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四年前,剛聽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金融十條),以為是某會拍上級的馬屁。如今這種說法愈演愈烈,大凡金融話題,都以是否支持實體經濟,來斷其正邪。中國曆來有口號政治的傳統,若不分辨此說謬處,禍不遠矣。

先說「金融」。一言以概之,金融是以貨幣為手段,跨越時空配置資源的經濟活動。貨幣是人類社會物質交換的媒介,是每一個現代經濟活動的起點和終點。越是市場發達的地方,貨幣的作用範圍越廣、作用力度越大。越是貨幣能夠更好起作用的地方,公平和效率越能夠得到保障。金融以貨幣為工具,通過資金流轉引導資源配置,如同水往低處流,資金往往青睞風險與收益較好組合的項目。由於金融活動自身逐利性的要求,不會有最終不落實到具體項目的資金流轉。我們看到的資金在金融機構間盤旋,肯定是體制機制梗阻,資金留滯在不需要它的地方,直接流不到需要它的項目,必須要多轉幾個圈,繞過體制機制的梗阻,最終還是要轉到需要它的地方去。否則,怎麼理解,每轉一圈都有一圈的成本,不是最終用錢的工商企業(含地方政府)埋單,誰來埋單?沒人埋單,資金怎麼能轉得起來。時下輿論不知譴責體制機制的梗阻,卻要嘲笑所謂的資金空轉,實在荒唐。

次說「支持」。金融業與工商企業往來,當屬商業行為。商業的規律,互惠互利,交易各方都能從交易活動中得到商業利益,才是天道。「支持」的說法,如果當真講,不是商業(市場)範疇用語。商業往來中若是誰支持誰,看似正義,實有違商業原則,不能持續。如果「支持」只是場面上的套話,那也必然是以商業上有利可圖作為背書的。否則,若工商各業,大家都按長官意志,你支持我,我支持你,必然是亂成一鍋粥,市場秩序混亂,就是必然的結果。當前,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支持」的說法大行其道,往小處說是某些持有壟斷資源的部門矯情,往大處講是計劃經濟的慣性思維抬頭。

再說「實體經濟」。何謂實體經濟?難道只有種出糧食生產出看得見的實物才是實體經濟?「實」和「虛」是個哲學領域的問題,不應作為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標準。再說,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言下之意,金融被排除在實體經濟之外。有的經濟學家,比如說去年流傳的(比如許小年的)一種說法,大言炎炎,說金融不創造價值。如果金融不創造價值,為什麼世界上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金融體系越複雜、越龐大?關於金融管理經濟風險、提升經濟效率、潤滑經濟運行、促進經濟增長的現代金融理論,很多已經取得業內共識,獲諾獎的也大有人在。難道我們的經濟學家會選擇性失明?把金融與實體經濟對立起來,使金融改革與發展擺脫不了社會輿論、價值批判等意識形態因素的糾纏,會損害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效率。鄧小平同志1991年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非常精闢地指出了金融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種把金融與經濟對立起來,把金融作為附屬配件的狹隘的實體經濟觀念,結果必是鑽死胡同,四處碰壁。

生意圈內,只要公開公平公正,大家自覺自愿自為,自然興旺發達。若是誰欺負了誰,政府再干預不遲。若是覺得金融部門欺負了工商諸業,打破金融壟斷,推動金融市場化即可。一方面反其道行之,另一方面大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意欲何為?經驗告訴我們,市場只能有一個指揮棒,就是利潤。若多也一個,就是混亂,就是災難。金融市場也是市場的一種。這個道理,早已大白於天下。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它喚醒了計劃經濟的慣性思維。別忘了,我國當前的大部分經濟官員和學者,他們的經濟學素養,都是勞動價值論「先入為主」打的底子。近二十多年來,在國家壟斷金融供給的前提下,多年偽市場化的金融改革構建的一個局內人信以為真的金融市場化運行的表象,為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帶來的高額的收入和利潤,引發了社會輿論的不滿,喚醒了人們潛意識裡計劃經濟的道義,滋生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這種看似正義、實則無用且有害的口號。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這種說法,掩蓋了金融體制、經濟體制中的矛盾、漏洞和問題,容易使改革決策者失去方向。當前看得見的手好像有些無措了。以杜絕所謂的資金空轉為籍口,釆取行政手段去槓桿,金融體系傷痕纍纍。原本清晰的改革思路現在反而迷茫了,說好的市場化呢?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容易鼓動社會鄙視金融創新精神。在國家壟斷金融體制下,資金配置上的所有制歧視,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金融權力和利益格局。簡單地講,是央企利用體制優勢獲取廉價資金,通過市場化的金融創新(繞幾圈彎),高價將資金輸送給體制外企業。現在大型央企,大多都有一個種類齊全的金融集團。說的不客氣點,有些央企的主業不怎麼掙錢,就指望著下屬金融企業「販賣」資金掙錢。現在監管者以杜絕資金空轉為名義,要斬斷這些資金通道,受損的,只能是那些籍市場化資金生存的科創企業,只能是那些從體制內獲取不到低價資金的民營企業。恰恰是這部分企業,是國民經濟中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市場上每一筆融資都有它的道理,關上了現在不合理的資金通道,合理的資金配置渠道,在哪呢?

現代金融與工商各業,早已融為一體。金融是經濟體之血脈,經濟越強大,越需要張脈僨興,豈有自閉經脈之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確實不是一個好說法。

社會治理中的話語體系,非常重要。中國的經濟金融已經高度融入世界經濟金融體系之中,至少在經濟金融領域,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話語體系,否則,市場主體將無所適從。

作者:李義奇

推薦閱讀:

新實體經濟是什麼?
二本同學進入互聯網,隨隨便便年薪20萬,本人985工科,去做實體經濟,年薪不到10萬,這是什麼體驗?
一代鞋王百麗落幕背後:中國實業已死!
劉子睿:微商和實體店合作的絕招
對新實體經濟不要橫挑鼻子豎挑眼

TAG:金融市场 | 实体经济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