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設計師必看的展覽」,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當去年 James Turrell 將在中國舉辦首個大型回顧展的消息傳到我耳邊時,我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憧憬著能在國內親眼看到這位藝術大師的作品。

全球有多位用光來創作的藝術家,如 Dan Flavin。但和他們相比,可能沒有一位能激發我如此濃重的興趣。

▲James Turrell 作品概覽 詳情請見文末參考文獻①

James Turrell 的藝術與視知覺科學有著內在的關聯,他認為他的作品是『Seeing the act of seeing』(看到看的行為)『realizing the process of perception itself』(實現感知自身過程) 。

Turrell 試圖用對光和空間的把控,來實現這個目標,對於光的探索和追求在某種程度上完全拋棄了構成形式上的視覺刺激,而是對人的視知覺本質進行深度嘗試和研究。

視覺感受是由光引起的,實體形象只是結果,只有通過對光的操控而並非是圖像,才能真正揭示視知覺的過程。

視覺感知的過程主要是自發和潛意識形成,照明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光環境來影響視知覺環境。光環境轉換為視網膜圖像,成為視知覺過程的刺激源。

刺激源提供信息使得知覺過程能夠對物體和表面進行認知,這也就是知覺環境的視覺基礎。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視知覺的基本概念。

光環境:由光線照亮的空間物理環境,由設計師構思並實現。

視網膜圖像:眼睛的光學系統將倒轉的圖像投射在視網膜上,不同於照相機,眼睛具備「搜索」功能,中間凹區域的感測解析率最高,視網膜邊緣的解析率逐漸下降。在走動時,人眼不斷觀察周圍事物,注意它們的細節,主動探索信息。

視覺過程:視覺過程的目的就是不斷提供給大腦視覺皮層有關外界的信息流。視網膜圖像刺激視網膜內的感光器,將一系列電脈衝訊號通過神經通道傳遞至大腦。

視知覺過程:對周圍環境的視知覺可以受到任何感官的影響,包括記憶因素。儘管視覺通常是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來源,但知覺仍可能受到其他感官的影響,如聽覺、嗅覺和觸覺等。

視知覺環境:由大腦建立空間物理環境的模型,它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指向和動作指令,二是代表環境的心理建構。

▲有關博物館視知覺的過程圖解(《基於視知覺理論的博物館展陳空間照明研究》,胡國劍)

我們未必會完全了解上述的視知覺理論,但這卻不會影響我們體驗藝術家的作品。Turrell 使用他的實驗心理學方法,揭示這些隱秘的過程,把我們帶入到對光的意識之中。

▲James Turrell,Entrance to End Around, 2006。 詳情請見文末參考文獻⑤

將光投射在黑暗的環境中,創造一種可變的空間深度。這種空間並非立即可見,卻可以在視覺適應的過程中逐步被發覺。

我大約在 10 多年前開始接觸 James Turrell 的作品,這次很有幸在龍美術館布展期間參與顧問的工作,得以近距離接觸大師作品的實施細節。

基於個人視知覺理論研究和照明設計專業的敏感性,本人認為 Turrell 的作品可以說是一系列視覺實驗室,甚至部分作品名字都直接對應視知覺理論中的專業術語。

在說 Turrell 之前,不得不提到另一位視知覺領域的著名學者Katz, D.(1911),他首創了「模式」概念。

「外觀模式」(modes of appearance)是理解視知覺理論體系的基礎,「外觀模式」是指一個特定物體所被感知到的屬性取決於它所被感知的模式,我國著名學者楊公俠先生曾指出,它是一種分析人們感知物體方式的方法,與物體本身關係不大。

這個概念提供了觀察被照物體的理論框架,用於分析知覺線索,研究照明在影響光照空間外觀時所起到的作用。

Katz對影響色彩外觀知覺的刺激類型進行了研究,並對錶面色(surface color),膠片色(film color)和體積色(volume color)做出了區分。

表面色(surface color)

當我們看到磚牆這之類的實體物質,我們所見的紅色,即為磚的表面顏色,這稱之為「表面色」。

▲表面色

膠片色(film color)

指的是如同紅色夕陽籠罩下的景物,所有的物體呈現的橙紅色,或者是清晨下的遠山,無論是否長滿樹木還是岩石遍野,仍能泛出統一的靛藍色調。

▲膠片色

體積色(volume color)

我們在喝茶、咖啡或者飲料時會看到「體積色」這類外觀模式,這類顏色會隨著體積的改變而發生改變,比如在茶匙中的茶色會淡於杯中的色彩。

▲體積色

從外觀模式來看,整個藝術史技術都局限於表面色,Turrell 很早就注意到這幾類外觀模式的差異性,並非常成功的將膠片色、體積色引入到他的實驗中去。

Aperture(孔隙)

▲James Turrell, Atlan, Light Aperture,光之孔隙 詳情請見文末參考文獻①

進入「孔隙」作品的第一個隔間——觀察空間,首先看到一個彩繪的矩形,懸掛在前牆上。在接近之後,會意識到一些不同尋常的事物。

天空般的透明度似乎在增強,然後看到了方形的窗口,最初似乎是掛在牆上的二維圖像,轉變為有光填充的「感知空間」——第二個隔間。

當外觀模式處於「面色」時,人的視覺會處於色彩恆常狀態,即使光照的色溫、亮度發生變化,仍能看清認知原始的「表面色」。

▲James Turrell, Atlan, Light Aperture, 剖面圖 詳情請參考文末文獻①

舉個例子,位於窗口的乒乓球,儘管因為光線有明暗不同亮度,但仍能將其認知為白色的球,這就是所謂的恆常性。

但當你用任何一個捲起的小筒觀察球的任何一個點的時候,物體亮度色彩的恆常性會消失,這被稱之為「孔隙」模式而這也正是 Turrell 在作品中嘗試的模式狀態,並將孔隙尺寸擴展到牆面的開孔。

▲「孔隙」模式

Evans, R.(1948)和Judd, D.(1961)等心理學家也不斷發展和研究「外觀模式」及「孔隙」理論。

Turrell 則成功的在以『Roden Crater』(「羅登火山口」)為代表的作品中採用「孔隙」,用窗口將天空限定在一個開口框內,空間深度的線索被消除,開口框的深度線索仍然保留,顏色完全通過穿透空間的光來產生,此時「外觀模式」處於膠片色。

如果連開口框都被取消,「外觀模式」會因為缺少開口框的深度,轉化成模糊而均勻的光色填充在整個空間內,即為「體積色」。這種「模式」就像身處在某種程度的濃霧之中,Turrell「全域裝置」正是其中的代表。

Ganzfled(全域裝置)

▲全域裝置,James Turrell 詳情請見文末參考文獻①

全域裝置」中大量的間接光湧入既定的空間,空間的邊角全部由設計精巧而舒緩的弧面來過渡,柔和的光影消除所有眼睛能夠用來參考的線、角、面。

知覺所能理解的三維透視、空間深度、亮暗對比似乎統統不起作用,三維知覺的消失瞬間帶來不真實和迷幻感,所有的動作變得小心翼翼,每跨出一步需要睜大眼睛,尋找可能的參照系,整個過程變得異常緩慢。

當大腦逐步適應這種參照系丟失的狀態,又開始沉迷或享受無邊際的視覺體驗,視覺的敏感度達到一種臨界點,微弱的色彩、亮暗的變化都能刺激你的視覺。

細微的變化都能觸發大腦強烈的反應,可以長時間的聯想到太空飛翔、雪地行走、水中漂浮……一切存在於記憶或者夢境之中的奇妙感受,而這也正是藝術家想達到的慢藝術運動的目標吧。

這件作品成功的運用光來消減空間感,或者說是三維空間上的知覺平面化,是對『Ganzfeld』(「甘茲菲爾德」)理論的完美應用。

德國心理學家 Wolfgang, M.(沃爾夫岡·梅茨格)首次系統地研究了這種現象,在一個完美均勻亮度的視野中,所有的線索諸如形式、表面、陰影和距離全部消失之後,只有像霧一般模糊的光線,深度不確定,充滿整個視域,這也是前文中提到的「體積色」這一外觀模式。

CORNER SHALLOW SPACES, 牆角淺空間

▲CORNER SHALLOW SPACES, 牆角淺空間

視網膜在獲得外界信息輸入後,視知覺提供給觀察者一個相對應於真實世界的解釋,這是視知覺重要的功能之一。

不同於照相機的純光學記錄,視知覺獲取特定的視網膜信息後,可能存在多個對於真實世界的經驗解釋,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模糊性歧義,而知覺的本質就是存在於解決歧義的過程中。

在這系列作品中 Turrell 利用投影儀將光束精確限定在一個區域里。

通常來說,大腦可能會將這片照亮的區域認作為是牆的一部分,或者可能是牆上的開口,光來自牆後開口的空間內。但由於這個作品中黑暗的空間與高亮的投光區域形成過於強烈的亮度反差,光照區域成為視域中的眩光。

這種眩光的後果會造成視知覺判斷上的不確定性,當觀察者在適應一個暗黑空間時,突然出現高亮的對比區域,在眼球還未能完全適應這個亮度時,眼睛無法觀察到高亮區細節,但是視覺常性卻自然的將這個形體與生活經驗相關聯,告訴大腦這是一個正方體,因此大腦會產生一個漂浮在空中的正方體的幻覺。

強烈的投影反射光將圖形周邊點亮,這種間接光的分布又進一步強化了懸浮形體空間上的體量感。與其說是藝術家欺騙了眼睛,不如說是大腦欺騙了你。

Wedge Work(楔形空間)

▲楔形空間,James Turrell 詳情請見文末參考文獻①

「楔形空間」作品是將光線投到空間內,完全取消了形狀和深度的線索,利用狹窄縫投影輪廓。

在作品的邊緣,又採用燈帶和亞克力的自發光輪廓對視看的空間進行限定,彷彿形成一張半透明的幕布,隨著視看距離的調整,觀眾才能感受到似乎是平面構成的圖形其實是由一個深邃的空間形成的。這是一種剝奪了自然感知並對其進行重組的現象。

多種視覺現象穿插在體驗過程中,暗適應、夜近視、空視野近視、形式和距離的線索丟失(藝術家稱之為「形式的中和」)。

視覺系統處於不穩定的暗適應水平中,人和人的生理、記憶造成了不同的體驗,從迷幻到超現實,純潔、尖銳、不適、閃爍或者是空間深度感的延伸。

知覺的刺激源在人與人之間沒有很大差異,但每個人的知覺卻在大腦處理後,認知的完成結果形成巨大的差異化。

後記

我經常和同行或者學員開玩笑說,如果沒有看過 James Turrell 的展覽,就稱不上是真正的照明設計師,因為你不知道光的運用與設計可以達到如此極限。

尤其是設計師,和普通觀眾比起來,我們並不希望以一種不可知論的態度來對待這些藝術作品,更不想看到類似Drake這種拙劣的仿製品大量跟風出現在國內的項目中。所以也想拋磚引玉,提供一些設計啟思與讀者共饗。

參考文獻及圖片出處:

① Home

JWD, Light Aperture Project Details, Light Aperture Projects by James Turrell

② Interaction of Color, Josef Albers,

books.google.com.hk/boo

③ Shinsuke Shimojo, Turrell and Visual Science: Perception as Unconscious Thought,

neuro.caltech.edu/page/

④ Rosella Tomassoni, Giuseppe Galetta, Eugenia Treglia, Psychology of Light: How Light Influences the Health and Psyche,

dx.doi.org/10.4236/psyc

⑤ Light Aperture Project Details, Light Aperture Projects by James Turrell

The Guggenheim Museums and FoundationPortland art + news + reviews

⑥《基於視知覺理論的博物館展陳空間照明研究》,胡國劍

MONA - Amarna by James Turrell - Lightmoves

⑦ Philips Color Kinetics iColor Cove MX Powercore,

Philips Color Kinetics

作者:胡國劍

本文為作者原創投稿文章,謝絕任何形式的未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小小明,微信號:Dennis-LM。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雲知光照明微課堂】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色戒 · 少女 · 巴爾蒂斯
為什麼/如何看待「現代藝術領域中只有不到5%的藝術家是女性,卻有85%的裸體是女性」?
《聖教序》淺析001|《聖教序》的字帖和書寫工具選擇

TAG:设计 | 照明 |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