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如何讓新年真的快樂

春節快樂!相信我不是第一個祝願你新年快樂的人,但我想做那個告訴你新年怎麼做可以真的快樂的人。因為我在乎你,不想給你空洞的祈使句般的祝福,也因為我有幸掌握了關於人類的一些知識,從而能向你科普具體的操作方法。希望這份祝福能為你新一年的快樂指數做出一些微薄的貢獻。

不快樂是什麼?

這一年我估計我做了七八百小時的心理諮詢,每一個來訪者都因為不開心而前來求助,我大約也看了數百種不同類型的不開心,然而如果全部總結起來,似乎可以歸納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應激性的不開心,就是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順,比如吵架或者失戀。這種不開心是被當下發生的事件觸發的。另一類是發展性的不開心,是過去的生活體驗帶來的影響,沒有能夠消化處理乾淨,醞釀發酵後滋生出來的不開心。

應激性的不開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沒人能夠避免不順。遇到這樣的來訪者,我能做的就是陪伴他們度過這個艱難的階段,給予聆聽和支持,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個體的成長,不開心就會慢慢消失,人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發展型的不開心則比較複雜一些,因為這些不開心的形成由來已久,可能根植於很早期的生活體驗。最常見的當然就是原生家庭中的成長體驗,這是幾乎每一位來訪者都會有的情況。由於年少,心智和情感尚未成熟,所以遭遇關係中的創傷時自己並沒有能力妥善處理這個體驗,所以就只好以「封存」的方式將受傷的感覺和回憶埋在心裡。

但是人的心理是具有高度可塑性和適應性的。一個人被傷害之後,看待世界和他人的視角和行為就會被改變。創傷的體驗改變了你,但是情感上認知上你並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相關的信息都被你封存了,所以就造成你認識的自己和實際的自己有差異。這種差異會持續地帶來精神上持續的疾苦和困擾。

換句話說,發展性的不開心源自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脫節。我的記憶,認知和情感是我的內部世界,我和別人的關係和行為是外部世界。兩個世界如果一直有差異和衝突,人就會一直不快樂。比如內在缺乏安全感的人,無法在外部世界建立起穩定的關係,或者內在批判自己的人,無法在外部世界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和形象。

放下包袱

要減小內外在世界的差異,首先需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對兩個世界由清晰的認識。在心理諮詢的範疇內,梳理首先發生於內部世界。許多人對內在世界的梳理和把握很差,是源自於創傷體驗的阻礙。如果你遭遇過讓你很痛苦的事情,那麼當你試圖去看見內在世界時,就會無可避免地需要直面這些痛苦的部分。因為害怕這種痛苦,我們可能選擇逃避,從而也就忽視了內部世界。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已經可以總結出新年裡讓自己快樂的第一條建議:

想要快樂,你必須先面對和化解內心不敢面對的痛苦

我知道這聽上去很困難,人們很難不逃離令自己恐懼的事物。這裡面就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是你內心的痛苦曾經讓你很恐懼,但是時過境遷,今天你再去面對時其實會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害怕了。這其實是大多數來訪者諮詢過程中會有的體驗。他們會意識到,當年的那個自己是恐懼的,但是今天的自己再去面對,恐懼感已經降低了不少。

這就是為什麼通過書寫個人成長史的方式,我們一方面可以提高自我認知,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幸福指數。因為梳理就是更新升級自己的經歷所包含的意義和情感價值。梳理帶來的是內在世界更加遠離過去經歷所定義的那個模樣,而更接近當下的你和你所面對的外在世界。關於如何書寫個人成長史你可以看這篇文章。

第二種可能性是曾經受的傷害非常深,以至於今天的你想起來都還會十分痛苦。如果你面臨的是這樣的狀況,那就十分需要一位專業的諮詢師陪伴著你去重新梳理自己。隨著諮詢的深入,許多人會意識到痛苦的持續,往往並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對痛苦的恐懼。

比如我的一位來訪者,曾經經歷過父親出軌的事件。這經歷在當時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讓她感到十分困惑(父母出軌問題之前寫過,你可以點擊這裡查看)。但是更痛苦的是她不允許自己去思考這事情,因為羞恥,因為害怕傷害父母關係,因為自己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思考。

在諮詢當中我陪伴著她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嘗試了直面痛苦,最後的結果是一直以來困擾她的情緒也隨之大大減少。痛苦的情緒本來是提示我們關注的信號,讓我們知道一段回憶或經歷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這個信號會過於耀眼,讓我們無法直視,但是不敢直視,信號就會一直存在。所以一旦選擇了直面,信號的功能達成,然後就會停止。這就是為什麼在心理諮詢里,人們選擇去討論自己的痛苦,然後很快就會發現痛苦大大減輕了。

所以這是新年裡快樂的第二條建議:

找到一個人去傾訴和探討自己內心的不快樂

這個人最好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也可以是一個耐心傾聽,不急於給建議的朋友。之所以強調不急於給建議,因為你真正需要的是有一個直視痛苦的機會,探討的過程本身大於任何建議的獲取。

重構生活視角

理性和感性其實本來是不分家的,但是因為遭遇了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內心裡那個感性的小人往往會躲起來不敢出聲,而理性的小人則需要站出來承擔起所有的不快樂。所以心懷痛苦的人,往往想得很多,想要用大量的思考來屏蔽情感上的痛苦。

如果說不開心的情感包袱可以通過直面來放下,那麼開心的生活體驗則需要放下包袱後重構新的生活視角。剛剛放下情感包袱的人,在輕鬆至於也會有一些困惑和迷茫,因為內心理性的小人一直以來太過活躍,但是現在情感負擔沒了,這個小人也會發現自己孤單的存在是不平衡的。

換句話說,曾經痛苦的我們,會對人和事物帶著許多防禦性的預設,固化了對人和事物的態度,以換取某種程度的安全感。但當我們不再需要防禦時,會發現這些固話的態度是多餘的,甚至是限制我們更全面地享受生活的。

開心是一種情緒體驗,如果沒有了感性小人的參與,我們頂多只能體驗到需求的滿足。我們的理性預設之所以限制快樂,就是因為這些預設形成的時候,感性的小人並沒有參與。所以即使情緒包袱沒了,感性的小人會在這些預設的限制下依舊找不到發聲的空間。

因此要能夠讓自己具備快樂的前提,我們就需要喚醒感性的小人,讓它更加活躍一些。換句話說,think less, feel more,少想多感受。可是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過去的預設已經讓我們對世界抱有很固定的看法了,我們從每天的生活中無法獲得新的體驗來喚醒感性的小人。

所以這是新年裡如何真正快樂的第三條,也是最核心的一條建議:

為自己創造新鮮的體驗

新鮮的生活體驗能夠激活感性的小人,你可以在這些體驗中有機會觀察自己的感性部分是如何變化和反應的。因為感受長久的被壓抑,所以當你需要感受的時候,反而會有點感受不到,這就好比很久不唱歌了,嗓子有點打不開。體驗新鮮的過程,就是一個重新打開,提高感受能力的訓練。

落實到生活中,你可以為自己設計兩個活動。

第一,你可以規定自己每天或者每星期去做一件你從沒做過的事情。比如這個春節假期,你可以試著去給爸媽按摩捶背,去抱抱他們,試著下廚幫忙,在全家聚會的時候公開表達感激和讚美,或者帶著好奇心去了解那些你不太親近的親戚。

第二,你可以規定自己在定期要做的每件事當中發現你從未注意到的新細節。比如每天都要去同樣的地方散步,那就試圖走不同的路線。比如每天都要去超市買菜,那就去發現下那些你從未注意過的商品。比如每天上下班坐同一部車,那就去看看這車上有什麼細節是你從未注意過的。

甚至你可以把兩個活動結合起來,在慣常的事物中發現新的細節,然後針對這些細節去做一些從未做過的事情。比如注意到那個每天都在地鐵入口看到的檢票員,下一次買瓶可樂送給他。或者經常路過工位但從不打招呼的同事,下一次買一捧鮮花放在她桌上。

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自己的內心變的重新敏銳,在擺脫了過去的情感包袱之後,能夠在新獲得的這種心靈空間裡面培養起對快樂,付出和愛的習慣。你也許會覺得這樣的小事情未必真的會那麼有效,但是請相信我,你只要嘗試一次,就會立刻明白這樣的方法是多麼的有效,能帶來多少意外的欣喜。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新一期的電台節目Steve說裡面和我的恩師曾家達有過更深入的討論,如果有興趣可以去聽聽我們對於「發生性」的討論。在喜馬、網易、荔枝或iTunes搜索Steve說25期即可,或者點擊這裡收聽。

最後再次感謝所有朋友們在過去一年裡的支持和關懷,尤其是我的每一位來訪者們和我一起走過的那些奇妙旅程。我被你們所展現出來的勇氣,堅韌和智慧深深感動。希望新的一年裡面,我們可以一起走得更遠。

春節快樂!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焦慮?
【學心理,救自己】系列之序言 | 如何通過心理學拯救自己
為什麼動漫《遊戲王》中主角的髮型如此脫離現實但在漫畫中看起來一點都不奇怪?
我該怎麼說服班主任同意我不上晚自習?

TAG:快乐 | 心理学 | 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