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肖像丨他穿著花棉襖來到美國,移民16年仍覺得是「局外人」
八 零 / 九 零 華 人 新 移 民
Young Chinese Immigrants, born in 80/90s
他們出生於80、90年代的中國,還未成年時隨家遷居國外,在跨語言和文化的轉折中調整和自我探索。他們如何看「中國」?又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下塑造的自己?
沒有既定答案,
但通過他們小時候帶來的東西,或許表達著什麼。
第 5 期人物:邵郡華
人物:邵郡華
出生年:1989年
出生地:福建馬尾
來美時間:2000年初
在2000年移民美國之前,邵郡華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只是見過爸爸的照片,在電話里聽到過爸爸的聲音,每年會收到爸爸從美國寄來的小禮物。他從家人那裡聽說,他出生那一年,爸爸跟村裡很多人一樣,到美國去」做工「了。在去美國之前,郡華的爸爸在當地冷凍廠當廠長,後來因為效益不好才決定出國掙錢打拚。雖然算是「留守兒童「,郡華從小生活無憂無慮,性格也很開朗。他的爺爺是在村裡是村長,非常德高望重,村裡人也非常尊重他們一家。
1998年,母親告訴他,要準備移民出國了。「當時心裡就是好開心啊!心想終於要出國了!能見到爸爸了!」雖然已經過去十幾年,但郡華說起當時的情景臉上放光,仍是十分興奮。不過問他終於在紐瓦克機場見到爸爸了,有什麼感想,有沒有哭,他倒是不好意思笑出了聲:「沒哭沒哭,下了飛機見到爸爸,因為時差就只覺得困,特別想睡覺。」
父親像其他福州移民一樣,在美國做起了餐館生意,母親則在成衣業工作。郡華來了美國之後進入當地小學上四年級。因為喜歡泰塔尼克號,就起了跟男主角一樣的英文名Jack。小學的生活對於小郡華來說充滿美好回憶,但畢業後進入家附近的中學,卻讓他遭受了不少委屈。因為剛到學校還沒有朋友,形單影隻,被學校里的混混們盯上了,遭到惡作劇。為了不被欺負,他也跟學校裡面福州小青年們混在了一起,尋求保護,也結識了不少朋友,最後學校的混混就不敢再惹他了。
也許是因為這種經歷,讓他很重視哥們情義,待人也頗為俠義。採訪當天郡華開車帶我們到吳穎翩家裡。他們兩個中學在同一個學校上學,這麼多年來關係都不錯,我們採訪時,兩人也不斷相互調侃吐槽,而且還是夾著廣東話、普通話、英語,逗得我們直樂。
對於身份認同,郡華似乎更敏感些。他直言自己還沒有考慮過入籍,因為在美國,他始終感覺因為自己的亞洲臉長相被視為」外國人「。但他喜歡美國的多樣性,也相信在這個國家,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採訪實錄Q1:什麼時候知道要移民的?那時候有感覺嗎?
98年的時候媽媽就說要準備出國。聽到要移民的時候很興奮,我沒見過我爸,我出生的時候他就已經去美國做工了。想著要出國了,很開心。那時候在學校還是中隊長,兩個杠。小學的時候在村子裡,同姓的村,大家都認識。
我記得飛機降落在紐約的機場,爸爸來接我們。那時候也沒哭,我就困,想睡覺。
Q2:去之前對美國的想法?
小時候看好萊塢電影的印象。《終結者2》高樓大廈,機關槍射來射去。在我印象里老外就是大個子,很壯,都很man。
Q3:為什麼會帶著這樣一件衣服過去?
那時候準備要出國了,要去買點東西,也就剛好去別的地方逛逛。我媽帶我就去了趟上海、北京,還有青島,去逛商場。那時候我就是農村人進城,商場都沒見過,電腦也是第一次見。在青島的商場,看到電腦都好貴,那時候要上萬塊錢。我媽就挑了一件大衣,她說國外比較冷,就買了。但買了之後沒怎麼穿過,一直跟我到現在。當時我記得有帶紅領巾,但是搬家之後就不知道放哪了。中隊長的標誌性我也沒帶出來。
Q4:來了之後是怎樣的生活呢?
中國人因為靦腆,個子不大,在七八年級的時候就會被欺負。有一次走在路上就發現自己頭髮濕了,回頭看就有一個人沖我吐口水,我看到他他還看著我笑。還認識了一些中國小混混,也是福建人,我就和他們達成一片。他們就像說,你需要幫忙,我們可以幫你出頭。感覺黑白兩道都要混。那個年代,很多辛酸史。大約12-14歲的樣子。最可憐就是在那時候。
後來英文學好了,跟人家打成一片了,老外就感覺,你好像融入進來了。因為他們專門欺負那些看上去沒朋友,不會講英文的,看上去打了也不會還手的。後來被他們欺負了才發現需要改變了。我就跟中國小混混在一起吃飯、聊天、在操場上走走,他們就會覺得,「這小子挺好的」,見個面就會hello打招呼。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還不錯,學得很快,初中就融入到老外的圈子裡面,接觸得多了英文就講得多了。
Q5:回去過中國嗎?
一直都沒回去。最近幾年有打算和朋友去玩。現在時間太久了,國內的樣子基本上都記不起來了。
Q6:上大學有很大壓力嗎?學科是怎樣選擇的?
考了SAT,父母還是給壓力,以後打算做什麼,如果打算做餐館就不用上大學。想到還是要做別的,所以就考大學了。因為爸爸開餐館,我14歲就出去找工作了,賺點零花錢。在商場做過工。
剛開始的時候想找專業一些的學科,比較容易找工作,那時候說男護士很缺,所以讀了護士。但讀了一個學期就發現不適合我,真的太難了,我讀不進去。後來就轉學讀商科,讀了庫存管理。
Q7:工作中的生活是怎樣的?
在賓州工作三年,說不上exiciting,很calm,不像紐約這麼浮躁。那裡的人更友好。平常的周末我會開車回家,1小時40分鐘。在公司我有幾個中國同事,也有幾個老外,年輕人都挺不錯。 但現在我正在考慮搬回紐約。在那裡的工作不算因為現在27歲,考慮結婚安家的話,那裡中國人很少。我並不是說覺得不能和外國人,但還是偏向於和中國人結婚。
Q8:怎麼看自己的身份的?
歸根結底,永遠都是華人,都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的話,可能意味著有個中國護照,在中國生活。但在美國說華裔美國人(Chinese American)更確切。
Q9:是否考慮去中國工作呢?
不反對。但如果婚姻在這邊的話,會尊重家人的想法。
Q10:現在是否有入籍?為什麼?
目前全家都還是拿綠卡,還沒有考慮過入籍。
小時候在這裡長大,經過很多辛酸的歷史。會發現,就算拿到美國護照,別人看你的眼光,還是當你是中國人。去工作,在外國人的公司,他們看你的眼光,還是你是少數族裔(minority),你不是美國人的長相(average look American),你看起來不一樣,尤其是你有一張亞洲臉。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把你當作局外人(outsider)。這個情況現在在改變,但是,總體來說,人們還是那麼看。他們不在你面前說,但仍然是那麼想的。
Q12:平常都用什麼語言溝通?
在家裡說福州話和普通話。小時候在廣東人開的日托中心呆過,所以也會講廣東話,在學校和廣東的朋友會說。
Q13:喜歡美國的什麼?中國的什麼呢?
中國:更多是因為是自己的祖國,小時候出生,長大,身邊的人很熟悉,很有親和感,在中國讀書也更賣力。我還是比較喜歡中國的山水。小時候的記憶更多是和身邊小朋友玩耍。
美國:這國家很多樣化。跟中國相比,只要你肯努力,就有一定的回報。我不敢說全部人都這個樣子,但我覺得大部分人努力都會有回報。我看到無論在學校,還是工作,身邊肯努力的人大部分都成功了,畢竟美國不像中國那麼講究關係,美國社會成功還是要靠個人能力的。另外美國有更多語言上的自由。
庄巧禕 採訪 & 齊林 拍攝
發自 美國 紐約
推薦閱讀:
※在海外遇見華人長相的人,你會開口就講中文嗎?
※新浪微博現在真的被腦殘佔領了么,華裔警察遇到不公為什麼掀不起去白宮請願的評論熱潮,甚至被罵活該?
※被美聯航以暴力手段趕下飛機的越南華裔醫生為什麼會說自己是華人(Chinese)呢?
※為何很多人認為大陸生長的女孩比北美本土出生的華裔女孩外貌好看? 范爺還是劉玉玲
※在海外的華裔過春節么?怎麼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