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遠方,今日之大同

(原文作者:Kevin Kelly,原文鏈接:Pre-Globalism)

旅遊業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史書中記載著中國宋代杭州西湖邊遊人如織的盛景。那些帝王們修建的亭台樓閣、石橋湖堤無一不讓遊客們讚嘆不已。人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觀賞如畫的風景——此之謂「旅遊」。

儘管在那時——甚至在更早的羅馬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旅遊,但可供旅遊的城市並不多。今天,世界上幾乎沒有哪一座小鎮還未曾迎來送往過遊客。全球的旅遊市場已經達到萬億美元規模。遊客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持續不斷的融合,由此產生的後果也一直被我們所低估。全球化的概念打包了很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對異國他鄉的體驗和感知。電影和網站固然可以讓我們一窺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人們正在越來越多地通過旅遊來親身見證全球化的進程。旅遊不再是富人們的奢侈項目,而是任何中產者的心中所想。

轉變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那之前,去異國他鄉旅行需要耗費巨大的資源。你需要有當地的聯繫人,有信用擔保和介紹人,還要操心行李搬運和貨幣兌換等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且你得準備好一大筆錢。不僅如此,你還需要有周密的規劃以及一整套的專業支持,才有可能去造訪遙遠國度的某個小部落。去往城市之外的任何目的地都將是一場大費周章的遠征。而所有的這些準備和規劃,就是要將你帶到另一個世界,一個文化和規則都與你所在的城市截然不同的地方。能甘之如飴的人少之又少。這是屬於傳教士、考古學家和探險者們的領地。

今天的情景已經大為改變。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去往最遙遠的地方。不誇張地說,我可以在沒有任何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在三天內到達地球上的任一個角落,而且也用不著花什麼錢。世界上超過 95% 的場所,離我的卧室也不過是一天的功夫。至於成本方面,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兩周的收入而已。但當我們能輕易地進入到另一個文化乃至部落生活時,卻發現它與我們所在的城市沒有太大區別。曾經有的差異消失了。當地的年輕人聽著同樣的音樂,看著同樣的電影,在學校里學著同樣的東西,用著同樣的設備。在任何一個國家,即便是最遙遠的村莊,也被深深地連接起來。這個半是相同半是不同的世界,成了非政府組織的志願者、旅行者以及那些上了《孤獨星球》雜誌的糕點店們的王國。

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間,有那麼短短的二十年光景,可以讓任何人都能花很少的錢去往任意地方,並且他們所達之處還未曾被全球化所觸及。沒有地圖,沒有導遊,沒有糕點店,沒有自動取款機,沒有廣場,甚至連旅館都沒有。到處都是驚奇。那就是我的旅行年代——花極少的錢,直抵差異的最深處。即便是像我一樣的窮光蛋,也可以搭乘卡車、吉普或是獨木舟,到達阿富汗最封閉的村落,或是非洲的馬里,或是古老的印度尼西亞島嶼,去體驗完全不同、完全原汁原味的異域文化。我根本無法想像,下一個到達的村莊或是城市會是什麼樣子。那種感覺就好像花幾個美金乘坐穿梭於星際間的遊艇一樣。

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今天,地球上幾乎找不到沒有被全球化波及的地方。市場里的售賣,人們身上的穿著,街道上的標識,交通建築等等,都大同小異。就連旅行本身也都全球化了。你可以查到對這個星球上任意一家旅館、酒吧甚至是民宿的評價,可以拿到任意一座城市的地圖和攻略。你可以獲得最詳盡的資料,並從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場所,來填滿你的行程。

壞消息是,很難再找到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了——儘管總會有一些漏網之魚並且我的愛好就是追逐它們。好消息則是,你可以方便又省錢地去往任何地方。而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地方仍然保有足夠的差異,讓每趟旅行都有所值。旅行的魔力儘管大不如前,但仍會突如其來地迸發,治癒你,激勵你。所以,我還是會去不同的地方,以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到達不再是難事,但選擇到什麼地方則要花費更多心思。

我很高興我們並非要回到連接之前的世界。那些被連接起來的偏遠之地的住民們也不會想要回去。村落里的人們不會再因一個外國人的到來而驚奇不已,這對他們來說,就像村裡通的電一樣,已是家常便飯。這些數以百萬計的旅行者們所帶來和帶走的,在悄悄地發酵著,孵化著,連接著,並最終會像通的電和修的路一樣,發揮巨大的效用。


推薦閱讀:

馬來西亞自助游,吉隆坡旅館有哪些推薦?
隱匿山間的歲月——茶隱山房
泰國海島和美食愛好者的終極目的地!
對於一個南方人來說,去了哈爾濱,還用去齊齊哈爾嗎?
到最後的海上烏托邦,看最美的海上落日

TAG:技术文化 | 全球化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