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火箭封神榜3(太空梭專場)

超級火箭終於粗場啦!跟以往再牛再神的各路明星火箭相比,太空梭只要一條就可以傲視群雄,甚至可以鄙視它們啦。因為它是真正的太空穿梭機。多次往返天地間,重複遨遊不算事兒。

還是漲姿勢的老規矩,先放思維導圖,給腦子預熱一下——

問個問題,先——各種火箭們不是飛得好好嗖嗖滴嘛,怎麼又整出太空梭?為什麼呢?

這得從上世紀60、70年代開捋,由於燒錢又燒腦的太空競賽,大量使用一次性火箭也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扛不住了,於是迫切要求研製可多次使用的廉價運載工具。到了60年代末,人類已經掌握了洲際導彈、載人登月和大型噴氣客機等技術,研製太空梭的技術條件成熟了。

美國從1968年開始直到1976年確定方案,這就是STS。

STS,太空運輸系統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縮寫,是美國官方對於太空梭全套流程的正式稱呼,咱們熟悉的太空梭只是整個龐大系統中的一部分,正式名稱叫軌道器。

一提到太空梭,好像只有美國有。這對也不對。瞧瞧下面這張太空梭族譜圖,你就懂了。

美蘇太空梭對比圖

蘇聯暴風雪號可謂英雄氣短,沒載過一個蘇聯/俄羅斯宇航員就廢棄拉倒了。1988年11月15日唯一的這次飛行中,為了專門運載暴風雪號返回,還特意專門設計了蘇聯安-225運輸機,它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飛機。

2002年5月12日,位於哈薩克存放暴風雪號太空梭的飛機庫,因日久失修而倒塌,蘇聯太空爭霸時期的遺物隨之砸毀。

好了,還是說說黃金時代的美版太空梭吧。

美國5架太空梭服役136次任務徽章大集合

從1981年到2011年,美國共5架太空梭成功發射133次,每次飛行成本5億美元,最終耗資約2000億美元。NASA公布的官方數據則少得多,整個太空梭項目總額113.7億美元,平均每次發射成本775萬美元,最晚建造的奮進號造價為1.7億美元。

【企業號】作為太空梭的測試版,企業號是一架從未踏入太空的隱形英雄。1977年6月18日,首飛由波音747飛機馱著進行了機載試驗,兩位宇航員海斯、富勒頓同時參加試飛。 由於企業號屬於研究階段的產物,沒有進行正式的太空飛行,卻為它的姐妹機上天奠定了基礎,為之後的第一架實用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奠定了基礎。

【哥倫比亞號】官方名號:STS Columbia OV-102。是美國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造價超100億美元,1981年4月12日首航。哥倫比亞號是以18世紀初第一艘環繞地球航行的美國輪船名命名的。2003年2月1日9點,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德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挑戰者號】官方名號:STS Challenger C。1982年成為美國第二架太空梭,服役僅僅3年,共進行了10次飛行,第一次是1983年4月,1986年1月28日起飛後不久,掛在外燃料箱上的一枚固體助推火箭的密封裝置破裂,引起外燃料箱發生爆炸。這被稱為航天史上最大的事故。

【發現號】官方名號:STS Discovery OV-103。發現號是以18世紀美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的小船命名的,是美國建造的第三架太空梭。1984年首飛,2011年3月7日謝幕飛行,服役27年共計飛行21次,累計飛行352天,繞地球飛行超過5600圈,行程約2.3億公里,曾運載宇航員180人。

【亞特蘭蒂斯號】官方名號:STS Atlantis OV-104。以美國第一艘遠洋船舶的名字命名的。1985年首飛,2011年7月8日謝幕飛,為美國太空梭全部退役划上句號。25年服役期間,亞特蘭蒂斯號共計飛行32次、近300天,總航程達1.94億公里,繞地球飛過4648圈,到訪國際空間站11次,向太空運送185名宇航員。

【奮進號】官方名號:STS Endeavour OV-105。1991年建造的奮進號是美國宇航局最後的一架太空梭,用來替代1986年失事的挑戰者號,是以18世紀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的考察船命名的。奮進號高36.6米,寬23.4米,重71噸,造價超過20億美元。1992年首飛,到2010年2月最近一次飛行為止,共計飛行24次,280天,繞行地球4429圈,總飛行距離1.66億公里。

精彩紛呈,持續噴射!

推薦閱讀:

將固體火箭技術應用於載人航天飛行存在哪些難點?
為什麼我們能完成載人航天這樣的複雜工程,卻無法造出發動機?
如何看待景海鵬少將第三次飛天?擔任神舟十一號飛船指令長?
被譽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萬戶,儘管備受爭議但他的探索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中國太空站為什麼走的是獨木橋?

TAG:载人航天 | 航天飞机 |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