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什麼會成為語文課本的寵兒呢?
02-07
是不是很多人真的喜歡魯迅這個人,還是因為大家都說魯迅好,然後我也要喜歡他.
我覺得上面已經說得很好了,尤其是有人說「魯迅確實是偉大的文學家,並且這個稱號並不因政治原因而縮水」,我十分贊同。我還想補充一點的是,白話文相較於文言文,實際上是一種不太成熟的文體,流行起來也只百年而已,優秀的、可傳世的作品相較於文言文少很多,其中魯迅的白話文是個中翹楚,其對文體的貢獻也是首屈一指的,頗有開先河的味道。學習文言文必讀唐宋八大家,學習白話文怎麼能不讀魯迅?哪門哪派也不能忘了祖師爺啊。
覺得孔乙己寫的不好嗎?
覺得《葯》寫的不好嗎?
這都是課文啊不得不承認中學語文課本選的文章很多擔的上傳世之作
曾經被老師強迫學習或背誦那些課文時 十分討厭 並且當魯迅的每篇文章每句話都有特殊含義的時候 而且是考試要考的內容 我忽視了魯迅所寫的文章本身
但當我回看中學課本時 我當時只想點無數個贊
先說魯迅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雪》《風箏》《社戲》《阿長與》
《藤野先生》《雪》《故鄉》《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孔乙己》以前覺得寫的一般的文章現在看來字字精品 能進課本的真的得有幾把刷子
為什麼成為寵兒呢 你可以說為了政治
為什麼成為棄兒呢 也可以說為了政治但文字應該有流傳的價值 並且是發自內心的認可 雖然當初我們有諸多誤解 但當我們回過頭來重新翻閱被打動時 就已足夠拜語文老師所賜,他的文章我不敢說能全部理解,至少全部看過。用很給力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異彩紛呈,尤其是那個百花齊放的時代,無論是文章還是為人。
真有人逼著你去喜歡魯迅了?就算九年義務教育有各種考試,就算有一個高考的壓力要你不得不去讀魯迅的文章。但不至於有人會逼著你去「喜歡」魯迅吧?我們都是有獨立思想的自由人,文章好壞與否相信都能有自己的判斷,再由此對該作品及其作者產生愛或憎的情感。大家都說好,正常的選擇應該是去嘗試閱讀然後考慮是否的真的好,或許有些膚淺盲從的人會不經閱讀或者閱讀之後不覺得好也仍舊跟著喊好。但沒有經過閱讀,僅僅因為大家都說好,因為語文課本大量選用,大力推薦就要去質疑否認,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青春期逆反心理。在青春期過後還依舊保持這種心態的人,我們一般叫他中二病患者。
因為寫得好。
個人非常喜歡魯迅的小說。在一定程度上,語文教育只不過是另一門政治課罷了,想想我們在無知的小學年代學過多少諸如此類的課文——我大致回憶了一下,比如《我的戰友邱少雲》、《飛奪瀘定橋》、《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綠色的辦公室》(講列寧的)、《一夜的工作》(講周恩來的)、《倔強的小紅軍》、《軍神》……還有很多,想不起標題了。
從文學方面來說,他是早期白話文學的翹楚。思想性來說,魯迅當年寫的很多東西對現在依然適用,他看到的東西,是將會長期存在於中國人身上的東西。(個人不太喜歡民族劣根性這個說法,台灣經過一段時間日本人的嚴厲統治和長時間的優質教育所帶來的素質提升,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這種東西,我們只是缺少一個長期的民眾素質提升的過程)對孩子的提升嘛,反正現在我能記住的只有幾首詩加上魯迅的文章和那一票古文0w0
其他的我不怎麼了解,我只想說高中魯迅有一篇文章好像是叫 紀念劉和珍君,那篇文章讓我很觸動,通過那篇文章聯想到了很多,我相信教材編寫者應該是過來人,他想告訴我們什麼
因為毛主席欣賞他
魯迅的文章內容晦澀難懂,一是因為語言,二是因為作為初中生的我對於那個時代了解有限,僅僅是薄薄的幾頁歷史書
但,為了中考為了分數我強忍著淚水讀了下去,真正的勇士敢於這面慘淡的人生!後來初中畢業了,看了一些書,對那個時代有了了解,重拾魯迅,發現魯迅先生的文章好銳利,看誰不爽向誰開筆,針砭時弊,罵到人民和政府的內心深處
上面有人說老師的過度解析讓讀者看不到真正的魯迅,初中的時候我也覺得老師就是拿著個課本吹得天花亂墜,但上了高中我才發現其實老師對於魯迅文章的解釋與我現在的理解還是有幾分相洽,
日本人建議毛主席把魯迅弄進教科書,理由是,魯迅可以讓中國人不再自信和團結,就會相信救世主來拯救,後期魯迅也有利於特色理論,再後來退出教科書是因為,這個"好處"已經不在享有了,人民喪失了自信,但是卻沒有相信本國,而是相信任何他人,結果有利於日本的商品銷售和政治。
魯迅隸屬日本情報部的一個叫喚醒的組織,行動目的是在戰前打擊中國人自信心和團結,瓦解戰鬥力,這個組織至今也沒有停止活動,經費投入很大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