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家在養生方面有哪些共同點?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 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 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 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靜而養心,繼而養生。

傳統認為喜多傷心,怒則傷肝,思多傷脾,悲憂多傷肺,恐驚則傷腎。人如果不能保持一個好心態,就會七情紊亂五臟不調,讓身體的平衡出現問題,繼而生病。

儒家《禮記·中庸》孔子說:「故大德……必得其壽。」

道家《清靜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佛家不重身體,但一切以修心為主。


我曾當面問過幾位首屆國醫大師,他們都是八九十歲的高齡了,我問他們:「您是怎麼養生的,有什麼訣竅沒有?」

其中一個國醫大師說他的養生經驗有三條:第一,吃得少;第二,從來不運動(這條不值得推廣);第三,一天三包煙(當然這個更不能推廣)。還有一位國醫大師,他的養生經驗也是三條;第一,幾乎不運動;第二,幾乎不吃熱東西;第三,幾乎不洗澡。另一位國醫大師說他的養生經驗有兩條:能吃能睡,沒心沒肺。我接著問他:「那您都吃些什麼呢?」他說:喜歡吃肥肉。

這些老人在養生某一個方面,比如飲食、運動……千差萬別。但是有一條卻是共同的:心態很好,換個說法就是懂得「養神」。 《道德經》里說的「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要讓飄蕩在外的魂魄回歸身上,「摶氣致柔」「復歸於嬰兒」就是養神。

2

養神歸根到底就是文化、修養、境界、心情。

亞聖孟子就是非常好的實踐家,他提倡「養浩然氣至大至剛」。其中核心環節是兩個:知言和養氣。

所謂「知言」就是「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即智慧、機巧層面的修鍊,精通融貫各種知識和技術;所謂「養氣」就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也,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中所說的氣,即通過修心、弘志來培養、引導而展現在身體上、表現在一舉一動中的一種至大至剛的大丈夫氣象,而這過程中引領、掌控心智和身體的力量就是氣。

3

其實,儒、道、禪、醫等各家的養生都非常重視養神的問題,儒家講正心,道家講靜心,禪家講明心,醫家講養心,而且各家都有自己的境界和次第。

儒家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還講「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道家講「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還講「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卓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禪家講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等五種核心次第,還講大眾、羅漢、菩薩和如來等諸多境界分別;醫家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還講「誦、解、別、明、彰」的為學次第……歸根到底都要強調一個「神」字。


瀉藥,

儒家版本: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道家版本: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

道教版本: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清凈經》

佛教版本: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心經》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六祖壇經》

此處之所以分道教和道家版本更多的是指道家的思想和道教的宗教組織形勢關係,並無其他含義。

還有說佛教不知道養生的幾位答主!!

《甄正論》卷下:保精養氣,韜光藏暉,全生遠害,無為寂泊,恬恢清虛,少私寡慾。

《阿昆達磨大昆婆沙論》: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服醫藥,用醫言,避災危,遠凶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天。

《辯惑篇》卷二:然壽命長短,骨體強劣,各有人焉。善養者終之,勞擾者半之,虛用者天之。

《金剛頂瑜珈理趣般若經》:能自調伏忿怒等過,亦能調伏一切有情,常生善趣受諸妙樂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當觀美味如毒藥,以智慧水灑令凈,為存此身。雖應食,勿貪色味。長巍齋懦慢

《婆沙論》:食所宜,食應量。生者令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得其德福。可得長壽,泥洹之道。

《摩訶止觀》:棄絕五蓋,如治內疾。


瀉藥

不太懂

養生這個概念從哪來的?《莊子·養生主》:「文惠君 曰:『善哉!吾聞庖丁 之言,得養生焉。』」養生是中國道家的一種思維方法。

對於佛教而言,養生沒有意義,他要的是解脫和成佛。後世出現的佛教的養生的功法都是中國人自己編的,屬於被同化以後出現的現象。

儒教是講倫理的教,他也沒有養生的概念,他要「事君主」。

另外,修行和養生是兩個概念,修行是玩命的,有很大的風險性。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不太懂。


少洗澡


謝邀。

不是特別清楚,不過根據我很尊敬的一位前輩所說,儒道兩家其實一也,一言以蔽之:養氣。不論跑步、打拳、游泳、登山、學文、避諱之類,都是為了養氣而已。

佛家之事不了解,不評論。


儒釋道三家養生共同點很多:

1.百善孝為先。孝道涉及人身難得今由父母來,儒家講「天地君親師」只不過遵循:禮義仁智信忠孝廉勇;道家講父母之恩比天高把父母殿設在最高處,講「道德仁義禮忠信」;釋家講出家必須首先徵得父母同意,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講「因果、性起緣空無智亦無得」。因為三家都認可「祖德遺傳」,人才有根基,才能溝通能量和好的信息,而利於身心。

2.都遵循「天道」遵循規律,不逆天而行,都講「餓來吃飯,冷來穿衣」,都講生命在於運動。都講遵守政府法令,不違法亂紀。也只能這樣才能談到修身養生。

3.都講要有愛心。儒家講仁愛,道家講親和萬物,釋家講愛別離之苦、歷劫父母親眷在六道輪迴救拔。也只有愛才有良好的信息場,才能談得上養生的入門。一個自已都不愛自已,不愛惜生命的人何談養生。

4.都講「正身」「修身」。儒家講行住坐卧都要有坐有坐相,走有走相;道家講打坐修身、睡有睡功;釋家講威儀、行住坐卧不離這個(守心)。因人體肌肉骨胳都有各自收縮放鬆的軌跡,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卧傷氣,久坐傷肉。

5.都講靜心凈心少欲。儒家講慾壑難填、己之不欲勿施於人;道家講清心寡欲、三皈五戒;釋家講六根(六賊)六識六欲、要斬斷六賊歸覺路。內在包袱太重總有拖垮的一天。

三教原來一脈承,要細說還有不少,擱筆以待大家斧正!


這個問題很大,道家是貴生,天人合一。儒家是殺生成仁,義大於生命。佛家身體是臭皮囊,但人身難得,應是我生已盡,不受後有。


都是堅定你繼續活下去的信心。


罪莫大於欲,禍莫大於咎.


佛儒都沒有都沒有刻意的把養生拿出來說哦,所以你這個問題沒法回答。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強答這個問題。。。。


共同點是老年人


謝邀。抱歉養生學不懂,末學只知道一心常念阿彌陀佛名號,得清凈心,沒有煩惱,自然也就不生病了。

阿彌陀佛,頓首。


我只強調一點,佛教是要飯的,沒有養生觀念,活下來就不錯了。


佛教的課目有散播慈愛,合適及適量的食物,破除昏沉培育覺知等等,都對自他福利的維護大有益處,道家和儒家在自我修行這個領域,都是接鑒佛教的教法,略做改造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