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知識快速轉化成為能力

本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下信息、知識、能力的區別和存儲方式;第二部分總結下如何把信息快速的變成自己的能力。

序:常犯的錯誤

1、誤以為收藏了很多乾貨,看了很多大咖文章,就獲取了相應能力,走向了成功!

2、不斷的買書、收集信息,只是滿足你心裡的收集慾望,對你的智慧沒有任何作用!

3、缺少對信息的深入思考和加工,信息永遠停留在表層,根本沒有轉化成為能力!

第一章:信息、記憶、知識、能力、智慧的存儲結構

|信息

信息存在於外部,一切可以觀察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信息。

所見:文字、圖畫、實景、虛景

所聽:聲音、音樂

所聞:氣味

所味:味蕾感知到的信息,酸、甜、苦、辣

所觸:觸摸覺察的信息,溫、熱、涼

所意:通過以上刺激產生的覺察,也算意會信息

接地氣獲取優質信息的方法

1、關注自己喜歡的公眾號、微博、知乎、豆瓣

2、多看一些經典書籍

3、善用搜索引擎

|記憶

把外部的信息輸入到自己的大腦中,並保存下來,稱之為記憶。根據保存的結構不一樣,又分為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生物化學解釋:人類通過五個感受器接受信息,最終信息彙集到大腦里,刺激大腦的神經元,神經元受到刺激發生生化反應。短期的刺激產生的關聯較少,形成短期記憶;不斷的重複刺激,會使神經元的突出細胞生長,發生關聯,形成永久記憶。

形成長期記憶的幾個關鍵因素:

1、信息要有一定的編碼規則,雜亂無章的信息無法有效的進行記憶存儲。

2、新吸收的信息要和已有的信息產生關聯,才能被聯接起來。

3、要進行大量的重複刺激,保證細胞突出不斷生長,形成新的記憶網路,否則要從頭開始。

4、前三步是對信息的加工處理,第四步就是高效的內化吸收,通過實踐應用、傳授分享達到最大效果。

|知識

通過吸收不同的信息,存儲於自己的大腦中,形成記憶;通過邏輯關係把信息可以調用、關聯起來,我稱之為知識。

你通過學習,記憶了很多語言辭彙、語法結構,這些信息存儲於你的記憶里,通過你的理解和吸收,你可以把這些信息在說話、寫作調用出來,這些就是你的知識。

而寫作的這個過程叫做寫作能力,能力有高低之分,是對知識的反覆應用和總結,才會讓你的能力更加嫻熟。

雖然你獲取了知識,但是知識包含的類別非常龐雜,要想把自己的知識高效的利用和發揮出來,需要以下幾個操作:

1、已學到的知識要在實踐中應用,才能發揮知識的最大作用。

2、知識要進行歸納總結,系統化的學習和再提煉,才能保證知識的高度凝練。

3、知識一開始是學習別人的,自己總結抽象出自己的知識,就形成了自己的思維體系。

|能力

能把已知道的知識熟練的運用,這種行為稱之為能力。

能力分為兩種,隱性能力和顯性能力。再職場工作的人,多數靠隱性能力決定你的勝負。

1、顯性能力:駕駛、游泳、英語、射擊...

2、隱性能力:邏輯思維、系統思維、溝通能力、演講能力、組織能力、理解力、策劃能力....

顯性能力的學習過程:模仿—記憶—重複模仿—加深記憶—習得(形成永久記憶、肌肉適應)—創造

隱性能力的學習過程:輸入信息—記憶—理解—應用—習得(形成永久記憶)—創造

以上是學習能力的大致過程,但是能力既然高中低,就有不同的運行規律在裡面,大部分人都具備一定的初級能力,成功的人區別就在於他們的能力更高級。

如果想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某方面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解構:把一項能力進行拆解成基礎的單元,讓你足夠輕鬆的理解和記憶。

2、過濾:找到一項能力成功的鑰匙,也就是20%的key。過濾掉其他干擾因素,減少你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這也就是高效的人抓住事物的本質,洞悉事物運營的本質規律。

3、排序:關鍵的要素之間有沒有邏輯關係、依賴關係;如果有,請排列出優先順序和先後順序。

4、重複:ok,以上準備就緒就開始刻意的訓練吧!一萬小時定律也好,反覆訓練到你吐為也罷,一定要反覆刺激自己的神經元,讓他們聯結成網。

重複訓練的時候有個關鍵要素:別在舒適區待太久,儘快讓自己進入恐慌區,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否則就是一個技能反覆用十年,而自己毫無成長。

以上四個步驟可以讓你快速掌握一門技能,嚴格遵守也能讓你達到高級級別。如果你想達到下一個級別,還需要進行以下修鍊。

5、領悟:技能熟練之後,自己的理解就會不斷加深,開始領悟本質的規律,開始尋找各種事物之間的關聯。

6、重構:根據你掌握的知識、技能,在實踐中反覆的應用,並不斷的理解和領悟;最終你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自己的哲學觀、自己的理論基礎。

|智慧

百度百科了下智慧的解釋:

智慧(狹義的),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於神經器官(物質基礎)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識、記憶、理解、聯想、情感、邏輯、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文化、中庸、包容、決定等多種能力。智慧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現狀、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與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終極功能,與「形而上謂之道」有異曲同工之處,智力是「形而下謂之器」。智慧使我們做出導致成功的決策,有智慧的人稱為智者。

智慧是由智力體系、知識體系、方法與技能體系、非智力體系、觀念與思想體系、審美與評價體系等,多個子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包括遺傳智慧與獲得智慧、生理機能與心理機能、直觀與思維、意向與認識、情感與理性、道德與美感、智力與非智力、顯意識與潛意識、已具有的智慧與智慧潛能等等眾多要素。

智慧超出我的能力範疇,再次不多作解釋,只總結一句。

智慧就是自己總結的哲學觀、方法論、理論知識,通過驗證證明了世界本質的運行規律,普世大眾,形成可留傳的智慧。

第二章:如何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先附上一張圖:《簡單的信息吸收和轉化的效率》

希望大家了解知識的吸收和轉化是層層精進的,越往後越難,也是很多人無法堅持的,也是大部分人無法獲取到真實的能力。你總想躺著聽課、躺著減肥,那隻能說你痴人說夢!

首先來說下知識轉化為能力要經過那幾個流程:

第一步|吸收*輸入

這個過程我們每天都在做,無論是被動的吸收還是主動的吸收;比如你每天接受來自不同渠道的信息,網路新聞、同事八卦、電視、傳媒,還有一些主動吸收的信息,就是自己看書,參加培訓,聽廣播,看視頻,總之就是通過看、聽來接受信息。至於感和思我們後面再說。

當然,被動吸收的信息基本對你職業生涯沒什麼太大作用 ,只是在生活中起到調和和娛樂的作用;如果提高自己的知識,只能主動的學習,可以看書、看視頻,網路教育、和高人聊天、培訓、有機會去讀個MBA,出國留學更好。

很多牛人,光通過看書就可以達到很牛逼的地步,太多成語和典故了,不再說了。當然如何看書,提高效率,看那些書什麼的,我就不說了,自己領悟。

另外還有一點,現在的人喜歡收集信息和知識,這有點像吸收的前奏,比如:微信、微博把好的文章收藏下來,轉載分享出去,而自己永遠沒有時間去看,去消化。還有我之前在噹噹經常因為促銷買了很多電子書和不錯的書,認為自己將來會好好看完。其實很難去看完,因為缺少時間和動力。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吸收、消化知識,而不是收集;要儘可能的主動吸收信息,過濾垃圾信息,因為你的時間很寶貴。

第二步|解構*理解

第一步很簡單,到這一步就很難了。舉個簡單例子,中學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是強調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要舉一反三什麼什麼的,可當時我就是那麼笨,只能理解那一定點。雖然老師也多次強調,上學時的我們記憶里是最好的,理解能力最好,其實理解知識沒那麼簡單。

要能理解書籍里的知識,牛人的觀點和理論,就要知道形成這些知識、理論背後的原因。他們是誰,為什麼寫這些東西,給誰看,目的是什麼,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等等。挖掘背後的東西才能理解當事人的思考方式,才能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當然了,以上說的很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因為你沒形成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學習到的知識和自身體會去結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就好像別人說的再美好,自己沒有親身體會,永遠無法理解那種美好之處。

第三步|總結*輸出

在開始這章之前,先提出兩個概念。

顯示知識:顯性知識其實就是可以看得見的知識,可以量化和直接獲得知識。比如,開車、游泳、編程、繪畫。這些技能可以通過學習培訓獲得,別人有,你也可以有。

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更像一個人的標籤和特質,比如:毅力、理解力較強、還有一些通過經驗、感覺獲得的能力,這些能力屬於個人特有,別人無法直觀的看到。

輸入:指人通過五官接收信息的過程,這過程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是接收,輸入到自己的腦子裡。

輸出:通過寫、說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和信息整理出來。常見的就是作家寫小說。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在開始總結,當你看了很多書、每天關注很多信息、聽了很多牛人的分享,你也能理解這些信息的含義,知道這些理論的意義,但是你仍然無法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因為這些知識沒有轉化成你自己的,沒有消化,我喜歡叫內化。

如何內化,第一步就是總結,總結其實是一個輸出的過程,不能光看,光聽,在腦子裡琢磨下就完事了,要總結出來,形成白紙黑字落實到紙上才行。一開始總結可能沒那麼系統、也會廢話連篇,就像我現在寫知識轉化這樣,廢話很多,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重要的不是寫了多少,而是你究竟寫了沒有,輸出了沒有。

在舉幾個生活常見的例子,有些人經常說我要減肥,說了幾年了也不見她減肥。或者經常說我要學習什麼、什麼,我要轉行成為產品經理,可是從他說這個事情已經好久了,不見任何輸入的東西。比如:你為了達到你的目標付出了什麼,看了多少書,寫了多少文檔,跑了多少步,畫了多少畫?沒有輸出的言論都是扯淡。

最後,來說下如何總結,常用的一些方式:

比如,看了很不錯的書,那麼你寫書評、寫讀書分享,輸出《某某書的讀書感悟》;

比如,看了電影,你可以寫影評,哪怕幾百字,配上一些圖片、海報,輸出《某某電影的觀後感》;

比如,你出去旅行了,常規的輸出是拍照,但是光拍照不夠,你要整理出來配上文字圖片和感悟輸出《某某去處的遊記》;

說點工作常用的,比如你在公司待了一段時間,會常用一些文檔,把這些文檔模板整理出來,輸出《某某文檔模板》;

還有就是大家常看到的各種管理理論「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OCOSA分析法等等系統理論輸出自己的管理體系;

把積累的知識、輸出的成果分類整理出來。

輸出:系統知識體系的建立

通過以上步驟,加上堅持的結果,你可以獲得初步的《個人知識體系》主要包含以下分類:

  • 《生活技能知識體系》如:游泳、羽毛球、唱歌、吉他等等;
  • 《工作技能知識體系》如:行業知識、產品管理、項目管理、如何市場分析、戰略分析、戰術制定等等;
  • 《隱性知識體系》如:如何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從緊張、懼怕到從容不迫;持久力等等。

第四步|實踐*分享

個人知識體系建立完成之後,你就很牛逼了嗎,其實能堅持到第四步,起碼你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藉助構建的知識體系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這些知識體系還存在電腦和紙上,並沒有完全內化到自己的血液里。

第四步就是反覆的實踐測試,把你的理論體系、知識體系,去和自身的工作生活結合起來,去體會其中的變化,哪些是正確的,哪些事錯誤的,在向牛人學習,請教。最終目的就是反覆鍛煉這些知識,優化這些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吸收它。

第五步|領悟*內化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你對新學到的知識或技能有了新的領悟,只有經歷才能檢驗你學到的理論知識。這個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感悟,對知識體系進行較深的理解,開始修改更加適合自己的方法,或者乾脆自己寫一套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是不是有點像學習一套武學之後,自己領悟了更高深的境界,撰寫新的心法或者套路。

最後,這個技能成為了你身體的一部分,融化在自己血液里,你隨時可以調用,而不是去搜集資料才能知道,這項能力成為你的潛意識,你終於內化了它。


推薦閱讀:

碎片式的知識是無用的嗎?應該如何看待?
為什麼你看了那麼多產品文章,卻依舊做不好產品?
西蒙的知識樹
原力組織
為什麼我們從小通過環境熏陶就學會了地道的母語,但是沒有系統訓練卻很難學好數學、經濟學、醫學等專業知識?

TAG:知识管理 | 自我提升 | 能力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