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給自己使絆兒?|什麼是自我設障

但凡上過兩年學的人,周圍可能都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人:

眼看著離考試只剩幾天了,在所有人泡圖書館瘋狂複習的時候,Ta卻格外淡定,白天在宿舍里打遊戲,晚上去外面喝酒。大家都覺得Ta一定是什麼都會了,根本不用複習。

結果,Ta用實際行動打了全班同學的臉,眾望所歸地掛科了。但對此,Ta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只是懶得努力複習而已,要是我願意多下功夫,沒準兒還能到全班前幾名呢。」

在默默心疼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這件事,也許Ta不是懶得複習,而是在故意妨礙自己,也就是在「自我設障」。

什麼是自我設障?

自我設障就是指個體針對可能到來的失敗威脅,而事先設計障礙的一種防衛行為絕大多數人對失敗有著強烈的恐懼,尤其害怕在重要的場合失敗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設障通常是無意識的,人們很難察覺到我們在給自己設置障礙。

可能我們會使用生病,害羞,焦慮,疼痛等等的抱怨作為借口,甚至常常為還沒到來的事情提前好久就找好了借口。有人會開玩笑說:「哎喲,我覺得我考試那天可能會肚子疼。」 我的那位朋友就是典型的自我設障者,害怕考試失敗,索性就不去努力。

人們是怎麼給自己設障的?

1. 行為上:我就要故意不幹正事

行為的自我設障策略是指個體通過「做點什麼破壞性的事情」或是「什麼都不做」來阻礙成功結果的出現

拖延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形式,本應該在特定的時間開始或者完成一項任務,卻出現故意的耽誤和推遲行為。

每逢DDL前一晚,怒敲5000字之後,一篇自己都看不懂的論文誕生了,然後安慰自己,生產垃圾是因為時間緊,潛台詞就是「我只是時間不夠才草草完成的,如果我早一點開始的話,結果一定會很好」。

其他的行為還包括:

  • 乾脆放棄嘗試或者減少努力的程度(「我只是沒努力而已,但凡我稍微努力一下,這都是小case」);

  • 故意選擇困難的任務或者為自己設置過高的目標(「不是我不行,這麼困難的目標,換誰都不成!」)

  • 重大事件前故意摸魚(「搞砸了?都因為我昨天通宵打遊戲了」)

2. 言語上:哎呦喂我一點兒書都沒看

聲稱的自我設障策略是指個體用難辨真偽的借口公開表示自己處於不利的競爭情境,(但並不一定減少實際的努力),失敗時也容易博取他人的諒解。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人在考前故作不經意地提及:

「我昨天看了一宿的美劇,現在好暈啊。」

「最近身體/心情特別不好,太影響狀態了。」

「哎呦我什麼都沒複習,一點書都沒看,這次肯定完蛋了。」

如此,就算考不好,理由已經有了(我都說我沒複習嘛!),萬一考好了,自我概念得到提升(我不複習都這麼厲害!)。

3. 抬高、幫助他人:對手這麼強,換誰誰都得跪!

一方面,個體在面臨競爭或比較的情境時,可能會幫助競爭者,使Ta有更好的表現。

比如複習時把自己整理的資料大放送給所有人。如果最後結果不好,也可以歸因為「都是我幫他們,他們才考的比我好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不自私、有愛心的美名。

另一方面,抬高對手同樣為自己可能的失敗做出了鋪墊。高手比武之前相互吹噓一翻「久仰久仰」、「豈敢豈敢」,為的是萬一落敗,好吐一口血對自己說:「不愧是絕世高手,輸給Ta,不丟人。」

看,我們不僅沒有努力,反而很會為自己找借口,做一些與目標無關的事情妨礙自己的成功。這樣看似很吃虧的事情,為什麼人們卻樂此不疲地在做呢?

我們為什麼會妨礙自己取得成功呢?

1. 在別人眼中,我必須是完美的小天使

準備考研、開始創業或是申請新的工作等等——有了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意味著我們都有失敗的風險,最大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失敗了,別人會知道。

而維護積極的自我形象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需求,我們需要保存顏面,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如果我失敗了,別人會不會認為我很無能?又或者,如果我一開始成功了,但卻沒有保持下來,那還不如不成功呢……

例如,公開的銷售業績,如果有一個月我一個不小心得了第一,那麼下個月中,我就一定會故意顯得懈怠一些,這樣就算滑到第二,那也不至於太難堪,同事們可都看著呢。

自我設障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印象管理,在他人眼中我們的失敗並非是能力不足的原因,而是我們被「障礙」絆倒了,儘管這些障礙是我們自己設下的。

2. 為了維護脆弱的自尊

別人的看法僅僅是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如果我們拼盡全力,結果卻仍不如人意,就意味著我們揭開了自己的偽裝,需要面對「能力不足」這個殘酷的現實了,這簡直太可怕了。

一次失敗,相較於一次成功來說,會更加影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損害我們的自尊水平。

自我設障恰恰是一個防禦性的、顧全面子的借口,是一種對自尊的保護。所以我們把失敗歸因於一個外部的、不穩定的因素(例如,昨天打一宿遊戲,沒休息好,才影響了考試發揮),而不是歸結於內部的、穩定的因素(我笨)。

人們常常寧願因為懶惰而失敗而不願因為愚笨而失敗「我成績差是因為我沒努力」是不是比「成績差是因為我笨」聽起來舒服太多了。

所以,當低自尊的自我設障者預期事情可能會失敗時,就會故意在前進的道路上尋找、聲稱或創造某種看起來有說服力的障礙,使得這個障礙可以完整地解釋我們的失敗。從而避免去直面失敗的真正原因——能力不足,達到自我保護(self-protection)的目的。

3. 萬一成功了呢?

自我設障並不意味著結果註定失敗。如果在這麼「困難」的條件下仍然獲得了成功,那不是顯得更厲害嗎?

就好像我們考完試常常聽到一些人會說:「誒我這次考得挺可以啊,其實我前幾天壓根兒就沒複習!」

自我設障後的偶然成功,最後變成了吹噓自己能力的根據,其實他們想要表達的是:「我才不缺乏實力,正是因為有這種實力,才敢不複習。」

雖然自我設障行為可以短暫地維護自我價值感,但它只是一種自我欺騙的策略。長期自我設障,就無異於自己騙自己,還騙得很開心。老給自己使絆兒的話,總有一天會摔慘的。

那麼,如何應對自我設障呢?

1. 覺察自我欺騙的行為

當偷懶或者拖延想法即將出現時,試著給自己拉響警報。要知道,如果你常常故意給自己拖後腿,就很難了解自己真正的能力水平。

試著不再給自己的行為找借口,不再怨天怨地怨空氣,而是時刻警惕自己是不是在自我設障,也許察覺到設障,就是邁過障礙的第一步。

2. 挑戰不合理信念

很多時候,我們給自己設障是因為腦海中存在一個不合理的信念:我必須要成功。成功可能包括:每次考試都有好成績、KPI月月超額完成……等等。但這些「必須」讓我們又累又惱,哪怕一項沒有達成,就跌入「我笨」「我愚蠢」的極端。

如果能夠嘗試去改變自己的錯誤信念,例如將「我必須成功」轉化為「我會儘力」,這樣的話,就算不成功,起碼自己沒什麼遺憾。這裡的「儘力」並不等同於拚命,而是「不能不儘力」。

我們希望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期望發展,一切盡在掌握中,就連失敗,也要在掌握中。

人們如此害怕失敗,所以找了各種借口,甚至故意用左腳絆右腳讓自己摔倒。被自己的左腳絆倒比起被石頭絆倒的好處就在於:有掌控感。

但兩腳交替地絆倒自己的同時,也無法好好地在一條路上走下去。在保護著自己脆弱自尊的同時,也困住了自己。

電影《刺蝟的優雅》中有這麼一句台詞,用來當結尾很合適:

追逐星辰,莫似金魚在缸中了此殘生。

參考材料

Self-handicapping. Wikipedia.

SUAL KASSIN.(2009).Social Psychology. EIGHT EDITION.

Matthias Weinberger.(2011).Self-Handicapping: Why Making Excuses Hurts You. Psyblog

Rodolfo Mendoza.(2011).Why We Self-Sabotage Our Success. Psychology today

Timothy A Pychyl.(2008).Delay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Psychology today

Greta Neilsen. Are you Self-Handicapping? M1 Psychology

石偉.(2004).自我設障及其研究范型和影響因素.心理科學進展.12(1):72-78

原文發佈於:在自己要走的路上,種滿了荊棘|人為什麼要給自己使絆兒?

轉載務經授權,投稿或版權合作:? media@jiandanxinli.com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請戳:在線心理諮詢_心理測試_心理學知識 - 簡單心理

推薦閱讀:

「牆頭草」是否是共情能力強的一種表現?
身邊有個朋友去上了涵德智心的力量之源課程,後成了組織者傳播者,有人了解嗎?
職場升職路上,80%的人都會因為這個而掛掉
恐懼時間流逝是為什麼?
怎麼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傷害?

TAG:心理学 | 自尊 | 拖延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