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8.15 | 參觀靖國神社是番怎樣的體驗?

又到一年的8月15日了,71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宣告著整個二戰的結束,也意味著這場給無數亞洲人民,尤其是中國人民帶來無盡痛苦與犧牲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71年過去了,當年的戰場已被耕作為良田,巨艦大炮沉沒深海中成為了珊瑚魚蝦的樂園,親歷那場戰爭的人們在漸漸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其銘刻在亞洲人民心頭的苦痛記憶卻未曾磨滅一絲一毫。

每年的今天,東京的一處神社就變成了世界矚目之地,日本的政要是否參拜靖國神社關係到整個亞洲是否平和安穩。雖然今年安倍晉三沒有親自參拜,但依然送上了自己的祭祀費,伴隨著其修憲的種種舉措,著實讓人警惕和忌憚。

不論你現在如何憤慨,如何仇恨日本的軍國主義,你也要承認靖國神社依然在日本民眾心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戰爭的陰影遲遲無法消散。

前年,筆者遊歷日本的時候,有特地去了一趟這個"是非之地"——靖國神社,想去親眼看一看這是一處怎樣的存在,為何它能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和日本侵略精神的象徵。

一 尋找靖國神社

整個旅程實際上並沒有可以去計劃什麼,只是用google簡單地研究了一下東京地圖,滿屏插大圖釘標註要去逛的地方。皇宮上方的一個地標很快吸引了我,Yasukuni Shrine,靖國神社。無數次在International Study課的閱讀材料中看到過這個名字,只是從來不知道它會距離皇宮這麼近,交通也夠方便,就立刻決定要去看看。

靖國神社位於千代田區的九段坂,距離皇宮不到一公里的距離。早上從赤坂乘地鐵到九段下站,遠遠便能望見神社高大的鳥居。

雖然日式神社寺院古建築對我很有吸引力,但對第一個參觀的就是靖國神社這件事兒我只能說求別吐槽求別黑

佇立於神道起始的是高大的鐵質大鳥居,即便是在日本,鐵質的鳥居也是非常罕見的,何況這個高達二十三米的銅鐵鳥居了。鳥居上儘是斑駁的銹跡,與明治神宮古樸的原木鳥居風格迥異,是否也是在表明它特殊的身份和用途就不得而知了。

鋼鐵鳥居旁的石碑

這四個字深深地刻進岩石中,亦如同深深地刻入其他亞洲國家人民的皮肉中。

安靜,祥和,我找不出其他能形容此刻周遭環境的詞語。這日的東京晴空萬里,神道上是一群群參觀過神社歸來的中學生。工人們則在神道旁邊的燈架上準備著夏祭的燈飾。

矗立於神道中央的大村益次郎銅像,大村益次郎是幕府末期維新期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被稱為「日本現代陸軍之父」

其實這裡和其他分部在東京周邊的神社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遊客也是絡繹不絕。雖說也有外國遊客,但本國的老頭老太明顯是主流,只不過沒有小紅帽,也沒有導遊。

二 進入神社

一美國小哥,和樓主一樣一路從大鳥居一遍拍照一邊神遊進來,嗯,和這些年樓主在美帝見過的美國孩子德行一樣,嘴裡一直thiss awesome, thats awesome…… 這哥們大概還沒來得及去北京

天皇的徽記,一朵心欣欣向榮的菊(和諧)花,皇族家徽在這裡隨處可見。

進入神門之後便是拜殿了,拜殿的身後還有兩棟建築:靈璽簿奉安殿和本殿。普通遊客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只能到拜殿為止了,而奉安殿則是靖國神社保管做神的人名簿霊璽簿的地方,平日里是閑人免進的狀態。

除了一些意義重大的日子(例如日本投降日),這裡還是一片和諧的典型名勝古迹氛圍。歐巴桑和歐幾嗓們在很虔誠地祭拜的同時也不忘了互相拍照留念。右側的攤位上則販賣著各種紀念品,一些常見的平安符,也有靖國特色的紀念物。相比祈求姻緣平安多一些的明治神宮,靖國的氣氛更側重於祭奠亡靈,感情類的紀念品就沒有出現。

在拜殿前佇立了許久,細細觀察前來參拜的人群。有老人,多半家中有死於二戰的親戚。也有學生。

有不少學生並非是經過校方組織,多為自發前來,這一點和某東亞大國的情況十分不一樣。還有一批人是西服革履拎著公文包的上班族。上班時間為何還要抽出時間前來參拜就不得而知了,但能感受到他們的認真和虔誠。如果在中午看到幾個西裝筆挺的人出現在天安門廣場,集體向人民英雄紀念碑三鞠躬,我相信周圍的遊客會毫不猶豫立刻打開手機客戶端發布微博的。而在這裡,一切顯得很正常,很理所應當,毫無槽點。

三 游就館

在神社拜殿旁邊是游就館,相當於日本的戰爭歷史博物館,陳列了歷次日本國國內及對外戰爭的資料和文物,這是一定要去看的地方。同一段歷史,參與的各方對其的定義及評價都會大相徑庭。從對方的角度重新審視歷史是件頗有裨益的事情。

陳列於游就館外的重炮。雖然很不願意,但不得不承認,日本國當年的科技水平甩了那個年代(19世紀末)其他東亞國家好幾個街區。更不願意承認的是,日本即便在我國奮起直追了三十多年的今天,在很多科技領域依然遙遙領先。

游就館外的神風特別攻擊隊員銅像,不評論了。本來想問一句董存瑞的像在哪裡,但一想到戰爭性質不一樣,不太具有可比性。

很抱歉,游就館中不讓拍照,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樓主被認出是中國人 (一定是身高出賣了我),全程都有一個工作人員如影隨形。全館的藏品十分豐富,基本擊敗了橫店的劇務材料庫。

在上面這幅地圖前,我駐足了好久。這是「大東亞戰爭館」中的中國事變作戰圖,基本涵蓋了抗戰初期的幾大戰役(國軍正面戰場)。比較刺痛我的是「事變」這個辭彙。即便在英文介紹中用的也是Incident,彷彿是皇軍的一個不小心進入的中國,又是一個不小心在上海激戰了三個月,接下來是一系列的不小心深入自己的鄰國幾千公里。從日本方面來看,這似乎真的是「東亞人民內部問題」。

游就館的核心區域是二戰的裝備陳列。

從大比例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的青銅模型,到18英寸巨炮的炮彈;從零式戰鬥機的機炮,到軍官的配刀。館壁的背景是美日海戰的油畫,將人們帶回那個大艦巨炮的時代。日本曾經在太平洋擁有過僅次於美國的海軍,完備的軍事工業和較高的科技水準,這也使得它曾有資格和美國抗衡一陣子,有史以來第一次東亞國家和傳統西方列強棋逢對手。

戰爭,帶給日本的短暫的輝煌遠遠不及它帶給東亞其他國家人民的傷害。大艦巨炮的背後不光是它自身的科技工業水平,更多的是它對鄰國資源的掠奪。但如果我是日本國民,我還是會為那短暫的輝煌而感到自豪的。

四 思索

這一路上我都嘗試著用日本人的心態去觀察靖國神社,審視它每一件藏品,記載的每一段歷史。

每一個國民都會對自己祖國的進步而自豪,對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感到感激,對每一次祖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提升感到榮耀。很久以前的日本就像一個小孩子,突然遠離了大人的約束,在不斷冒險的途中不斷壯大自己,甚至強大過了父母。他內心充滿了自豪,驕傲,當他無法壓制自己的慾望的時候,悲劇便發生了。尤其是任由其無盡的慾望發展,並且將自己的發展構建在對其他民族和人民的奴役與欺壓上時,自己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靖國神社裡擺滿了在歷次戰爭中的戰死者,並非像大部分中國國民想像的那樣,很少有日本人認為甲級戰犯是英雄,而天皇本人,也早早表明了態度:現任的天皇就從來沒有去參拜過。

在日俄戰爭展廳,陳列著幾位「烈士」的遺物,他們是身披炸藥衝上203高地俄國碉堡的日本士兵;

在太平洋展廳,很多遊客在神風特別攻擊隊員的照片前駐足。這一類「烈士」是神社裡的主流,而甲級戰犯的照片,在游就館裡是看不到的,很少會有人去緬懷那些將祖國拖入戰爭深淵的人。

日本走過一段很辛苦的路,也走過一段荒唐的路。不論怎樣,國民為自己國家福祉奮鬥的精神都是一樣值得弘揚的。1930年東京灣的造船廠里工人的理想和底特律汽車廠里工人的理想沒有本質的區別。

人民需要英雄,需要精神上的激勵,而為國陣亡的將士的亡靈需要慰藉。這也是天皇設立靖國神社的初衷,也是美國人建立阿靈頓國家公墓的初衷,是我們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初衷。日本有著很悠久的現代戰爭史,有大量的戰鬥英雄值得人民去祭奠,並非局限於那14個甲級戰犯,也並非局限於侵華戰爭的陣亡將領。它祭奠著為國家獻出生命的人,給予他們犧牲的意義。但與阿靈頓公墓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不一樣的,由於日本當年進行的是不義的戰爭,所以這座紀念戰爭陣亡者的建築成了被世人唾棄的「招鬼館」。

在神社裡逛了兩個多小時,期間不斷有上班族和學生前來參拜。

他們的動作很認真很到位,而前來參拜完全是自發。你很難想像在北京金融街工作的員工中午穿著西裝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鞠躬的。你也很難說出除了紀念碑的第二個能夠祭奠抗戰戰死將士的地方。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都是來哀悼死難者的,很少有祭奠英雄的。很多烈士陵園又將內戰英雄和抗戰英雄混為一談,祭奠抗戰英雄的時候又大幅減少正面戰場的戰史。連日本人都認為是「中華事變最重大作戰」淞滬會戰,很多年輕人都不能說出戰役爆發的時間。

我們需要有自己的靖國神社,一個認認真真祭奠自己英雄的地方。中國不缺英雄,只缺對英雄們的敬意。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們知道曾經有無數人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奮鬥過。

英雄如果久久得不到尊重,當我們需要他們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了。

「媽媽,我會成為螢火蟲」 ——神風攻擊隊員墓志銘

更多有趣的故事與新聞可以在【留學生日報App】中閱讀,掃描二維碼可以開始下載

a.app.qq.com/o/ioslin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國投放原子彈的真假?
希特勒為什麼死守斯大林格勒?
導致二戰德國戰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二戰法國為什麼會走投降這條路?
二戰時法國為什麼那麼容易就被德國幹掉?

TAG:靖国神社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