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被拆散的汽車是什麼型號的?
圖片來源:《視野》第32期:日系車崛起史
Part 1, 針對問題
這張網易汽車圖片的出處來自 Toyota Global,根據豐田的文字描述,這張圖裡的人應該是在一家裝備製造與機床生產企業中,網易對於這張圖片的描述是有問題的,這張圖片根據豐田的文字是在1933年前後,並非是在戰後。根據豐田描述圖中豐田的技術人員這次對於美國汽車工業的訪問開始於1933年6月,結束於1934年3月。
豐田在1933年前後還未能產出汽車,豐田的汽車業務部門在1933年9月1日組建,豐田自產的第一輛乘用車原型車是在1935年,文後會有交代,這張圖片內的零部件只可能是美國當地品牌汽車的零部件,而根據豐田的黑歷史,有很大可能是 Chrysler DeSoto Airflow。一輛很普通的民用車,並且賣得不怎麼好,Chrysler後來又在這輛車的基礎上改了改出了幾個車型還賣得好些。根本不是所謂賽車,豐田1933年都不會造車,跑美國去拆人賽車,可能么?
來源:http://www.toyota-global.com/company/history_of_toyota/75years/text/taking_on_the_automotive_business/chapter2/section2/item1.html
豐田網頁原圖:[1]可以看到圖片中牆頭上的的 「Kearney Trecker」,下一段文字解說這個。先給一張 Chrysler DeSoto Airflow 的底盤圖,後面再說為什麼我覺得是這個車。
圖片所有者[2]:Flickr用戶Jack Snell http://www.flickr.com/photos/jacksnell707/Part 2, 針對圖片
Toyota Global 原解說:Director Oshima (second from left) and others examining an automobile part production machine tool while at Kearney Trecker Marwin Ltd.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關文字:
In prepar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utomotive Production Division, Kiichiro sent director Risaburo Oshima to the U.S. and Europe in June 1933 to purchase machine tools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that had been studied beforehand. Oshima traveled from Yokohama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h director Rizo Suzuki on what was officially an "overseas inspection", returning to Japan in March 1934 having purchased the desired machine tools.
原文意思指的是,豐田喜一郎 (Kiichiro Toyoda) 為了籌備汽車生產業務在1933年將大島利三郎 (Risaburo Oshima) 採購汽車生產所需要的設備,這張圖片是利三郎當時在美國的 Kearney Trecker Marwin 公司驗收零部件生產機床,而豐田喜一郎當時為了學習如何造車,拆了許多美國車,需要了解這些美國車零部件的製造工藝,前往裝備製造與機床生產的企業進行詢問是合情合理的。
雖然看起來確實那些零部件可以構成一輛整車,但牆上的文字「Kearney Trecker」確實指向了一家位於威斯康星州的 Kearney Trecker Corporation,而這家公司一直都是裝備製造與機床生產企業,並不直接生產汽車。
關於豐田介紹文字中的 Kearney Trecker Marwin 公司的介紹可以看以下鏈接,不過豐田自己的歷史介紹似乎用錯了名字,這家公司的主體似乎之前的名字是 CVA,也是一家機床生產企業,在1966年由於 CVA 公司的股權持有人將股權賣給了上面提到的 Kearney Trecker Corporation 而變更改名為 Kearney Trecker,後來又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與 Marwin Machine Tools of Leicester 合併,才有 Kearney Trecker Marwin 這個名字的。(扯遠了……掩面走— _—|||)
Kearney Trecker Marwin 公司出處鏈接:http://www.mybrightonandhove.org.uk/page_id__5835_path__0p115p210p675p.aspxPart 3, 繼續扯遠
既然從題主的問題上扯遠了,那就多說兩句。。。
在那時豐田喜一郎同志主要拆解學習的汽車與購買的汽車圖紙大多來自於1933款與1934款的 Chevrolet 和 Ford,以及一輛1933款的 Chrysler 旗下的中端品牌 DeSoto 車型,通過拆解零部件來逐個零部件學習如何造車。豐田喜一郎當時拆解過 Chevrolet 的發動機、福特的卡車底盤,並拆解了當時市面上第一款流線型車身的 DeSoto Airflow 來研究流線型車身的構造與轎車底盤的構造。最終豐田的頭一輛原型車最終的量產版本 Toyota AA 與 Chrysler 被拆解的 DeSoto見下,豐田的頭一輛車 Toyota A1 基本上就是拷貝不走樣 DeSoto Airflow 來的,DeSoto 這輛車1933年量產,豐田拆完了之後1935年就產出了三輛原型車,並在1936年開始量產這一原型車的量產版本 Toyota AA。
所以我覺得圖裡的零部件屬於 DeSoto Airflow,豐田喜一郎為了自己在日本進行生產,需要了解這一車型的零部件生產工藝,於是就去請教 Kearney Trecker 的工程師了。
豐田之後用這一輛車東改改,西改改,又生產出了一堆Toyota AA、AB、AC、EA、EB、AE、BA不同型號的車車,是不是頗有比亞迪前世的風範,
-「比亞迪君你好,這裡是豐田喜一郎,我來教你如何改裝 DeSoto Airflow ~」,-「Toyota 桑你好,這裡是王傳福,我來教你如何改裝Toyota Corolla~」,
-「你!」相關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Toyota_AA
1935款 Chrysler DeSoto Airflow [3]
1936款 Toyota AA [4]
Part 4, 和題主套近乎以及圖片來源、附註
希望題主喜歡我的回答,我好久不答題了……另外第一個網頁鏈接可以拿來看看豐田自己介紹的豐田歷史,並沒有繞過自己抄襲克萊斯勒的黑歷史,還是蠻客觀的。
圖片來源[1]: http://www.toyota-global.com/company/history_of_toyota/75years/text/taking_on_the_automotive_business/chapter2/section2/item1.html
圖片來源[2]: http://www.flickr.com/photos/jacksnell707/7049102197/in/photostream/圖片來源[3]: http://www.conceptcarz.com/vehicle/z1933/DeSoto-Airflow.aspx圖片來源[4]: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Toyota_Model_AA.jpg附註1:圖片版權歸來源所屬;附註2:回答版權歸我的鍵盤所屬,沒標引用的都是我的鍵盤無意識行為自動生成的,我家鍵盤桑的約稿費很貴,嗯,就這樣。推薦閱讀:
※excel與word如何數據鏈接?
※IBM宣布:成功研製出了量子計算機原型機,量子計算機商業化正在加速!
※華為有什麼黑科技?
※袁嵐峰: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是偽問題
※未來10年互聯網還會是個好行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