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孩子快樂,卻為何經常「逼迫」孩子?親子之間的矛盾、無法溝通等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孩子小,不能理解家長,有情可原;
家長曆經滄桑,世間冷暖,為何卻不能理解孩子?親子關係惡劣,本質上是父母的無能、溝通能力低嗎?
孩子的成長很快
而家長的成長很慢。對5歲的孩子而言,一年佔到了他已經經過的人生的5分之一,但對家長而言,這一年只有40分之一的分量。
所以孩子知道自己和一年前的自己已經不一樣,但家長往往難以意識到這一點。
當孩子處於嬰兒期的時候,對於家長是有著完全的依賴性的。
這個時期,他要吃要喝要拉要撒都只能依靠家長,家長需要全方位地包辦孩子的整個生活。而當孩子逐漸長大,需要家長插手的事情越來越少。
但家長往往意識不到這種改變,仍然按照慣性想要去插手以前孩子需要他插手的事項。用那啥點兒的話說,「落後的生產關係無法滿足發展了的生產力的需要」,大概是這種感覺吧。
孩子已經長大了,但大人仍然按照小孩子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你問「家長曆經滄桑,世間冷暖,為何卻不能理解孩子?」在我看來,有為數不少的家長,並不是「能」或者「不能」理解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想過要去理解孩子」的問題……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很多家長遇到這種問題,往往會問「怎麼能讓孩子改變」。
並且執著於描述他們所希望孩子變成的樣子,或者說,發泄自己的想法不能實現的鬱悶情緒。卻並不真的琢磨「怎麼」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即便指出「家長的行為才是改變的關鍵」,也往往只能得到「老師您說得對,可我們年紀大了,改不了了」之類的回答,人總是更容易【期望別人改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下決心【要改變自己】。(無論是在對孩子的事情上,還是其他的事情上)從這個方面來說,為什麼感覺中老年人都比較不願意改變?這個回答我覺得有點相關,可以參考一下。看家長過的幸不幸福,就知道他們擅不擅長幸福這件事,不擅長的就不要聽了。
-
家長都希望孩子快樂嗎?
我覺得並非如此。不幸的是,大部分家長的教育行為,是以社會評價為導向的。
「我這是為你好」的意思是,「我這樣做是為了讓你得到更高的社會評價」。
而在根源上,這是因為,「我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得到更高的社會評價」。
我當然不是說社會評價不重要。開明如我,以後如果有孩子了,在家裡絕對不會因為「把筷子插在米飯里」之類的事情責備孩子,但是出門在外,一定會提醒她/他遵守這些所謂的規矩。
有這樣一個趨勢:個人越成功的家長,越容易把孩子的快樂置於社會評價之上。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他們自己已經不需要更高的社會評價了。
-
但是,也有很多人,嚴重誤解了「孩子的快樂最重要」這個宗旨。
孩子的快樂確實最重要。
但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的競爭力也同樣重要——它其實關係到孩子未來的快樂。
這兩件重要的東西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矛盾和摩擦。處理好它們的關係,才是教育的藝術。
事實上,它們的關係是不可能處理「好」的。完美方案是不存在的。這永遠都是權衡與妥協的過程。
只是,不管羊多快樂,放羊式教育不是藝術。
-最主要的是家長自己的三觀分裂、扭曲。家長們所謂「為孩子好」的行為,要麼他/她們自己很少去實行,反而會期待孩子去實行,要麼自己的要求自相矛盾。而孩子是最敏銳的觀察者,往往可以輕易地發現這種言行不一致,從而導致家長的所有言論都被視為說謊或者忽悠。
因為家長知道快樂是有代價的,但孩子不懂。
有些家長不注意溝通,讓孩子肯吃苦,就要讓他意識到有吃苦的必要。
人不是逼出來的,是教育出來的。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快樂?
關鍵是現在快樂還是將來快樂的問題。大多數家長面臨的選擇是讓孩子先快樂後痛苦VS先痛苦後快樂。【撇開少部分思想開放,且經濟實力雄厚,能夠保障孩子一生快樂無憂的家長不談。】大部分家長社會經濟地位一般,他們希望孩子將來成功,出人頭地。在他們看來,成功=美好快樂的生活。
家長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幸福後半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結論。可是,孩子是沒經歷過也很難理解這一些的,家長只得「逼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因為他們看到甚至感受過社會的殘酷。例如:放學回家是應該寫作業呢還是看電視呢?孩子看到的是現在的快樂被父母剝奪了,家長看到的是孩子預支了後半生的快樂來獲取此刻短暫的快樂,視角都不一樣不衝突才怪。不錯,家長希望孩子快樂,但他們不是只有這一個希望,還有在朋友同事親戚那裡面上有光,自己未完成心愿的滿足,以及在孩子面前獲得肯定,錯誤的認為自己養孩子的付出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回報。他們不是只有父母這樣一個身份,時時還會受到其他自我意識的影響。社會上的極端事件,比如當父母的吵架把孩子做磨心,離婚時對孩子的傷害等等,無不是他們彼時把為人父母的責任放到腦後了。
誰說家長都希望孩子快樂了?
真正能把孩子自己的幸福和快樂放在第一位,以此為原因養育孩子的家長,我相信絕不是全部。
而如果不是真正把孩子放第一位,當孩子做出會和他們需求衝突的事,當然就會有矛盾發生了。比如孩子這麼做讓我丟臉了啊、孩子這麼做是不聽我的安排啊、我覺得這樣對孩子最好但是他不接受我的觀點偏偏有自己的觀點啊、之類的。*我僅僅就自己的經歷和所見所聞做一些我自己觀點的闡述,如果偏頗請指出。
孩子小,不能理解家長,有情可原; 孩子是在逐漸的成長之中的,小時候常被父親嘮叨「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之類的,可是我母親很少說這些話,小時候大多數的挨打不是因為不學習、考試成績低,而是偶爾因為不聽話,吃餃子沒吹一吹(聽起來可能很荒唐),小時候學習不好,可能會接受一些懲罰,這個是在我小學3年紀的時候才樹立起來的意識,而我毫不誇張的說,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上學,因為父母沒有跟我講。 以上都是我的個人經歷,寫的很簡略,只是想通過此說明一件事情,父母是可以和孩子建立有效溝通的,可是對於很多事情,父母沒有抱著一種孩子還不懂需要跟他仔細說明(或者是一個有創意的答覆)的態度,很多時候導致的是孩子的茫然無措,試問多少人是在入學以前就知道上學是做什麼的,試問誰在自己的家庭里接受過正常的性教育,試問有多少父母真正注意過孩子各種心理期的到來?(叛逆期的孩子要理解父母確實很難,因為那時他們對自身、對這個社會抱有一種疑問)至少在我生活的環境里同時代很少有父母能做到。一旦因此產生了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或者是兩者產生了隔閡,那麼孩子想到父母的時候第一時間肯定不是理解,而是類似於憤恨的一種情感。家長曆經滄桑,世間冷暖,為何卻不能理解孩子?對於這個我還是想說說我自己,小時候真的感覺自己很多想法,很多的事情不能被父母所理解,高中逆反期來臨我也經常問自己我到底幹什麼活著……但是現在看來很多事情責備我的父母是根本不對的。(雖然,小時候的某些事情確實是父母不對,不過自己就沒有做錯的地方?) 我現在21,大學即將畢業,如果我5年後結婚生孩子,試問,我能有多少社會經歷?即便我有這些社會經歷,那麼這些經歷對於撫養嬰兒期~幼齡期(心智尚未成熟、尚能理解一部分事物)的孩子又能有多少幫助?孩子是一個剛剛安裝完的操作系統,我們需要的是裝配各種軟體、提升各種硬體的裝配手冊,而不是一本寫的滿滿當當的使用守則。對於我這一代的人,不少普通家庭的父母教育水平都不高,所以也不能談什麼精英教育,更不能說有什麼設計良好的發展路線。所以我認為家長不能理解孩子,才是情有可原,在孩子開始學習以前,家長應該學習一下如何去教育孩子。親子關係惡劣,本質上是父母的無能、溝通能力低嗎?親自關係惡劣,這個我了解的還太少,但是不管父母是不是無能,一旦建立矛盾那麼關係肯定會很惡劣,還有家長的「願望」和孩子的「理想」產生強烈衝突的時候,這也不關乎家長能力的問題。我認為還是一個溝通理解能力低導致的親子關係的惡劣,不能化解矛盾,不能通過相互理解得出一個合理的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這三個方面之外。其實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我只是個孩子,還沒有為人父,我現在所面臨的是就業的壓力,和對於前途的迷茫。這時的父母更像是我的後盾,在自己覺得自己無能、想要放棄的時候的一種慰藉。 我只能在自己成為人父之時,儘力做一個好父親,我應該做的是先去試著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而不是要求孩子來理解我,因為孩子的心智是不成熟的,我需要注意孩子各種生理和心理的周期,我需要給孩子正常合理的享受和娛樂的時間而同時對其進行正常的素質培養,我得以身作則不能讓孩子把我的那些壞的習慣學過去,當他迷茫的時候我可以用我的過去來給他以借鑒,當他成長的時候我可以用自己的話語砥礪他的內心。 某個時刻孩子自然會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你如果在他面前嘮叨一些本質里的東西,他反而會覺得你很做作。 孩子也不是無辜的,同一種教育,一千個孩子會出來一千個結果,逆反期的孩子也不會接受父母的教育,那時候正是孩子缺乏管束,成長為大孩子的階段,也是孩子基礎新鮮事物,開始犯錯誤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家長起到了護盾的作用;性成熟時期的孩子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話說這個時期越來越早了)這個時期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且對待事情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說,孩子這個操作系統自身也存在著一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現出來的特性和問題。*以上僅僅是以一個普通家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並不涉及家庭經濟狀況極差和家庭經濟狀況極好的情況。(不可否認的是家庭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成長速度和可用資源)同樣,我也不認為自己說的就是正確的,畢竟我沒有撫養過孩子,不能衡量這個過程中的得失;我所處的家庭給予我的也是更多的保護,對此我感到的是些許的後悔。以己度人
站在家族系統的角度來說,父母把你生下來,首要的潛在使命是為了生存下去,延續、發展、壯大家族,而不是活得更好!所以父母生存下來到生下你,已經從他們的父母及生活經驗里秉承並習得了一種生存模式(包括溝通模式),而這種模式少有人能覺知。
我們先來看看父母的生存模式是怎樣的並如何習得的。比如母親,我是85後,我們的母親大概出生在1960年前後,回想下她們生活的年代,兄弟姊妹較多,她們經歷過嚴重的饑荒,動蕩的「文革」,大批的知識分子備受迫害,政局上的內外不穩定,人心惶惶。外婆那一代的人,甚至有看到自己的丈夫或親朋好友被帶走,一去不回,甚至看著最親近的人被當場槍殺而不能做任何事。在這樣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成長,我們會看到父母在帶孩子的時候,容易焦慮,容易過度擔心孩子的安危;再麻煩再辛苦也要讓孫輩吃好喝好為先,擔心孩子太調皮太高調。同樣,他們的父母通過省吃儉用、勤勞吃苦、隱忍,低調、很規矩甚至討好而讓我們的父母活下來了,所以我們的父母也習得了他們父母的勤儉節約、吃苦耐勞、隱忍,低調和討好的生存溝通模式。
雖然苦難的時代已經過去,這種模式卻無覺知地延續到我們的成長中,所以我們從小也被教育勤儉節約是美德,不能太過於高調,不輕易得罪人,安安分分規規矩矩要聽話,學會看人眼色,對老師領導要「尊敬」,待人冷漠,家醜不可外揚,報喜不報憂,情感外露是不好的,孩子一哭,內心就焦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父母是這樣活下來的,所以他們把自己活下來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一代,這就是他們的溝通模式。
如果我們無法覺知並改變這種模式,你會發現,當我們不喜歡父母的斤斤計較,不喜歡他們討好「領導」,不喜歡父母的急躁、固執、情緒的不穩定,無端的爭吵,成家後,尤其是有孩子後,我們莫名其妙的成了自己不喜歡的那個樣子。
以我自己的一次經驗為例。有一回印象特別深刻,在兒子大概一歲半時,不順心的事好像都在那天趕上了記得先生下班後說挺累的,飯後二話不說就把自己關在書房,也不收拾碗筷,絲毫沒有察覺到我的焦躁,看到先生的不理睬不管不顧的狀態,我的火一下串上高點,但還是隱忍著沒吭聲。我知道我的情緒出來了,本想借著清洗碗筷的時間跟情緒好好待一待,還不大會說話的兒子在客廳廚房來來回回拉了我好幾次,估計是希望我陪著他玩或是需要幫助,可我冷漠地清洗著油膩的碗筷。可是兒子好像就特別鬧(其實,三歲前的孩子是全息地感受著家庭氛圍的變化的,這種察覺力或許越小的孩子,感受力越強),最後,我不得不放下還未洗完的碗筷,生氣地抱起他來到客廳,衝動就在他稚嫩的小屁股上重重地拍打了幾下。但就在那時,我忽然愣住了,於是我趕緊把先生叫出來在客廳看著兒子,我說我需要出去一會,讓他帶會兒子。我關上門就立馬往樓下奔,眼淚嘩嘩嘩地噴薄而出,然後找到一個人很少的地方,盡情地哭,哭了二三十分鐘,想著剛剛我對兒子作出的拍打的行為,那種不加思考似乎是非常熟悉的慣性動作,我自己感到很驚訝!與此同時,類似的畫面,我忽然想到似乎小時候我也曾纏著忙碌的媽媽,可是媽媽卻無暇顧及,冷漠地干著干不完的活,絲毫關注不到我的任何需求,鬧到後面氣得媽媽也曾無奈地抱起我打屁股。我慢慢地睜開眼睛,靜靜地回憶著思考著,我才知道我剛剛做出的動作,潛意識了深深地被我媽媽影響著,媽媽的隱忍,媽媽的勤快,媽媽的冷漠,媽媽對待我的方式,我幾乎原封不動地搬了過來!
慶幸的是,學過心理學的我帶著情緒離開了那個可能給我的孩子造成傷害的環境,很感激那次情緒變化帶來的很好的思考和提醒,讓我看見家庭不良的一些模式在我身上運作。
當我們「看見」家族傳承的舊有的模式在重複時,知道了「為什麼」這些模式會在自己身上運作,這是改變的第一步。同時,知道「如何做」比了解「為什麼」更重要更有意義, 因為在時間軸上,「為什麼」都是朝向過去,是無法改變的,而「如何做」才是啟發思考,面向未來的。
接受,是改變的起點!接受父母現有的樣子,接受他們長久習得的生存模式(包括溝通模式)(或許「接受父母法」);接受你曾經受過的傷害(心理學上稱「創傷」),接受並看見你身上沿襲的模式,思考我是否還要維持這種「不良的溝通模式」,向內向外探求「我該如何改變這種生存模式,不讓這種模式在自己的家庭里(包括伴侶和孩子)上演」。我們隨時都有機會開啟新的模式,有權利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多說一點點,我們生下來本來的樣子,叫「本質」「本我」或是「自我」,蒙特梭利稱「精神胚胎」,佛教里稱「本相」,也即是「本來面目」,非常純凈的能量。隨著我們入世,我們開始接受父母、 鄰里、親朋好友、學校及社會的「教育」(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我們原生家庭里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有了很多的規矩,有了很多的「應該」和「不應該」,有了很多的准許和「不可以」,各種信念價值觀的植入,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因為你不遵守某些「規矩」時,就會受到懲罰,比如父母的責備、打罵),慢慢的塑造了另一個我,叫「假我」。當「假我」離「自我」越來越遠,問題就會越來越多,我們看到很多中國家庭里「無信無愛無溝通」,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的狀況。
同樣,要向改變這種狀況,個人分享嘗試比較好的方式,一,向內求,也就是透過事件,穿越情緒,突破舊有的信念價值觀,看見「本質」,與「自我」合一,我們便可以突破舊有的模式(這有點「出家」的感覺),不過,這需要一定的領悟能力和機緣!二、向外求,最便捷的途徑是學習,花錢學習讓師者「點化」你。
「忙碌」的人一般不大愛干這兩件事,盲目地堅持著無效果的的溝通方式,在「強權」與內疚間,拉扯著另一半和孩子前行,直到有一天另一半受不了你了,直到有一天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直到有一天孩子找到了能活下來的能力離開你…….到了一定的年齡,你試圖通過道德,通過訴苦來博得孩子多一些「孝順」,你會發現你對孩子加諸的苛責,對他的不尊重,對他的謾罵會一一地返回到你的老年生活,這就是不良模式的運作。
第一次在知乎上作答,以上很多思想因我的一個導師而起。兩年多的學習和實踐著如何為人父母,如何步步突破障礙與父母和解,漸漸與自己內在合一,路上我遇到很多不同層次的導師,不一樣的導師給了我不同階段的影響,不同的思想碰撞,而這位導師更像是我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在恰當的機緣冒出的一股甘泉,從此內心變得甘甜而滋潤,所以以此篇簡短的文字向我這位人生導師——蔡豐安老師致敬!
目前是一名公益講師,是個一歲十個月孩子的媽媽,有個疼愛自己、努力上進、樂于思考溝通的先生,我們奮鬥在深圳的某個角落。雖是租房,回到家卻是敞亮乾淨、自在和諧的環境,加之受蒙特梭利思想的影響,孩子的臉上總是自信而專註,安全感充足而樂於探索。這個家我們允許哭泣、鼓勵表達、同理支持,踐行「身教大於言傳」的理念,足夠愛自己的人,才能溢出足夠而健康的愛給家人!歡迎微我(zengganqiong),可加入父母共成長群,一起學習成長!
逼迫的原因是家長已經有了既定的各種人生價值觀念,做事方法和態度,是相對頑固的,而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這些思考性的東西,所以在做事遇事各方面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無法忍受則會產生逼迫的狀態。
我認為作為家長,應該寬容,分情況處理,不用事事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和思路去做,只要不是嚴重有問題的事,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試錯。我自己在人生觀念上就有一條,我認為有些血必須要自己流了,才會真正體會和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家長只能替孩子做決定卻無法替孩子做思考,而人生重要的是思考,而不是簡單的結果。親子矛盾和溝通,我認為是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地方不夠關愛,溝通不足,加上不理解各種年齡的不同孩子階段性心理和表現,所以才會導致誤會一直產生,而更重要的還是家長自己的理念,適度的要給孩子一些空間,他才不會太緊張和拘束。不知道你所說的逼迫是指的什麼?如果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經驗,自己的喜好去約束孩子的行為,這不是真正的希望孩子快樂。我覺得真正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基於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上的,而達到互相理解就需要溝通,如果孩子小,溝通不良那就是父母的錯,當然孩子大,溝通不良,也是因為父母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而且,快樂是個非常個人,非常主觀的問題,現在的社會也許有著很多問題,但是我想並沒有阻礙你尋找內心的滿足與幸福。如果父母真正自己做到了,那麼我相信在這樣的父母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也不會不知道尋找快樂和幸福。
我覺得80後受到正常教育成長起來的父母,在理解孩子這一點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最起碼的尊重和平等對待上,我以及身邊見到的父母基本都能做到。
我經常會跟女兒說,我們除了是母女,還是朋友,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我們的看法是平等的,如果我們能夠達成一致,那最好不過了;如果不能夠達成一致,我們可以都說說自己為什麼這麼看,討論一下怎麼樣做才是最好的。
女兒現在8歲,大部分事情上,包括對興趣班的選擇,假期時間的安排,我都只提出參考意見,最終做決定的是女兒自己。不野蠻幹涉的結果是,女兒反而很尊重我的意見,暫時沒有出現過對抗和叛逆情形。
當然矛盾肯定會有,但基本都是小事情,比如先看電視還是先寫作業,先吃飯還是先出去玩。。。但我想大部分孩子怨恨家長的粗暴干涉,並不是因為你叫她吃完飯再看電視這樣的事情吧?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家長帶著小孩子去買吃的,明明是買了孩子以前最喜歡吃的食物,結果孩子卻不高興,還把東西灑得到處都是,家長此時經常說:「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下次再也不給你買了。」
每次看到類似的場景,都很想說一句:你買之前問問清楚不就可以了么?
很多家長一直將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的身上,卻不曾去問一下孩子到底怎麼想的。小時候,家長用「孩子還小,需要自己為他們多操心」來說服自己;長大了,家長用「孩子還年輕,很多事情考慮不全面」來說服孩子;最常見的就是「我們這都是為了你好」。
有些事情,並不如家長想像得那麼簡單。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家長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孩子。將他的語言和行為對等為他本身,殊不知除了語言、行為,更重要的是情緒、感受和內心的想法。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時,家長就會以為孩子不乖,連好好吃飯都不會,殊不知可能他真的不餓呢,又或者他只是為了用不乖乖吃飯引起家長的注意呢。
都說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孩子的心思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一直主張將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家長就不要隨便摻和了。誠然,家長的經驗、見識等等要比孩子多,但是這不代表家長就能解讀孩子語言和行為背後的意思。現實是,大部分的家長在用自己對孩子的解讀毀掉自己的孩子,他們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結果卻讓孩子輸掉了和自己的親密無間。
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便指出了成人對孩子的誤解:「往昔的歐人對於孩子的誤解,是以為成人的預備;中國人的誤解,是以為縮小的成人。」
家長說,我也問啊,不過現在最苦惱的就是,孩子不跟我說,而且跟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很多時候,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被家長消耗殆盡的。孩子聽多了家長的評價、指責、說教,卻始終得不到真正的理解,於是便在家長面前愈發的沉默。他說他討厭上學,你卻告訴他上學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他說他不想出去玩,你卻告訴他經常出去走一走有益身心健康。
面對孩子,家長如果抱著更多的耐心和好奇心,或許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在認為孩子「講不聽」之前,你得先聽一聽他是怎麼講的。
本文轉載自 媽董會——有愛、有趣、時尚—媽媽們的成長空間,歡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