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 2013 年 8 月 18 日的發布會的內容有哪些疑點?
02-07
光大證券18日發布會現場文字實錄
cninfo.com.cn的頁面2013 年 8 月 16 日 13 點 00 分,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因重大事項緊急停牌,隨後發布提示性公告,披露了公司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的事項。經公司核查,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事件過程 2013 年 8 月 16 日,公司策略投資部按計劃開展 ETF 套利交易,部門核定的交易員當日現貨交易額度為 8000 萬元,並在交易開始前由審核人員進行了 8000 萬元的額度設定。9 點 41 分,交易員分析判斷 180ETF 出現套利機會,及時通過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發出第一組買入 180ETF 成分股的訂單(即 177筆委託,委託金額合計不超過 200 萬元)。
10 點 13 分,交易員發出第二組買入部分 180ETF 成分股的訂單(即 102 筆委託,委託金額合計不超過 150 萬元)。11 點 02 分,交易員發出第三組買入 180ETF 成分股的訂單(即 1772筆委託,委託金額合計不超過 200 萬元)。11 點 07 分,交易員通過系統監控模塊發現成交金額異常,同時,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電話,迅速批量撤單,並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的運行,同時啟動核查流程並報告部門領導。為了對沖股票持倉風險,開始賣出股指期貨 IF1309 空頭合約。截止 11 點 30 分收盤,股票成交金額約為 72.7 億元,累計用於對沖而賣出的股指期貨 IF1309 空頭合約共 253 張。事件發生後,公司相關管理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由於當天增加了72.7 億元股票持倉,為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暴露和可能的損失,公司需要降低持倉量,但當天買入的股票只能在 T+1 日實現賣出。可行的做法是盡量將已買入的ETF成分股申購成ETF賣出,以實現當天減倉,也可以通過賣出股指期貨來對沖新增持倉的風險。為此做了如下處置安排:對上午發生的事件所形成的過大風險敞口,盡量申購成 ETF 直接賣出;對於因 ETF 市場流動性不足而不能通過申購 ETF 賣出的持倉部分,逐步使用股指期貨賣出合約做全額對沖。下午開盤後,策略投資部開始通過將已買入的股票申購成 50ETF以及 180ETF 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同時,逐步賣出股指期貨 IF1309、IF1312 空頭合約,以對衝上午買入股票的風險。據統計,下午交易時段,策略投資部總共賣出 50ETF、180ETF 金額約 18.9 億元,累計用於對沖而賣出的股指期貨合約共計 6877 張,其中 IF1309、IF1312空頭合約分別為 6727 張和 150 張,加上上午賣出的 253 張 IF1309空頭合約,全天用於對沖而新增的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總計為 7130 張。二、事件原因 經初步核查,本次事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策略投資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核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 11 時 05 分 08 秒之後的 2 秒內,瞬間生成 26082 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三、緊急停牌及信息披露
中午休市期間,上交所要求公司查明事件原因並及時公告,經公司申請、上交所同意,13 點 00 分,公司股票實施了緊急停牌。隨即,公司啟動了臨時公告披露流程,由於事發突然、事關重大,涉及的業務及系統較為複雜,為確保信息披露內容的準確性,公司要求相關部門緊急自查,在對該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了初步認定,並確認了出現問題的套利系統獨立於公司其它業務系統、風險不會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傳遞以影響公司客戶交易之後,14 點左右,公司通過上交所信息披露電子化系統遞交了編號為臨 2013-032 號提示性公告,向投資者披露了相關情況。四、直接影響 按照 8 月 16 日的收盤價,上述交易的當日盯市損失約為 1.94億元,其對公司造成的最終損失以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還可能隨著市場情況發生變化。本次事件導致 8 月 16 日公司「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凈資本」指標超過了 100%的監管紅線,公司可能因此事件面臨監管部門的警示或處罰而可能影響公司業務拓展和經營業績,本次事件亦給公司品牌聲譽及市場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目前,公司其他各項經營活動保持正常。公司已通過自有資金、變現部分證券類資產等措施,保證交易正常清算交收。五、改進措施 公司已啟動針對包括全資子公司在內的所有交易系統全面排查的工作,重點排查包括量化交易在內的新業務 IT 系統,重點關注資金校驗、指令校驗等前端風險控制節點,對於存在風險隱患的系統,責成相關部門及時整改。在此基礎上,公司將全面檢討交易系統管理現狀,嚴格完善並落實系統管理的制度和規範,切實消除系統操作風險隱患。六、風險提示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監局正在對相關事項進行全面調查,此次事件可能對公司經營及業績造成一定影響。因本次事件對投資者可能產生的損失,本公司將依法履行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此次事件引發了當天股市的波動,市場反響較大,我們深感不安,心情十分沉重,在此,公司向廣大投資者表示最誠懇的道歉。公司將以此為戒、深刻反省、積極整改,不辜負廣大投資者對光大證券的關注與期待。特此公告。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 8 月 18 日
光大的這個公告和之前的推測基本吻合,包括後期開股指1309空倉也吻合。沒感覺有什麼疑點的為什麼要質疑呢?難道非得陰謀論下才可以嗎?
就本人經驗,僅對錯誤的生成原因發表一些技術層面個人的個人看法,首先從事件描述看,問題出在11:02這一筆單上,假設下單是通過message queue的形式達成的,在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重複下單,不知道他這 177筆單子怎麼下的,如果是每177筆一起下,多出來的 26082份order,相當於重複下單了146次,這太搞笑了,作為一個遇錯重試的功能,居然沒有設置重試上限?如果重新發送的請求不是這177筆而變成了別的,那內部邏輯就太荒謬了,還有作為一個第三方的執行系統,針對外部系統的指令,居然沒有採用更加防禦性的驗證機制?比如重試請求單位時間內的上限?或者對 duplicated order的filter? 還有QA環節,6個月以來沒有模擬生產環境的volune么?(個人估計這個問題與正式環境下的大流量有關係) 如果這個理由屬實,只能說這2個系統的開發團隊都是人才。
相反對於大家質疑的發現敞口後進行對沖,是否是操作市場,我倒認為這是個合理的舉動。每個人出血後都要止血。就一點就夠了,光大什麼東西,能瞬間拉起來全球第二大市值大盤五個點?
疑點很多
1,下單額度達到幾百億,完全是信用交易?
2,資金籌措能力驚人,下午結算時有60億,光大的自營盤好像才100億
3,交易所11點多即打過電話,其後保持沉默
4,光大的套期保值決策迅速,似乎是本能反應,如沒有足夠資金,不會如此從容
5,中午先否認,下午套保完了再出公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