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哪些有趣的行為?

Psychology: What are the most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human behavior?

如Quora問題。


感覺最有趣的就是新生baby的各種反射行為~

補充:

@謝長姿 同學提到的 抓握反射 也很有趣~

當觸碰到小baby的小手手時,ta會立即緊緊抓住不放。而且不要小看小傢伙的力度哦,如果ta兩隻小手手完全抓住一根木棒,甚至可以把ta提起來一小會兒~就是這麼厲害的。這個反射在大約5~6周的時候達到最強,4個月之後慢慢消失~感覺這個反射是ta證明存在感的方式之一(哼,就不放開你,你都還沒給我喝nei nei~)

小傢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魅力有多大,輕輕一握,在爸爸媽媽心裡激起的千層浪啊~~~

謝謝 @余亦多形容了爸爸被寶寶握住一刻的 心情:

你愛上某一個人時,最奇特的一次是因為什麼?

還要謝謝您的圖~

    ----------------------------------------------------------------------------------------------------------

  • 覓食反射

如果輕輕碰小baby的小臉蛋特別是嘴角,ta就會朝你碰的方向轉頭,張開嘴巴,偶爾會用舌頭吮吸,尋找能入口的食物源。所以當要餵奶的時候媽媽可以用這種方式逗ta,還可以給ta照張萌萌噠的側臉照,但是這種行為大概在3個月之後就逐漸消失了;

    手手好美味~~

  • 踏步反射

把小baby豎著抱起,然後用手掌扶住ta的背部,ta就可以做出踏步的動作。如果你在ta面前放個能感知到的障礙物,ta甚至會做出邁步的假動作~這種行為在大約6周的時候也會逐漸消失,但1歲左右ta又會嘗試走路了;

    踏步走呀走~~

  • 巴賓斯基反射(這個超好玩兒~)

猜猜小baby怕不怕癢呀?可以試試從腳跟慢慢輕划到腳底外側沿,會發現ta的拇趾會上翹,其餘指頭會張開,然後再蜷曲起來。這個反射大概會持續到6個月~~

    小腳丫就是這樣似翹非翹的~~

  • 游泳反射

把小寶寶放在水裡,ta會作出不隨意的游泳動作,在水中ta的肺部管道可以自動關閉,然後張嘴,睜開眼睛,開始用小手和小腳開始游啊游~6個月之後該反射也會漸漸消失了。

這圖片為說明寶寶會游泳有誇大的,不能直接把小baby扔進水裡的!需要保護措施!而且要在特定的嬰兒泳池裡!(就算我是游泳小能手,也有可能嗆水呀~~爸爸媽媽別看了坑貨姐姐的答案坑我~~)

其實小baby還有許多反射行為,我只是選了我覺得有趣的,而這些行為也是小寶寶在用專屬ta的方式告訴爸爸媽媽ta是不是健康噠。

生命本來就不可思議,真想有個小baby來試試反射行為~ ^o^


===== 來自 Quora =====

Arjun Subramaniams answer to What are the most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human behavior?

1. Humans cant actually multitask

人類其實不能多線程啊!!

Sorry, folks. Its a common belief that humans can multitask, but this has been disproved by neuroscience time and time again. In fact, people can only attend to one cognitive task every time. A recent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this field determined that even college students could not deal with multiple different strings of information, rather, they could only focus on one set of data individually.

對不起,夥計們(央視電影翻譯的既視感(′?_?`) )其實啊人們根本就不能同時處理很多任務,這已經被反覆證實過了。實際上,人在某一時刻只能做一件認知任務。就連大學生也不能同時處理多條信息,只能逐一的去關注這些信息。

The reason that we may believe that we are doing multiple different tasks at the same time is because our brains can switch between mental tasks efficiently. Multitasking is only apparent - in actuality, we only process one string of information at a time.

造成我們可以多線程的錯覺呢是因為大腦可以在多個任務之間有效的切換。

多線程其實是假象啦!

=====啟發=====

儘可能每次只做一件事,貪多嚼不爛,而且費精力,線程切換也費時間精力的啊!

=============

2. Humans are hardwired for empathy, emotion, and imitation.

人類很多情感動作都是自動的!(包括共情,模仿等)

At the front of the brain is an area known as the premotor cortex, which makes plans to perform movements. So, for example, if you are holding a piece of cheese pizza and plan to move your hand towards your mouth, you first see neurons in the premotor cortex firing, and then neurons in your primary motor cortex.

在腦前方的一塊區域叫做 運動前區皮質。它的作用能就是為運動做計劃。

如果你拿著一塊 pizza,然後你想把手移動到嘴邊,首先在這個區域的神經細胞產生信號(fire?。。),然後才是你的主運動區皮質的神經細胞產生信號。

However, if you watch someone else lift their arm and eat a slice of pizza, the same subset of neurons will fire. In fact, just watching people take a certain action is enough to cause the premotor neurons to fire as if you were actually moving. These neurons are known as "mirror neurons," and fire when a human observes an action that was performed by someone else.

然而,如果你看到某個人舉著手吃 pizza,你的相同的區域的神經細胞也會產生信號。

實際上,光是看到別人的某些動作就足以讓你的運動前區的神經細胞產生信號,就如同你真要做該動作似的。這些神經細胞呢被稱之為「mirror neuron」(鏡子神經細胞?),他們呢會在觀察到人發出一個動作的時候產生信號。

These neurons also control a sense of empathy in the brain - we are empathizing with others for the actions that they take when these neurons fire in the premotor cortex.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oubts about mirror neurons, the findings so far are very exciting and the prospect of advancement is very high.

這些神經細胞也控制empathy這種感覺(後來想想翻譯成 同情 而不是同情心。。 比較合適)

就是說當我們觀察到別人的動作的時候其實和別人有著相同的。相同的神經細胞會發出信號。。

儘管針對鏡子神經元還有很多爭議,但是目前的發現已經足夠振奮了不是么~

3. Humans prescriber to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 we commonly blame the agent for their actions, not the circumstances.

基本歸因謬誤——對於某些行為我們傾向於責備人的內因而不是所處的環境。

=====wiki=====

基本歸因謬誤

基本歸因謬誤(英語: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說人在解釋別人的行為原因時,傾向歸因於個人內在特質(一定是他有這樣的人格,才做出這樣的行為),而非外在情境因素(也許是情勢所迫,或這個場所有特殊的潛規則)。最典型的例子是: 自己成功是因為自己努力,別人成功是因為那個人幸運;別人失敗是因為那個人不夠努力,自己失敗則是因為自己不幸。

=============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is hypothesis, lets look at an example. A man i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nd sees a high school student trip and fall down a flight of stairs, breaking his right foot in the process. The man glances at the student, but resumes walking away. Most of us would blame the man for not helping the hurt student and make judgements on his selfish personality - unconsciously making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為了解釋這個假設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假如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人跌倒了,並且傷到了右腳,這個人呢看了看這個學生,繼續走了。。

我們大部分人會責怪這個人,而且會評價這個人自私的性格——這其實就犯了基本歸因謬誤了。

People have a tendency to make judgements on ones personality for their behavior rather tha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circumstantial factors. For example, we would not commonly consider that the other man had an extremely pressing meeting to attend and did not have time to stop by.

人們傾向於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在別人的人格上評頭論足,而不是去想社會和外在原因。

比如,一個人沒有順道拜訪,你一定不會認為他或許有個極其重要的會要開所以沒有時間來拜訪。

=====啟發=====

遇到社會現象不要總是揣測動機給人扣帽子

識別警惕不良報道

對待朋友更不要苛求啥

=============

4. The greater the expectations placed on a person, the better they will do.

期待越大,效果越好!

The pygmalion effect explains that if a person has high expectations placed on him/her, the better they will do. In an experiment about this effect done by Robert Rosenthal and Lenore Jacobson, it was found that if teachers expected higher performance from a certain set of children, they would do better than those who were expected to do poorly.

一個人受到的期望越大,他有可能表現的更好!一個例子就是老師對一部分學生有更高的期待,那麼這些學生真的表現的更好!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a disguised IQ test that all students in a single California elementary school took. Teachers were told that about 2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were likely to do better than others that year in comparison to their contests.

這個實驗能包括一個假的 IQ 測試,老師被告知說根據測試有20%的學生更猛。一年後必將顯現出差距。

The teachers then set higher expectations for this set of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the same IQ test was given to the set of student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 this time showing statistical disparity towards those students who were thought to do better than others. These findings confirmed the theory that the setting of higher expectations for people leads to better results.

所以老師就對這些學生有了更高的期待,一年之後發現果然唉,這些學生的 IQ 測試真的更好一些。

=====啟發======

對待自己要有好的期待,期待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以後對待孩子也要有好的期待,期待 TA 能有好的成長

==============

5. The illusion of making progress is motivating

不知道怎麼翻譯。。

An interesting theory known as the goal-gradient effect states that you will accelerate your behavior as you make progress toward your goal. Initially examined with rats, it was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when rats were put in a maze, they ran faster and increased pace as they neared the end.

Goal Gradient Effect (目標傾斜)是個有趣的理論,說的是當你朝著目標前進的時候你會加速你的行為。

最初的實驗是針對老鼠的,一群老鼠被放在迷宮裡面,當他們接近終點的時候他們會跑的更快。

The reason for such a sharp increase in speed and motivation is due to the

illusion of progress. Rat effort investment in the maze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with the proximity to the goal, further proving the hypothesis true.

造成速度和動力急劇增加的原因是因為取得進步的假象。

接近目標和老鼠的努力其實是成比例的,這進一步證明了這個假設是正確的。

Such an increase in efforts is not only limited to rats; rather, the goal gradient hypothesis has been proven true in humans as well. For example, participants in a cafe reward program purchase more coffee the closer they are to receiving a free coffee, and internet users who rate songs for certificates are more likely to continue rating songs.

努力增加並不局限在老鼠身上,目標傾斜假設在人身上也被證明靠譜。

舉例來說,一個人越有可能獲得免費咖啡,那麼他就越有可能買更多的咖啡。網路用戶如果為歌曲評分可以獲得什麼資質證明的話,那麼他就會評分評上癮!

=====啟發=====

想起自己的一個實際例子,在複習單詞書時,如果說複習到還有一個單元的時候,那麼看書的效率會特別高,比看第一個單元的時候要高很多!可能就是因為「我要複習完一本書」這個目標馬上就要完成了,所以會激勵自己更努力的去看。

啟發就是,分解大目標為小目標,讓這種激勵現象出現的更頻繁一點 : ) (簡直就是機智到沒有朋友)

=============

[1] http://www.columbia.edu/~rk566/r...

[2] 47 Mind-Blowing Psychological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self

翻譯有不妥,見諒。。


-

我有一個嗜好,喜歡觀察和研究人類的表情。

在我的眼中表情就是各種肌肉的組合:

我尋找和探尋表情在生理上和非語言交流中的意義。

憤怒是為了看清敵人(眼瞼提升),展示力量(肢體開放,露出牙齒)和補充氧氣(張嘴):

厭惡,

是為了隔絕自己和外界的所有交流:

我們會張開全部身心,

去迎接令我們感到驚喜的事物:

我們也會在陶醉的時候,

表現出一種自我封閉式的愉悅:

但是!

為什麼?

當我們處在最最享受與自我陶醉的時刻時,

我們表情居然是痛苦,

如此的痛苦:

痛苦到極致,

完全就像是在厭惡:

我一直無法忘記,

那年我還是個懵懂的少年,

懷著一顆不安的心,惶恐的問她:

「怎麼了,是不舒服么?」

……

這太尼瑪不可科學了!!!!!

(完)

補充:居然還有私信求種的!!!!

嚴正聲明:圖片全部搜自百度!!!

-


好的,自問自答一下, 把我知道的貼上來。

——————————

人類思維的十大通病

10.賭徒謬論

賭徒謬論,即人們容易認為未來事件的發生幾率受既往事情的影響而改變。而實際不然。有些事件的幾率,比如擲硬幣得到頭像面(正面)的幾率總是不變的。即使你已經連續10次得到反面,下一次你得到正面的幾率還是50%。人們普遍以為未來事件的幾率已經改變了,尤其在賭博當中,這是一種偏見。(PS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會傾向於認為自己將會更加幸運!)

譬如,玩輪盤賭。前三輪,勝注停在黑格子。接下來一輪,勝注得停在紅格子了?錯!勝注停在紅格子的幾率仍然是47.37%(紅格子數(18)÷格子總數(38))。這個道理聽來很明顯,但是這種偏見致使很多賭博者認為轉機即將出現,結果卻輸錢。

9.反應度(霍桑效應

反應度指當人們知道有人在觀察其活動時,他們喜歡做出不同於平常的舉動。十九世紀二十年代,Hawthorne Works(霍桑製造廠)開展了一項研究:證明照明條件是否影響工人的生產效率。該廠的研究結果讓人難以置信:改善照明條件條件竟然使生產效率飆升!不巧的是,研究結束後,該廠生產效率降低到正常水平。原因是: 生產效率的變化不是由照明條件的改變引起的,而是因為有人觀察工人們工作的緣故。這裡證明了反應度的一種表現形式:當人們知道有人在觀察其活動時,他們受到激勵而改變行為,一般來說會表現得更出色。

反應度是(各項)研究當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只有採取單盲(或雙盲)實驗方法才能控制其不利影響。單盲實驗指:對接受實驗者隱瞞某些信息,以便實驗結果不受影響。雙盲指接受實驗者及實驗組織者對某些信息均不知情。

8.幻覺

此處幻覺意為把隨意的圖像或聲音視為有意義的對象。看見雲彩像恐龍,騎在火袋上的耶穌,或者後退唱片時聽到某種信號,這些都是產生幻覺的例子。(看到或聽到)的對象通常沒有特定含義;觀察者卻可能設想出某種含義。

有趣的事實:Rorschach Inkblot test(羅夏克墨跡實驗)借用幻覺來探究人們的精神活動。讓接受實驗者觀察一些模糊的圖片,然後叫他們描述他們的所見。通過分析其回答可發現他們的潛在想法。

7.自我兌現預言

自我兌現預言指:自身行為取得證實已有態度的結果。自我兌現的預言促成它本身的實現。例如,我相信我學習成績不會有起色,所以我在作業及各項學習中投入的精力減少,結果正如我所料——學習果然很差。另外一例是關於戀愛的。我認為我跟對象的關係維持不久了,因此我做出反常舉動,感情上疏遠對方。因為我的行為,我真地毀掉了這段戀情。這是心理戰術者常用的有力工具。他們給你灌輸一種想法,如果你認為事情的發生將會遵循這種想法,你最終將促成它的實現。

有趣的事實:經濟衰退是自我兌現的預言。經濟衰退的衡量方式是:連續兩個季度,國民生產總值(GDP)下降。(從GDP開始下降算起)只有等到6個月後,你才能知道經濟衰退是否發生。不幸的是,一看到GDP下降,媒體就預測經濟衰退。人們因此恐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真正的經濟衰退。

6.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即在對某人的評價中,人們喜歡把此人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特點推及他性格的其它方面。這種偏見在評價員工績效時經常出現。例如,我的員工Biff(比夫),最近三天老是遲到。我發現後,總結出:Biff(比夫)很懶,不關心工作。Biff(比夫)遲到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許他的汽車壞了,保姆沒趕來,或者因為天氣不好。但問題是:也許因為某個Biff(比夫)無法控制的因素,我看到了他的一次消極表現,從而推斷他是一個差勁的員工。

有趣的事實:外貌偏見。即人們推測外貌漂亮的人具有良好的社會素質,比如幸福感,成功和智慧。外貌漂亮的人因此獲得特殊待遇,如更好的工作機會,更高的薪酬。所以,這種推測成為自我兌現的預言。

5.合群心態

合群心態:為了避免可能的衝突,人們傾向於接受多數人的意見,追隨多數人的行為。它也被稱為「大眾心態,」即最普遍的形式,同伴壓力。合群心態可解釋時尚何以形成。服裝,汽車,愛好,風格,只需一群人認為它們很酷,這些就會風行一時。

有趣的事實:由於合群心態的存在,現在看來外表醜陋,一點也不酷,或者認為壓根都不會流行的事物,一度招來多少追隨者。例如跳傘庫(尼龍面料,褲筒肥大——譯者注),寵物石,披肩長發(如上圖示——譯者補充),錐形胸罩,塑料編織衣飾,水晶缸寵物,以及20世紀八十年代的年輕人(見上圖)。

4.叛逆性

當你認為他人的主張可能限制你選擇自由時,出於反抗的本能,你可能逆其主張而行。這種行為對於叛逆性強的十來歲小孩非常普遍。對可能威脅自由或選擇權的政策採取的一切反對措施都可稱為叛逆。個人可能並沒有必要作出某種行為,但是如果禁止這種行為,他往往產生這樣做的衝動。

有趣的事實:「逆反心理術」是運用叛逆性影響他人的一種措施。如果你想讓某人(尤其是小孩)按某種方式做事,可以教導他另一種截然相反的方式。他會產生叛逆,結果以你期待的方式做事。

3.超級折扣

超級折扣:與一項更大,但遲到的回報相比,人們更喜歡小點,但馬上兌現的回報。人們對如何決策已經做了很多研究,發現個人的決策過程與很多因素有關。有趣的是,延遲時間是作出選擇時考慮的一個重大因素。

簡而言之,大多數人寧願今天要20美元,也不願意選擇一年之後的100美元。對於立即兌現且數額更多的資金以及尚需等待且數額更少的資金,通常人們會選擇前者,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今天的美元比明天更值錢。假設年利率是9%,按此利率計算,現在的91.74美元一年後可增加到100美元,但是理智者是不會為此差額心動的。然而,可以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人們不喜歡等待,因此願意接受一個立即兌現但少很多的價額。一年後你可以拿100美元,現在可以拿50美元,你作何選擇?現在拿40美元呢?你如何界定?

2.追加投入(經提醒本質為協和謬誤

追加投入:人們喜歡繼續支持之前沒有成功的計劃。人們難免碰到失敗後再決策的時刻。當然,此時理智的行為應該是改變原策略,或者掉轉決策方向。但是,有時人們強烈感覺不僅應該堅持他們的決定,而且考慮到業已損失的成本,應該對該決定追加投入。比如,你用半生積蓄創業開辦一家公司。6個月後,這個公司明顯難以維持。理智的作為應該是「阻止虧本」,放棄目前的生意。但是,由於你已經付出了生平積蓄,你感覺自己與公司已經密不可分,對原來生意追加更多投資,期望額外的投入可使公司起死回生。

1.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一種無實際療效的藥物,由於人們相信它有某種治療功效,它產生了人們期望的療效。尤其在藥物學領域,人們觀察到安慰劑效應:給患某種疾病的病人服用安慰藥片,結果對該疾病有所改善。安慰劑仍然是科學謎團。有關於安慰劑產生「預期效果」的理論闡述,(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人們很有可能產生各種期望),即人們期望藥片治癒他們的疾病,所以心理上感覺治好了。然而,這種理論沒有解釋無實際療效的藥物為什麼能實際上減輕病症。

有趣的事實:如果得到積極效果,通常使用「安慰劑」這個詞。而如果效果消極或者有害時,可用「反安慰劑」詞語。

——————————更新10個心理學效應————————

10、鳥籠效應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里,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鳥籠效應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9、破窗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臟,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臟,再臟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有一本書叫《引爆點》,破窗效應是環境威力法則下重要的一環)

8、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 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 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7、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6、暈輪效應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他狂熱地愛上了被稱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並且和她結了婚。娜坦麗容貌驚人,但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著耳朵說:「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被稱為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丑」。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總之,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我們在交往中要盡量地避免和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

5、巴納姆效應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麼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4、習得性無助實驗

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有奧弗米爾和西里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在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3、證人的記憶(記憶重構)

證人,在我們的認識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觀的證據的人,就是把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如實地講出來的人。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證人對他們的證詞的信心並不能決定他們證詞的準確性,這一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心理學家珀費可特和豪林斯決定對這一結論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他們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

他們讓被試者看一個簡短的錄象,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第二天,讓被試者回答一些有關錄象里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說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

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一般知識是一個資料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例如,從總體上講,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2、羅森塔爾效應(皮革馬利翁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1、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會影響你的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強度:

(1)當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

(2)當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

(3)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

(4)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

(5)當涉及到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

(6)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是相似時。

————————一些實驗————————

明尼蘇達雙胞胎實驗:證實基因能夠決定一個人很多因素,比如個性

兩個傑出的心理學家Lykken和Tellegen做的,此研究是關於基因的重要性的,與教育相比,它對性格的影響有多大?要如何測試呢?同卵雙胞胎,他們具有相同的基因譜,研究那些初分開撫養長大的同卵雙胞胎,因為他們如果給相同的父母撫養,人們會說,「他們這麼相似,是因為有同樣的成長環境。」他們的外表一樣,上同一所學校,學者發現許多這樣的人,有時甚至在不同的州長大,對這些雙胞胎進行研究,發現一明顯的現象。這些雙胞胎極其相似,有時相似之處令人難以置信,像有一組雙胞胎,他們娶名字相同的妻子,在不同國家長大,直到37歲才知道對方的存在,娶了相似的妻子,喝同一種脾酒,為自己的孩子取相同的名字,有些相似之處確實令人頗感意外。但也有很少的例外,讓心理學家更感興趣的是,他們的個性非常相似,讓積極心理學家和研究幸福和快樂的人更感興趣的是,這些雙胞胎的幸福和快樂水平非常相似,即使他們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

-

————————待更——————————

推薦大家看一本書《社會性動物》~絕對經典。


女人在自己做錯了事的時候會哭,在別人對自己做錯了事的時候也會哭;悲傷難過的時候會哭,幸福來臨的時刻也會哭;過度空虛的時候會哭,極端滿足的時候也會哭;愛上一個求而不得的人的時候會哭,拒絕一個已無感情的人的時候也會哭;心裡有話說不出口的時候會哭,把心事越說越多的時候也會哭;真情流露的時候會哭,刻意掩飾的時候也會哭……

如果哭是一種行為語言,那它一定是最難被解釋的一種。因此有的時候你問我你面前的女孩為什麼哭,我怎麼會知道?即使是同性別的人在眼前哭了,那些眼淚中所蘊含的內容,也是旁人難以說清猜透的。


女的比男的愛美。


我來說一個女人的有趣行為吧。男人不會有。

女人傾向於和喜歡的男人身邊的女人交朋友。

所以,女生們請注意,如果有另外你不熟悉的女生無緣無故向你特別表示好感,請看好你的男朋友。


安慰劑效應。

每次感冒,我爹都會給我買罐頭,據說可以治感冒。


難道,不是臉紅嗎……?多圖殺流量,請小心點開,實在不行就點個贊行了,我知道您來過了。謝謝~

可惜,我的老臉已經不會紅了……只能捂臉了……臉紅這種事情果然只能正太和蘿莉才可以做呀!!!!!


靠美食就可以讓人類擺脫任何負面情緒,上帝的這種設定真是棒棒噠~


多數人在聽到放屁聲時,第一反應是聞一聞,是不是屁,還有臭不臭

--!


怒極反笑

不知道分割線怎麼做 剛才做飯時又想起一個應景兒的 膽小好奇心又強 。鬼故事啊 血腥鏡頭什麼的 又害怕又控制不住想聽想看


大家可以拿起兩隻筆來做一個實驗。首先用兩隻手握住兩隻筆,讓兩隻筆的筆尖相互靠近並觸碰在一起。對,這很簡單。現在我們閉上一隻眼做同樣的動作,看看你的表現怎麼樣。這就說明了雙眼對判斷景深的作用,也是3D眼鏡的原理之一。

------------------------------------------------------------------------------------------------------------------------還想說半規管,但怕自己解釋不清楚,說個簡單的吧。 人為什麼能判別聲音從什麼地方傳過來? 我看的一個解釋是,大腦通過聲音傳到左耳和右耳的時間差來判斷聲源的方位,那麼我們又要問了,聲音從正前方和正後方傳到左右兩耳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那我們如何來區分前後呢?事實是我們頭部並不是固定的,而是處在或大或小的運動中,這樣我們就能判斷前後了。


把植物的生殖器定義為高雅。

把動物的生殖器定義為下流。


早晨會勃起


哈哈哈哈哈看了這麼多答案都沒說到我想說的!

最有趣的 當然是人類的性行為啦!!!!

已經發現的有趣現象實在是太多了!!

附上一個鏈接 性高潮不可不知的十點

【發出來發現被審核了————轉成圖片發給你們】

1. 被一名放射科醫生觀察到並寫成了論文——子宮內發現了男性嬰兒自慰的動作(雖然搞笑成分居多)

(那些說自己小學一年級開始有經驗的簡直弱爆了好嗎

2. 你不用性官也能獲得性潮!

——有人撫摸眉毛就可以高潮

——有人刷牙都可以獲得高潮!!

——脊柱受傷,有癱瘓癥狀的人,身體某個部位會變得異常的敏感(G點么...)

——有人憑藉意念就可以高潮了!(還在擼管/夾腿的你簡直弱爆了好嗎

3. 拉薩路反射(Lazarus Reflex——你就算死了也可以獲得性潮!

(說到Lazarus,想起來神探夏洛克裡面的行動代號了嗎)

因為死人也是有脊髓反射的,通過電擊也可以獲得性♂高♂潮。

4. 潮會導致口臭

在1930年Theodoor Van de Velde所著的婚姻手冊裡面,提到了女子交合後一小時內,口中會有精液的味道(

(順便一提這個Theodoor
Van de Velde是個真正意義上的精液鑒賞家...他在書中自稱能辨別青年男子和壯年男子精液的味道)(青年男子有一種令人愉悅的味道)(壯年的男子聞起來「像極了西班牙栗子樹的花香」)(簡直卧槽)

5. 潮能治癒打嗝

——所以單身的打嗝患者可以通過打飛機嘗試治癒自己

6. 在二十世紀初,婦科學家認為,婦女經歷性高潮,子宮會收縮將精液吸入,促進精卵結合增加受孕機會。這在當時被稱為上吸理論(Upsuck
Theory)

直到1950年,著名的美國性學家Master還有Johnson,利用加入了同位素的人造精液設計的實驗,證明了這個上吸理論是錯誤的。

7. 說是這麼說啦,但是在動物界,上吸理論是奏效的(比如豬)

——母豬在人工配種時性喚起,產仔量會上升六個百分點

——所以有的農場專門製作了教程,讓農民在配種前去給母豬做個大保健

8. 雌性動物會比你想像中的更爽

上面提到的母豬們雖然沒辦法把感覺寫在臉上,但是我們不能以人的標準去衡量豬的爽感啊(

而靈長類動物會傾向於用嘴來表達情緒 比如

9. 在實驗室研究性高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文提到的Master和Johnson決定研究透徹一整套男女交媾時候的反應鏈,而實際上女性的大部分反應是在體內進行的。所以兩人研製出了一種模擬交媾儀——一個帶馬達的陰莖攝影機(wow

10. 但研究性高潮一定是一件超有意思的事情

曾經美國性學家
Alfred Kinsey 決定計算精子射出的平均距離,他曾經聽說過一個40年代的理論:精子射入宮頸的力度是確保生育的一大因素。Kinsey覺得這個理論非常不靠譜,所以他在實驗室聚集了300個男人,以及測量帶和攝像機。

然後他發現,其中3/4的男子的精液只是溢出並不是射出。當然了,他們之中的冠軍將精液射出了2.43米!(Kinsey在論文中寫道:他將兩張床單鋪在了地上,以免弄髒地毯)


我有兩個下意識行為,說來也算有趣,一個是食指總是在手掌一側的拇指上劃字,一般是「申」或者「放」字,沒有緣由。另一個是在坐車時總是看經過的汽車的車牌數字,如果任意兩個數字相加與另一個數字相等,我就心裡舒服。


更新:你們真的能做到嗎? 能做到就再試試兩邊一起做。。。。。≥﹏≤!!

同側的腳踝不能和食指同時逆向(不要和逆時針搞混)旋轉,把腳踝換成手腕亦如此。


喜歡把自己分成不同的意識形態,喜歡往自己身上貼標籤,80後、90後,「我們這一代」,「綠茶婊、暖男」然後相互攻擊,以此為樂


高中時期,每次打飯都是這樣

打完飯都是這樣

最奇特的是,排隊的同學會盯著你端著的飯菜。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人類學 | 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