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帝國(2):日本異化篇·上
「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無私無畏的阿童木……」
☆☆☆☆☆☆
引子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機器人的想像。
但是機器人是有「原罪」的。祂就像一面鏡子,倒映著其創造主——人類——的種種罪行。所以在現代機器人文化的誕生地,機器人要麼圖謀傷害人類,要麼人類圖謀如何傷害機器人。
在西方主流文化當中,機器人是異類。
然而渡過廣闊的太平洋,在一個弓狀列島之上,機器人卻不是異類。他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他們是協助人類建設未來的好同伴,他們是能和人類平起平坐的好兄弟。
在這個列島之上,機器人是同類。
這個列島國家,叫日本。
第一章:超級!!
上回提到機器人在西歐文化中一直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地位,要不是上天要毀滅人類的使者,要不是映照人類骯髒獸性的鏡子,總是很難有一個好的形象。難道機器人就得憋屈這一輩子嗎?
日本人告訴你:不!
在日本,機器人不僅是人類的好夥伴,而且還是拯救世界的關鍵。和平,友好,正義,勇猛,機智……幾乎所 有褒義的詞語都可以用在日本的機器人上。在日本人看來,機器人不僅不邪惡,還是一切美與善的化身,是帶領日本邁向富強的領頭人。
機器人,在日本的眼中成為了超級英雄。
19世紀中葉,日本和當時大多數亞洲國家一樣,依舊是一個閉關鎖國,不思進取的農業社會。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要求日本打開國門。這件史稱「黑船來航」的事件使日本人第一次近距離體驗 到現代科技的巨大威力。日本人深深體會到要想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活下來,就必須獲得「科技」的力量。於是日本從政府高層到民間學者,無一對西方先進技術求知 若渴,紛紛學習更先進的科學技術。
適當的壓力使人產生動力,日本人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就通過明治維新等一系列變革手段,使國力大幅提升。進入20世紀初,日本更是憑藉科技和經濟實力一躍成為亞洲的龍頭。可惜物 極必反,隨著國家實力的膨脹,人的慾望也會同時膨脹。日本逐漸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意圖通過科技的實力吞併整個亞洲。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日本對科技的迷戀 推向一個極端,各種匪夷所思的科技都出來了。
某程度上這的確是「匪夷所思的日本科技」…
抱歉,放錯圖片了……常言道「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以科技稱霸世界的日本,很快就被科技所制服——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原子彈爆炸造成廣島市十幾萬居民死亡,都市遭到毀滅性打擊。三天 後的8月9日,美國再次對日本投放原子彈,摧毀了位於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廢墟中爬起來的日本,迷茫地望著未來,不知如何是好。科技既給日本帶來榮譽,也給日本帶來毀滅。但這些人當中,有一個少年眼中卻閃爍著異樣的光芒。當這個少年長大以後,他將自己的想法用畫筆表達出來。
《鐵臂阿童木》誕生了。
Little Boy:科學之子
2003年4月7日,這是一個在日曆上沒有任何特殊標註的日子。然而這一天對於日本國民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正是手塚治虫筆下角色「阿童木」的生日。
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慶祝活動在日本全境熱烈展開:各大報紙都以「阿童木誕生」為題,不惜版面報導阿童木的英雄事迹;NHK電視台連續多日播放《鐵臂 阿童木》的精彩回顧;富士電視台更在04月06日阿童木的誕生前夜,搶先播映全新一輯的《鐵臂阿童木》動畫片;高島屋百貨在東京日本橋舉辦「阿童木特 展」;JR全線火車站整天播放著阿童木主題曲;街頭到處都是阿童木化妝遊行;而傳說中阿童木的誕生地──東京新宿高田馬場──則在當天舉行委任阿童木為 「新宿未來大使」的命名儀式,藉以推動環保和人權的活動;大阪大學於2001年成立的阪大尖端研究機構,也在大阪市中央禮堂舉辦「慶祝阿童木誕生紀念演講 會」。
而這場慶典的指標性重頭戲,則是在橫濱Pacifico會展中心所舉行為期四天的「ROBODEX 2003」機器人博覽會。來自世界各國的90多家機器人生產廠商,不遠千里地以這場日本規模最大(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嘉年華會,各顯神通祝賀阿童 木生日快樂。
手塚治虫創造這個角色的時候,斷然沒想到日後他會成為一個象徵。據說許多日後進入機器人研究領域的菁英們,小時候都或多或少受到阿童木的影響(參見 《TIME asia》Vol.155 No.17〈Gizmo Nation / 精巧發明之國〉專題)。阿童木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成為了日本機器人文化的濫觴,為日本和歐美機器人文化分道揚鑣埋下了第一顆基石。
然而阿童木會如此深入民心,成為一代人的偶像?
二戰後的日本百廢待興,民眾的精神也急需要一個團結的符號。在二戰時是至高無上的天皇,卻被一紙《人間宣言》把打回人形。這時候,一個誕生於科學,由科學 所武裝的新生英雄,或許剛好填補了這個時期的精神空虛。科學科技是日本民眾的老朋友,雖然一度被科學的產物「原子彈」所摧毀,但阿童木的出現卻安撫了日本 民眾對「原子」的恐懼:身為「科學之子」的阿童木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是可以控制「原子」的。
阿童木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原子」(Atom)的日語發音。
因此,機器人對於日本人來說是科學的代言人。其中所蘊含的並不是工業革命以來各種負面印象,而是多難興邦式的愛國情緒。而且在文化上, 日本對「創造生命」並沒有太多禁忌,不像歐美那樣認為創造生命是對上帝的褻瀆。日本傳統宗教「神道教」的要義為「泛靈論」,即「萬物皆是生靈」。機器人作為萬物之一,為何就不能擁有生命?其次在科技發展 上,日本的科技革命是建立在歐洲已經成功的技術積累之上,因此日本並沒有對科技留下太多負面的印象,反而更多的是跟樂觀、對未來的憧憬掛鉤。作為科技頂點 的機器人,自然就像是王冠上的寶珠那樣光彩奪人了。
不過,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麼日本機器人跟歐美機器人的區別不過是一個樂觀,一個悲觀而已,遠不如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日美兩系的機器人差別如此巨大。而要明白這一點,首先就得必須談到另一種情緒。
Fat man:科學之孽
雖然《鐵臂阿童木》的出現使日本民眾對未來重拾信心,但不見得那時候的日本對原子彈的恐懼就完全消失。當時的豬隊友美國做了一件蠢事,使日本人原本還在緊繃的神經再度緊繃起來。
1954年3月1日,美軍在比基尼島進行的水下氫彈試爆。雖然事先已經通知周邊漁船遠離核爆影響範圍圈,但由於當時美國方面錯誤預估核爆威力,實際爆炸當 量是預估的2.5倍。許多來不及躲避的漁船立即遭到了核輻射污染,其中一條漁船便是來自日本的「第五福龍丸號」。由於長時間暴露在放射性降塵的照射下,無 線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半年以後的9月23日死於急性放射能症,因此被認定為第一個死於氫彈的受害者。
該事件一下子在日本國內炸開了鍋。作為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直接遭到核彈襲擊的國家,這次再度有國民受到核彈的間接傷害,無異於在心理上對日本投放第三枚核彈。霎時之間日本民間掀起了激烈的反核運動,繼而更升級為反美運動,某種焦躁不安的情緒在日本民間如幽靈一般徘徊不去。
日本特攝導演本多豬四郎經歷過戰爭,曾經開車去看過被原子彈轟炸後廣島慘況,為此他多有觸動。於是他拉上當時在特攝界小有名氣的圓谷英二(此人後來開創出另一特攝經典作《奧特曼》),拍了一部影射這次事件的特攝電影。
《哥斯拉》——!!
《哥斯拉》的上映立即在日本掀起怪獸電影狂潮。片中因為被核爆試驗而喚醒的遠古恐龍型怪獸,簡直就是當時日本民眾對核彈的符號 化象徵。而片中的哥斯拉擁有 核彈級的破壞力也使日本人獲得了某種逆向的宣洩:既然我在現實世界對你沒轍,那麼我就在虛構世界裡體驗一把成為你的快感吧!由此哥斯拉的巨大和隨之而來的 破壞力,深深地印在了一代日本人的腦海中……「如果……作為科技頂點的『機器人』,和體現科技力量的『巨大』結合起來……是不是更能令我們感到顫慄,更能令我們洗刷心中的鬱悶?」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鐵人28號》誕生了。
在故事原本設定里「鐵人28號」是個邪惡反派。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主角金田正太郎(日後所謂「正太控」的源頭便是此君)獲得了「鐵人28號」的遙控器,原本作惡的巨大機器人搖身一變,成為了正義的化身,和邪惡組織對抗,保護日本,保護地球。超級機器人從帶來毀滅的超級裝置搖身一變成為了日本的守護神。說來也是有趣,上面提到的哥斯拉也在以後幾十年的發展里慢慢洗白,從被核爆打擾沉睡的超級怪獸變成和人類一同抗擊外星邪惡怪物的正義化身,可謂跟《鐵人28號》殊途同歸。
自《鐵人28號》之後,日本機器人便朝著巨大化的路子而去,跟美式機器人開始有著根本的區別。之所以尺寸越來越大,其成因假說之一便是因為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當時的日本文化氛圍裡面,沒有什麼比原子彈更「巨大」的了——冉冉升起的巨大蘑菇雲,瞬間摧毀一座城市的巨大衝擊波,爆炸後所產生的巨大傷亡……巨大的機器人,正是原子彈的具現化。
儘管「鐵人28號」的外形設計成可能不是作者橫山光輝有意為之,而是囿於當時的一些技術限制(多邊形比圓柱體更難表現)。但很湊巧地「鐵人28號」的外貌跟導彈核彈這些武器有相當的相似點:圓圓胖胖的身材,暗灰色的塗裝。這不禁令人遐想聯翩。而「鐵人28號」一開始作為反 派登場,我覺得更可能是橫山光輝無意識地將當時的核彈恐懼展現出來。
天意弄人,一個恐怖的巧合是,日本機器人的兩大奠基者《鐵臂阿童木》和《鐵人28號》,其代表形象正好吻合在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兩枚原子彈外號……
「Little boy」和「Fat man」
在文化意義上,日本機器人都可以說是從原子彈中誕生的。因為這種歷史現狀和民族感情的雙重纏繞,使到日本機器人和歐美機器人分道揚鑣,向著不同的方向絕 塵而去。日本機器人從此有了「超級」的能力,「超級」的尺寸,「超級」的責任……「超級」成為了日本機器人的特徵,連後世的日本機器人也很難撇除掉「超級」這個屬性。(哪怕是哆啦A夢,它也有一個超級外掛「四次元口袋」)如果說歐美的機器人是人類的對照組,那麼日本的機器人便是人類的延伸物。歐美機器人是反應人類自身的缺陷——自私,自大,驕傲;而日本機器人則是讚揚人性的美好——善良,秩序,希望。
順帶一提,近年來歐美(其實以美國為首)的機器人也有一股開始朝著巨大化而去。究其源頭,不難發現這些巨大機器人形象如《環太平洋》《變形金剛真人版》等都是911事件之後出現的。按照日本機器人的演化邏輯,很有可能是因為美國人親眼目睹了本土遭受如此嚴重的攻擊事件後下意識地將「巨大破壞力」具現化。只是畢竟巨大機器人不是歐美那邊的主流,這些作品普遍評價不高,只在中國等亞洲地區擁有突出的票房……
總之,隨著《鐵人28號》在日本的成功,跟傳統機器人(Robot)有著不一樣內涵的「スーパーロボット」(Super Robot,超級機器人)昭告誕生……
第二章:變形!!
隨著《鐵人28號》掀起風潮,各色「超級機器人」不斷出現在市面上,對於機器人的描述也越來越豐富。只是這些作品難逃《鐵人28號》等經典作品定下的套路基調,故事調性大多雷同。久而久之,觀眾就產生了審美疲勞。超級機器人文化似乎走到了盡頭。
「超級機器人」不得不進行一次變形。
其實最早的《鐵人28號》漫畫中,作者橫山光輝對「鐵人28號」的想法只有一個:總之機器人的高度比普通人類高大就可以了。所以在漫畫當中「鐵人28號」的 身高比例會隨著畫面的需要變來變去,有時顯得只有兩三米,有時又突然十幾米高。直到1963年的黑白動畫版里才明確規定了「鐵人28號」的身高:10.2 米。
「鐵人28號」的詭異身高,很大原因在於它本身是獨立於人類存在的,參照物變來變去。直到某個年輕人因為一次堵車而靈感爆發,進而創作出一部傳世名作。這 部作品使巨大超級機器人的尺寸有了一個基本標準,後世的超級機器人在這個尺寸之上越來越大,最後達到媲美星球,直追銀河系……
這個年輕人叫永井豪。
變革的魔神
1972年,剛和恩師石之森章太郎(《假面騎士/蒙面超人》的締造者)拜別,自己獨立創建工作室的永井豪因為交通堵塞而堵在路上。從小就鬼 點子多的永井豪在這種無聊的時候自然是開始胡思亂想,對著馬路上的風景天馬行空起來。當他看到路邊有人將摩托車開進貨車的貨櫃時,偶發奇想:如果駕駛著摩 托車開進機器人的裡面,然後操縱機器人戰鬥,那豈不是一個絕妙的噱頭?!
順著這個思路,永井豪創作出一部「超級機器人」作品《魔神Z》(マジンガーZ)。
這就是《魔神Z》的……等等!一時手抽,又放錯圖片了……《魔神Z》在日本「超級機器人」文化當中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鼻祖級作品。首先,自《魔神Z》以來,主角操縱機器人的方式從「鐵人28號」的「遠距離操 縱」,變成了更貼近真實的「在內部駕駛艙操縱」。其次,《魔神Z》的許多科幻概念也被日後的超級機器人作品所吸收改良,開闢出所謂「超級系機器 人」的這一支派別。最後,《魔神Z》一改過去超級機器人作品多是一台機器人單打獨鬥的桎梏,在故事中引入了團隊合作,除了主角「魔神Z」以外還有其他各色 機器人同伴會在戰鬥中提供協助,「機器人團隊」理念逐漸成型。
因為「魔神Z」的駕駛方式是人開著飛機進入機器人的頭部(原本開摩托的想法因為覺得跟《假面騎士》太相似而改了),機器人的體型比例不能跟駕駛員起衝突, 所以永井豪大筆一揮,將「魔神Z」的身高定為18米。日後的超級機器人尺寸多多少少都以此參考,據說《機動戰士高達》的第一台高達RX-78-2身高18 米就是按照「魔神Z」來的。
雖然「魔神Z」在形式上將過去十幾年由《鐵人28號》打下基礎的超級機器人文化進行了一次莫大的革新變形,然而這還不夠。一直求新求變的永井豪還能變形下去!於是,另一部日本超級機器人的不朽名作,也在沒多久後誕生了。
變幻的射線
《假面騎士》之父石之森章太郎對永井豪的影響不可謂不深,無論是出於商業目的還是個人崇拜,隨後永井豪在《魔神Z》的好基礎上再加上了「變身」這個元素, 打算以此開創另一個新的機器人系列。然而「人間體變身成英雄」的想法已經被前輩《假面騎士》用了,永井豪自然不能再用。於是他靈機一動,將「變身」的效果用在 機器人身上——
1974年,《蓋塔機器人》(ゲッターロボ)橫空出世。
《蓋塔機器人》算是日本超級機器人歷史上第一部強調變形的作品。雖然不敢說在他之前就沒有變形機器人,但是在此之前以變形作為最大噱頭的作品的確獨此一家。《蓋塔機器人》為日後的超級機器人立下了成功的典範:巨大!操縱!變形!合體!
其實認真來說,《蓋塔機器人》的變形概念是非常牽強的。「蓋塔機器人」的基礎單位是三架各自編號、外形完全不同的飛機,需要合體的時候以不同的順序組合在 一起,變成一架擁有三個形態的巨大機器人。然而三架戰機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顧及太多(當時也沒這個技術經驗),要它們組合起來是不可能變形出好看的機器人 形態。因此作品當中以簡單粗暴的形式解決這個問題——以動畫的線條變形方式直接變出來,其組合變形過程是完全空想的。
因為這個原因,一直以來蓋塔的玩具都極難重現原作的變形組合方式。玩具廠商由此受到了消費者一定的責難。為了滿足消費者,玩具廠商試圖尋找能夠把變形合體效果合理重現的作品——動畫里怎麼變,玩具就能怎麼變,這下你們就該滿意了吧?
為了回應這種需求(或者說為了賺這些廠商的錢),另一部超級機器人名作在1975年4月誕生了。其名為《勇者萊汀》。
《勇者萊汀》的出現使大眾明白到「動畫怎麼演,玩具就能怎麼變」是多麼的必要,之後的超級機器人作品也逐漸向這個理念靠攏,淘汰了那些不合理變形組合的設 計。像是後來永井豪殺的一記回馬槍:《鋼鐵吉克》(1975年10月),作品以磁鐵作為基本構想,讓機器人擁有磁性關節,不同的身體配件就可以合理地自由 組合。
除了「動畫怎麼演,玩具就能怎麼變」之外,從《勇者萊汀》這個時代開始,機器人開始邁向了更複雜多邊形的設計道路。原因在於經過了20多年的洗禮,作畫技 術已經開始可以滿足一些比較複雜的透視變形了,因此《勇者萊汀》中的機器人設計開始偏向立方。在隨後的10年內,「圓筒機器人」的設計理念逐漸被拋棄, 「方塊機器人」的時代到來了。
一個時代
70~80年代是日本超級機器人蓬勃發展的年代,也是日本經濟起飛的時代。超級機器人文化也跟著時代的脈搏有著不一樣的核心:消費主義。
比起早期作品,這個時候的超級機器人作品多了娛樂色彩,淡了幾分對時局的反思。作品的設定傾向天馬行空,從外星人到古代魔神應有盡有,而且機器人的動力來 源也不再和現實中核能或電能有直接的關係。像是《魔神Z》中驅動巨大機器人的是虛構能源「光子力」,《蓋塔機器人》當中則是神乎其神的「蓋塔射線」。其 次,隨著日本經濟騰飛,民眾安居樂業,玩具業的崛起也勾搭上了機器人文化,使虛構的超級機器人能夠以實體的玩具形式進入千家萬戶。既然嘗得甜頭,玩具廠商 肯定不會放過這塊藍海。玩具廠商為了玩具推陳出新,可謂是絞盡腦汁地革新機器人的設計。各種奇形怪狀的變形方式,各種越加越多的合體數量,各種千奇百怪的 外形設計,差不多都是在這個時代創造出來了。然而創意終有用盡的一天,超級機器人作品從新鮮到泛濫,前後也不過是十幾二十年的時間……
不過,即便此時的超級機器人已經變成了消費主義的工具,多多少少還是殘留了一些特有的文化特徵。比如「團隊」。除了古早的那些,後來的超級機器人作品多多 少少都會形成一個小團隊。通常是3到5個,當然更多的也有。一般認為,這跟日本文化當中有很濃重的集體意識有關。而且團隊當中往往都是非常團結,相互之間 比較少衝突。相比起強調個性化的美式英雄,一眾日本英雄總是顯得那麼的規規矩矩,和集體相處融洽。
其次就是「秘密基地」。縱觀《魔神Z》《蓋塔機器人》等作品,你會發現主角方總是有秘密基地,而且秘密基地一定要被敵人無數遍炸毀。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源自於二戰時日本長期被美軍轟炸的體驗,造就日本人在創作戰爭題材的故事時總是會下意識地把這種體驗還原出來。於是「重要設施一定要藏起來」和「重要設施總是被不斷炸毀」的情節就不斷上演了。
第三章:合體!!
自從超級機器人被玩具廠商炒熱起來,各色概念不斷發掘,當「合理變形」被玩爛了,那就上「多段變形」;連「多段變形」都玩爛以後,就上「多機合體」;最後連「多機合體」都玩爛了怎麼辦?「各機變形完再合體」又炒出來了……總而言之,超級機器人的玩具市場一下子變得泛濫,玩具商品產能過剩,一堆重複賣點的機器人玩具像垃圾一樣堆在倉庫里無人問津。
然而這僅僅是日本國內的情況,另外一個機器人消費大國美國卻是一片藍海。80年代初期,兩家名字都有「寶」字的美國日本玩具廠商因為業務合作也意外做出一部影響日後眾多少年少女(?)的機器人神話,而這部神話依靠近年的好萊塢鹹魚翻身,成為當前票房超猛、超騙錢騙糧票(無誤)的招牌搖錢樹!
沒錯,這部作品就是人所皆知的《變形金剛》。而這部組品,就是美日混血合體而來的。
話說當年有一家日本公司名為TAKARA(其日語原因即為「寶物」)(現更名為TAKARA TOMY),從美國孩之寶玩具公司引進一套叫「G.I.JOE」的大兵娃娃到日本販賣,以「男孩子的芭比娃娃」為賣點推銷出去。然而市場對這種玩意並不認可,日版「G.I.JOE」銷量慘淡。於是TAKARA想盡辦法給這些大兵娃娃改頭換面,比如改成更有科幻色彩的「變身人造人」(Henshin Cyborg),終究還是失敗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TAKARA生氣了,他們乾脆破罐子破摔:將這些大兵娃娃統統縮小,以「微星小超人」(MICROMAN)的名義發售,還設立了「小尺寸先進外星人落難地球,寄居小男孩家中偽裝成玩具小人」的無厘頭背景故事。沒想到如此破釜沉舟之舉卻帶來了成功的結果!
由於這批小人玩具方便攜帶,容易存放,拿這些小人玩「科幻過家家」在小男生之間蔚然成風。TAKARA見此良機,趕緊乘勝追擊,以「搭配微星小超人的機器人裝備」為名義推出了《戴亞克隆戰鬥隊》(DIACLONE)系列,其賣點是平時偽裝成汽車飛機、鳥獸蟲魚,必要之時就會變形成戰鬥機器人加入戰鬥當中!
隨後TAKARA繼續發力,推出「MICRO CHANGE」系列玩具,這次主打「連日常用品都是戰鬥武器」!錄音機變形機器人、望遠鏡變形機器人、照相機變形機器人……連手槍這種根本算不上「日常用品」的武器也弄成變形機器人了……(星爺:好折凳!它可藏在民居之中,隨手可得,還可坐著它隱藏殺機,就算被警察抓了也告不了你,不愧為七種武器之首!)
右邊那位兄台,你的下體……也太「突」出了吧……bilibili上有這兩個系列當時的廣告,大家不妨看看……
然而這個系列僅僅作為玩具銷售而已,除了一些基本的故事設定外就沒有更深入的發展了。恰巧此時「G.I.JOE」的母公司孩之寶意外看到80年代名作《超時空要塞》的變形玩具,驚訝於日本人竟然能將機器人玩出新境界來,於是來到日本取經。一來到日本,孩之寶的人就被琳琅滿目的機器人玩具嚇到了:日本人竟然做出了一個機器人的帝國來!於是他們就問TAKARA,你們能否將這些玩具版權授予我們,讓我們在美國搞個新IP?TAKARA心想我有今天也全靠當年你給我「G.I.JOE」的版權,所謂飲水思源,我就把這些機器人的版權給你吧!於是美日雙寶一拍即合,機器人名作《變形金剛》誕生了……
想不到吧,今日相愛相殺的一對CP,在當年竟然只是兩個見面不相識的路人……
《變形金剛》對世界機器人的貢獻恐怕不用贅述,關於它的介紹這裡就快速跳過吧。隨著時間的推進,變形金剛熱潮也開始消退了。進入90年代,日本的機器人動畫更陷入一個低潮期,機器人新作比起以前來說減少了不少。TAKARA的《變形金剛》開始賣不動,而機器人動畫大廠日升(Sunrise)公司的《機動戰士高達》(UC系)也在苦苦支撐,兩家公司都在尋求新的賣點。於是他們一拍即合,推出一個嶄新的系列:《勇者》系列。
《勇者》系列在90年代可謂是支撐起已經衰落的超級機器人半壁江山,為超級機器人保留了一支血脈。《勇者》系列拋棄了過去太過剛猛或太過寫實的老男人趣味,而是全面擁抱青少年。整體故事以輕鬆的RPG式升級冒險為基調,配以各種帥氣威猛的機體設定,演出一場絢麗的科幻童話劇。而且這些機體都是合理變形合體:動畫做得出來,玩具就做得出來!該系列一經推出便俘虜了所有少年的心,更令獅子頭/火焰鷹/消防車/新幹線等等成為90年代青少年的集體回憶……
有趣的是,《勇者》系列的一些機體直接搬用《變形金剛》的設計。比如《勇者傳說》(伝説の勇者 ダ·ガーン)中登場的反派「七重變形體」,其機設就是來自於《變形金剛》著名角色「六面獸」的其中一個未使用方案。《勇者》系列將《變形金剛》的剩餘價值再利用,因此可以說《勇者》系列根本就是日本本土原生的《變形金剛》。
前文說到,TAKARA的《勇者》系列撐起日暮西山的超級機器人市場半壁江山,那另外半壁江山又由誰來頂住呢?
你沒猜錯!另外半壁江山正是由TAKARA的老對手BANDAI所撐起,人所皆知的《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了。
關於《機戰》的歷史我就不在這裡賣弄了,估計諸位讀者比我更熟悉。我在這裡打算談論一下的是《機戰》的歷史意義。如前所述,80年代末90年初由於社會環境等諸多原因,超級機器人文化陷入一個低潮期,傳統的動畫或漫畫表現形式陷入死胡同。而《機戰》就是誕生在這個時候。相對於整體環境的不景氣,遊戲機市場卻在強勢崛起,日本超級機器人藉由「遊戲」這種新興媒體找到了一個絕妙的避風港。通過《機戰》系列,許多新玩家重新認識了那些早已經不再電視上播放的老作品,從而明白超級機器人都是怎麼來的;而老觀眾們也能在遊戲中的以「夢之共演」的方式重溫自己的鐵人夢,可謂是一舉兩得,完成新舊交替——這在當時成為了無數日本家庭中父子之間溝通的橋樑。
《機戰》在商業上的成功可謂是變相為超級機器人留下了一絲血脈,使超級機器人文化沒有斷絕在90年代初。如果沒有《機戰》在90年代的承前啟後,就很難出現後來的超級機器人復興。這就是《機戰》系列在歷史上的意義。
下篇繼續→
推薦閱讀:
※手塚治虫是什麼樣的人?
※以日升動畫為例:淺談監督版稅與成功報酬
※富野由悠季與手塚治虫——富野由悠季和動畫人系列(七)
※如果沒有手塚治虫的動畫模式,日本動畫業的底層員工待遇會不會變高?
※Bahi JD談《阿童木起源》OP和ED動畫——空前的OP作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