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梔黃退黃疸,終於有定論了
小兒黃疸茵梔黃到底能不能吃?
寶爸問:
家有寶寶一枚,40多天了,還有黃疸,黃疸經皮測試12,西醫醫生給開了茵梔黃。但是各種醫生和專家的意見都不一致。 怎麼辦? 如果不能吃,為什麼醫院和衛生院都給開這個葯?中醫有說: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多發證狀,如果每年以出生兩千萬名新生兒計算,出現新生兒黃疸的嬰兒比例假定為20%,那麼每年就會有400萬名新生兒會出現黃疸證狀!我們暫且不論新生兒黃疸產生的機制,以及是否必須得用藥治療?從目前國內西醫產科和小兒科的標準治療方法看,就是給新生兒服用茵梔黃口服液。這個茵梔黃口服液的原方出自於《金匱要略》的「茵陳蒿湯」,此方原來是用來治療成人「陽黃症」的。茵陳蒿湯原方組成是三味葯:茵陳蒿﹑梔子和大黃。茵陳蒿湯被「中西醫結合」,中藥西製成了口服液之後,還在原方之中增加了一味寒涼葯「金銀花」,目前被西醫移植廣泛用來治療新生兒黃疸,並且被作為一種標準化的治療手段。按著中藥學的藥性來分析茵梔黃口服藥的藥性:【茵陳】苦寒。歸脾胃肝膽經。功效:清利濕熱,利膽退黃。【梔子】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心肝經。【金銀花】甘寒。歸心肺胃經。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所以這四味葯全部屬於寒涼葯!而且按著四味葯的歸經,由服用這四味葯所帶入的寒性,就會進入到嬰兒的相應的臟腑!其中中焦脾胃和上焦心肺將成為重災區!這就解釋了一些嬰兒在服用了茵梔黃口服液之後首先會出現綠色腹瀉,新生兒的綠色腹瀉就是屬於寒性腹瀉!那新生兒肚子里的寒氣來自何處呢?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來自於西醫給新生兒服用的「茵梔黃口服液」!在新生兒剛剛出生1-2天之後就被服用了巨寒葯,而且一般需要服用7-10天!可想而知,這對新生兒的身體將會造成多大的損害哦!作為新生兒父母,都會對新生兒呵護有加,唯恐其受到一點點的外來風寒,但是這樣的寒涼葯就被西醫堂而皇之地直接給灌進了新生兒的腹中!那顯而易見地比之於外來的風寒,這個長驅直入的寒涼葯對於新生兒的傷害要更嚴重千百倍以上哦!還有其他朋友的孩子,因為新生兒黃疸,被西醫餵了茵梔黃口服藥之後,出現了腹瀉,類似於感冒發燒咳嗽的癥狀!詳細資料,整理後發布。這樣被西醫「修理」過的新生兒腹中的寒氣,如果不是有機會遇到明白的中醫挽治,他腹中的寒氣將會終身攜帶,到大﹑到老,直到死的那一天!這種孩子的脾胃功能就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會反覆地出現腹瀉,白膩苔,煩躁不安等等證狀!(寒氣在孩子肚子里作怪,肚子痛哦!)至於進入新生兒上焦心肺的寒氣,就會引發類似於感冒那樣的證狀,父母們往往會錯以為是孩子感冒了!而絕對不會懷疑到這是新生兒出生時,西醫們所犯下的罪過!更為嚴重的是,由於新生兒的正氣被寒涼葯所抑制了,這樣的孩子以後就真的很容易反覆地遭受到風寒的襲擊!我的孫女出生後也是出現了新生兒黃疸,同樣也是被西醫服用了茵梔黃口服液7-10天,之後也是出現了綠色腹瀉!西醫的解釋說,孩子媽媽在坐月子,營養過剩了,奶水太稠了,新生兒無法消化吸收,所以就拉肚子了!親家母則懷疑是大人們給孩子洗澡不慎受涼造成的!我對這些解釋存疑,但當時是直覺地覺得孩子腹中進了寒氣了!就去買了附子理中丸讓兒子餵給孫女吃,但是遭到了兒子媳婦的堅決抵制:「才一兩個月的嬰兒,哪有吃中藥的!」孫女是5月份出生的,直到那年的12月份我在閉關打坐中,才突然想起來了,就是這個茵梔黃口服液的罪過!到了孫女兩歲時我才從雪域高原回到了家鄉,去親家家裡看望孫女時,孫女已經因為反覆感冒發燒,被西醫吊水注射抗生素,「修理」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全身大肉脫盡,極度消瘦,大腿屁股上一點點肉都沒有了!全身冰涼冰涼,一點點的陽氣都沒有了,正坐在火桶裡面取暖呢!還經常不斷地咳嗽,同時用手抓著胸部叫嚷著:「肚子痛!肚子痛!」孫女因為經常感冒發燒,還被親家們經常送去醫院吊水!我看到這種情況,立即就開始給孫女服用寒咳丸,才算是把肺部的寒痰慢慢地祛除了!【末後附言:老早就打算寫一篇控訴給新生兒服用茵梔黃口服液這種「陽光下罪惡」的文字了,因為法務繁忙拖到了今天!抱歉了!當然那時給孫女服用附子理中丸僅僅只能祛除中焦的寒氣,而無法祛除上焦心肺的寒氣,但是如果吃附子理中丸總比不吃好得多哦!年輕的父母們,想一想每年將會有400萬新生兒可能遭受到茵梔黃口服液的塗毒,就會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當前所謂的「中西醫結合」﹑「中藥西用」,不但無益於黎民百姓,反而帶來了無窮的災難!也將會導致中醫的毀滅!西醫有說:@ 原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思萊最近我也看到網上一些家長經常談到個別的醫生建議使用茵梔黃口服液給孩子退黃疸的問題。茵梔黃湯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治療黃疸的中藥合劑,主要用於病理性肝炎的退黃治療。目前經過西化處理市面上有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顆粒和茵梔黃注射液,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陳、梔子、大黃(或黃芩)金銀花提取物。這幾味中藥性苦寒,主要功能用於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用於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症見面目黃染、胸脅脹痛、噁心嘔吐、小便黃赤;急、慢性肝炎見上述癥候者。新生兒黃疸按中醫理論是屬於胎黃。除外病理原因的高膽紅素血症的治療,雖然有一些中西醫結合醫生做過光療和中藥聯合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有關方面的研究,但是沒有更多的循證依據證明究竟是光療起了主導作用,還是口服中藥製劑退黃起的作用。一般茵梔黃口服液醫生都建議吃3~7天。但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吃了茵梔黃製劑(或顆粒)不但可能會影響他的消化道功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都是常見的不良反應,而且還促使腸道微生態平衡失調。更何況其藥物說明還明確提出:不良反應尚不明確、藥品禁忌尚不明確。試想,對於這樣研究還不明確的藥物怎麼可以給發育稚嫩的新生兒吃呢。更何況對於沒有達到病理性黃疸的小兒,即使不給茵梔黃口服液服用,也會自然退黃,對於病理性黃疸除了根據病因進行處理外,必定要進行光療,即使使用了茵梔黃也難說是茵梔黃治療起的作用,更何況新生兒或小嬰兒因此長時間腹瀉造成的臀紅、糜爛以及胃腸功能的傷害不可低估。對於茵梔黃注射液,2008年10月19日上午,衛生部緊急召開電話會議,通報了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醫院因使用了山西太行葯業生產的茵梔黃注射液(批號為071001)後,有4名新生兒發生不良反應,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兒於10月11日死亡。通知還強調,各級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依法行醫,按照診療規範進行操作,使用藥品要參照使用說明書,不得擅自擴大使用範圍和適應症。茵梔黃口服液中有金銀花提取物,目前已經明確證實金銀花可以誘發G6PD缺乏症(蠶豆病)者發病。蠶豆病以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等為高發區,發生率4-15%,個別地區高達40%@小兒外科裴醫生 表示支持張思萊醫生裴醫生表示,大部分新生兒黃疸是生理性的,多吃多拉就會退。孩子吃個配方奶都要擔心增加過敏性疾病風險,何必去吃成份不明,沒有驗證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成藥?真需要治療也有效果確切的藍光治療。我也說一遍:黃疸不要吃茵梔黃。
黃疸是血膽紅素排出到體表時形成的。新生兒時期,膽紅素主要來源於紅細胞中血紅素(也就是血色素)的降解。新生兒紅細胞數量多、壽命短,其破壞後產生的膽紅素量為成人的2倍。而新生兒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轉化,及排泄清除能力均不成熟,其攝取能力要到生後5天才達到成人水平,而轉化能力要6-14周才達成人水平。因此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在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且多在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高峰,其峰值一般足月兒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黃疸消退,足月兒要到2周,早產兒在3~4周,少數新生兒要到6周。那麼,什麼是病理性黃疸呢?病理性黃疸一般指以下幾種情況1.血中膽紅素值足月兒超過12.9mg或早產兒超過15mg/dl;2.生後24小時之內出現的黃疸;3.每天上升幅度>5mg/dl,或每小時>0.5mg/dl;4.結合膽紅素>1.5~2mg/dl;5.黃疸持續不退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都由哪些疾病引起呢?我院門診中,最常見的是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可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早髮型又稱母乳餵養性黃疸,是由於母乳攝入不足,腸道吸收膽紅素吸收增加,排出減少。因此,早期開奶和增加哺乳次數可促進腸道動力、減少膽紅素吸收,有助於預防母乳餵養性黃疸的發生。而晚髮型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在第一周後期,至2周左右,高峰可達20~25mg/dl,然後逐漸下降。若繼續母乳餵養,黃疸可歷時1~3月才逐漸消退;若停母乳,24~72h可明顯下降,恢復母乳後可略有回升,但幅度<2.5mg/dl。晚髮型母乳性黃疸原因目前認為是母乳中各種酶的活性較高,使新生兒腸道吸收膽紅素增加,造成高膽紅素血症。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其它常見原因有:新生兒溶血、G6PD缺陷、顱內出血、頭顱血腫、紅細胞增多症、感染、低血糖,以及家族性或遺傳性高未結合膽紅素血症等。這些疾病引起的黃疸,包括母乳性黃疸均為以未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的黃疸;其次,感染、果糖不耐症、膽道畸形等也可造成「新生兒肝炎綜合征」等以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高膽紅素血症。病理性黃疸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呢?通常情況下,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沒有不良影響。但未結合膽紅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潛在毒性,其膽紅素與腦細胞膜磷脂結合,引起腦細胞損傷和造成永久性後遺症。且其毒性主要與組織中的膽紅素量有關。不同日齡新生兒血膽紅素水平不同,其高峰值在生後24h、36h、48h、72h分別為8、10、12、16mg/dl,第5天為17~18mg/dl。當新生兒的血膽紅素超過上述水平,或血膽紅素增長速率超過0.5mg/dl每小時,或5mg/dl時,應警惕高膽紅素血症及可能引起的腦損傷。因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發病原因、臨床表現等較為複雜,大多數專家認為,新生兒不論日齡,血膽紅素超過12或12.9應考慮高膽紅素血症,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黃疸不退是否影響疫苗接種呢?按照規範的免疫接種程序,寶寶生後滿一個月,可以考慮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乙肝疫苗對人體是一種外來刺激,個別情況下會引起黃疸加重。因此我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專家認為,寶寶接種乙肝疫苗最好還是等寶寶血膽紅素降至5~8mg/dl以下方可接種。那麼新生兒黃疸如何治療呢?以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高膽紅素血症,針對原發病(感染、乳兒肝炎等)進行治療即可。以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高膽紅素血症處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藥物治療通常可用茵梔黃、媽咪愛等。光療是最常應用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關於新生兒高疸的光療指征一般認為:生後24h、48h、72h、>72h等不同日齡需要考慮光療的黃疸值分別為>6、9、12、15mg/dl,而相應日齡的黃疸值>9、12、15、17mg/dl是需要積極光療的。光療失敗時可採用換血治療,還可採用白蛋白等藥物治療綜上所述,黃疸是新生兒出生後的最常見現象,血膽紅素不超過一定值(大多數情況為12.9mg/dl)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醫學治療的。可通過加強餵養及護理,多曬太陽,撫觸、游泳等活動促進黃疸消退,無需用藥。如果寶寶出現黃疸持續不退,且反覆加重等情況,可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終於在今天有定論了 據說,茵梔黃的市場每年都有幾億元的人民幣,其中有很多是新生兒消費的,包括注射液!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修改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在禁忌項下標註「新生兒、嬰幼兒禁用「!保護寶寶免受不必要的傷害,請轉發給更多父母周知!——和睦家藥師冀連梅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總局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2016年第140號)》,在附件文檔中,修訂了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在禁忌項目中添加說明「新生兒、嬰幼兒禁用」,並要求在說明書增加警示語和注意事項。也就是說,新生兒黃疸將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進行治療。
推薦閱讀:
※新生兒該注意什麼?
※剛出生四天的新生兒大舌頭,吃不到奶,應該手術治療嗎?
※新生兒的臍帶、臍血、胎盤是應該儲存下來嗎?
※「母親的初乳是新生兒的黃金食品」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新生兒寶寶衣服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