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特效大片的聲音,竟來自這聽狗罐頭?!

編者按:萬噸巨石砸爛半獸人大軍,火星生物腦漿炸裂,質子背包噴射火焰,納米合金艙門開啟時的手閘,你聽過這些聲音嗎?有一群人正在尋找它們。

這些尚未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未來之聲,是科幻電影音效師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他們日常工作的畫面,比你想像得更。。。瘋狂,不是坐在剪輯室里推動旋鈕,而是上山下海,深入荒野,捕捉世界上一切稀奇古怪的聲音。

咦?這個聲音沒聽過,先錄了,管他呢,沒準下一場拍克隆人進攻,就用上了呢。

中土大陸第三紀元末,帕蘭諾平原,4.5萬強獸人、戰象和戒靈組成的摩多大軍,進犯人類最後的根據地:白城。

這場影史上最壯觀的戰役中,有一幕我格外喜歡,就是投石車吊起別墅大小的城牆碎塊拋向敵軍,岩石落地的瞬間,發出一連串類似肉醬擠壓的咕吱聲,讓人想起過年包餃子拌肉餡的聲音,但更加清脆、多汁。重要的是,這種噁心而滑稽的聲音,讓那一幕變得異常真實。

嗯,強獸人那一身腱子肉,可真沒白長。

後來我才知道,肉餡兒那事真不是小孩子的無聊聯想,而是很多科幻片的慣常手法——《終結者2》中,液態金屬人T-1000越獄穿過鐵柵的聲音,就來自一盒咕嘰咕嘰滑到地上的罐頭狗糧。因此拿到奧斯卡最佳音效獎的Gary Rydstrom特別自豪:

「工業光魔用超貴的高級電腦做特效,而我只用了一盒罐頭。」

事實就是如此:熒光閃閃的賽博格,一發炮彈抹平地球的恆星級戰艦,上古神獸的貫耳魔音,異形腔體發出的恐怖殘響,這些未來世界的懾人聲響,來源可能比一聽75美分的肉罐頭還便宜。

一、用破爛製造未來宇宙

《星球大戰》里各式高檔飛船的引擎聲,肯定來自嗶嗶啪啪的混音器和電子音源庫吧?然而音效大師本·伯特發現,他下榻的汽車旅館裡破空調的哀鳴就挺合適。而盧克那艘陸上飛艇的嗖嗖聲,是他們蹲在舊金山灣高速路邊,用一截塑料吸塵器管子捕捉到的。

《第九區》的龍蝦人在接受檢查時,發出不滿而恐懼的咔噠聲。這種複雜口器發出的神秘的聲調,其實是工作人員砸爛了一顆空心大南瓜。

6萬顆骷髏頭洪水般湧出的轟鳴?《魔戒3》的音效師為了亡靈之山崩塌那幕,試遍各種方法,包括把整箱椰子殼倒在地上,最後還是租來的20斤核桃解了圍:「一公斤一塊錢租半天,在惠靈頓做核桃生意還挺有賺頭!」但,但那可是古代叛軍的亡魂啊?!

在無厘頭導演彼得·傑克遜的帶領下,整個《魔戒》音效組都是這般作風不羈。炎魔噼啪冒火的軀體,來自混凝土塊在地上刮擦;戒靈的尖叫不夠恐怖,傑克遜大力推薦自家老婆:「你們去找法蘭,她喊得更好」。

最後,這段導演老婆的恐怖尖叫,混合了驢子等動物啼鳴,組成了中土大陸最令人頭皮發麻、鋼鋸拉琴一般的戒靈怒吼。但這種手法,其實最早出自喬治·盧卡斯的小成本科幻片《THX 1138》。為了製作噴氣汽車的聲音,片子的錄音師穆遲錄製了一段失真的尖叫。在後來的訪談中,他提到:

「把音量塊推到最大,聲音就會失真。然後你把失真的尖叫聲用多普勒效果處理,聽起來就像是它朝你衝過來,然後遠離。星戰里Tie戰鬥機的聲音也用了相同方法。」

真相往往令人心碎,科幻片也不例外。但這種毀童年式心理落差的根本原因是:你不願承認,那個大殺四方、永生不死的液態金屬T-1000,竟然是一坨肉粉色的碳水化合物。音效設計的真相,把你的想像撕裂了。

聯想的斷裂讓音效師被迫深居幕後:在想像力主導一切的科幻世界裡,觀眾不需要,片方也不願意為影院里飆升的腎上腺素潑冷水。但這恰恰證明了音效師的偉大之處:

為這些怪獸、機甲、英雄和魔鬼製造聲音的人,竟能用破爛製造全宇宙所有的聲音。

二、聲音獵手的瘋狂日常:狼嚎?擼起袖子自己上

火星人該怎麼叫?樹精把森林踩個稀爛的聲音你聽過嗎?

沒,你呢?

我也沒,這可咋辦。

以上這段對話,幾乎所有科幻/魔幻大片開拍的第一天都出現過。1975年,本·伯特花了一年的時間創造出整個《星球大戰》中宇宙世界的聲音。他寫道: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專門請人為一部影片創作特殊的聲音是不尋常的事。後來喬治盧卡斯告訴我:你用這個話筒,和那個錄音機,去搜集你能想到的所有有意思的聲音回來。」

不像戴著耳機端坐剪輯室的混音師,音效師的都是糙活兒:伯特開始走訪動物園、農場和軍事基地,搜集聲音,包括武器(大炮、爆炸的效果),車輛(飛機、汽車,軍事裝備),以及動物(鳥、熊、海豚和鯨魚)。經常是幾個大漢(或者姑娘),穿著大膠鞋(許多音效需要橡膠和自然材質摩擦的聲音)、臟髒的運動服,扛著大堆破爛和麥克風、錄音機,爬山涉水,登高入地,像是一群荒野獵手,只不過他們要獵取的是聲音。

錄製的畫面通常詭異如行為藝術:在草地上用鎚子瘋狂拍打,在大風中抖動破床單,在髒兮兮的小河裡用各種器械劃拉水,趴在牧場欄杆上試圖跟牛群親切交流。

「萬一錄不到合適的狗叫,你就得自己來。」《魔戒》瘦弱的音效師David Farmer說。當錄製樹須的腳步聲時,為了製造樹人踏過朽壞森林、進攻艾森加德的復仇之音,他二話不說回家砍了50棵樹。

從荒野返回室內,大多數音效師,準確說是動效擬音師的工作室,都像是巨型破爛工廠。通常是一間小倉庫,塞滿上百種木料,布匹,各式塑料、鐵罐,彈簧,膠皮管,水泥,砂石,卵石,琴弦,橡皮玩具,劍、盔甲、皮衣、盾牌,弓箭,總之人類發明過的材質,每種都得備一點。

然而有時,就算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物件,另一項嚴峻考驗依舊橫亘在面前:城市太吵了。當怪獸在太空船、叢林、洞窟里嘶吼,音效師需要把合成好的叫聲用錄音機在相應空間里播放出來,不得混入半點人類世界的雜音。所以,他們不得不踹起設備尋找無人之境,比如半夜的墳場、廢棄的防空洞。

但是大半夜的,墳場傳來陣陣怪獸嘶吼、槍械打鬥,這怎麼行?只好聯繫警方,提前貼出告示:敬告附近居民,若您晚上聽到墓地有恐怖異響,絕非鬧鬼。

除了寂靜,科幻電影當然也需要雜訊:《雙塔奇兵》里薩茹曼召集軍隊那一幕,就活生生把巧言震撼到流淚。可億萬獸人的怒吼哪兒找呢?彼得·傑克遜跟音效師一合計,大咧咧闖進了惠靈頓體育場的球賽中場,捕捉到到2萬5千名剛贏了球、喝了酒,有勁兒沒處撒的球迷。(沒準輸了球,效果更佳?)

於是這位著名奧斯卡導演,像啦啦操領班一樣指揮球迷捶胸頓足、大聲喊出咒語和黑暗語,製造各種電影可能用到的聲音。這場醉醺醺球迷的大型打call,被永遠保存在了艾森加德的高塔下。

三、用聲音製造恐懼

多數時候,科幻片中的音效都是為了製造恐懼:對時間的恐懼,空間的恐懼,對機器的恐懼,以及人對自己的恐懼。

在上世紀5、60年代的科幻片中,聲效和音樂強調電子、機械和太空元素,從聲音上展現未來技術和未知環境。而音效設計主要依靠可重複使用的,錄音棚風格的聲音資料。

一個例子是長得像電視的特雷門琴。

這是世界上第一件電子樂器,由前蘇聯物理學家利夫·特爾門發明,工作原理是利用兩個感應人體與大地的分布電容的LC振蕩器工作單元,分別產生震蕩的頻率與大小變化而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特雷門獨特的樂聲頻繁出現在科幻片里,代表著觀眾對外星生物的恐懼。《地球停轉日》里衛兵機器人開關盔甲,和蒂姆·波頓的《攻擊火星》,都使用了特雷門不詳的嗡嗡聲。

另一個例子,是著名的「威廉之吼」。

1951年,拉烏爾·沃爾什導演的電影《遙遠的鼓聲》(華納兄弟出品)中,一名戰士被一隻鱷魚咬了並被拖到了水裡,發出了一聲雄壯的慘叫。

也許是因為叫得出色,1950到1970年,這段叫聲被用在30多部華納電影里,其中不乏《第五元素》、《x射線》這樣的大製作。自然,「威廉之吼」這行小字,開始像「杜比音效」一樣頻繁出現大片演職員表裡,並籠絡了大批死忠粉——好多名導演在得知這段音效的著名歷史後,點名要用它。

比如,本·伯特就惡搞性地把它用在了一個暴風兵跌落時慘叫的場景里,彼得·傑克遜得知這事,興奮地故意把尖叫聲調大,還堅持威廉之吼也要在《王者歸來》中使用。唉,奧斯卡組委會真心欠他一個最佳音效獎。

電子樂聲指出對未來和技術革新的不確定、懷疑和恐懼,固定的音源庫使拍攝更方便,這種做法一度成就了好萊塢音效設計的傳統。然而,是盧卡斯和伯特最早站出來,反對這種做法:

「我們想要有生命的聲軌,與電子化的和人工合成的聲軌形成對比。我們將設計一個生鏽的、骯髒的、吱吱嘎嘎的聲音世界,但是,我們想從現實中獲得新鮮資料。」

顯然,事先錄製好的聲音並不能提供新鮮血液。伯特走出錄音室去採樣,然後用它們創造新聲音的做法,開啟了好萊塢音效設計的革命:現在,每部電影的音效都將主要依賴藝術家的個人風格——《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與壯觀飛行場面共舞的圓舞曲,《銀翼殺手》是一首關於21世紀洛杉磯的城市交響,而本·伯特為星戰系列創造的5000多種聲音,根本就是一場破爛機械狂歡節。

他說:我格外喜歡老式機械的聲音,那些老得你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的。在《克隆人歸來2》的幕後花絮里,他晃著一隻1942年的軍用空襲警報器,長得像鼓風機,快速轉動搖把,就發出泄氣橡皮鴨一樣的怪聲。

「聽起來挺噁心,但稍加處理,它就變成了盧克那場飆車戲的飛船馬達聲。」

盧卡斯早年曾提出一個概念:「使用過的未來the used future」,沒有什麼聲音聽起來是新的,它應該像經歷過戰爭的一樣老。這句話言中了科幻片音效的趨勢:在營造恐懼和疏離感時,不再特意展現爆炸、怪獸、機甲的聲音,反而轉向日常聲響。在剛剛摘取奧斯卡最佳音效獎後,《降臨》音效師Bernard Gariépy Strobl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了這幾年科幻電影音效設計的變化:

「我認為《地心引力》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忘掉老科幻片的電子音吧。就算是比較新的星戰系列,那些飛船、遊艇、戰艦,還有死星,也恨不得每樣東西都發出響聲。相比之下,《地心引力》同樣是科幻,但它的音效能有多現實就有多現實。」

《降臨》的聲音設計也暗暗傳遞了這種製作理念。危機降臨的最初幾幕,手機鈴此起彼伏,新聞里主持人喋喋不休,焦躁的車輛剮蹭報警,軍用飛機螺旋槳讓人鼓膜炸裂,就連主角路易斯他們進入飛船的腳手架,都是街邊工地常見的那種,有著及其普通的嘎吱聲。只聽這些聲音,你絲毫不會感到這是一個外星人入侵的世界。

片中唯一的異響來自外星生物七肢桶。肢體划出墨狀文字的水濺聲,是蔬菜和米泡在水裡攪動的聲音,七肢桶斷斷續續的腔體鳴音,部分來自毛利人的笛子。這些音效合在一起,成就了《降臨》「詩一般的音效世界」。

「丹尼斯(維倫紐瓦)希望這部電影的聲音儘可能保持自然,所以我們必須比技術合成更進一步。」Bernard總結道。

科幻片比以前更安靜了,所有音效師都鬆了口氣:總算不用為了買材料,跟核桃小販討價還價,為了錄製人海聲效,跟球場老闆磨嘰一個月,或者是違心讚賞導演老婆毛的尖叫。但自然界的聲音遠比人造聲響更豐富,如何捕捉一千種不同的風聲?這也許是下一個令他們撓破頭皮的難題。

關鍵詞:#音效# #魔戒# #星球大戰#

?? 責編:Raeka

?? 作者船長,碳酸飲料驅動,宅學家,太空美學觀察員。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與解讀《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首支先導預告片?
做一個資深星戰迷(類似南方戰士之類的)的女朋友或男朋友是什麼感受?
為什麼原力覺醒指的不是芬恩?
《星球大戰》中的達斯維達為什麼又被成為黑武士?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作為星戰粉如何一本正經的告訴別人你的座右銘是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G:音效 | 魔戒 | 星球大战StarW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