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南斯拉夫?南斯拉夫這種地緣結構、民族成分極端複雜的紅色國家,它的解體對中國有何借鑒?
時至今日,南斯拉夫已經成為一個歷史性名詞。它留在世人印象中的,除了鐵托這個斯大林似的強權領袖,就是那場堪稱歐洲二戰後最血腥戰事,被釘上種族屠殺恥辱柱的前南斯達夫內戰了(當然,中國人印象最深的,則是科索沃戰爭中美國對中國駐南大使館的轟炸)。
雖然南斯拉夫作為一個國家,其存在時間並不長(滿打滿算也不過一百來年),也從來沒有在歐洲歷史進程中扮演過什麼主導型角色(最多就是觸發了一戰),不過其之起伏,依然對歐洲、乃至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通過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興起和衰亡的分析,可以對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其實說白了就是蘇、中、南三國)的民族政策,有一個比較全面和客觀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這一節中,雲石君就南斯拉夫,做一個簡單的解讀。
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以下簡稱前南)解體前,這個國家,算得上是巴爾幹半島的主體大國。它的領土,囊括了今天的塞爾維亞、黑山、波黑、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以及已經事實獨立、不過尚未得到塞爾維亞和中國承認的科索沃——一共七個國家。
這樣一個區域性大國,出現在巴爾幹半島,按理說是很不正常的。在上一節《地緣政治:巴爾幹半島為什麼會成為歐洲的「火藥桶」》中,雲石君曾說過,巴爾幹半島地處東歐(俄羅斯)、西亞(伊斯蘭)、歐洲(中南歐天主教)三大地緣文明勢力的交匯,這使得它不可避免的淪為強勢外來勢力的逐鹿場。再加上三大地緣文明勢力大致勢均力敵,影響力傳及巴爾幹時已是強弩之末,這種格局下,巴爾幹就算被某一方佔領(比如曾經奧斯曼土耳其),也因為自身影響力的薄弱,以及其他兩強的滲透,所以很難獲得長期穩定。
而在內部地緣結構上,由於巴爾幹半島全境多山,山脈縱橫交錯,所以不僅自身地緣實力不強,難以孕育強勢本土勢力,並且地緣結構支離破碎,缺乏強勢核心,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自身難以整合為一體,人文結構上,則是民族、文化極端多元化。
這種外部虎狼環伺,內部四分五裂的格局,決定了巴爾幹天然缺乏出現大型強勢本土勢力的條件。
不過,南斯拉夫的崛起,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個魔咒。在南斯拉夫(尤其是紅色意識形態領導下的前南)時代,這個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巴爾幹半島的政治整合,成長為一個比較強大的區域性大國。
為什麼南斯拉夫能做到?
這與當時的近東地緣政治格局有著密切的關係。
南斯拉夫的崛起,始於19世紀。當時的巴爾幹半島,還處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威震近東。不過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和歐洲工業革命的爆發,奧斯曼帝國已日趨衰落,到19世紀時,已逐漸淪落為西亞病夫,除了伊斯坦布爾一隅外,再維持對巴爾幹半島其他部分的統治時已明顯力不從心。
這就給了巴爾幹本土勢力崛起的戰略空間。而且19世紀,民族主義興起,民族國家概念逐漸深入人心,這種情況下,在巴爾幹半島中部占相對優勢的塞爾維亞民族趁勢而起,顛覆了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塞爾維亞國。
獨立之初的塞爾維亞國,實力還狠孱弱,僅僅蝸居于貝爾格萊德一帶,放在中世紀,最多就是個公國的體量(它一開始也的確就只是個公國)。按理說,這種小國家,根本就不具備長期存在的地緣基礎——巴爾幹半島虎狼環伺的地緣格局決定了,就算奧斯曼土耳其不行了,其他周邊勢力也會趁虛而入——而他們的力量,絕非塞爾維亞可以抵禦。
只不過,這個階段,巴爾幹周邊的另兩大基督教勢力——東正教系統的沙皇俄國,以及天主教系統的奧匈帝國,也正好都處於混亂孱弱之中。
俄羅斯由於地緣環境的限制,在工業革命及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後西方半個身位,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又遭遇慘敗,在歐洲的擴張受到遏制;至於奧匈帝國,一方面受普魯士崛起壓制,另一方面國內民族矛盾激化,所以也是風雨飄搖。這種情況下,對巴爾幹的進取能力受到影響。
有能力直接統馭巴爾幹的三大地緣勢力都深陷困境,這就給了塞爾維亞發展壯大的機會。而且,這個時候的塞爾維亞,還獲得了一個強勢外援——為了維持近東的均勢制衡,同時遏制奧匈、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西歐的英法兩強,都有意維持巴爾幹半島的政治獨立性。
英法是19世紀全球最強的兩個國家;由於與巴爾幹關山阻隔,地緣關係疏離,所以他們不可能像近東列強那樣,對巴爾幹半島直接佔領;但強大的實力,以及海洋文明的屬性,又使得他們可以通過地中海戰略通道,對巴爾幹施加強勢影響。有了這兩個強國的支持,塞爾維亞不僅國家獨立得到有利支撐,而且還有餘力挖奧斯曼土耳其這個垂死大國的牆角。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塞爾維亞又獲得了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一戰中,塞爾維亞加入協約國作戰(一戰就是因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奧匈帝國皇儲引發),這種站隊的正確,讓它獲得了巨大的戰爭紅利。
一戰後,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皆土崩瓦解——前者徹底四分五裂,後者也失去了所有邊緣板塊,淪為二流國家,基本喪失了威脅巴爾幹半島的能力。至於俄羅斯,雖然戰時屬於協約國,但由於爆發十月革命,新生的蘇俄不僅因戰爭元氣大傷,而且受到列強的一致圍堵,所以也不得不進入蟄伏期。
這種情況下,環伺在巴爾幹半島周邊的三大地緣勢力幾乎同時喪失了威脅塞爾維亞的能力。塞爾維亞不僅國家主權得到充分保障,還乘著戰勝的東風,將奧匈帝國在巴爾幹的大量邊緣領土收入囊中——這包括了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以及其他幾個地區。塞爾維亞一夜爆發,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國,看上去總算有了區域性大國的模樣。
但這只是表象罷了。這個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卻是隱患重重。
雲石君之前已經說了,巴爾幹半島地緣結構四分五裂,不具備政治整合的地緣基礎;同時由於巴爾幹半島地緣實力孱弱,不具備孕育強勢本土文明的條件,而其又地處伊斯蘭、東正教、天主教三大主流文明交匯,長年累月受三者的影響和爭奪,這使得巴爾幹半島的人文結構錯綜複雜。
具體來說,政治上,南斯拉夫王國治下的領土,分為塞爾維亞、黑山、波黑、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等不同的次級地緣板塊,每個地緣板塊,又大致對應一個人文特徵相對獨立的主體民族(共有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五個主體民族);語言上,則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諾文尼亞語、黑山語)宗教上,則有源自歐洲的天主教、東羅馬帝國時代遺留下來的東正教,以及奧斯曼土耳其統治期遺留的伊斯蘭教。
這實在是亂的不能再亂。最糟糕的是,無論是地緣板塊、民族還是宗教,這些不同的政治和人文組織,沒有一個擁有足以壓制其他勢力的絕對優勢——甚至連相對優勢都沒有。別的就不說了,即便是貴為主要統治族群的塞爾維亞,他們的在國家內部的相對優勢也都十分勉強,完全不足以形成主體性。
國家地緣和人文結構的高度撕裂,決定了南斯拉夫王國自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高度的分裂風險。
如何阻止這一切發生?上策當然是用主體民族的政治和文明體系優勢,對邊緣民族予以融合——或者說是同化。
但問題是,南斯拉夫的所謂主體族群——東正教系的塞爾維亞,無論是文明規模,還是發展水平都不具備哪怕相對的優勢,而且地緣格局的四分五裂,也決定了塞爾維亞主體族群沒有強勢板塊做支撐,這種小牛拉大車的格局下,塞爾維亞根本沒有同化其他族群的起碼能力。再加上巴爾幹半島地處三大文明交匯,每一個族群,都能從地緣、宗教等層面,在周邊找到強勢的文明勢力做外部支撐,這使得南斯拉夫的國家內部結構更加錯綜複雜。如果強行搞族群同化,頃刻間就會引發內亂,進而導致國家的崩潰和解體,甚至還有可能引發新的地緣政治風險,讓巴爾幹半島再次淪為列強的逐鹿場!
這就太恐怖了!這種情況下,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只能放棄搞族群同化的念頭,另尋它途。而它的新辦法,就是大力鼓吹「南斯拉夫」族系認同。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天才般的構思!雖然巴爾幹半島上的族群關係錯綜複雜,但是從族群起源上,他們都可以追溯到南部斯拉夫人族繫上頭。在現有的民族、宗教、語言、地緣衝突無法彌合的情況下,通過在族系源頭上尋找共同點,就可以打造出一條獲得普遍認同的紐帶。再通過對這條紐帶的大肆宣傳,將國民對斯拉夫人的認同,凌駕於其他認同之上,這樣就突破了民族、宗教、語言、地緣的限制,進而起到凝聚人心,增強國家認同感的效果!
也正是基於這種邏輯,一戰結束後,領土大大擴張的塞爾維亞王國,立馬就把自己的名稱改為南斯拉夫王國——它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更名,來從族系起源上,增進其他各族群對這個國家的認同感。
但是,南斯拉夫的設想,並沒有獲得成功。而之所以失敗,除了民族、宗教、語言、地緣這些現實隔閡的客觀存在以及根深蒂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謂的族系認同,實在太過脆弱。
畢竟,這種族繫上的共同點,存在於幾千年前的上古時代。別說上古時代尚未有文明產生,這個所謂的共同族系是否存在都尚存疑問(所謂的族系起源,都是近代以來考古學家的研究,這裡面既有技術因素影響,也會受政治因素左右,未必準確)。就算這個共同族系起源的確存在,這幫人幾千年前的祖先都是一撥人,但幾千年的發展演化下來,這些許共同點,早就煙消雲散的連渣都不剩了。(通常人們連隔三代的親戚都認不全了,何況大幾千年前的親族?)
僅憑著這幾千年前虛無縹緲的血脈聯繫,就想讓國內各部族突破現實的民族、宗教、語言、地緣隔閡,重新凝聚在一起,這種事的難度,也實在太大了一些!
所以,看似興盛一時的南斯拉夫王國,實際上始終處在嚴重的分離主義威脅當中。而隨著納粹德國的興起,中歐地緣勢力捲土重來——而這一次的德國,遠比一戰時的奧匈帝國要強大。
隨著二戰的爆發,內憂外患之下的南斯拉夫王國,也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1941年,德軍攻入南斯拉夫,國王保羅二世流亡海外,南斯拉夫隨機被拆解——匈牙利與保加利亞佔領部分邊陲地區,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成立,而米蘭·內迪奇將軍成立了「救國政府」,統治塞爾維亞餘下的領土,並承認彼得二世為國王。至於抵抗組織,則在南斯拉夫共產黨及其領袖鐵托的領導下,利用巴爾幹半島多山的地貌,跟德軍及偽政府大打游擊戰,並在此過程中發展壯大。
到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的統治土崩瓦解,南斯拉夫王國得以重建。不過此時,在戰爭中發展起來的南共武裝,已經控制了局面。王國恢復沒多久,南共便宣布成立「南斯拉夫民主聯邦」,亦即後來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新的南斯拉夫聯邦,與之前的南斯拉夫王國版圖相同。所以它在成立後,也面臨著王國時代一樣的內部地緣、人文結構困境。
與此同時,隨著二戰結束,近東乃至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又發生了巨大改變,由以前的歐洲列強內戰,轉變為美蘇兩強對立,冷戰模式開啟。
隨著這次政治格局大調整,對南斯拉夫形成了巨大的挑戰。一戰後,巴爾幹半島周邊三大地緣勢力一齊衰落,南斯拉夫迎來了一個比較安全的戰後環境。而二戰後,隨著美蘇兩強的崛起,歐洲,尤其是巴爾幹,再次成為二者爭霸的一個焦點。南斯拉夫在內部矛盾尚未弭平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威脅。
那麼,對這種局面,南共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又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這些措施起到了什麼效果,又產生了哪些負面效應,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的解體?而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內戰,以及由此暴露出來的國家內部民族問題,又與南共的民族政策有何關聯?這種民族政策與同為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之間,又有哪些共性,值得我們關注?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39節——南斯拉夫之第二部分。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可訂閱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幫我對於南斯拉夫的印象是停留在上世紀,打南斯拉夫電影裡面嗯,你把他圍住的正是電影演員演繹的二戰題材電影可能是給一代人都造成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吧,那麼具體的政治環境和它的國際經濟環境污染環境我不太了解,不可能僅限於電影方面。
嗯,趕上雲石君自問自答了。把雲石君的文章翻了一半,還在講塞爾維亞,還沒南斯拉夫一個字的內容……把雲石君的文章看了三分之二,才講到南斯拉夫王國。文章最後部分才扯到南斯拉夫聯盟,然後也沒分析出為什麼南斯拉夫會解體、對中國的影響和借鑒因為這時候雲石君的全文結束了,同時文末說他下一次會講……雲石君,你的文不對題啊。
推薦閱讀:
※蒙古族服飾和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有什麼區別?
※國外都有那些族群是古代中國人的後裔?
※回族是怎樣的民族?
※如何看待台灣綠營民眾迫害並抵制拍攝到陳水扁散步的麵包師傅黃士福?
※中國其他民族對漢族和漢人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