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經歷主義」?

生活中有些人崇尚人生最重要的是有不同的經歷,像集郵那樣,完成類似於「遺願清單」里的那些TO-DOs,這種處世是否值得被推崇?各位知友,尤其是大V們,如何看待的呢?


有不同的經歷是種很好的經驗,每個人的經歷也註定是不同的。也許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不同經歷打開自己,讓自己更快樂和開放,更接近真相。

如果過度追求不同的經歷,我們便會得到一些本不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一多會導致我們變得貪婪,貪婪的根本在於被過多的東西迷了眼睛,找不到那些本來需要的東西了。

經歷就是經歷,不值得崇尚,也沒有崇尚可言。洗碗洗衣服擦地板都是特殊的經歷,這些經歷的特殊性源於每個人對自我的覺察與感知,覺知越高,越普通的事情越特別,過度崇尚不同經歷的人往往求助於外界而不會關注自己的內心。

當然我對崇尚的理解是:熱愛+極力推薦,去掉極力推薦,留下熱愛就行了,每個人過自己的吧,崇尚不重要,熱愛很重要。

不同的經歷也不重要,而是從不同的經歷中都能看到同樣重要的關於生活本質的東西,任何經歷都是不同的,只要你完全打開自己,只要心態足夠開放,就可以一點點接近真相。

我是這麼做,你怎麼做自己決定哦。


這問題我思考過很久,我就說我對這事情的看法:

1任何世界觀方法論都只在一定範圍內正確或可行!

2 對於大部分正常人來說,先拋去你能不能獲得不同人生經歷這一問題來說,更多的經歷會給你帶來不同於以往的認知,但這個經歷能給你帶來什麼,取決於個體的認知差異,好壞,程度都因人而異。

以上是思考,觀察過後的結論,晚點再回來補充答案

----------------------------------------------為了對得起前面點贊的3個兄弟更新--------------------------------------------

以余之所見,這完全取決於你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你抱著什麼樣的態度;

我簡單粗暴的從兩個維度進行分類:其一是否有足夠多的相關或所需知識儲備;其二是是否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無論是希望感知,了解這個世界,還是希望洞悉背後的規律和運作機制。

基於以上可以分四種情況:

一、所學所知寥寥,且對這個世界無甚好奇心的人

對於這類人來說,就算遊覽整個世界,經歷再多的事情,他還是他,外界的刺激(輸入)不大會引起內部機制的變化。

二、所學所知寥寥,但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的人

i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人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乃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本能,無可厚非的我認為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ii 有可能是網路平台的放大效應,我們周圍存在著一部分這樣的人,抱著相機拍世界的,趁著年輕多折騰的,無事找事混組織的等等,在此我不做評判是非,誠然在一定程度上經歷多,見得世面廣的人可以瞬間碾壓相比之下無甚經歷與見識的人,但只追求過程不追求結果和誤把過程當結果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三、所知甚廣,但對這個世界沒好奇心的

或許我應該加上想去獲得經歷,但因為某些現實的制約而無法去周覽名山大川與豪傑交流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失去了一個了解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如果可以,多些經歷未嘗不是件好事情。

四、所知甚廣,也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的

恬不知恥的說一句後者是我的本性,前者是畢生追求;

私以為只有對這一類人來說,經歷才能發揮它們最大的效用。一個涉獵甚廣的人看同一件事清他看到的角度,範圍,深度都是大不一樣的(這個好像有心理學還是神經學理論的,有謬誤請指出),這個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這句話了;

最後再獻給大家一篇文章

《上樞密韓太尉書》

------- 蘇轍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汩沒,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辨,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于山見終南、嵩、華之高,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我們這樣的人往往是孤獨的。

不斷尋找感官的刺激與享受,力圖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嘗試一遍,但是時代不斷在前進,還有過去已經消逝的事物,這兩者都是無法逾越的鴻溝,借用莊子的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最大的知道其實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生命產生彷徨空虛的根源。因為千載之前,萬年之後所有的事物又是另一番景象,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尋找自我個體生命的意義,試圖以區區百年之軀殼歷千年之時光,萬里之路途去尋找答案,我也沒想過去嘲笑輕看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人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無聊,生活在傳統社會價值契約里也挺好。

雖然我也知道這條路最後是沒有答案,但是沒有答案就是種答案。

至於如何看待,各有所好吧,自己覺得好就行。


2014.7.19更新如下

上次的吐槽體沒有營養,今天看到這個話題,結合知友的回答,又有些新想法,可能要顛覆自己的觀點!

每個人 的經歷是否可以進行性質上或者數量上的比較?我是覺得不完全能!我們認為的「崇尚追求各種豐富經歷「可能傾向於數量上概念,比如去不同地方、交各種朋友、出入各種場合、經歷各種苦難、等等,就像題主所說的」集郵式生活經歷「。

我們也可能想當然的地認為,擁有這些經歷的人會有更多的滿足或者也更多的痛苦,腦子裡有更多故事,學到更多東西,甚至就會更接近於一種有意義和值得的人生。這也似乎等同於認為,那些一輩子蜷縮在某個地理範圍、專業範圍、人群範圍的人,可能會失掉很多體驗生活過程、滿足生命價值的機會。我覺得很多人可能還是有這些想法的。

這也道出一個問題,我們這些智慧生命是否必須通過不同的或者說足夠的(是否存在一個數量上的標準)見識和經歷去積累關於生命意義的理解,甚至完成對於人生價值的實現呢?

再者,還有一個性質上的問題。「八、九歲失去了陪著自己長大的小狗」這種經歷,和「成年後父母去世」這種經歷,在對人的親情的培養及對死亡的理解上,是否必然有很大的區別?同時生活在農村一輩子的王大爺和在大城市大國企上班到退休的李大爺之間,對於生命意義和價值判斷上是否存在很大區別?

經歷或者閱歷是多多益善?還是適可而止?或者無所謂多少,因人而異?

大家可以討論!

歡迎批評!

------------分割---------------

「多少次,我渴望自己也能去經歷各種不同的工作、生活和風景,可是我只是一直生活在那片熟悉和低矮的天空下。我也掙扎過,甚至嘗試過,但後來我終於明白那種生活不屬於我,我只需要那麼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溫暖的家,幾個犯二的摯友。閑來看看書、聽聽音樂、看看球,思考些費勁的人生話題,偶爾的偶爾可以有次家庭旅行。現在我不會覺得生活乏味和遺憾,反倒覺得剛剛合適和滿足!」(摘自讀者文摘)

吐槽先。

本人骨灰級宅男兼重度拖延症患者,小學以來的關鍵記憶只剩下家、圖書館、學校、宿舍、籃球場、圖書館、宿舍、籃球場.........絕壁一閱歷不良患者!!

「遺願清單」這部電影里講述的那幾個生患絕症且年事已高的老頭們的確是勵志和牛逼了一把。想必看過的人都覺得,對,人生就應該這樣,況且人老大爺在最後的日子裡都敢於奔放一回,我們這些宅在屋子裡、辦公室里的年輕人不應該趁著大好時光去走走看看,經歷該經歷的事情么?

這不止一次讓哥想起了「再不瘋就老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等等豪言壯語。看看那些扣扣微信微博甚至知乎上的故事、圖片、帥鍋美女、美食美景、異國風情,哥是羨慕嫉妒恨啊!哥不想閱歷無數么,哥不想嘴一開故事一把么,哥不想全世界狐朋狗友一大把么,哥也想啊!可是哥羨慕了那麼久了,還是在宅男與拖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無藥可救了!!

哥反思啊,痛定思痛啊!咱為什麼就不能說走就走啊,咱怕什麼啊?哥年輕有體力,靈活有速度,幽默吹牛愛吐槽,智商情商都湊合,長相一般但絕對嚇不死人......哥為什麼不去工體逛演唱會,為什麼不去單向街聽講座看圖書,為什麼不去酒吧談天說地泡MM,為什麼不去籃球場、足球場馳騁刷數據,為什麼不去CBD、金融街、華爾街、倫敦城找實習,為什麼不去非洲幫助黑人同胞........

為什麼哥到現在還待在電腦前刷知乎、刷quora、刷paper、看美劇!好像還挺滿足的!!天哪,哥墮落成這樣了,哥已經喪失了追求豐富美好之生活的動力和勇氣么哎!反思不下去了,已吐血、已陣亡!!

嚴肅點。

那種生活其實真的不適合我,我都嚮往那麼多年了,咋就沒個改變呢?我咋就從來沒去酒吧泡過妹子,沒去天橋打過架?好多好多沒去呢?話說我有那麼多paper、書籍要看,有那麼多問題可研究,有那麼多美劇可刷,有那麼多籃球、足球比賽可看,有那麼好的朋友可以扯淡,我還要咋樣,要累死我自己么?

光鮮豐富的生活讓別人過去吧!我還是願意躲在城市某個角落裡看書、刷知乎,一生只為做個骨灰級的文藝二筆小青年,也挺滿足的!!!

只是想說,過自己適合的生活!不盲從、有主見


如果經歷指的是多樣化的生活,而不是單純的走更遠的路或者將類似的經歷換個時間地點重新體驗,那這樣的人生態度我是贊同的。人生在世幾十年,大多數人一輩子只能按照一個軌跡走下去。倘若有能力跳出每個人即有的軌跡,嘗試一下別人的生活方式,這其實是變相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而且,經歷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鴻溝所在。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情緒體驗,就絕對無法互相理解。可以這樣說,經歷多的人,不一定是心胸開闊、同理心強的人;但經歷少的人,一定不是心胸開闊、同理心強的人 。從這個角度講,更多的經歷讓你成為更好的人——當然前提是你要及時地反思。沒有反思,再多經歷也是白搭。

———————————————————————————————————————————

【以下屬於偏題,覺得不合適的請自動略過】

其實在我看來,值得嘉許的人生方式一共分三種:

第一種,就是題主說的經歷主義。

第二種,早年確定下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一步步將這個目標達成。

第三種,不貪戀自己不真正在乎的東西,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平靜的安安穩穩的有滋有味的度過。

三種生活方式本身都是好的,判斷其健康與否,標準就是,這是不是選擇者真正想要的。

倘若一個渴望冒險和流浪的人,卻因膽怯而最終進了一家大公司以升職加薪為目標一路奮力廝殺;

倘若一個以科研為志趣的人,卻被父母說服放下自己的目標考個公務員一杯茶一份報紙安穩度日;

倘若一個生性安靜內斂不問世事的人,卻因愛人的要求賣掉自己的小咖啡館背上背包浪跡天涯;

這將是三個悲劇。

遵從自己內心的需要,然後努力為自己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這種生活本身可持續、不會侵犯到他人,那麼這種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值得尊重的。

特彆強調內心的需要,是因為這是人的精神動力。

遠離自己想要的軌道、沒精神動力的情況下,過得稀爛尚有情可原;

成功地進入到自己想要的軌道、有精神動力的情況下,再過不好日子就不要怪任何人了。


我所以為經歷,不過是 不知不覺 的結果 。

即是生活的節奏產生的自然過程,這種過程厚重而深遠,是我們這一生真正有所感悟的根源,而刻意的選擇性的,心血來潮的經歷,我認為不過是經過,這種經過的結果只是造成這樣一種事實:一瞬間的刺激讓人若干年後回憶,而這種刺激在回憶中不過是淡淡的糊,怎麼也想不到還有實質的東西。 所以,我以為,刻意的追求經歷不過是追求經過,而我們最終評價這種行為,必謂之為浪費青春。


如果把"獲得幸福"作為人生意義的價值終端,這意味著幸福的一生是充實的一生。

誠然,大多數人相信"趨樂避苦"是人類本能的一部分,但是幸福的一生不應該僅僅只包含快樂或者快樂經歷,即是說,快樂或者快樂經歷並不是人類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

在此意義上,幸福的一生是完滿、自足的一生。


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

我們從事學術研究時是否有靈感,靠的是人所不能預知的命運,此外就是靠「天賦」。目前流行一種心態,把這項無可置疑的真理,變成崇拜偶像的借口,這些偶像就是「人格」與「個人體驗」。這種崇拜充斥大街小巷與各種報刊,在年輕人的圈子裡,尤為風行,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兩個偶像彼此緊密聯繫在一起:一般認為,「個人體驗」構成人格,並為人格本質的一部分。於是人們使盡解數,努力去「體驗」生活。因為他們相信,這才是一個「人格」應有的生活方式。即使「體驗」生活沒有成功,也得裝出一副有異凜的樣子。從前德文把「個人體驗」稱為「感動」,我認為在當時人們對人格及其代表的意義,有更恰當的了解。


人生中有各種豐富的經歷固然是很好的,但我覺得這也得有個度。我一般會先把事情區分優先順序:對自己學習生活最直接相關,最重要的,以及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放在首位,其他不那麼相關或者不太感興趣的事放在次要的位置。

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我會主動地去經歷體驗,並進行一定的記錄。那些不太感興趣的事,對自己也沒什麼明顯幫助的事,就算很火,也不會去體驗。我不太想進入「為了經歷而經歷」的那種狀態。當然,有些經歷對於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可能不太感興趣,但我會試圖改變自己對那件事的看法,讓自己對它感興趣,並慢慢地去經歷。

如果自己確實很閑,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經歷很多事情,那麼那些我既不感興趣,也對我沒什麼明顯幫助的事,可以選擇性地經歷下。


首先 不是所有經歷都是好的 。值得經歷的不是成功後收穫很多 而是即使失敗了也是心甘情願的 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親身感受的 但感受的一定是主觀上認為值得的


人生短暫,儘可能多經歷一些事,體味百樣人生自然是好的,但怎麼說,隨性一點,不那麼刻意可能更有味道吧,勉強了,味道就變了!


Every individual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end in himself.


經歷的事情不僅僅是種記憶那麼簡單,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澱出多樣的氣質,這是骨子裡的東西,這樣特殊的財富將終生伴隨著我們


凡所經歷,皆有所得。

諸般做作,皆有因果。


首先,從題主的題目當中,我看到了推崇兩個字,心中暗想,題主是想從千千萬萬種生活方式中( 包括經歷主義),選擇一種,但是我想說的是,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方式或者更廣泛點來說,除了少數絕對真理之外,大多數的事情都不絕對,就像前面 @陳孟蛟前輩所說,決定於你是什麼樣的人等等條件,所以我覺得,不妨保持一個開放的價值觀,不輕易的用好與壞來衡量一件事,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仔細想想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從形式到內涵。因為就算是同樣的經歷主義,看起來可能相似,但內涵也許大大不同。

從整個社會目前選擇人才的普遍現狀來看,從經歷的數量和質量推測一個人的能力,是經過多年選擇而最終得出的低成本的人才選擇方式。但是這也就在某種程度上,讓人們更加傾向於選擇通過豐富自己的經歷,豐富自己的簡歷,希望豐富自己的人生,這無可厚非。

從每一個個人的角度上來看,就我個人而言,我將經歷等同於體驗在我看來,我更加關注於每一段不同經歷背後的體驗,如果一段經歷能夠產生更加極致的體驗,更加深邃的思考,這樣的經歷主義我是願意嘗試和追求的。但是就怕深陷在經歷的表層,為了經歷而經歷恐怕沒有多大的意思,再從個人返回到社會的角度上看,這樣的經歷在長期也沒有辦法得到最初想要的東西。


按我的理解,題主所說的「經歷」是指主動去體驗某項事物,但人生的經歷並非每項都是「主動」經歷,比如:經歷了一場車禍、經歷了一次彩票中獎……

如果僅僅是對於「主動經歷主義」的看法,那麼我認為 @陳孟蛟的答案已經很好了。


有很大的性格因素使然吧,反思自己,我是個喜歡新鮮經歷的,未經歷過的總是更容易讓我興奮。但細想一下,有新收穫的重複經歷我也願意,毫無新意的探奇也會讓人生厭,究其根本,並非新經歷而是新體驗吸引著我。甘於平淡固然好心性,可人生苦短,多些體驗又何嘗不是種樂事呢?


即便是探索自己所不知道的領域,也有兩個維度——廣度和深度。

經歷主義,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增加廣度。

沒什麼好不好,但我覺得,增加深度也蠻不錯的。


值得被推崇呀。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力。


經歷,不僅僅是去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美好的,有辛酸的,而且要從經歷中獲取正能量,讓你目睹完這世間所有不幸,還是對你的生活飽有熱愛。

其實,每個人都不喜歡經歷那些痛苦,只是沒有辦法,痛苦就這樣來了,為了減輕心理負擔或者壓力,我們必須想到一個借口,說服或者催眠自己那些痛苦是為了完善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好。

對於那些美好的經歷,可以豐富回憶,找到活著的證據,找到存在感。多年以後還可以對自己的孩子說「看!老子以前多麼牛B。」


總感覺,有些事情,不去經歷,只聽道理或別人的敘述永遠也不會了解真正的內涵。

想豐富自己的人生,回首時希望回憶不是一張白紙。

浪漫主義也好,只是想讓自己知道,自己曾努力地,活過。


題主你說的不就是那些「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的「旅遊愛好者」嗎。


推薦閱讀:

隻身一人在外打拚的意義在哪?
喜歡一個和我興趣愛好很相近的女生,但是人不答應,我該怎麼堅持?
在你的人生中,有什麼後悔沒有做的事?
個性像賈寶玉的人,將來會有什麼出路?
在過去的歲月中,你經歷過什麼樣的故事足以溫暖你餘下的一生?

TAG:人生 | 生活方式 | 生活經歷 | 遺願清單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