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到底是不是弘農楊氏族人?

看到有人說隋文帝是司馬遷的後裔,上網查了些資料司馬遷女兒司馬英確實嫁給了楊敞有次子楊忠,與族譜吻合了,但是從楊敞到楊堅中間十七輩,差了600多年,總覺得哪裡不對,又看到有人說楊堅其實出身微寒,當皇帝之後把自己的宗族掛在了弘農楊氏之上。這到底應該是怎麼一回事?有沒有觀點或是證據能說道說道的?


對於楊堅的弘農楊的質疑,由來已久。就我所了解的,有以下大家質疑過:

一、陳寅恪。陳老的理由有兩個,一是楊忠之父死於中山,何以楊忠客游山東?(這一點,陳老自己也給了猜測:楊忠在鮮於修禮破滅後追隨邢杲,到了山東),二是楊堅母系是山東人,楊堅家應該出自山東楊氏。

二、韓昇。韓昇的理由是名諱問題,楊堅的父親楊忠與楊震曾祖同名,兒子楊廣、楊俊又與楊震的九世孫、七世孫同名。

再提一點,許多人認為楊堅是假的弘農楊,楊素才是正宗的弘農楊。其實,楊素的「正宗性」,也是有人質疑的。唐長孺先生曾有文章質疑楊播的譜系,而楊播與楊素的關係是很清楚的,所以。。。

————————————————————————————

兩位大家的說法也都是可以辯駁的,陳老的兩個理由,一個自己給了猜測,至於第二個,如果第一個猜測成立,那第二個自然就不是問題。

韓昇的說法也是可以辯駁的,不光楊堅他們家有重名現象,弘農楊的其他家也有重名現象。比如開山老祖楊喜的兒子叫楊敷,然後楊震的孫子也叫楊敷,再往後楊素的父親也叫楊敷;北朝有個楊播是吧,唐朝又有個楊播(楊炎的父親,弘農楊氏扶風房)。

其實如果說一家人要避諱,那麼攀附的人更會避諱。

也許只能認為是譜系太遠,就不避了。

————————————————————————————

首先要說明一點,所謂「弘農楊氏」專指楊喜——楊震這一家族,不是任何一個姓楊的人,住在弘農郡,就可以叫「弘農楊氏」的。就好比楊素,住在弘農華陰好幾代了,從他往上倒好幾代,楊暉就被賜爵弘農公,但不能憑此說他是弘農楊,除非能證明他是楊震的後代。

我個人的觀點,「楊堅到底是不是弘農楊氏族人」這個問題,除非能有絕對證據證明他是,或者不是,才能定論,否則都只能說,「他可能是弘農楊」 / 「他是弘農楊的可能性不大」。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通過墓誌,恢復了楊堅的譜系,發現他的譜系是「楊喜……楊震……楊牧……楊鉉……楊忠—楊堅」,與正史所載一致,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弘農楊。

如果我們通過墓誌,恢復了他的譜系,發現他的譜系與正史的譜系比較,在楊牧那一輩的人並不叫楊牧,而叫楊農/楊林,那我們才能說他是假冒的弘農楊;或者說,我們將他家譜系追溯到楊牧那個時候,發現還聯繫不上楊震-楊牧,那我們才能說他是假冒的弘農楊。

然而,目前還做不到。目前楊堅的譜系只推到楊震的七世孫楊渠,說楊渠是楊牧之後,但楊牧到楊渠,這中間是空白的。而楊渠,史不可考,之所以留下名字,是因為他兒子楊鉉做到了燕國的北平太守。也就是說,楊堅的譜系是這樣:楊震—楊牧……(未知)……楊渠—楊鉉—楊元壽—楊惠嘏—楊烈—楊禎—楊忠—楊堅。

由於這中間缺失了幾代,所以楊堅的弘農楊血統,我個人覺得可能性很小很小,但也不能說就一定是假的。

但是別急,楊堅的難兄難弟還有楊素,楊素雖然家住弘農華陰,但他的譜系也只能推到楊震的九世孫楊結,說楊結是楊奉之後,但楊奉到楊結,這中間也是空白。楊素的譜系是這樣,楊震—楊奉……(未知)……楊結—(這幾代知道,但我懶得查)—楊素。

弘農楊在兩漢顯赫一時,但中間沒落,然後西晉又顯赫,再沒落,到南北朝再顯赫。乍看起來是數起數落,但其實已不是一個支系了,而問題正出在這!

從楊喜到楊震,這中間的譜系已經有問題了,但這問題還不大,我們只認楊震就好。楊震有五個兒子,我們關注其中的三個:楊牧、楊秉、楊奉。

東漢四世三公的楊家,楊彪楊修他們家,是楊秉一系。這一系最無疑問,絕對正宗的弘農楊,但是——這一系絕後了。楊修的後代楊囂、楊准,已無文名,再傳到楊佺期,就成了武人了。最後楊佺期兄弟幾個在與桓玄的戰爭中戰死,還有的以罪誅,這一系就絕了。

西晉三楊,楊駿他們楊家,是楊奉一系。這一系問題也不大,仇鹿鳴在《魏晉之際》里考證過。

北朝楊播、楊椿,到楊愔,到楊素,是楊奉一系。這一系有問題了,前面已經提過,唐長孺根據「自雲」二字對楊播的譜系提出來質疑,還有楊素的譜系只能追溯到楊結。關於楊結的父親,有說法是楊超(西晉三楊被族滅時的遺孤),但只是一種「說法」而已,而且這種說法也有質疑聲。

隋朝楊堅,是楊牧一系。這個問題就更大了,楊播一系雖說有問題,但好歹還有個「說法」說楊結是楊超之子,楊超是三楊遺孤,這就追上去了,而楊堅這一支,連個「說法」都沒有,楊牧之後完全空白,到了南北朝的時候,突然冒出楊鉉,自稱楊牧之後。。。

總結下,我個人意見,楊堅是弘農楊的可能性很小,但還是有的。


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就可以駁倒這個說法:

楊堅的父親叫楊忠;

而楊震的曾祖父也叫楊忠。

在這麼講究避諱的古代中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另外,還有一則材料頗值得玩味:

隋主與周載下大夫北平榮建緒有舊,隋主將受禪,建緒為息州刺史;將之官,隋主謂曰:「且躊躇,當共取富貴。」建緒正色曰:「明公此旨,非仆所聞。」及即位,來朝,帝謂之曰:「卿亦悔不?」建緒稽首曰:「臣位非除廣,情類楊彪。」帝怒曰:「朕雖不曉書語,亦知卿此言不遜!

——《資治通鑒》

楊堅與榮建緒有舊交情,楊堅快要取代北周的時候,榮建緒被任命為息州刺史,在將赴任的時候。楊堅就對他說:「別這麼著急去,(留在朝廷里),不久我將和你共享富貴。」

可榮建緒義正言辭地說:「這些話不是我想聽到的(意思是不支持楊篡位)。」

但後來,楊堅還是篡位了,榮建緒入朝覲見。文帝就對他說:「怎麼樣,後悔了嗎?」

榮建緒叩頭回答說:「我雖然沒有處在徐廣、楊彪的位置上,但和他們的情感相同。

隋文帝聽了後笑著回答說:「朕雖然不明白書上的典故,但也知道你此言不恭敬!

徐廣何許人也?

初,桓玄篡位,安帝出宮,廣陪列悲慟,哀動左右。及高祖受禪,恭帝遜位,廣又哀感,涕泗交流。謝晦見之,謂之曰:"徐公將無小過?"廣收淚答曰:"身與君不同。君佐命興王,逢千載嘉運;身世荷晉德,實眷戀故主。"因更歔欷。

——《宋書》

桓玄篡晉,他悲痛萬分;劉宋篡晉,他又悲痛萬分,是一個「身世荷晉德,實眷戀故主」的人。

關鍵是楊彪何許人也?

他是大名鼎鼎的楊修之父。楊修被曹操殺後,「老牛舐犢」一語便出於他的口中。

他的曾祖便是楊震。他是「弘農楊氏」的重要成員。

及魏文帝受禪,欲以彪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辭曰:「彪備漢三公,遭世傾亂,不能有所補益。耄年被病,豈可贊惟新之朝?」遂固辭。

——《後漢書》

曹丕篡漢後,請他當太尉。他感念漢德,以年老多病為由拒絕。之前他也「見漢祚將終,遂稱腳攣不復行(《後漢書》)」,終身做漢臣,不侍新朝。

那麼,榮建緒說「位非除廣,情類楊彪」意思就很明顯了:我眷戀故主,想效法前人,不侍新朝。

但是,問題就來了:

當榮建緒提到與文帝「同宗」的楊彪的事迹後,他的回答竟然是「不曉書語」,就是說「我不知道書上的這個典故」。

EXM,如果真有這麼有氣節的先祖(就算不是一系),家裡難道不會覺得臉上貼金,大說特說嗎?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時,難道不會提到咱們家族原來有個楊彪,很忠誠,孩子你要好好學習他嗎?

就算媽媽文化水平低,沒講,但中國古代,每個人都有「百善孝為先」這麼大一頂帽子扣著,哪個敢數典忘祖?哪個敢不記住自己祖上那麼二三事。(不然和別人交談,自報家門怎麼報?別人談到祖上時怎麼應對?)

文帝你說你是弘農楊氏的後代,而弘農楊氏這麼有名的先祖的事迹你說你不造?還說是「書語」(書上的東西)。

我……

綜上所述,事情的真相只有一個……

哦,我不說你也該明白了。


楊堅祖述弘農楊氏之事,見於《隋書·高祖紀》,但陳寅恪先生疑為偽作。

原因如下:

楊堅他媽咪叫呂苦桃,是泰山附近的平民百姓。士庶不通婚,雖然楊堅他爸當時已經淪落底層,但像他這麼娶老婆不講究的高門子弟,在當時還是特別特別的少見。

其次,楊堅的重臣楊素,基本能確定是弘農楊氏的後代,但在楊堅登基以後,和楊素之間沒有任何聯宗的活動,可以作為一個旁證。

這兩條都是間接證據,沒有其它更為有力的證據出現,所以陳寅恪先生只能是懷疑,不能確定。

以上,節選自個人原創文章:不要讓你的正直害了你 ,番外部分算是認真介紹了整個弘農楊氏,歡迎戳。


關隴集團幾位單姓人士包括楊堅,李淵,趙貴等佔領了關中後都說自己是各種名門之後,幾位複姓人士都說自己是鮮卑貴族,這個是宇文泰故意為之,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和地位,而且別人跟的是名門,宇文泰直接跟的是神話人物,說自己是炎帝後代,李世民學了他曾祖父這招認了老子為祖先。而實際情況是人崔楊王李盧當大戶的時候這幾個人的太爺爺們還在武川烤羊肉串呢,只是他們本是北魏重要的戍邊貴族,待遇和文化教育是畢竟好的,當然後來待遇越來越差,文化教育卻一直持續下來了,結果搞出了高素質高知識的造反人才。所以真實來說他們都是武川人,祖籍就不好說了,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咱們更不知道了


個人覺得應該不是,楊堅的母親出身山東小門小戶,名字叫呂苦桃。如果楊堅真的出身弘農楊氏,門閥士族社會楊忠怎麼可能跟呂家這種小門小戶結婚?楊堅出身弘農楊氏應該是覺得自己出身低而自抬身價吧,畢竟祖先只是個投靠鮮卑族的漢人軍官而已。


弘農楊氏的大宗是楊素,而楊堅的出身可能是宇文泰為統治正名而捏造的(陳寅恪考證的說法),就算是也只會是偏支小宗。


應該算是弘農楊氏的庶流小宗吧,楊氏的起源還是比較單一的。楊氏的某一支於某個時候戍邊去了武川也說不定。


楊素才是正兒八經的弘農楊氏 普六茹還是和一幫鮮卑人玩泥巴吧


個人覺得,按照楊堅的世系,楊烈--楊禎-楊忠,都是出身於武川鎮,而反過來楊素家族追溯幾代祖先,都至少自認為是弘農華陰人。


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宗族 | 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