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虐是一種心理防禦
自虐似乎是一個比較有刺激性的詞,尤其是聯想到性行為方面的自虐,但其實這種行為遠比一般人感覺到的更為常見,很多人都會程度不同的在一些時候實施這種行為,而且在大部分行為實施過程中,都會帶有自己無法克服的強迫性。
一個失戀的人可能長久陷入抑鬱狀態,自己的精神與肉體都遭受很大傷害,並且自身遲遲沒有走出來的意願;一個現實生活稍微遭受挫折的人,產生長時間的沮喪情緒伴隨身體的多方面不適感;一個並沒有經歷外界重大打擊的人突然神經衰弱,被長久的失眠困擾無法解決;或者,一個人會在某些時候陷入死亡幻想,總有一種通過死亡來獲得解脫的衝動,而自身並沒有遇到面臨生死考驗的遭遇。這些例子是不勝枚舉的,也多多少少被人所熟悉,而這些行為基本都帶有自虐的性質。當然,當事人也許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自己總能找到解釋自己目前狀態的原因。不過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解釋與他們實際經歷的痛苦總是不太成比例,表現出顯然的被誇大的成分。
人真的有尋求自虐的生物原因嗎?就像有人從基因去解釋的那樣。或者根本上還是心理狀態的反映?其實人類一直有一個自虐的歷史,在很多古代宗教行為中,總是帶有某些自虐的痕迹。但這並不意味著自虐是一種生物屬性,所以有必要探討一下自虐背後的東西。
痛苦本身是沒是快感而言的,千萬不要誤解痛苦對自虐者的感覺意識。至於某種狀態下呈現出來的,似乎是快感的表現,根本上還是因為對其他更深層痛苦抑制的反應。自虐是一種心理防禦,是為了保護自己(心理學意義上的,下意識自我保護,往往很容易帶來客觀的自我傷害)免於深層的痛苦與焦慮。
一、失戀之後的長期抑鬱。
這其實是某種類型,並不單純發生在失戀人群中,更深層的是與失去這一主題關聯著。考察這一主題,關鍵是比較失去對人的心理創傷程度與受害人自我傷害程度的比例。一個失去親人,尤其是在突發事件中失去親人的人,可能會遭受巨大的心理創傷,這種創傷有可能是難以治癒的,這樣一個人形成長久抑鬱屬於正常心理範圍,尤其是當事人年齡偏小的時候。
但在我們的討論中,受害人的心理創傷感與實際發生的事情很難成比例。我們很難想像一次普通的失戀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心理創傷,而且在具體觀察中,這種人往往還不是第一次失戀。此外還包括其他的失去行為。比如自己的孩子可能考上大學將要離開自己生活了;身邊一個好朋友由於工作原因去了外地;自己養的一個寵物丟失或死亡了;甚至是自己一件在意的物品破損丟失等等。
這裡面相似的地方在於,受害人都有一個普通誇大創傷程度的主觀意圖,同時會有意無意強調自己的無助無力感。有意思的是,如果這樣的一種感覺沒有身邊人關注的時候,受害人的創傷感反而變得沒有那麼強烈了。換句話說,他們的這些傷痛總會用各種方式讓別人關注到,比如讓曾經的愛人、離開自己的朋友、將要去上大學的孩子等等關注到。似乎別人的關注起到某種程度的催化作用。而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客觀上明明被關注,但受害人要用各種理由來否定這種關注,他們經常的聲明是,自己處於一個無人關注的情形之中。
由此可以發現一個內在的心理軌跡,只是這個心理軌跡在受害人自我是完全體會不出來的。這樣的心理軌跡就是,「我是一個如此弱小的人,受到巨大的傷害,而我受到的傷害必須有人為我負責。」這些人顯然完全弱化了自我力量,把自己似乎全權交給他人來負責,但他們又非常不滿意別人對自己的責任。他們總是在潛意識裡面百般挑剔別人,強調別人對自己的忽略,把自己的痛苦忍受歸咎在他人身上。然而,有意識的挑剔與苛責又是當事人無法接受的自我解釋,所以自虐就發生了。如果當事人非常明了自己挑剔與苛責的本性,也坦然接受自己挑剔與苛責的本性,完全可以直接的表達對別人的憤怒與責怨,就完全不需要自虐了。自虐在這裡起到一個掩護的作用,「我確實非常痛苦,我確實身體有病,所以來關注我來照顧我是合情合理的」,這其實掩護了背後的一個深層矛盾——既要尋求他人的照顧,又對他人挑剔苛責的內在矛盾。
二、掃興的人。
這也是某種形象的說法。找一個典型例子來說,比如在一個家庭中,某天計划出去野營,而這個計劃也許就是家中的家庭主婦提出來的,為此她興緻勃勃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家庭中其他成員也都應和著她這個提議。然而,也許一件小事就會讓整個野營蒙上陰影。這件小事也可能是當天下了一點點小雨,也可能是丈夫因為工作關係臨時離開半個小時、也許只是在野營過程中這個家庭主婦一個隨意性的建議沒有被採納。總之,這樣的小事可能有多種,但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這個家庭主婦的情緒會瞬間失落下來,興緻變得索然無味,甚至她會在身體上感覺到明顯不適,比如突然感覺頭痛或者疲倦,最終野營草草收場。
這是自虐某種不太明顯的情形。家庭主婦的表現從來沒有在言語上或是主觀意識上來否定這次野營,而是表現出來自我抑制——頭痛、疲倦感、情緒莫名的失落等等,總之是以自己感覺不適為表現方式。如果有人說這是她想要破壞野營的方式,她會覺得受到莫大的曲解與侮辱。然而,事實如此。
顯然,這個家庭主婦深層心理上其實有比較強的控制欲,她喜歡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與安排來行使,形成自己的秩序感。任何打亂她的秩序感的事情都會造成她的焦慮。只是這種焦慮不一定出現在她的自我意識裡面,尤其從家庭主婦的自我形象定位上,溫順的、顧家的、以家人為首位的自我定位可能完全銘刻在自我意識中,這一切都壓抑了她那超強的控制欲,使得控制欲以某種自虐的方式被表達出來。「不是我想掃大家的興,是我身體真的不舒服」。然而當我們仔細觀察的時候,這種人不舒服的表現往往在一個自己計劃被打亂之後,或者發生在有人來違背自己意願之後。接下來,家人對她的身體顧忌自然會用順應她來體現。於是,自虐達成了控制欲滿足的目的。
三、幻想死亡。
不要把這個想像的如何可怕。人類本身就有幻想死亡的內在衝動,因為人類本能中有一種習得性的衝動,對於恐懼的對象總會用各種或隱或現的方式去替代滿足它,以期達到克服恐懼的目的。而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所以有死亡幻想並不足奇,看看人類大量的藝術作品就明了了。但這裡說的不是藝術幻想,而是另外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可以用一句典型的話來描述「真想死了算了,省得。。。。。。」省得後面可以補充很多東西。
這種死亡幻想與藝術幻想有很大的區別。在人類歷史上很多的宗教儀式中以及大量的藝術作品中,包括我們的現實遊戲體驗中(蹦極、過山車、極限運動),其實是在象徵性的體驗死亡-重生,由此象徵性的獲得面對死亡的勇氣,這在孩子克服恐懼的遊戲中很容易被看到。這樣的意義在於死亡-重生,是人對自我成長的內在需求。而在自虐式的死亡幻想中,更多是滿足死亡本身。這種類似白日夢的行為可能發生在一次受挫事件以後,也可能完全缺乏明確的外界刺激,在清晨或者深夜的意識自動浮現。
在探討自虐情結中,受害者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心理特徵——自我強烈的無助無力感。這種東西極大消解了自我力量,而受害人下意識把自我力量捨棄造成的結果,讓他們對他人產生強烈依賴。人如果極大消解自我力量,單純去依賴他人,這是根本無法達成的。因此,受害者必然在依賴他人的道路上屢屢受挫,帶給自己焦慮的惡性循環。如果自身的種種原因沒辦法讓他把這種因為受挫而產生的憤怒攻擊投向他人的話,就自然產生一種轉向自身的反轉。自虐的人有一個心理共性,就是他們很難去恨他們的憤怒對象,不但如此,反而會用誇讚崇拜的方式去形容對方。他們寧可用轉移仇恨的方式來發泄攻擊性,這如同一個丈夫出軌的妻子,任然堅信自己對丈夫的深愛,同時強烈的恨著那個所謂第三者。
這種內在矛盾對人的衝擊非常巨大,可以造成受害者內在強烈的扭曲,這樣導致惡性循環:無助-依賴他人-依賴不滿足的憤怒-憤怒的壓抑-更強的無助感-更強的依賴他人的需要-更強的憤怒-更強的壓抑-更強的無助感。人單純的主觀感受有很強的自欺作用,在這種人格特徵中,無助感會被逼到一個無以復加的巨大程度,現實檢驗與 現實評斷被擠壓到完全無足輕重的地位。
無助感強大到某程度,自虐式的死亡幻想自然就會出現了。而且這種時刻,當事人甚至是在有味道的品咂自我死亡的過程。但有一個事實存在,當事人本不是想要死亡,而是通過這樣一種死亡幻想,來減少內在的由於惡性循環所帶來的無助感與憤怒焦慮。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在品味死亡的時候,人會產生某種自我消解的作用,通俗的說「我不在是我了」。當我不在是我的時候,內在強烈的矛盾焦慮才不會極大刺激到自己,當然這種刺激是在潛意識層面上的。然而導致受害人的自虐也是實實在在的。
四、性行為中的自虐
性行為中的自虐其實是自虐行為中的一小部分,不過卻是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甚至單純以為自虐就是性的自虐。在性行為中實施自虐的人,往往沒有以上提到自虐行為的表面特徵。而且很多時候還呈現相反的表現。比如在性行為中實施自虐的人,在其他方面可能表面上完全看不到自虐行為,尤其不太會像上面描述的,帶有一個弱者的標籤形象。他們也許在工作與生活中表現的非常具有活力、主動,處理得當。那麼是否就說,性行為自虐與其他自虐完全不同呢?這到也未必。
前面提到過一些核心的自虐本質——內在強烈的無助感、自我力量的弱化消解、對他人非理性的依賴、依賴無法滿足的憤怒、對憤怒的壓抑等。這些也同樣是性行為自虐者的核心本質,只是在兩點上有所區別。
這種受害者的自我功能比較強大,某種程度上彌補了他們自我力量弱化的不足。他們的工作能力、表面的人際關係能力以及現實檢驗、自我效度等等並不弱,甚至還表現的比較聰穎。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源於現實焦慮的無助感不太容易出現,而更多是更深層的基本焦慮造成。由於缺少現實焦慮刺激,使得他們在很多場合表現的很正常甚至優秀。另外,他們受到的深層壓抑更加強大,這種壓抑在依賴與憤怒兩個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以至於它們反而表現的很具有獨立精神。最後一個方面,性行為中的自虐需要一些性誘導因素。這可能發生在它們的兒童期,也可能發生在成人期,在某種帶有性意味的親密關係中出現誘導因素。
總之,性行為中的自虐並不具有更加特殊的心理原因,本質上還是 深層焦慮的結果。
五、自虐與文化的關係
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與外界社會的關係。在探討心理問題的時候,其實是很難與社會文化割裂開的。從以上對自虐的深層心理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一個社會文化中如果營造了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依賴與投機的鼓勵、自利價值觀、惡性競爭、不信任感等,這樣的文化心理更容易促成自虐行為。
推薦閱讀:
※我有個朋友每次心情不好就喜歡自虐,拿刀割破自己的胳膊,然後心情就好了,我該怎麼幫她?
※有什麼折磨強迫症患者的App可推薦嗎?
※為什麼抑鬱症的人會有強烈自殘的想法甚至行動?
※我該如何控制自殘的行為?
TAG:自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