭,只能被迫調低心理底線,被迫接受庸庸碌碌的自我安慰,寫作佛系,讀作迷惘,稱作心灰。

以上。

後面這段分析因為我個人水平的原因,可能膚淺,但這就是我,一個一九九七的大學生的看法最樸素的看法,如此

我是深藍,這裡是第一青年談,感謝大家的關注,也感謝大家讀完我這篇文章。

寫的不好,多多指教,謝謝。


推薦閱讀:

【無二 ideas】第一代90後,願你心中有佛,但一生朋克
佛系青年:喪並快樂著
佛系留學生,我們為自己代言
佛系生活只是假裝睡著

TAG:佛系 | 佛系青年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