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江筆記】雪域1959(1):星天旋轉

雪域1959

——《扎囊縣民主改革時期檔案整理與研究》讀書筆記

「烏雲遮住了太陽, 脖子上橫著大刀,窮苦人民日夜盼望解放」 ——本書P44《敏珠林鄉「三反雙減」總結報告》

1.扎囊縣社會概況

概況

扎囊地區的舊政權有一個宗(相當於縣)、3個谿堆(對莊園的管理機構,下轄多個莊園)、57個谿卡(莊園)。其中屬於噶廈(舊西藏政府)的2個,屬於貴族的11個,屬於寺廟的44個。

根據調查,當地藏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青稞和織氆氌(一種藏式織物)。舊西藏的土地所有制下很少有自耕農,大多是租種貴族、寺廟土地的農奴以及附屬於統治者的奴隸。租種土地的,租稅在1/3以上(1克地收2克青稞,而當時1克地的畝產約為6-7克),另外還要負擔繳納給藏政府、貴族、寺廟的各種捐稅,平均超過80%的勞動所得被剝削,歉收時甚至以土地產出無法抵償,必須以織氆氌代償。

手工業極其落後,以織氆氌(幾乎家家都會)、木匠、燒陶為主。燒陶者要繳納捐稅,因為燒制時需要用草皮包住窯,還要向寺廟繳納草皮錢,又沒有土地,生活極其貧困,多數入不敷出,欠債過活。

生活必需品以購買為主,布、鹽鐵、染料等從藏區其他地方、西康或者印度運來。(氆氌的染料必須從印度進口)商人不僅有藏族,還有回族、漢族。每次集市都有貧苦人賣兒賣女給貴族。

數據

1959年時,縣域內有四個區28個鄉,196個自然村(內含47個莊園)。

農村人口19636人,土地42536克(播種1克種子的土地為1克地,對於中田,1克約相當於1畝),人均土地2.16克。人均土地數遠少於土改前的山東(數據來源:羅衍軍《革命與秩序》),且收成不好,剝削極重,分配不均。

在沒有剝削的情況下,每人2克地可以生活得較好。

縣域內有49所寺廟,僧尼1863人(佔總人口比8.7%)。

牲畜11萬頭。根據本書P88土改工作報告,氂牛21頭、羊52隻可抵一人生活。分田過程中,1克地約抵氂牛8~11頭。

1959年西藏叛亂中扎囊縣響應情況

1959年前,扎囊地區是反動統治森嚴的地區。1959年達賴叛逃期間曾經路過扎囊使得上層貴族紛紛響應叛亂。全縣11戶貴族叛亂7戶,舊宗本(相當於縣長)7人中叛亂6人,49個寺廟中叛亂27個,460名農奴主(貴族、寺廟上層)及農奴主代理人中叛亂255人。

農奴主頭目在該地區組織「志願軍」,強令25~45歲男性登記參加,共登記762人,實際參加叛軍(包括「志願軍」和著名的「四水六崗衛教軍」)的127人,被擊斃、俘虜、投誠共60人,叛逃67人。

據後來調查,扎囊地區藏有槍支400支以上,土槍一千餘支,刀矛4000多把。

----------------分割線------------------分割線--------------

西藏民主改革的過程,主要分三步。

1.「三反雙減」運動,包括反對叛亂、反對烏拉(攤派差役)、反對人身依附制度,減租減息。

參加叛亂的領主,土地「誰種誰收」;未叛亂的實行「二八減租」(地租降到20%)。

(圖片選自國家民委網站「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覽」,下同)

2.沒收叛亂領主的土地和生產資料,贖買未參加叛亂的領主的生產資料,將之無償分發給全體農、牧民。

(這圖可以搞個「共產黨亂印鈔票,導致金融秩序惡化,上街買東西需要一捆一捆拎錢」的釣魚貼)(滑稽)

3.組織農牧民委員會,建立以貧、僱農和貧牧民為基礎的基層政權。


推薦閱讀:

大藏寺祈竹活佛著作導讀
同性戀佛徒怎麼遵守五戒?
把一隻貓咪當作奴隸一樣對待,然後自己念自己的佛經,能否體驗到舊社會西藏喇嘛的感覺?

TAG:西藏历史 | 土地改革 | 藏传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