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體,真的是喧囂過後,只剩一地雞毛嗎?
如果說2014年是智能硬體元年,那麼近兩年則是其歷經了熱情高漲、拐點隱現的兩年。「智能硬體就是一個坑」,玩過這一行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心聲,這麼看來智能硬體行業貌似真是喧囂過後,只剩一地雞毛了。
創客居,本是致力於發現讓人尖叫的智能硬體,但近兩年,我發現真正能讓人尖叫的智能產品並不多了。除了智能手機這種成熟的智能產品外,從最初的可穿戴設備到如今的智能家居產品,真正讓人耳目一新的越來越少了。
比如智能插座,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對家裡的電器設備進行開關控制,似乎很智能。深入思考下,這款產品在我看來實際價值並不大。其一如果我們是為了解決電器設備的控制問題,那麼電器設備廠商完全可以通過載入自帶APP實現,而不需要增加這麼個多餘的配件;其二如果是為了解決開關控制問題,或許傳統的按鈕開關比手機APP更便捷,因為我們不需要網路不需要軟體不需要手機;其三,網路安全是永遠繞不開的坎,一旦中木馬或黑客入侵,後果將會很嚴重。
還有智能手環,對於一個整天為工作而忙碌的上班族,會有足夠的時間來關注自身睡眠質量嗎?恐怕他們每天都在不停地收發郵件、接打電話,甚至於通過微信、QQ等與客戶聯絡。因此對這類用戶來講,不如將睡眠監測、健康檢測功能更換為郵件/簡訊提醒,未接電話提醒或是消息提醒等更為實在。另外,智能手環工業設計缺陷、體驗蹩腳、只能依附手機存在,也是手環淪為雞肋的重要原因。今年7月,周鴻禕在創新者峰會上談及智能硬體領域時承認,360在智能硬體布局和發展這塊比較失敗,「很多智能硬體的失敗,包括我們自己也做了不少失敗的產品,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本就沒有需求。」360兒童手錶、行車記錄儀、智能攝像機、兒童機器人、路由器等等各種智能硬體,但是整體數據表現得差強人意,並沒有重現當年殺毒軟體所向披靡、征戰殺伐的雄風。
其實不僅僅是360,騰訊的路寶盒子、微信耳機、QQ音樂音響等, 阿里巴巴的阿里雲手機等硬體,百度的百度易手機、百度影棒、百度咕咚手環百度自行車,基本上都是熱鬧過後的一地雞毛。
最讓人關注的是小米,這個曾經顛覆過中國國產手機格局的互聯網企業,因為創造的粉絲經濟的營銷模式一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公司。估值一度高達450億美金。其涵蓋的智能領域包括穿戴、健康、安防、電源、家居、裝修、照明、箱包、空凈、凈水,意圖佔領整個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不過這些產品在增加了智能功能的同時帶來了操作繁瑣、安全隱患、購買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弊病,有時你真的會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些所謂的智能產品嗎?
不過相比於產品層面的缺陷,行業層面卻依然高漲。據艾瑞網統計,到2016年,中國智能硬體的整體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達到500億元以上。
熱門智能硬體品類的銷量已成規模,銷量接近平板、電視等成熟品類,並且,線上渠道已成為智能硬體銷售的主要渠道。
據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硬體市場規模估計超過900億元人民幣,從2016年至2018年,市場規模年增長率預計均達20%以上。
9月,工信部與發改委聯合發布一項為期三年的「專項行動」–《智能硬體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2016-2018)》,鼎力相助智能硬體產業規劃,從政策層面上對該產業的健康發展予以更全面、更深入的支持。
短短兩年時間,政府對智能硬體產業的發展不僅提出宏觀指導意見,更是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專項行動,可見其對智能硬體及智能硬體背後的產業生態圈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和支持。
現在看來,智能硬體行業卻又成了一個風口,當前所出現的產品端和行業端的溫差,其實是很正常的。
智能硬體作為一個科技新秀,在消費者都還沒有清晰認知、產品還未成熟的階段上,智能硬體就已經進入了商業化的道路上,創業者們奔跑的速度超過了產業鏈的發展速度,以及用戶理解的速度,這就出現了今天的錯位局面。
因此,智能硬體並不是一個坑,喧囂過後並不是一地雞毛,而是趨於冷靜,從當前的技術、玩家、用戶、市場等方面來看,國內智能硬體產業正處於初創期。
行業剛剛起步,因此市場規模增長較快,用戶逐漸開始接觸了解併購買智能產品,但是產品較難切中用戶剛需,對智能硬體的依賴度不高,產品層面的設計缺陷、操作繁瑣、服務匱乏等,這些都是目前智能硬體急需解決的核心問題。
當前中國智能硬體行業發展的背後,產業的機遇與挑戰並存。《行動》中指出,一方面,中國是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群體,智能硬體市場空間廣闊。另一方面,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創新支撐體系不健全、產用互動不緊密、生態碎片化等問題和風險不容忽視。而智能硬體以後的發展趨勢,在了解了產品和行業發展狀況後,我們對行業以下猜測:
第一,行業持續發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會有更多玩家參與。
2015年,智能硬體的熱門品類已破千萬,2016年以後,將在智能家居、可穿戴的帶動下繼續增長。
第二,互聯互通、交互優化是產品發展重點。
從產品層面來看,互聯互通與交互方式的優化將成為2016年智能硬體產品發展的重點。其一,APP將會標準化、平台化,我們的手機里不再會有針對各種智能硬體的APP應用,而是一個全平台超級APP。其二,智能硬體的標準化、統一化,不論是傳輸還是連接,抑或是平台的介面標準,各家的產品將會逐步統一,生態鏈壁壘將被打破,實現互聯互通。
第三,行業垂直細分趨勢漸顯。
隨著智能硬體的創業熱潮,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眾多智能硬體廠商會嘗試走差異化道路,關注某一垂直領域,或瞄準某一細分市場。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能醫療,虛擬現實(AR/VR)、人工智慧等各個領域都將更加垂直細分。
當然,現在都講產品為王、內容為王、體驗為王,所以智能硬體產品在之後的發展中,必將會提升品質、服務和體驗性,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QQ公眾號:創客居。
推薦閱讀:
※三星電視連續11年領跑未顯疲態,創新力或是決勝法寶
※購買智能硬體的時候消費者實際購買的是什麼?
※插線板之後是音箱,網易智造要做硬體版的嚴選嗎?
※金立發布高端旗艦M2017,手機產業格局將變?
※能軟能硬,仿生三爪魚,百變姿勢服侍你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