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和職場上,我們應該揚長避短還是取長補短?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短板?


謝邀。一般來說,兩者都要,對自己,要揚長避短,與人相處,要取長補短。這個道理,通常都懂,也對。

但何謂長,何謂短,沒有絕對的長,也沒有絕對的短,則不太為人所深思。

一青年口才很好,新到一單位,就張揚,生怕人家不知道,於是招來白眼,長處變短處了。一青年口拙,新到一是非之地,好壞不說,結果被認為是明白人不惹是非,短處變長處了。

長處短處,常互為存在條件。行動快捷,是長處,因為快捷,可能也會粗疏,讓他不粗疏,可能就不快捷了。

生活中和職場上,以適度求最大值為好。但這會讓人壓抑,喪失自在的快樂,這又不好了。而煉到精明程度了,也別太高興,精明過人,雖會讓人讚賞,卻也會讓他人害怕。

此類事,道理上好說,做好不易。如何做,如何才能做好,得因時因地把握,還得看自己是個能做到什麼程度的人。

識人不易,明已亦難,戰勝自己更難。但知道這些道理,適時調整,總比懞懞懵懵要好些的。


我不知道取長補短是什麼意思。長處和短處往往和性格特質有關。比如我們做IT的人中比例不少的人擅長安靜思考,短於應酬交際。那麼試問,我如何用安靜思考來彌補應酬交際?我也不知道揚長避短是什麼意思。在職場上混久了總難免有工作需要的時候,避無可避。我說不幹就可以不幹,那我不是在工作,我是在耍酷。

所以平常心就好,不要刻意顯擺長處,也用不著有心示弱。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保證完成,有人需要幫忙主動一點,發現自己做不到就及時知會老闆和同事,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至於如何看待自己的弱點,無非就是回答三個問題:

  1. 誰能沒有弱點?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上班叱吒風雲,在家家庭婦男,這種完美無缺的人物只存在於YY小說里。別把自己想成神仙。

  2. 誰來定義弱點?我擅長說話,喜歡安靜的會覺得我呱噪,話癆卻覺得我可喜;我不愛說話,習慣了觥籌交錯的會覺得我不識相,安靜的會覺得我是個好書友;我說違心的話,和平主義者可能覺得我顧全大局,可陰謀論愛好者卻指摘我城府難測需要提防;我無論好壞皆直言相告,直腸子會覺得我坦坦蕩蕩,可文藝青年們還覺得我憤世嫉俗丟了他們尊貴的面子。世界之大,我能照顧到多少人?我何苦要為了別人的看法而活?
  3. 發現了弱點怎麼辦?我總能聽到有人說我社交不行,要提高社交能力;但是人一天就24小時,我花5小時去社交,就短了5小時安靜思考的時間。既然我本來就無心社交,為什麼非要做呢?有人說我不去社交就會失去這個那個blah blah,但我不去思考是不是也就什麼都不會失去呢?那只是對那個人而言,對我來說顯然不是如此。所以做自己想做的就好,其它的大可以一笑置之。

無論長處短處,首先是正視和理解自己。只要還在工作稱職這個基本的範圍之內的,自然顯露就可以了。如果說工作上有人因為某些弱點看不慣另一個人,那我只能說他們自己該首先反省。

一家之言,隨便看看就好。


「揚長避短」 和 「取長補短」 意思相近,何來選擇呢?(特意查過辭典,兩者確實是近義詞。)我猜題主可能想問的是這樣一個問題:生活中和職場上,我們應該著力經營自己的長處,還是著力彌補自己的短處?我就根據這個理解來回答吧。

打個比方,有一個人擅長數學,他選擇了數學專業,畢業以後,成為了一名數學教師,這就叫經營自己的長處。同樣是這個人,他文學的底子很薄弱,雖然數學很好,但他還是覺得人生缺少點什麼。於是,他去讀了中文專業,畢業以後成為了一名作家,這叫彌補自己的短處

那麼,在這兩條路之間,我們該怎樣做出選擇呢?

首先,我們該考慮自己嚮往的人生是什麼樣的。以經營自己的長處為主,能夠很快在這個高度分工的社會裡獲得一份工作,並取得不錯的業績。等有足夠的條件以後,可能很多短板自然不再構成約束了。而以彌補自己的短處為主,當然,最理想的結果是成為全能型人才,可大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博而不專。也許我們能因此獲得更為豐富的人生體驗,但卻不太容易取得成就。(畢竟有些天賦的東西,不太容易改變。)

其次,我們要考慮時間因素。如果你還年輕,短板有很多,長處不明顯,自然應該以廣泛學習彌補短處為主,同時發掘和強化自己的長處。如果你正為就業做準備,顯然,挑選一個專業精進發展,熟練掌握幾項技能,可能更為緊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體系是按照基礎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順序組織起來的。

第三,不同類型的職業對全能型有著不同程度的要求。比如,coordinator 的工作可能就比純粹的技術崗對「博」的要求更高一些。

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合理的做法是把兩種模式以某種比例混合起來,同時,在避免短板拉後腿的情況下,偏重前者(經營長處)。在這裡,我特別想提醒的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有涯而知無涯, 新手玩家非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追求完美主義。比如,玩《文明》的時候,如果你什麼都想要, 鋪城、建造、造兵、傳播信仰、發展商業、點科技樹,還想收穫一個不錯的快樂度,你會面臨龐大的預算赤字,並且發展地非常緩慢,反而和你追求強大的初衷背道而馳。(當然,如果你的樂趣不在於取得勝利,而是儘可能地體驗遊戲的多元性,這當然沒有問題。)

很多人對自己身上的弱項非常介意,卻忽略了我們不可能什麼都做的很好的事實。不然,人們為什麼要參與市場交易,為什麼要和別人合作呢?當然,我能理解,這裡的原因可能有外界強加的目標(比如有些父母會逼迫明顯不適合的孩子讀博,可能僅僅只是為了自己在親朋面前有足夠的談資。);或是掉入了另一個舒適圈裡——探索未知的世界可能比解決自己身上已知的短板更令人焦慮不安;還有可能是在童年時侯受到了刺激,從此身上的短板變成了一個令自己無比恥辱的東西。人慢慢地要學會接納自己,與自己和平相處,因為這比 「頭懸樑、錐刺股」,更有利於獲得來自自己潛能的回饋。

缺乏技巧的「苦心人」,上天總是要辜負的。

---------------------------------------------------------------------------------------------------------------

補充1:

在考試中,戰略性放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盡量按照試卷的分值比例來調整自己的作答時間。當遇到某些題目一籌莫展,又需要你繼續投入大量時間,這時候,應該果斷放棄。心理素質欠佳的學生很容易在這裡陷入焦慮,影響了後續的答題,從而全軍覆沒。

補充2:

如果當初馬雲覺得自己不懂會計,就去報了一個 CPA;不了解法律,就去念了一個法碩;不懂技術,就去修了 CS。那麼,也許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了。(可能會多了一個知名跨界答主馬老師,哈。)


兩點:

第一、明確是學習場景還是工作場景。

第二、學習取長補短,工作揚長避短。

高效節約時間,時間彌補短板,動態交錯,螺旋上升。

低效耗費時間,短板拖累發展,動態交錯,原地踏步。


感謝邀請!

1.揚長避短都只是立場的不同

2、建議做自己,跟著自己心走,不要去妥協,要堅持,哪怕反對你自己的是個權威

3、只有做自己猜是別人無法複製取代的。

4.除非你不想卓越


能揚長避短就揚長避短,避不過去就取長補短,實在不行就以短搏長


揚長不避短。


揚長和避短是要分階段的。在初入職場的時候,一定要揚長,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第一是立足,第二是打好在職場中的根基。而且一個人在執行層的時候,企業更關注的就是你的技術能夠帶來的效益。

當你逐漸升入管理層的時候,就要開始避短,因為管理者除了相關技術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宏觀的思維和個人影響力,你的缺點很可能就是阻礙你的關鍵因素,特別是性格方面。因為管理層不僅要把事情做好,還要把人管理好。


揚長避短是加閃避,取長補短是加攻擊力


個人感覺,在正式參加工作的那一刻,所有的長處和短板就基本上已經在之前的學習生活中確定了,工作的頭兩年只不過是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至於改變,80%的人只是說說罷了...

幹嘛要改變,再怎麼改變都沒法成為完人,還有一部分是怎麼變都是那個樣子...


相信搜索這個問題的人都是想要在職場有所發展的人,所以我的建議是揚長補短。前期揚長,後期補短。給領導們了解你的時間,看到你的努力,突破、超越自己,畢竟職業生涯不是每次弱點都可以避免,有時的弱點是致命的。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職業發展 | 成長 | 職場 | 職業規劃 | 社會 | 個人成長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