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美聯儲的工具箱——術語大科普

有很多小白朋友表示看不懂一些經濟術語和基本常識,所以讀財經新聞什麼的會很吃力,每個字都認識,但看完依然不知道在說啥。

這些讀者會來問我有沒有入門書籍能快速掌握這些,但我實在想不到有這樣的書。索性自己寫一下簡單的科普吧,我覺得實用性比你看書要高100倍。

今天先說跟美聯儲相關的。

之前我帶你們窺探過美聯儲的內部結構和它不為人知的秘密,感興趣的戳【揭秘篇】揭秘美聯儲內部真相。

今天咱們說說美聯儲作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央行,為了刷存在感,到底發明了多少種操控市場的工具。

開始。

首先我們知道,美聯儲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利率。其中最重要的利率就是「聯邦基金目標利率」。

聯邦基金是啥?就是銀行間互相拆借的資金。每天銀行下班後做結算,如果有多餘的錢就借給其他銀行,如果錢不夠就跟其他銀行借,通常第二天就還。這種隔夜拆借的資金就叫聯邦基金(Fed funds)。

所以聯邦基金的利率,也可以叫做「隔夜利率」,是一切利率的基準。它還有一個你十分熟悉的名字——無風險利率。其他所有種類的利率,都是在這個無風險利率的基礎之上,添加的風險溢價。

比如無風險利率是1%,房屋貸款利率是1%+3%;企業貸款利率是1%+3.5%;……

而美聯儲要控制的就是這1%的基準利率,只要它變,市場一切利率都跟著變。

那美聯儲是怎麼控制這個基準利率的呢?美聯儲加息,到底是怎麼加的?

當美聯儲宣布加息後,它會打電話給初級交易商們(Primary Dealers)。這些交易商是被批准可以跟美聯儲做交易的銀行,是國債一級市場的交易商,目前大概有20家左右。

美聯儲會打電話給這些交易商,「哎哥們兒,我這有十億國債,賣給你。」交易商說,「好嘞~」 然後美聯儲收到了現金,交易商收到了國債。

在這個過程中,交易商手裡的錢少了,國債多了,市場上的貨幣供應就少了,基準利率就漲了。反過來同理,美聯儲降息時,就從交易商手裡買國債,市場上的錢就多了,利率就跌了(把利率理解成貨幣的價格)。

這個過程就叫做「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是美聯儲用來維持基準利率的主要工具。

如果你在新聞上看到美聯儲進行了多少億的公開市場操作,回購債券或出售債券,不用大驚小怪,這是常規做法,隨時都在進行,為了維持基準利率的。

貼現率。銀行們如果缺錢,也可以跟央行借錢。跟央行借錢的利率就叫貼現率。降低這個貼現率就是在降低銀行們跟央行借錢的門檻,鼓勵銀行跟自己借錢,從而釋放流動性。

它是一個輔助性的工具,在銀行們流動性緊張時為市場減壓,減緩系統性壓力。

記得2007年8月,金融危機發生以前,市場上開始錢緊,當時Jim Cramer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美聯儲還無動於衷,氣的他在電視上大叫「他們什麼都不懂!」

這一叫,叫醒了美聯儲,趕緊降低了貼現率。從此以後這件事就出名了,感興趣可以搜一下「Cramers Rant」。

準備金率&超額準備金利率。央行對所有銀行都要求保持一個最低準備金水平,有100塊錢存款,必須留10塊錢當做準備金,剩下90才可以用來放貸。如果央行想釋放流動性,就把這個門檻降低,只留5塊錢就行,剩下95塊都可以放貸。反之想收緊流動性,就提高這個門檻。

但現在美國的銀行們,留存的資金要遠超過美聯儲規定的水平,多出來的資金就叫「超額準備金」。這部分資金銀行們會直接存在美聯儲,美聯儲會付利息,這個利息就叫「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

在正常情況下,央行上調這個利率,銀行會更願意存錢,下調這個利率,銀行會更願意放貸。但現在市場上的錢實在太多了,利率再低銀行也還是存著,所以超額準備金特別多。如果這些錢全都盤活,流入市場,可能就直接惡性通貨膨脹了。

目前這個利率會維持在基準利率目標範圍的上限。比如現在基準利率是1~1.25%,那IOER就是1.25%。這也是把基準利率錨定在目標範圍的一個輔助手段——IOER是1.25%,還有哪個機構願意把資金存在低於1.25%的地方?

隔夜逆回購工具。這也是用來維穩基準利率的工具之一,它本質上是央行把國債賣給機構,第二天再贖回。或者你可以理解成,央行跟銀行們做隔夜拆借。

它跟IOER一樣,也會設置一個利率上限,目的也是為了把市場利率錨定在目標利率範圍(1~1.25%)。

美聯儲和其他金融機構都提供逆回購,你跟美聯儲買,隔夜利率1%,你跟其他機構買,利率0.75%,那你肯定會跟美聯儲買。市場上的0.75%就不存在了。

定期存款工具(Term Deposit Facility)。這個東西本質上是美聯儲在「攬儲」——向機構借錢,讓機構們把錢定存在美聯儲,有到期日的定存。

這個存款的利率是拍賣競價而來的,具體過程就不說了,總之它的作用也是輔助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機構把錢定存在美聯儲,就等於從自己的儲備賬戶里拿出了這些錢,儲備賬戶的存量就降低了。美聯儲通過這個工具可以管理整個銀行體系的儲備餘額(reserve balance)。

以上這些就是美聯儲官方承認的市場操控的「正規」手段。是白紙黑字寫在美聯儲官網上的。

除了這些正規手段之外,美聯儲還有很多非常規手段來左右市場,比如:前瞻指導(forward guidance)、量化寬鬆(QE)、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零利率政策(ZIRP)、負利率政策(NIRP)、央行擔保(guarantees)、外匯互換(foreign exchange swap lines)……

還能繼續寫出十來個,但暫時不列了。總之美聯儲有足夠多的工具來操縱市場,不一定哪天就掏出哪個搞搞事情。所以我們必須搞清楚每一樣的意思,以及對自己的投資組合有什麼影響。以後有時間我們再詳細解釋這些。

今天就這麼多,以後讀財經新聞遇到這些辭彙可以從容理解,我就沒白寫。

================

【所有文章均轉載自公眾號「投研幫」(ID:touyanbang88),轉載必須經過本人同意,否則視為侵權。】


推薦閱讀:

溯源 | 貨幣和利率簡史(1000年的最濫法幣和5000年的最低利率)
現金貸新政42天:有平台砍掉業務,也有平台逆勢狂飆,月交易200萬筆
如何評價瑞士率先以負利率發行長期國債?
2016年12月31日之前央媽有沒有可能加息?

TAG: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