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目前的中國教育對哪類學生最不利?

你說的這類學生不存在

你想像一下他們做工程至少要學到偏微分方程,你放心讓那麼一批連花時間練習都做不到的人去搞建築和材料么?你倒是試試讓他們用聰明和看問題透徹的能力解解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啊。

一個對於基礎性質問題有強直覺(或者說天賦),但不花時間練習鞏固的人,在面對複雜工程性質問題時能力為0。國家根本不應該去培養他們。

高數基礎內容是你做一切理科和社科的基礎,多少人哭難?社會學你要會統計,統計方法里有大量線代和積分知識,你還要會正交實驗設計。

經濟金融你也要會統計和高數。

總有人自己成績不好就怪社會怪制度,認清事實吧,高分的人里確實有低能的,但是絕大多數高分的人並不低能。

你說你實力比那批最弱的高分低能強?別開玩笑人家低能都能努力出成績,人家這麼拚命憑什麼把上好大學好前程的機會讓給你?

我國當前教育問題在於太全了,高中內容廣度太大,教育局幻想著製造幾億全才,給每一個人精英的質量。這導致部分偏科的人很痛苦,例如一文學方面特彆強但數理方面稀爛的不行的人。

於是有個新概念作文大賽可以特招(嘛 理數你只要做到同齡人前百分之五就可以上好大學,然而文學的強度可能要到同齡人前10)

但是即使是偏科的那些人,對於自己熱愛的學科成績也不會特別差,至少不離譜。


一些回答中有這樣的對話:

「媽媽,我想學畫畫,以後當漫畫家!」

對此,我相信只要有點開明的家長都會這麼說「你看看現在有多少美院出來的,成為知名畫家有幾個,你還是老老實實找個穩定工作,等你工作了在成為漫畫家也不遲!」

甚至,有家長會這麼說「學畫畫有什麼用,你想以後別人都是高管,而你低別人一等嗎」

當你說出這些夢想時,你可能還在初中、高中,你的信念可能不太堅定,但必然對某種事物有一種熱愛,但是,你的父母、老師、同學會扼殺你的夢想,會把他們所謂的觀念加在你身上,但當時的你尚未涉世,對外界一無所知,久而久之,就開始害怕(學了之後,找不到工作;低別人一等……)最終放棄!而到你年近30,你也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你已被生活、家庭、婚姻所壓迫,哪敢放棄穩定的生活,去承受那不確定的未來呢?

以上,我相信一定是那些曾經有夢想,但最終都放棄的人所經歷的路!

當然,這些人有一點值得肯定,至少,他們敢於說出夢想,然而在中國,還有一部分人是連夢想都不敢說出的。

這些能怪家長、老師嗎?也不盡然,他們有一部分的責任,但真正的原因還是中國人的思想觀,工作的思想觀,這些曾經責罵你、否定你的家長老師,他們曾經也走著你現在的這條路,他們也在中國12年的應試教育下成長著,理所應當,他們也有著同樣的思想,外企的高管、銀行的行長,這些在他們嚴重才是真正高大上的存在,而漫畫家、藝術家、搖滾歌手,這些工作只要你沒出名,在他們眼中都是「什麼鬼!」(一些開明家長老師除外)

中國教育扼殺的不是人的興趣,而是人的勇氣!


目前的中國教育,對於那些有開創性思維和獨特創造性的孩子是最不利的,體制太僵,教育已經自成體系閉門造傻逼了開始,反正那些在一些方面有天分的孩子是肯定沒有可能和認同其價值觀的存在來兌換社會生產力的,換句話說,中國教育在中國的未來獨特生產力。


對智商低或是執行力低的人不利。

教育本是提高人的,但優質教育資源是稀缺的,因此教育總是帶有選拔的屬性。

目前我國教育選拔智商中上且執行力良好的人。

那些(據說)有創造天賦的人,卻學不好基本的解析幾何,讀不懂基本的文言文,算不出模型清晰的物理問題,這大體不是智商問題,而是執行力問題。在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那下個階段的優質教育資源自然不會選擇他們了。


對成績不好的人不利。

不少回答給人一種

「問:年紀輕輕什麼不可以碰?

答:毒品。

問:難道年紀大了就可以碰?

答:我有這麼說么?!你這人曲解我意思啊,居心叵測」

的感覺。

不知是假笨還是真惡。


對反對禁評的學生最不利。

付:不止學生。


土澳留學狗路過,擼段答案:也是在國內讀了兩年高中後浪到墨爾本讀預科~其實家裡一開始並沒有讓我出國的意願 因為是女孩子 就比較擔心 嗯 因為我本身是一個沒有特別聰明 腦袋轉的並不是很靈活的孩子 高中時期選的文科 班級在當時也是b班 所以周圍不乏大神 為了不掉隊 那一段時間對我而言 簡直比地獄還煎熬 每天早上5點起床背書一個小時 然後去上學 中午就眯十五分鐘 晚上11點半睡覺 就這樣在精神壓力極大 又缺乏睡眠的情況下 我精神開始有點崩潰 常常在半夜感覺聽見鬧鈴然後驚醒 而且在之後的一個月 精神特別特別差 好不容易衝上去的成績又開始下滑 然後整個人的精神以及學習開始惡性循環

後來跟父母講了自己的精神和學習狀態 正好當時表姐正在辦去英國的留學手續 我爸就決定把我也送出國 嗯 後來就去了澳洲 感覺 這邊完全就是一個新世界

到澳洲後 周圍真的很多中國學生 可以這樣講 墨爾本幾乎一半的學生都是中國人 更不用說那種略投機取巧的預科學校 中國人的比例能佔到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 當然 周圍還是有其他國家的學生的 也正是這樣的氛圍 讓我明白了 中國的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和其他國家的學生的差距 誠然 這裡的很多留學生都符合你們內心固定的映像:成績品行差 就是憑著家裡有錢有人脈什麼什麼的 弔兒郎當 但還是不乏優秀的中國學生 但從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以及各種能力上看 中國學生真的是要比其他國家的差很多 譬如我的accounting課 班上20多人全是中國人 老師上課幾乎沒人回答問題 這在國內可能老師會直接默認大家明白了 但在國外其實是一種非常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會讓老師覺得她並沒有受到關注 或者 讓老師感覺 這個班的學生是不是tired了?而其他國家的學生 會非常配合老師的課堂 讓課堂氣氛特別棒 就算是錯誤的答案 也敢說出來 中國學生就一直保持著沉默是金的習慣 還是遵照國內的什麼所謂槍打出頭鳥的破爛中庸之道 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

作業方面就那我學設計的室友做例子吧 更典型一點 她們的tutor要求學生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一個景觀 真的是讓人驚奇 外國學生畫畫實力就和小朋友的簡筆畫一樣幼稚 但是他們的idea真的是炒雞豐富而且creative 而我室友特別特別討厭這門課 because沒有任何想法 (真是順手黑了室友 )

感覺 來這邊學到的最好的東西就是「just do it!」和「try to do」老師們不會對錯誤有過多的指責 他們會去引導你 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而並不是像國內一樣 直接把答案提供給你 比起結果 他們更看重於過程 我真的是非常欣賞這種心態

總而言之 就是這樣 手打好累 求贊求贊~


簡單說教育,教育到你都忘記了教育的本身。

受過教育的人應該,為了個人人權而努力,而我們的教育是,大家都這樣忍者吧

前幾天有個朋友說要考研,從小我們就知道,上大學,考研究生,讀博士到達人生巔峰。現在我們上了大學,卻不知道,為什麼上大學,依舊有著小市民的雍碎。

回想民國時期的大學生,那時的大學生代表的是先進知識分子。在一個戰亂的年代,知識分子,為國家獨立,為人民民主和人民幸福而努力,比如五四運動。現在大學生,自以為自己上了好大學很優越,實則空洞無腦。在優秀的大學裡或許你也好好學習,讀書破萬卷,可是破了萬卷的大學生,有一個大學生該有心境嗎?

之前跟一個青大歷史系的女孩聊天,她說在歷史上的馬克思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共產主義,似乎和他關係不大。

大學生目前已非知識分子。教育到底教育了什麼。

有跟一為大三學生聊天,她說她在忙著考研,吃飯睡覺背單詞。

看上去,為了夢想或理想一部不停歇的努力著,多麼美好的腦補畫面。英語在我們從小的教育體制裡面佔了重要的一份! 可英語是什麼估計中國教育家,英語老師,及正在努力學英語的學生們都不知道吧。 英語:是一門語言。

僅僅是一門語言。語言,我們有中文,為什麼要用英語來界定我們的能力。

如果現在是民國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可能又會遊行了。

我不懂政治,不說政治。只說,為什麼而讀書?

為中華崛起?那時老師哄小孩的話,你信了?我們的周總經理有沒有說過?

為什麼讀書,為充實自己的心靈,為提高視野。其實是為了興趣。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如打遊戲。央視有個關於閱讀的公益廣告,那個廣告還是不錯的。廣告很美。美的溫暖。

閱讀是要讓真正的陽光住在心裡!

多讀書,多讀好書,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會發現「遠方」

我們是整個社會的一份子,教育公平與我們中國人有關,再此呼籲教育改革。

教育很美。 我們在這個信息極易獲取的年代,都可稱為知識分子。請不要讓我們的孩子跟我們一樣。


爸爸朋友的兒子就是

初中生

喜歡研究電腦軟體 和學校朋友研發的一些軟體學校老師都在用

他爸單位的電腦有問題甚至是他去弄

聽起來有點牛逼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吹

成績在班裡中等 學校在市裡也不算重點

這娃在家基本都是弄軟體

要中考了才拼一下那種

其實對他來說

他的興趣愛好很明確 也可以算小有成就

但是在國內教育他暫時不能有很好的發展 甚至可能會磨滅這份天賦

國內中學普遍學的泛卻不精

不能給他專業上的幫助

如果想要在他這個愛好上發展 在國內必定要經過高考考到一間比較好的大學

兩頭不到岸

所以我們都建議他爸媽送他出國

不是吐槽國內教育 只是暫時不夠完善 難免不能合適每個學生。


對教師子女最有利,那麼反過來說,對父母職業、三觀和高考的風格相差得太遠的學生不利

比如中國的教育比較嚴肅,要求有條理、自制力的能力,父母的工作太浮躁、對人際關係太敏感就對孩子的學習不利


目前的中國教育對有錢人的孩子最不利。

所以他們大多出國讀書了。


分數是考核的標準,但是教育是對自己的提升,往往如果你在應試教育階段想到了這個,可能就會吃虧。也就是懂得越多越早的孩子可能會在成績上吃虧。而想得少,純應試的孩子,會在生活上很累,也算是吃虧了。

舉個例子,解數學題,如果在分數的層面,你是一定要做出來並且做對的,但是我在初中時就抱著數學題中方法和思路是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過程準確是鍛煉自己細心。而老師們教的做題方式大多是,看到這個,就這麼寫,用這個方法。在分數上考量,有些學生不懂耶不用去思考,條件反射就能做題了。

但是我都是憑藉自己對題目和理論以及知識的理解做題的,過程隨著自己的思路跳躍有些寫有些不寫,我上課都是先對課本例題和習題自己琢磨方法,有不會的點再回頭聽老師點撥。這種模式下,我覺得我對自己的自學能力以及現在同年齡段比較好的思考問題方式還是有些自信。但我在分數上並比不過那些看上去死板讀書過程一步一步寫的人,因為自己基礎好養成了一道題只想思路然後和答案思路核對(家裡開化的早。。。並不管我讀書方式,買答案只要找得到就是分分鐘-,-)思路一致我就抄了,那時候如果我漏解或者少思考我會很懊惱,並且總結,下次不再犯,由於初中學校好,題簡單,基礎好,作業少做的量並不會怎麼影響自己的成績。在高中時,我還是這樣,但是基礎就不如了,長期不做題和題目基本運算越發複雜導致了空有思路做不對。。。甚至不愛寫過程撈分難。。。當然咯,我還是我行我素,我知道自己能在二本一本之間徘徊,而且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鍛煉自己能力並不是分數(那時候我心大,沒發現細心也要鍛煉)所以嘛,我就這樣很開心的過著日子,永遠做著罰站里成績最好的。。。成績好的裡面玩的最嗨的。。。

然後從我做家教的經歷來看。。很多孩子學的很累,要背許多除了古文古詩單詞以外的,比如什麼題什麼套路。。。。英語語法其實只要懂基本概念點邏輯通順了就能很快學會了,但是他們在學校就是看到這個用that,那個用什麼。。。不會自主判斷從句,寫從句等等。。。教起來就很煩,雖然應試模板話只要用攻成績不會差,但是活的很累。


要說對哪類學生最不利,應該是對經濟條件差的學生最不利!由於中國國情貧富差距巨大,帶來了教育資源不均衡,人才不一定能得到好教育,好教育又不一定能教育出好人才,但多數情況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子女能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多一些。


教育之事不可改, 妄動教育 千古罵名。

這裡是中國


沒錢沒成績的學生不利,良好的教育資源都被私立學校和重點學校給佔據了。(私立學校的學費比普通學校貴數倍)


覺得對技校,中專,大專的學生更不利呢。

我讀的是專科,覺得專科的一些專業確實可以取消。學的是建築裝飾,一方面授課老師按照上級規定的就業方向很不明確的課程教,另一方面老師也會有點尷尬,他們也不關心或者不清楚教我們什麼才對我們的就業有利,所以就只有這樣。

實際上最為本質的是,比如,進入建築裝飾行業,除了別人指定要我們專業的學生,不學這個專業的人和我們學習完所有課程的學生沒有什麼區別,這不是在談自身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說學習完所有課程和沒有學習過這些課程後沒有對口能力上的區別。因為,建築裝飾行業和銷售業有共通點,很大程度上僅需要實踐而不需要刻意學習理論,一是因為這方面的理論沒有人曾精細地研究過 ,都是人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各人有各人的說法。二是實際上也沒有精細理論化的必要,因為並不是多麼高端精細化的勞動而是被大眾需求定義為較低端的勞動,所以我們學習書本上、ppt上的知識總會有一種尷尬,因為我們並沒有實際操作過。若有,也是利用實訓或假期的時間倒騰幾下便完,無論是抹灰,彈線,裝修施工,接觸各種裝飾材料……以此舉例,大專里有些專業沒有設立的必要,更是完全沒有必要開設三年。

我們不是美術生,都是通過高考考進來的。但要學素描,水粉,表現技法等,和美術生相比沒有競爭力。以上,我覺職業教育是處於教育中不利的位置,不僅是因為師資環境等等,更多的是因為專業設置的不合理,以及課程設置的不合理。當然,本科院校也存在這種問題,只是沒有職業院校突出。

另:如果選擇讀專科,因為不太可能教得好人文和理論化的東西,藝術方面的話藝術專門學校可能有點競爭力。所以建議學實操性的技術,比如維修類,計算機類,這會提供真實的發展引導和就業方向的引導。而不是學了不少理論課,出來從工人,銷售做起開始積累經驗。經驗方面的話,當然不如初高中畢業就去工地學技術或是做銷售的人。如果是女生的話,會計和小語種之類可以考慮,也可以想想適不適合營銷類,服務類專業。專科的話,比較新、專業剛建立不久的需要慎重考慮,往往是因為國家考慮行業換水,想培養一些經過義務教育的理論上稍微高點素質的人進去以及考慮到又能促進高校生的就業,做的是基礎工作。我對此沒有異議,大部分人確實都做基礎工作,只是相對於非基礎工作的發展空間當然不那麼好。如果想好好玩三年的話,推薦選營銷,服務類專業一般會更輕鬆。我們專業既廢而且要畫很多圖,就是幾十年前流行的丁字尺 和圖板手繪施工圖。包括本科的一些相關專業,不少學校畫圖經常熬夜 。這種訓練用處較小,因為技術含量很低就是抄圖可以做抄圖員。我覺唯一的好處是培養耐心~雖然作為中高端設計師談單時可能用到手繪,但這種手繪是美術生的快題手繪,不可能讓你抱著丁字尺和圖板畫上一下午。

退一萬步講,無論是哪種教育,大家畢竟都是交了錢進來讀的,政策把教育弄成這樣真的好嘛(?_?)。


比如像陳景潤,華羅庚這樣的卓越人才,可以被目前的高考制度篩選出來?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