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背後的歷史(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探秘之三)

2012年,當時娛樂圈中是「北有郭德綱,南有周立波」。周立波自我膨脹,他在脫口秀欄目中拋出「咖啡大蒜論」,譏諷北方郭德綱是吃大蒜的,代表低俗,而標榜自己是喝咖啡很高雅。於是乎兩人打起口水仗來,全國吃瓜群眾興奮圍觀。

時過境遷,而今代表大蒜的郭德綱如日中天,而周立波在美國涉非法持槍涉毒,失去自由,別說咖啡了,就連大蒜也吃不上了。大蒜咖啡誰更高貴的爭論暫且平息了。

但最委屈的就屬大蒜了:寶寶心裡苦呀,我們大蒜怎麼就和「低俗」掛上鉤了呢?情何以堪!

其實,大蒜相當於西方界食物界「老戲骨」,而咖啡只能算是「小鮮肉」,大蒜才是各國人民的最愛,滄海橫流,方顯大蒜英雄本色。

一、四大古國一起吃蒜

大蒜:世界蔬菜界的「一哥」

要有人質疑大蒜,你「蒜」老幾?

大蒜可以自豪地說,我「蒜」老大,那是伴著人類的歷史一起成長起來的。

早在6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就開始種植大蒜,並崇拜大蒜,他們用蒜汁塗身和擦洗嬰兒,把大蒜串起來掛在脖子、牆壁上頂禮膜拜。國王更是食蒜成癖,大蒜就成了老百姓的貢品。

後來大蒜也就傳到了埃及和整個地中海地區。至今地中海地區的人們還非常喜歡吃蒜。

古埃及人認為大蒜是力量的象徵和源泉,也當成了代表激發性慾的權力。

沒有大蒜就沒有金字塔。胡夫國王驅趕幾十萬奴隸建造金字塔時,曾受到瘟疫的威脅,國王不得不用1600塔倫特的黃金去買大蒜,奴隸們就是靠大蒜得以完成這一宏偉工程。

在埃及人心中大蒜地位相當高,甚至被當成貨幣和辟邪的聖物。

而古印度人們能歌善舞,就是經常吃大蒜來使聲音洪亮,增進智力。印度醫學創始人查拉克評價大蒜實際價值比黃金還高。

這個「蒜」真不是「裝」出來,世界蔬菜界「一哥」那是保持了五千年的歷史。

在上古,中國人也吃蒜,他們吃的是另外一種「蒜」。

二、為什麼叫做大蒜而不是小蒜

中國遠古就有蒜了。我國最早的五種蔬菜「葵韭藿薤蔥」中,「薤」(xiè)就是蒜。

《禮記》記載:「脂用蔥,膏用薤。」三千年的西周,人們就開始用蒜了。做山珍野味時,要加點蔥;燉豬肉時,就要放些蒜。可見上古時代我們祖先就很講究吃了,注意用不同食材來調配味道了。

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就介紹其口味和療效,和今天的大蒜相仿。

那這個「薤」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爾雅》記載:山薤也。生山中,莖葉與家薤相類,而根差長,葉差大,僅若鹿蔥,體性亦與家薤同。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月氏,沒想到剛進入了匈奴地界,他們就被匈奴騎兵扣留。張騫在匈奴的日子可真是不好熬呀,環境惡劣,幸好發現有一種「葫草」可以食用。更神奇的是它還可以治療疾病腹瀉。從此葫草就成了張騫的居家旅行、流亡顛簸的必備「利器」了。等到他最後回漢朝時,把「葫草」也帶回來了,便在中國開始迅速普及。

因為「薤」也被叫做蒜,為了能區分開來,薤因為個小被稱小蒜,葫草就成了大蒜。

三、大蒜在中國歷史中地位尷尬

大蒜原以為在中國食物能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可是種植很廣,但是江湖地位甚是不高。

與之相比,小蒜在古代文人心中還有一定地位。像樂府中《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古人借用小蒜上的露珠感慨人生短暫。而曹操也寫過著名的《薤里行》,以後韓愈、杜甫、白居易、陸遊等等,哪個詩人筆下沒有提到過「薤」?

而大蒜卻很少在歷史文獻中出現,也沒有文人寫過大蒜。

佛教和道家都更是將大蒜納入「五辛」的飲食黑名單,認為口味渾濁不利於修行。

即便現在中小學課本中,學生的作文裡面,還有文學音樂各種藝術題材,把各種花呀、樹呀,水果呀,都歌頌了遍,就連小草野花也被讚美過,但唯獨缺少讚美大蒜的,有人見過《我愛大蒜》《大蒜的精神》之類的作品么?

這也難怪周立波歧視大蒜了,所以一提起大蒜,他立刻想到一個場景:北方的鄉村,一個面相如郭德綱的鄉野村夫,蹲在凳子上,左手拿蒜,右手拿筷子,一口麵條就一口大蒜吃得興奮的畫面了。

四、大蒜在西方歷史中的神聖地位

大蒜是國外蔬菜界歷史老大的位置卻沒有動搖過。

古希臘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極力推崇食用大蒜防病治病,當時奧林匹克大會的上運動員就是用吃大蒜來增強耐力。

古羅馬的人靠吃大蒜來增強體力和鬥志。2100年前,凱撒大帝遠征歐非大陸時,士兵每吃一頭大蒜以增強氣力,抗疾病。時值酷暑,瘟疫流行,敵方士兵因此減員,而凱撒士兵無一染上疾病腹瀉。大蒜陪著羅馬士兵征服了整個歐洲,建立了當時最強大的古羅馬帝國。

到了近代,歐洲大陸吃蒜早已是傳統了,唯獨英國人對大蒜不感冒。

18世紀初,英國發生了一場鼠疫,那些喜食大蒜的法國教士多安然無恙,而英國教士卻死了許多人,這次教訓終於使英國人認識到了大蒜的價值。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藥品的嚴重缺乏,英國的軍需部門曾購買十噸大蒜榨汁,作為消毒藥水塗於紗布或繃帶上醫治槍傷,以防細菌感染。所以,大蒜汁被譽稱為「盤尼西林」。

至今,歐洲地中海周圍的地區人民對大蒜的愛更是瘋狂。義大利是大蒜王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法國普羅旺斯和朗格多克等地區,大蒜幾乎就成了主角,什麼大蒜醬抹麵包、蒜香蘑菇、橄欖油蒜香蝦、麵包大蒜湯……,蒜香焗蝸牛更是法國的名菜了。

德國、西班牙、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格來鎮、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巴里市等地至今還要舉辦大蒜狂歡節。

最古老、有特色的就要屬於德國了。狂歡節上,像大蒜香腸之類的我們還是能想到的,但是蒜味黃油、大蒜蜂蜜、大蒜果醬、大蒜酒、蒜味蛋糕和大蒜冰淇淋,這口味有點重了吧。甚至還有一種蒜味香水,沒法想像出那是一種怎麼神奇的氣味。

四、大蒜為什麼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淪成「草根」

為什麼大蒜在中國混出個名譽怎麼就這麼難?

我國古代汗牛充棟的醫書中,對大蒜的藥用價值闡述得淋漓盡致,連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

不僅如此,中國古人很有智慧地把大部分動植物的藥用價值研究遍了,加上我國的地域廣闊,地形複雜,具有醫療食療的動植物品種很多,而大蒜也僅僅只是醫書中介紹眾多草藥和食物中的一種,療效僅滄海一粟,最後淪落成老百姓都知道的食療常識了。所以難免就被世俗化大眾化了。

再加上大蒜的氣味,及其對腸胃的不良刺激,當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了。

在東漢末三國時期,天下大亂,曹操劉備等群雄割據,戰爭頻發,中原瘟疫流行,百姓僅僅吃大蒜根本無法預防根治外感疾病,南陽太守張仲景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奠定了治療傷寒病的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從此,治療外感中,大蒜療效作用與之相比顯得力不從心了。

五辛菜

所以,大蒜徹底成了的強身健體的最草根的食物了。

大蒜不勝哀嘆:既生大蒜,何生中醫?

六、為什麼大蒜在西方文化中舉足輕重?

這是由於西方醫學的水平決定的。

世界普遍公認埃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起源,所以讓我們從埃及文化探索起來。

埃及人醫學源於祭師,很有巫術的特點。

一般平民百姓而言,治病大半靠符咒不靠醫藥,流行送鬼治病。這樣的看病效果如何呢,不用再說了。

當然看病不能全靠念咒吧,埃及醫生也用藥方。

現在發現的古埃及埃伯斯(Ebers)卷本所開藥方,多達700餘種,埃及的古方處方,大半介於藥物與符咒之間。

第十一王朝皇后陵寢考古發現了一個葯櫃,裡面藏有埃及的古葯,藥物極為奇異,最著名的有:蜥蜴血、天鵝耳、天鵝齒、龜腦、孕婦乳、童女便、人糞、猴糞、獅糞、貓糞、虱糞、古書燒灰調油、腐肉、腐油等。埃及人相信,以動物油摩擦,可治禿頭。諸如此類偏方,曾由埃及傳至希臘,由希臘傳至羅馬,由羅馬傳至歐美各國。今天我們所吃的藥物,不少即是尼羅河谷居民發明的。

現在埃及紙草書所記載下來的草藥僅有五、六種。這點與中國草藥差距甚大。

埃及的醫學成就是對解剖學的認識,這是和他們做木乃伊的經驗有關係。

在埃德溫·史密斯(Edwin Smith)卷本,記載臨床手術48種,認識到「控制下肢之器官,不在下肢而在腦部。」

埃及人醫學認識體現在這三點:一、注重公共衛生;第二,男性割除包皮;第三,不斷清理腸胃。希羅多德記載說:「埃及人每月設法輕瀉一次,每次連續3天。他們行輕瀉之理論為:清除腸胃中足以致病之食物殘渣,可以使人延年益壽。」

說了這多古埃及的醫學,我們不難看出來,雖然埃及醫學也有特點和長處,但是對草藥的認識卻是不足。

西方醫學從古埃及到古希臘再到古老羅馬一脈相承,他們對於人體的解剖構造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這也成了現在西方醫學的源頭。但在草藥應用和認識遠不如中國,治病時乏力無術,所以,大蒜這種有治療效果的大自然的饋贈,當成了他們飲食文化中的「聖物」了。

到了歐洲中世紀,醫學與宗教祈禱和懺悔聯繫在一起,傳教士居然兼任拯救人類靈魂和生命的雙層重擔,所以,當時盛行治療的兩種治療方法「尿診術」和「放血療法」也就顯得比較奇葩了。

他們認為生病主要是因為體內各元素不平衡,只要引出多餘的「元素」,就會恢復健康。而血液則被認為是最容易引出的一種「元素」,認為「放血是康復之始」,放血被視為萬能療法。

不管是什麼病,首先就是「放血」。當時歐洲人每逢春秋二季,有錢人家都要放血以增強體質。14世紀的英國牧師治療受傷垂死的病人給傷者放血,然後在傷口上塗抹糞便,如果這樣治療能把人醫治好,那真的要等待奇蹟發生了。

後來放血的工作就由理髮師兼任了,所以理髮館前面標誌就是三色柱,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這個標誌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哎,當一個社會的理髮師都可以當成外科醫生的時候,你要是病人會怎麼想?

當時的醫療水平就不用多說了,整個中世紀,就屬法國的路易十四時代算是最繁榮強盛,他一共六個孩子,只有老大能夠活了下來,剩下的全部夭折,連皇帝家孩子都如此,何況平民百姓的了。

在這樣的醫療條件下,大蒜真是當時人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了,吃大蒜總比被「放血」有效果吧。

對於西方人來說,咖啡僅僅是味蕾的享受而已,但是大蒜卻是保命的良藥,即便今天西醫非常發達了,但是大蒜在他們的文化傳統中還是有著神聖的地位。

在西方,對於大蒜來說,這就是:蜀中無草藥,大蒜當先鋒。

當周立波明白了在西方文化歷史中,原來大蒜比咖啡更高貴,他是不是當初應該充當一下「大頭蒜」呢?

好吧,周立波,我就靜靜看你就著大蒜喝咖啡吧。

--------------------------------完-----------------------------------------------------------

中外飲食文化歷史探秘之四 : 偏見!偏見!偏見!內臟飲食中的種族歧視- 知乎專欄

中外飲食文化歷史探秘之三: 大蒜背後的歷史(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探秘之三) - 知乎專欄

中外飲食文化歷史探秘之二: 白糖背後的歷史 - 知乎專欄

中外飲食文化歷史探秘之一: 為什麼中國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立春吃什麼?
韓國泡菜有哪些種類和風味?不同食材有特別的腌制方法嗎?
用我私人珍藏的配方,教你怎麼調莫吉托Mojito【安卡西廚】
拉麵何以成為日本國民料理
西餐配菜為何很鍾情無花果?

TAG:饮食文化 | 医学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