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曾經被禁,因為加可樂喝會爆炸? | 糖糖的冷知識

作者 七君

跳跳糖是許多中老年人美好的童年回憶。實際上這種除了會給舌頭撓痒痒以外基本人畜無害的糖糖,還有一段波折屈辱的歷史呢。

咱們還是先從跳跳糖撓痒痒的原理講起吧。

跳跳糖在舌頭上會留下滋滋的感覺,難道跳跳糖真的成精了會跳舞嗎?

實際上,跳跳糖的成分和普通的硬糖一樣,都是用蔗糖、玉米糖漿、水、色素和香料做出來的。

普通的硬糖你自己在家也可以做,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上面的材料混合煮沸,然後等著糖漿冷卻就可以了。跳跳糖和普通硬糖的差別就在於,跳跳糖曾經睡過高壓倉。

原來,讓跳跳糖跳舞的,是被封印在糖里的細小二氧化碳泡泡。

▲ 顯微鏡下,跳跳糖里的泡泡爆出來的樣子

二氧化碳是怎麼跑到糖裡面去的呢?

要讓普通硬糖進化成跳跳糖的話,混合後的糖漿必須要在40個大氣壓的二氧化碳高壓倉中呆過,這樣糖漿才會吸收無數細小的二氧化碳泡泡。

接著,飽含著高壓泡泡的糖漿冷卻後就會被裡面的氣體脹破,碎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這就是跳跳糖不像硬糖一樣是一整顆,而總是碎成渣渣的原因了。

不過粉碎後的糖末里還是有許多沒有蹦出來的小氣泡。你可以用放大鏡研究一下。當你品嘗跳跳糖的時候,表層的糖被你的口水溶解,裡面的高壓二氧化碳泡泡就會被釋放出來。它們就像一個個密集的空氣炮彈一樣打在你的舌頭上,使你產生說又說不出,有點害怕但又很爽的瘙癢感覺。

到底是哪個神人腦洞這麼大發明了跳跳糖呢?

發明跳跳糖的並不是一個吃貨,而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化學家。不過跳跳糖的發明也和許許多多的發明一樣,是個美麗的意外。

1956年的時候,一個叫做威廉·A·米切爾的化學家想要製造一種「速溶可樂」,差不多就是和洗衣粉一樣,往水裡一擱就會撲哧撲哧冒泡的那種可樂。可惜「洗衣粉」可樂沒有研製成功,卻做成了跳跳糖。不過米切爾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發明有什麼用,所以就把跳跳糖的製作手冊放在了一邊。

這一擱就是20年。直到出現了一個有心人,他發掘了米切爾跳跳糖的潛能,使它重獲新生。人類歷史上第一口跳跳糖 Pop Rocks 就是這樣出現的。

不過,一開始美國人民還都不敢吃,覺得這玩意兒是不是傳說中的糖衣炮彈啊,放到嘴巴里難道不會爆炸嗎?

當時江湖上甚至還傳言,一個叫做麥克的小孩只吃跳跳糖和可樂,後來他就自爆死掉了。

為了安撫民眾,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還特意開了一條跳跳糖熱線,為那些好奇吃了跳跳糖,事後又擔心得要死的人做解釋。

不過看起來人民群眾並不買 FDA 的帳。80年代中期,由於跳跳糖會讓人爆炸的傳言傳播得太廣,跳跳糖不得不被停售了一段時間。這就是跳跳糖經歷的屈辱歷史哇。

所以跳跳糖加可樂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你喝可樂,再吃跳跳糖,你可能會打嗝一整天,但不會爆炸。放心好了。

一包標準跳跳糖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大約等於半瓶聽裝可樂的二氧化碳含量,所以你不可能因為吃了跳跳糖缺氧或爆炸,吃多了變腫倒是有可能的。

除了經典的跳跳糖以外,後來出現的跳跳糖用的不是上面講到的物理原理,而是化學原理。

一些粉末狀的跳跳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和酒石酸,它們在你的口腔里,和你咸滋滋的口水混合後,也會產生細密的二氧化碳氣體,使你有麻麻的想笑的感覺。

這個酒石酸也有來頭。小孩子常吃的秀逗那一類超級酸糖的酸味,主要成分就是酒石酸和檸檬酸。不過超級酸糖吃多了倒是真的容易讓牙齒秀逗。

說到這裡就結束了有些不過癮,我們再來看看更多的糖糖小知識吧:

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調味品之一。甘蔗很有可能是公元前8000年的新幾內亞人馴化的。

糖的英文——sugar 來自於梵語 sharkara,意思是「顆粒狀的東西」。

美洲的甘蔗是哥倫布在1493年引入的,當時他把甘蔗種子帶到了加勒比海地區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後來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陸續把甘蔗帶到了美洲的其他地方。

▲ 哥倫布

甜蜜素(三氯蔗糖)是一個偶然的發明,原本科學家們是想製造殺蟲劑來著。也不知道第一個拿來舔的人是誰,如今是否安在。

世界上最甜的物質叫做N-(4-氰苯基)-N-(2,3-亞甲二氧苄基)胍(guā)乙酸,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2萬-30萬倍。

全世界的糖主要來自2種產糖植物:甘蔗和甜菜。甘蔗主要生長在熱帶,甜菜主要生長在溫帶。

▲ 甜菜

巴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產糖國。2013年巴西了生產7.4億公噸的蔗糖。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糖地區是亞洲。

▲ 巴西里約熱內盧

16世紀末的時候,白糖被稱為「白金」(white gold),因為只有歐洲貴族才吃得起。

▲ 中世紀只有土豪和貴族才能吃得起白糖,招待客人就是給客人嘩啦撒一盤子白糖

不過癮?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有趣的科普知識一網打盡!

圖片來源:indian makeup and beauty blog, giphy, independent, CNNMonney, playbuzz, wikipedia

參考資料:

thoughtco.com/how-do-po

pop-rocks.com/f-a-q/

statista.com/statistics

alcademics.com/2011/08/

Macinnis, Peter. Bittersweet: The Story of Sugar. Crows Nest, Australia: McPherson』s Printing Group, 2002.

推薦閱讀:

現在的世界存在使命召喚中的粘性手雷嗎?
搶先中國,日本鎖定2030年登月
今夜最好躺下,一起來看獅子座流星雨
可觀測宇宙的外面到底是什麼?

TAG:冷知识 | 糖果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