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喜歡先否定別人的觀點,這是一種什麼心理現象?

心理學中那個領域能做相應解釋,並且有相關的書籍可以學習並提高自己!


否定前人觀點是進步的源泉。任何領域的學說都是在否定先前的研究中發展,否則當傳聲筒丶文抄公又有何意義呢?人人與之間,就事論事的否定常會被感性人當作否定自我人格,在說法上可以使用補充丶衍生丶進一步推理丶反過來說丶多一個思考面相等等方式來避免衝突。

理性人之間就在於相互否決觀點中溝通。然而人都有感性部分,且反對方的論點通常會過於新穎,論據也常存在極度缺乏的狀態,論證邏輯更是思考貧乏人的主要弱點,至於感性的成分則因人而異,但多少都有,所以面對面談話要更加修飾,直擊薄弱處的筆談也盡量委婉間接些較佳。

真理之所在不容猥褻。人是理性的動物,不能害怕衝突就妥協。如網路上的政治正確,常常充斥著歪理邪說,小人的特色是顛倒黑白丶指鹿為馬,濫情亂性成了性自主,但交往或結婚時又不敢坦誠相告,實質上是欺瞞詐騙,又如拜金主義丶外貌協會丶自私自利丶網路霸凌等等不勝枚舉。

觀點之否定端視其論據與論證,而非其是否經常行使。倘若對方無接近充足的理由即否定,即可判定其心中歧視他人,未能平等待人是雙重標準的的表現形式之一,無論其外顯行為是咄咄逼人,抑或笑臉迎人?都不宜再結交,觀秋毫而知全貌,牽一髮而動全身,道德人品是連動而無遠弗屆的。


這種表現形式的人,有的是因為過於自信,堅信自己的觀點一定正確;有的人是因為自尊心比較強,時時處處爭強好勝,以自己為中心;有的人卻恰恰相反,是因為自卑,心裡缺乏安全感,害怕被否定、被孤立,所以試圖用自己的觀點征服別人以獲得支持與安全感。當然這些潛意識裡的動機,與他們的性格、觀念及成長經歷都有很大的關係。


「嗯嗯」「說的對」「沒錯」畢竟當那人開始夸夸其談 就已經做好了死皮賴臉和你爭到底自己一定是真理的心理準備了


對自我體系的固守和內心價值觀的安全防範。人都需要被肯定,需要有存在感,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當表述某種觀點時,往往是自我長期積澱下的某種認知,一經外界推翻,某種角度意味著對自己本身的否定。


這個要分人分事情,有些人天生或者後天教育養成一種藉助否定別人提升自身價值和優勢的心理潛意識,或者有些人就是靠這個活著,整天尋找身邊朋友同事家人的各種不幸、不對,然後藉助這些機會體現自己的存在感。這些人比較難相處,朋友圈也很小,自己活得很痛苦,因為當別人都清楚之後沒人給她機會後,自我存在感的價值就會很弱,嚴重的會有抑鬱心理。所以針對這些人沒必要爭執,嫣然一笑,然後注意少跟他們接觸就好了,因為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他們是因為否定而否定的存在,沒有什麼道理可講。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人格 | 九型人格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