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中的「前台」和「後台」指的是什麼,各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經常聽說進投行有進「前台」和「後台」之分。

那對投行來說他們有什麼樣的職能分工?

他們各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來勝任崗位?

這些人才又各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對這些前後台的人以後又各自有什麼職業發展出路?


投行大體來說分為前台和後台之分,有些還分個中台。

一般來說,前台分兩個方向。一個是marketing包括trading, sale, structuring 和research,另一個是banking也就是IBD。Marketing里真正意義上的前台其實也就是trading 和sale, structuring 和research還是前台里的後台,主要還是support trading和sale的。IBD是傳統意義上投行的業務,主要是給公司提供advise,和諮詢很像,但主要偏金融行業,主要業務為MA, IPO之類的。

後台一般包括Technology, Finance和operation. Technology 部門下一節會詳細說道。Finance 大體上說就是給銀行管錢的,operation比較類似行政管理部門,管的雜事比較多,技術含量相對偏低。

中台一般會指Risk management,學金融的人肯定知道是幹什麼的.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職位,叫做quantitative,俗稱quant(框子)。它一般是做金融模型,是trading的高級支持,所以要求很高。一般需要很強的數學和編程能力,還要比較懂金融,所以一般是在學數學,金融,物理和工程的博士裡面挑,每年每個投行框子的職位一般不超過10人,而且一半左右是通過推薦進去的。

從職位上分,一般是analyst, associate, manager (or vice president (VP)), executive director (or associate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

Technology部門

對於投行來說,IT一般來說是最大的部門,能佔到總人數的20%-30%。就像德意志銀行的主頁上說的那樣,as the DNA and backbone of bank, technology…..銀行的任何部門都是靠IT來支持的,所以IT部門的人也往往針對投行各個部門進行研發和支持。一個投行一般每年招的做IT的實習生在10-50人不等,畢業生的話一般也會在10-50人不等。但畢業生招聘中其中差不多一半會被上一年的實習生佔據了,也就是每個投行每年真正剩下的畢業生名額其實也就5-30人。一般意義上的大投行就那麼10來家,所以在英國所有投行做IT的畢業生名額一般每年會有70-400人。據我所知,帝國電子和計算機系每年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會有600-700人,而這個數字只是帝國這兩個系而已,帝國其他系和其他學校申請IT的還沒有計算在內……

對於Technology部門來說,一般大體分為以下幾個工種:

Developer:主要做軟體開發,為銀行各個部門編相應的平台和軟體。技術含量比較高,而且有和前台接觸的機會。這個職位往往是IT招聘時需求量最大的,而且也是流動性比較大的,年輕人居多。壞處是,一般也就真適合年輕人,做久了還是需要轉到管理層上,編程這東西,還是需要吃點青春飯的,不像做Infrastructure,越老越有經驗越吃香。

Infrastructure: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工程師。其工作跨度很大,大到網路,資料庫,小到伺服器,PC機等等。是真正意義上的backbone,因為他們掌管著公司的所有設備,從採購,安裝到維護,高級一點的Infrastructure叫做architecture,一般是比較有經驗人的團隊和部門。這個部門的好處是技術含量較高,因為這種工作,任何公司都需要,所以就算不在投行混了,去哪裡都可以。壞處是比起developer, 比較純技術,和金融關係不大,所以學金融的機會不多。

IT support:: 技術含量較低,主要處理day-to-day的軟體系統技術問題,以維護為主。因為主要是做support,往往比較受前台人的氣,所以做這個工作的人,一般都是要比較有耐心,因為要經常挨罵。好處是可以有機會接觸前台的人,並有機會和前台建立關係,傳說有人藉此進了前台做了trader,不知道真的假的.

Business analyst: 這個角色聽上去就比較靠前台,高級一點的叫做project management。它一般是作為前台和後台的介面,把前台人的要求傳達給後台的人,作為一個中間人,因此對business和交流的要求比較高。做這個角色,對英語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目前還沒聽說哪個中國人在IT部門裡做這個角色的。好處是非常接近前台,可以和前台人建立關係,而且可以學到很多金融的東西,壞處是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主要還是靠和人打交道,還有一般不太適合中國人。


證券公司投行,前台和後台區分標準在於是否出差與客戶直接接觸。前台即項目承攬承做,中台即資本市場部,股債承銷。後台即質控內核部門,主要是審核項目。

一般來說,前台指承攬承做,後台指內核。前者要求業務人員具備優秀的溝通能力、客戶維護能力和投行類業務的知識,主要是財務法律、行業方面的知識;後者要求業務人員具備一定的項目經驗、熟悉投行業務政策和把握項目整體質量的能力等。

前台負責項目的攬入、具體實施和落地工作;後台負責項目的質量和合規工作。前後台互相聯動,為整個項目的完成提供不可分割的作用。

前台一般有項目助理、項目經理、高級項目經理、負責人的發展路徑,後台一般往質控部門負責人方向發展。當然,各自的發展路徑不是一成不變的,各人可因時因境而變化。


我對投行的前台不是很了解,但一直在中後台工作,想對後台運營部門的職能(Operations)做一些補充。看了前面一些答案,發現大家對Operations還是有些誤解,這個部門並不是行政管理或只做些雜事的地方,還是有很多不同的function...

Operations最早期的核心職能是settlement,就是trading desk下單之後處理股票或現金的清算交割,之後隨著投行業務的更加複雜,中後台也隨之衍生出更加細緻的分工來配合前台的流程。主要的幾個職能有:1)trade support/sales support -- 負責幫助交易員或銷售在系統里錄入交易,這樣便於前台在系統中看到市場估值每天變化導致的盈虧情況,同時交易信息會到下游的系統開始之後的流程;2)settlement -- 與交易對手方進行交割前的信息匹配,若不一致要儘可能在交割日之前解決,這樣才能在交割日當天順利的結清貨款。投行的後台基本都會按照產品分類對settlement進行大致的分組,有的專門做cash settlement(FX, money market或者大部分金融衍生品在交割的時候其實就是現金),也有做security settlement(主要指股票的交割,這個需要跟股票開戶行/清算行進行實時跟進);3)asset service/position service -- 在持有金融產品的期間,會有股票分紅或債券利息一類的活動時,就需要專門的流程去操作,這樣面對無數投資者的各種賬戶以及不斷進行的證券交易,更需要清晰的分紅派息的處理;4)reconciliation/ops control -- 在以上各種流程完成之後,需要有專門的部門來監控公司各個系統之間,以及公司內部系統和清算行外部系統的記錄是一致的,越是繁雜的交易過程,越是需要負責任的內控部門來保證賬實相符、流程合規。

其實Operations的職能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有專門做監管報表的部門,有管理各類document的部門,有協助treasury做現金流預測管理的部門,等等。每家大投行都會有龐大的分工細緻的中後台,雖然看似不需要前台那麼高的金融知識背景和技術要求,但是對員工的耐心、細心、協作能力、時間管理等soft skill是有要求的。

近幾年隨著投行對成本的控制加強,很多外資投行都把後台轉到了印度和菲律賓這些人工成本較低的國家,並且受人工智慧熱潮的影響,各家投行也都在大力發展Robotics相關的項目來取代後台一些繁瑣的操作。所以長遠來看,在大城市工作的後台員工會越來越少,但是對這些員工的技術要求和學習能力則會越來越高。


若問題中投資銀行僅指狹義的券商投資銀行部的話,前提基本是業務部門,中台為質控或風控。

前台干幾年積累的經驗較多,可轉中台幹個小領導,或跳槽去投資;若一開始就干中台對業務實質的了解機會較少,文本看的較多(雖然前台業務人員很多時候覺得中後台的文件改的不在點子上)。

前台出差多、壓力大,萬一項目黃了還沒獎金;中後台吃大鍋飯,旱澇保收,會從業務部門前提取部分獎金,較為穩定。

上述為內資券商存在情況,非所謂高端外資投行。


其實還有middle office.......最簡單開講front office就是你所見到的華爾街banker,middle office就是給front office提供數據,報告的assistant,back office,呵呵,電腦房小網管


推薦閱讀:

TAG:投資銀行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