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教育發展重心在理工科對後世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和別人對這個問題有了點爭執,因此請教知友看法。建國初期國家將發展重點放在了工業建設上,培養出了一批技術骨幹(這些人很多都成了行業脊樑),並且仿照蘇聯將部分大學的院系重組為專業性很強的學院。而且好像有一部電影叫大西洋海底來的人吧,在全國掀起全民傾向理工科的狂潮。我成長環境也是嚴重重理輕文,對於文科生極盡嘲諷(體育生藝術生反而躲過一劫)。然後大學開始混跡論壇了,發現網上的文理圈子真是兩個極端,理科生們還是對文科生們冷嘲熱諷並稱呼他們為「文傻」,但是有一群人天天討論哲學政治經濟社會現象討論得一股小圈子特有的優越感爆棚,包括開頭說的那個爭執就是認為理科生是理呆,還有以前一個同學的說過文科生都是當甲方的,理科生都是當乙方給甲方幹活被甲方虐的云云


人人網上的一條狀態:

【今天聽一個CBC同學和我說,他讀engineering是為了賺錢下一代讀doctor,因為加拿大讀醫學費貴。下一代讀醫是為了賺大資本給下下一代讀business,下下一代讀商是為了賺夠資本給下下下一代讀arts!讀engineering為三代阿,聽地我淚流滿面。。。】

然後轉到微博上有人說讀arts之後變成同性戀就沒有下下下下一代了。。。


利大於弊

個人覺得問題需要調整一下,中國對理工科的重視不僅是壓制文科,更多的是理工科數量的極度擴張。比如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逼近700萬,70%左右是理工科。建設國家當然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工科,文科更多的是服務於建設,而不是直接建設。

這一切都要上溯到院系調整,個人覺得確實矯枉過正,某種意義上這是對國民黨統治時期的大學政策的報復性反彈,因為在其20餘年的統治中,高等院校的工科畢業生居然只有3萬餘人,文科類的畢業生是這個數目的好幾倍,對於一個亟待工業化的擁有4億人口的農業國而言,這就是個大號杯具。而民國的統治階層對工業化並無多大興趣,買辦們甚至巴不得中國工業倒退,這樣他們才能從與國外的貿易中牟利,再想想民國杯具的鋼鐵產量和發電量,新生的政權不想再挨揍的話,必須要改弦更張。

1950年6月,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時任教育部長馬敘倫在講話中就提出:「我們的高等教育,必須密切地配合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國防建設的需要,而首先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對於一個百廢待興的新生工業國,最重要的當然是恢復經濟,建設國家,這就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而蘇聯給中國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樣例

在1918—1928年受到中等教育,或者受過完全和不完全的普通和職業教育的人有73.8萬人(每年約6.7萬人),在1929—1932年達到57.7萬人(每年約14.4萬人),1933—1937年達到110.9萬人(每年約22.2萬人),1938—1940年達到140.5萬人(每年約46.8萬人)。到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時,蘇聯在培養大學專業人員方面,從一個歐洲最落後的國家躍居世界第一位。在1937—1938年,蘇聯大學生人數超過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大學人數的總和

顯然,蘇聯模式是當時中國唯一能選的屌絲逆襲路。1950年新生政權樹立了兩個按照蘇聯經驗實行「教學改革」的「樣板」:其一是文科的中國人民大學,另一個是理工科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仿效蘇聯工業大學的模式管理。而中國人民大學的任務是「教學與實際聯繫,蘇聯經驗與與中國情況結合」,為全國高校培養馬列主義政治理論課的師資,同時大批培訓「調干生」,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一所學校的經費就占教育部全部預算的20%。可見中國並不是不重視文科,而是希望按照蘇聯的經驗建立自己特色的文科體系,說白了,中國剛開始對文科的理解就是政治教育佔大頭(政法一家的也只有中國了),否定了歐美國家以及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的理念與有益的學術傳統,這個現在被證明是有問題的。但是中國模仿蘇聯的體制也取得了比肩蘇聯的成就,從一個理工科人才匱乏的國家一躍成為培養工程師最多的國家。在取得數量優勢的情況下,開始逐漸取得質量的進步。

另外一點,中國對理工科的重視不僅表現在對文科的壓制上,還表現在對數量的變態追求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工業基礎薄弱,人才匱乏的大國,最頂尖的那幫人的水平其實並不是國家最需要考慮的,國家需要的是大量水平湊合的低端和中端人才。目前的結果也是當初計劃的必然產物,專業人才的驚人增長,整個國家遍地都是理工科人才,但是卻鮮有水平一流的大師。這些水平還湊合的技術人員對於提高整個國家的工業水平是非常有效的。

與中國形成對比的是印度,印度的高端人才比之中國並不遜色,但是印度坑爹的基礎教育和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導致其工業水平簡直就是坑爹,你可以想想你用過多少印度的產品。所以印度現在還能一年能餓死百萬人,鐵路事故再死上萬把人,沒有巨量的理工科人才推進這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有再牛的軟體工程師,航天科學家和哲學家也挽救不了社會的底層民眾。還有另一件搞笑的事情,印度的大學學費很便宜(據說一年40快人民幣,數據來自某自由派人士),為什麼這件事情搞笑?因為印度的義務教育中私立學校的戰鬥力完爆公立學校,而且公立學校輟學率接近30%,大把的底層民眾連公立的小學都上不起你告訴別人我大學學費便宜,請問底層民眾能逆襲么?倒是國內一群人頂禮膜拜,讓我充分認識到我國的基礎教育其實並不是那麼成功。況且,這個國家甚至有一半的兒童營養不良,而中國現在則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兒童肥胖。諷刺的是,印度在建國的時候是世界排的上號的工業國,鋼鐵產量,發電量,人才儲備等等完爆我國N條街。經過60餘年的努力,終於,終於成為世界進口軍火,機器,電子設備最多的國家之一,俗稱「傻多速」。

就效果的對比而言,個人認為中國對理工科的重視是利大於弊的,畢竟我們還是個物質稀缺的國家,如果建國初期依舊效仿英美的話,高端人才固然會有,但是沒有大量的水平湊合的工程師,那麼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困難。比如我的父親,我爺爺奶奶都是文盲,掃盲之後勉強能讀寫,但是父親湊合著讀到了初中畢業,工作後被選派去學習了一段時間,成了水平湊合的電氣工程師。最令我蛋碎的是,他的書法老師居然是江蘇書法協會的副會長,當年的師資還真是強悍(我看著自己的一筆爛字欲哭無淚)。他們這種水平一般的工程師在中國遍地都是,做著基礎的工作,這就夠了。我父親做的時間最長的工作其實很簡單,保障一個鎮子不停電,同時協助居民改造電路,你可以想像下,沒有這些電工,農村和鄉鎮會是怎樣一個悲劇的場景。所以留學印度的同學抱怨老停電的時候,我一點也不驚訝,他們缺少的就是這些能湊合用的工程師。雖然父親這一輩人並無什麼人文素養,除了幹活養家之外的娛樂活動就是喝酒吹牛,甚至雖然一筆好字卻連個便條都能寫出3個語病,但是他們深刻的改變了我們這個國家,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文科教育缺失也很嚴重,例如對歷史人文一竅不通,但這是非常無奈的一個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人的綜合培養也會越來越強,至少我們比父輩強了很多不是嗎?最新的教育改革宣告了中國文理分科的終結,歷經60年的摸索和努力之後,中國終於蛻掉了蘇聯的殼,我們的物質水平已經足以支撐起一個初具規模的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了,這就是中國當年全力發展理工科的成果。

在我身上,中國的足跡是這樣的:文盲(爺爺)=&>入門工程師(父親)=&>競賽出身的理科教師(我)=&>大師(我的學生,吹個牛先:-D)


記得句話,忘記出處,大致意思:

讀工科是為了我的後代能讀得起理科,我的後代讀理科是為了他的後代能讀得起文科!


準確的說,不是重理輕文,而是重應用,輕基礎。因為雖然說的是理工科,但其實重點在工,不在理。


文理分科本身就有問題,理科生黑文科生更是暴露智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在社會分工里都要進入介於文理之間的行業。如果「理傻」非要找事,可以問問他們有沒有畢業後成為物理學家、化學家或是生物學家。

我國教育體系量足價低,但也給人一種錯覺,好像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形同仇敵,好似世界上只有文科理科那麼幾個行業與學說。

建國初期其實是側重發展重工業,跟學校里什麼文科理科都沒什麼聯繫。


極盡嘲諷說得太貼切

餓著肚子的時候有多少人還有風雅的興緻?

至少現在大家吃得飽了 就有真心喜歡文科的(也有學不會理工科的)人去風雅

對 個人認為絕對是利大於弊


樓上各位仁兄吃飽了飯閑得蛋疼在這吹牛,這已經回答了問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你看看建國之初的經濟環境就知道應該先做什麼了。

如果現在的經濟環境還像建國初期一樣,肚子都填不飽,還有時間和精力討論這些無聊的問題?

再引用趙本山小品中的一句台詞來說明一下:吃沒了、穿沒了,還臭美啥!

這雖然講的是農業方面的,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還是嚴重依賴工業、科技的進步的。


弊大於利。


任何健康的社會都想要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均衡發展,早期的重理輕文導致知識階層社會知識缺失,與日後國家政治體制失衡,造成巨大動亂有一定關係,而十年的動亂造成的破壞遠遠高於多培養出來的那麼點理科人才創造的價值。


另一方面,到了今天,金融體系複雜化、國際關係複雜化、文學藝術高度發展,這些領域必須由相關專業人員從事。不懂物理的一般不會對物理學的發展指手畫腳,因為大家了解知己在相關方面的無知,知道信口胡來是很可笑的。然而,很多不懂政治歷史的人卻喜歡對政治歷史妄加評論,甚至輕視文史類科目,在專業人士的眼裡其實也是十分可笑的,只是他們自己沒感覺到。


利大於弊。設立文科主要就是為了拖延失業問題。


都餓死了搞什麼詩詞歌賦,養幾個如院長般會寫個***賽過親爺爺的文人就夠啦。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教育 | 社會 | 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