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加坡軍費首次超越台灣?
新加坡一個才560萬人的小國家,鄰國對新加坡造成的軍事威懾也遠不如台軍對岸的解放軍。到底是新加坡軍費高了還是台灣軍費太低了?
國家國防開支排名
謝邀
新加坡這種袖珍強國,國防政策是不能和其它國家或者地區比較的。
首先,新加坡是沒有縱深的,但台灣有縱深,只是不夠深。沒有縱深就意味著根本無法進行防禦,巴掌大的地方,如果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就只能看著全部國土淪為焦土了。
其次,新加坡的國防壓力也很大。旁邊的馬來西亞、印尼雖然在東北亞怪物房裡看上去很菜,但如果在東南亞也著實是地方一霸,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是馬來人主導的國家,而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本來就有很多不愉快的歷史,即使現在和平,不意味就要忘記國防。
第三,新加坡是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控制這個地方的政府,如果沒有靈活的政治和強力的國防,那麼很容易就會陷入大國利益的絞肉機里去,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犧牲品。
所以,新加坡的國防壓力和地緣政治對它的要求,使得新加坡必須一刻不忘地鞏固國防。
台灣地區的局面和新加坡差不多,都是扼守戰略要地的小政府。但問題就在於,台灣當局玩政治玩得太粗糙了,國防也停滯不前,天天沉迷小確幸,不好好整軍備戰,反而對軍人開刀。
小蔣先生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瀉藥
很正常啊,台灣哪裡需要那麼多軍費?
根據綠營提供的情報:台灣是世界上飛彈最密集的地方,而且還有日本發展核武器保衛台灣。
日台是生命共同體,任何敢動台灣的國家都會受到日本「一億玉碎」的攻擊,不然日本就滅亡了懂嗎?新加坡沒有日本的保護,自然只能增加軍費了主要是三方面問題。1.馬新淡水之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最大的分歧是啥?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淡水之爭越來越嚴重,新加坡每年都要從馬來西亞進口大量淡水,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而且現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淡水爭的越來越厲害,馬來西亞最近和中國走的也越來越近了,這種情況下,馬來西亞一旦拿水卡脖子,新加坡幾乎是沒有辦法,只能想辦法搞海水淡化。
四家公司將競標新加坡裕廊島海水淡化項目 設計產能137000立方米/天
2.宗教問題馬來西亞和印尼都是穆斯林國家。舉個例子,以色列。新加坡的生存環境比起以色列也沒強到哪裡去。而且新加坡更小。3.地緣問題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節點,而旁邊的印尼和馬來西亞最近和中國越走越近,而新加坡和美國一直都是交易關係。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提高軍費也就不奇怪了。至於台灣,台灣人也很清楚,他軍費越高,拿的好東西越多,死的越快,大陸距離他太近了,而且又不是主權國家。我們這有一個新加坡投資的工業園區,規劃,招商,體制都有新加坡參與,這個國家公務員效率之高難以想像,而且普遍很有國家責任感(香港公務員效率雖然高,但是都是買辦心態,沒有祖國的概念)我覺得哪天美國衰弱,中國不管的話,這幫人軍事力量能把馬來西亞給吞掉,再造一個亞洲版布爾人國家
15年10月在新加坡訪問交流的時候在公共學院上課,看到新加坡老師給出的每年預算開支明細,其中常年雷打不動第一是軍費,然後交通和教育第二第三輪流著來。
在解釋為什麼軍費常年第一的問題時候,老師放了一段前幾年新加坡媒體採訪已是資政的李光耀的一段視頻,他是這麼回答的(大意):新加坡這麼小的國土,什麼資源都沒有,一切都依靠進口。別人想弄死你,根本不要飛機大炮,馬來西亞把水一掐,印尼弄幾艘船在外面一攔,新加坡立刻完蛋。所以我們要保持一定的軍事力量,讓潛在敵人不敢這麼做。
我感覺李光耀是帶有華人傳統的居安思危心理,害人之心不可有(表面上至少如此),防人之心不可無。新加坡是現代世界體系(一個國家不能隨意入侵其他國家,美國及其小弟除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如果世界體系崩潰,世界回到中世紀高度弱肉強食的狀態,新加坡軍力不強的話會第一批完蛋。而今全球化的衰退、川普的上台、美國的相對衰退讓人發現世界體系的崩潰並不是不可能
新加坡得保證自己渾身帶刺,免得一波被馬來西亞和印尼吃了(科威特表示很贊)。
台灣表示自己也要渾身帶刺。大陸:不知道刺蝟好吃不好?謝謝邀請,慢慢補圖中
本來想偷個懶,這個問題沒有什麼乾貨,又不想隨便應付知友。
沒想到再次被邀。看了下各位答友說的都很好,我就補充補充,說一下其他答友沒講到的地方。
很多答友的立足點,
都主要在新加坡國防壓力大和台灣軍費殘兩方面,那麼我就說說新加坡為什麼這麼有錢,為什麼能拿出那麼多錢做軍費的原因吧。先說總結,新加坡的發展,富裕,得益於世界貿易的發展。
其核心價值就是港口和轉口貿易。要理解這一點,先要理解現代海運的主要形式,大型化集約化運輸。
船越大,單位運費越低。比如歐洲法國,有一個貨輪前往中國廣東,噸位5萬噸,可是法國只有1萬噸的貨,單獨跑一趟肯定虧欠,怎麼辦?
用通俗的說法就是」配貨」,鐵路上叫編組,德國有批貨運往福建,英國有批貨運往日本,荷蘭有批貨運往韓國,全部都拉上,滿載。然後從法國出發,走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好了,現在到了馬六甲。現在貨輪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把貨逐個地點運過去,廣東福建日本韓國。還有一個選擇,選擇一個貨物集散中心,把其他地點的貨物卸下,讓前往福建日本韓國的其他船「捎帶」過去,自己順便拉上其他船需要運到廣東的貨,繼續滿載前往。很明顯,方法二更優秀,成本低效率高。而新加坡,就是這個天然的集散中心。新加坡的的發達,不全是新加坡人所說的他們勤勞,說的實在點,就是它是搶了上海的飯碗。
因為亞洲過去的物流、金融、貿易的中心是中國的上海。上海解放前就是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後來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陸架地形導致大船進不了港,於是上海就失去了物流中心和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就揀了個大便宜。
所以,新加坡的發展幾乎就是與上海港的衰敗相伴的。現在,中國意識到這個問題,洋山港(深水港)正在建設(直接要了鼻屎國的命)。
而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資金流的中心;資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會派生出貿易中心、商業中心、生活中心、服務中心……
據統計,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動其它行業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十幾年前,新加坡因為地處馬六甲海峽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世界第一大港,集裝箱的年吞吐量超過1千萬標準集裝箱。新加坡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為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台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說白了,新加坡吃的就是」買路財」。
那麼,新加坡到底有多「富裕」?
2014年,新加坡gdp3078億美元,約2萬億人民幣。
2015年,台灣gdp4664億美元,約合3萬億人民幣。看見沒有,不要因為新加坡鼻屎大的面積,而產生錯覺,其gdp和台灣是在一個檔次上的,軍費投入稍微高一點,超過台灣,也不是什麼讓人吃驚的事情。
加上上面其他答友已經回答的原因,國防壓力大,就產生如下結果。
新加坡的人口只有幾百萬,但軍費佔GDP比值卻一直高達6.5%,這麼高的比值,除了朝鮮這個政治怪胎以外,能與新加坡相比的就是以色列了,以色列軍費佔比也是超過6.4%,台灣大概長期保持2%左右。
各大國軍費比例
跟台灣比就侮辱新加坡了。
新加坡人家最起碼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主權國家。雖然是個彈丸之地(真的很彈丸),但是人家自我認識很清醒,不打誑語(不過確實打了幾次),總是著眼於強大自己,其次才是尋求盟友幫助。這麼多年來,新加坡在國防上能發展的都發展了。這是人家的一貫政策。
台灣那麼大,還天天裝瘋賣傻,親美親日,簡直了。
新加坡年年都紀念被日本侵略攻佔的日子,台灣呢?面臨異族的潛在威脅,新加坡從來沒有嚷嚷要靠美軍支援,從來都是自掏腰包、想盡辦法搞國防,然後才訴諸外交。所謂「天助自助者」就是這樣。相比之下,灣灣天天喊著美爹的台灣關係法。灣灣只有種喊反共,沒種真的準備反共。
有人開跑了,說新加坡跟隨英澳美云云。人家常年花軍費先強大自己了好嗎?最起碼東南亞空軍第一好嗎?一個如此小的彈丸小國,如果到處逞強出頭那才是荒唐呢。利用大國保護自己過日子+賺大錢,何樂而不為?所以我說,人家很清醒。
所以,軍費超台灣很稀奇嗎?不稀奇。以前沒超,只是因為新加坡真的比台灣小太多。以下是數據。我也並不熱愛新加坡,只是擺事實罷了。
新加坡面積: 719.1 km2
台灣面積: 36,193 km2
新加坡人口: 5.399 million
台灣人口: 23.52 million
新加坡GDP:292.74 billion USD (2015)
台灣GDP:474 billion USD (2012)
有的人評論離譜,我不想浪費時間,卻按捺不住想反駁的慾望(我就是這麼作),故關閉評論。
軍費上漲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升級樟宜海軍基地及配套設施。而樟宜海軍基地是美軍的駐泊地,也是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重點關注的地方(瀕海戰鬥艦的艦籍就在樟宜)。這次李家坡漲軍費無非是給川普一個投名狀罷了。。。
新加坡的軍事實力一直都是亞洲前列
本來就是隨便答一句的,為了各位鍵盤俠,居然補了這麼長……
補充下:
戰鬥力是要看綜合水準的。單比一項是沒什麼意義的,沙特豪華裝備現在被人欺負成啥樣了……
新加坡最大的弱點在於沒有縱深(這個靠美日來幫忙守衛)。
新加坡的裝備水平很高,很多裝備可以自研自產甚至出口國際,單就這一點就勝過亞洲大部分國家。
隨便百度下:目前,新加坡已建立起一支包括6萬常規軍、20餘萬後備軍的武裝部隊,擁有導彈、潛艇、F-16D/F戰鬥機、KC-135空中加油機、支努干直升機、M1坦克、豹2SG坦克、BIONIX陸戰車等。這當中,潛艇、空中加油機、支奴干這些可都是非常典型的進攻型武器新加坡常年有部隊在美國訓練,沒記錯的話在澳大利亞也有(在台灣那個星光部隊屬於走讀制軍訓班,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新加坡作為彈丸之地奉行的卻是進攻型戰略。
肉眼可及的時間段內,韓國不會和新加坡發生衝突,朝鮮、巴基斯坦、越南基本沒有獨立研製和生產成體系武裝的能力,都沒有能力對新加坡本土發起登陸作戰,而新加坡甚至已經實現了登陸艦這種大型進攻型裝備的研製和建造!
某知友說新加坡戰力不如以上幾國那典型的是鍵盤對比,你打不到我,我卻可以打你,你居然說你比我強?!對於周邊國家而言,所謂的戰力威脅不是你能把自己保護得多好,而是你可能把別人欺負成什麼樣
當然,印度巴基斯坦有核武。且不說投送能力,巴基斯坦敢用出來嗎?在現在的國際形勢下,誰用核武器就是把自己加到火爐上烤,分分鐘被其它國家團結對付滅口
在亞洲,刨掉中國俄羅斯,短期內不會和新加坡發生衝突的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對外戰力威脅方面,新加坡並不弱於其它國家,說它戰力亞洲前列有何不妥?
大清都亡了,別再老想著天朝上國瞧不起別人了,知己知彼方能不敗再補充:
評論區里有人說大炮洗地,很遺憾,考慮到射程和成本(導彈、火箭增程彈、重型火箭彈之類的拿來洗地誰也花不起),能夠大炮給新加坡洗地的貌似只有馬來西亞和印尼(印尼有難度)。但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都不如新加坡,考慮到新加坡的進攻性防禦能力,這兩個國家恐怕很難從容擺下洗地那麼大規模的炮兵陣地。
至於朝鮮巴基斯坦這些國家倒是有不少炮兵部隊,但是,哪怕大馬和雅加達同意「借道」,拿什麼投送部隊?另一個說統統有實力一戰滅國,只看心情。很遺憾,這又是個鍵盤俠的做法。
滅國,首先不是指殺光炸光,這不符合現代戰爭利益訴求和也躲不開國際輿論壓力。現代意義上的滅國我認為應該是指:消滅對方實權政府或實權領導班子,並有效控制對方原有大部分勢力範圍。以此為標準,美國滅掉薩達姆政權大概可以算是滅國。但美國在戰力碾壓的前提下,輿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政治(聯合國),軍事(多國聯軍),上躥下跳前後幾十年,花費巨萬才實現該目標。
一戰滅國談何容易?兵者,國之大事!當然了,伊拉克畢竟有戰略縱深,有龐大的軍隊……
OK,再舉個例子,索馬利亞海盜。該群體勢力範圍明確(就在那一片,戰略縱深也沒大到哪去),戰力低下(武裝基本可以總結為AK47加快艇,戰鬥力也就和我國城管差不多,但人數少多了)。
世界各國包括老毛子和TG出動了各種軍艦,各種訓練有素的部隊這麼多年了,海盜們還沒絕種!為啥,這樣的戰力碾壓,一戰滅海盜都這麼難?當然了,各國誰都不想真的滅了海盜,還要留著借口出去轉轉呢。這是個政治和軍事利益博弈的結果
OK,再舉個例子。
二戰前夕,德法兩國紙面上戰力差距並不大,沒達到碾壓級,法國戰略縱深也挺大(好多個新加坡那麼大)法國耗資50億法郎耗時13年建成的馬奇諾防線,「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其中駐紮大量部隊,戰鬥力無比強悍……
然後,我們都知道了,繞過去了……法國亡了……一戰亡國……再然後戴高樂流亡政府成立,流亡政府啊,啥概念,戰略縱深是沒有的,辦公室都是同行贊助的;戰鬥力是不太好了,你懂的,殘兵加愛國民兵起家
這下德國戰力碾壓了吧,戴高樂戰略縱深很差了吧,希老大滅掉這個政權的意願很足了吧
可是沒有,戴高樂政權不止沒有被一戰亡國,而且德國輸了,法國成了五常之一
從封建時代開始,滅國這種事從來就不是紙面上的裝備、部隊人數能決定的,後勤能力,戰略戰術水平,國際政治環境,甚至輿論環境都有巨大影響。
各位鍵盤俠們評論各國戰鬥力的時候麻煩把這些因素都百度下。
順便說下,只要美國一天還是世界一哥,他小弟們的戰鬥力就不止是他小弟自己的戰鬥力!再再補充,把評論內容拉過來
某說朝巴越那幾國不用傾國之力就可以滅掉新加坡,把部隊運到馬來西亞就行了
就不說這年頭幾個國家敢借道給別人打戰
運過去就行?
新加坡現役軍隊6萬人,預備役超過20萬。裝備我就只說出名那幾個好了。豹2SG有196輛,24架F15,74架F16。假定他們那6艘潛艇12艘護衛艦11艘巡邏艦2艘無人艦出了港口就自己忘關水龍頭漏水沉了,沒幹擾你運兵。
假定他們那總數150+的軍機起飛後就遇到霧霾直飛美國了,沒幹擾你運兵。假定你所說這幾個國家戰鬥力驚人,一個頂倆,且新加坡那些預備役都是帶路黨,毫無戰鬥力。那麼為了對付新加坡現役陸軍,大概「只」需要新加坡一半的兵力和裝備:
3萬陸軍,大概100輛重型坦克,500輛步兵戰車,10門多管火箭炮和大概250門火炮自行榴彈炮。對了,再假定這些人員和裝備的伙食、彈藥、燃油、醫療都有馬來西亞富豪就地提供了。
您算過需要多大的船,多少船嗎?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哪怕TG要往新加坡投送這麼多部隊過去都要傷筋動骨……
評論里某人竟然還說隨便搞馬甲去弄啥恐怖襲擊……這個有點麻煩,我覺得還是派萬科去那邊建一圈兩萬米高的圍牆直接把新加坡圍起來就好了,反正他們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圍起來餓死他們,然後全部拆了建商品房(嗯,拆遷費都省了,哈哈哈哈哈)。大不了建好以後給大馬分幾個小區就好了~打啥戰啊,累死了,萬科萬歲~新加坡必須要比鄰居強,而台灣軍費再多也不可能比中國強,反正沒用,不如少花點
就不說別的,我去新加坡的時候聽他們當地人說,新加坡一架飛機可以擊落中國10架,一輛坦克可以摧毀中國10輛,為什麼不敢打,是因為中國還有第十一架,第十一輛。。。
台灣軍費一直減少,我記得馬英九一上來軍費就已經開始減了,而且是大幅減少。。。。
2008年
台灣明年軍費少於今年 原因反應
2008年8月30日
列印
台灣國防部公布了新一年度的軍事預算,整體預算呈現了罕見的負增長,也引來台灣內部各界的批評與討論。
根據台灣聯合報報導,台灣國防部明年的預算星期五送達立法院接受審議,明年度的國防預算編列了3248億8602萬8000元,比起今年度減少了83億7316萬8000元。而根據自由時報分析,明年度的外交與國防機密預算也同時遭到刪減,外交機密預算減少約三成,國防機密預算更大幅減少四成,國防軍事投資經費也少了272億元。
*外交休兵 兩岸和解*
台灣內部許多人認為這是由於馬英九政府向中國大陸傾斜,在外交休兵與兩岸和解兩項政策影響下,呈現對於台灣國防與外交上的弱勢。對此台灣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許志嘉教授分析,外交休兵的政策的確可能是其中一項因素,但背後還有更多的原因。
"總體來講我認為有三個理由,第一個就是由於兩岸的和解,可以達成兩岸關係的緩和,在軍事壓力上的減緩,所以軍費支出減少有邏輯的合理性。第二個是台灣的軍隊在這幾年持續在推動精實案,那軍隊的規模縮編之後,那經費的支出相對也也會減少。第三個就是,新的政府是強調防禦為主。"
*量少質精之軍*
「精實案」是台灣國防部從1997年開始所實施的「軍事組織及兵力調整規劃案」,目的在於將台灣軍隊整建成一支「量少質精,反應快、效率高、戰力強」的軍隊。
不過台灣國防部剛剛公布的「九十七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當中指出,兩岸敵對狀況並沒有隨著現階段政治與經濟關係和緩而解除,中國生產的導彈數量從過去每年75到100枚,激增為每年150到200枚,而且為了反制台灣的反導彈系統,更加強了彈頭穿透能力以及命中精度。
*太天真?會讓美日不滿?*
這是2010年
台灣批准2010年軍費預算93億美元 減少6.9%
這是2011年
台灣國防部:不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北特約記者
在中國國防經費持續上升的同時,台灣的國防經費則逐年減少。
在中國11屆人大公布2011年國防預算將比去年增長超過一成之際,台灣國防部表示「不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
台灣國防部說,中國大陸軍費逐年持續以兩位數字增加,雖同其經濟大幅增長有關,但亦不斷引起各國的強烈關切。
比起韓國這麼小的地方軍費開支一直是全球前十其實台灣相對幸運很多
看到一大堆人說什麼新加坡小,分分鐘滅國……但是啊,你要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戰略新加坡人當然不傻,人家也為自己的國情做了戰略首先,他們實行的是「毒蝦戰略」,簡而言之就是說你馬來西亞想斷水,想火箭炮洗地,沒關係,來吧,反正新加坡一樣可以做出有效的反擊,不需要把你的吉隆坡給佔領了,只要對你造成足夠傷害就成。這樣一來別國意識到自己雖然可以滅了新加坡,但是既然沒有好處,那麼也就沒有開戰的理由了。和平時期就是要養著一大批軍隊,然後威攝鄰國,讓它明白打自己雖然可以,但是還是要自損八百。第二就是巴結大國咯……新加坡選擇的是美國。同樣,新加坡人把鄰國比作小魚,自己比作蝦米,當然他們是要立志成為「毒蝦」但是也不會忘了去巴結大魚。新加坡把美國當作友好的對自己有益的大魚,依靠自己優越的戰略地理優勢吸引美國,那麼馬來西亞打過來的時候美國人也不會想放棄這麼好一個立足點。第三新加坡的大部分武裝力量……大約三分之二是在國外的……好吧主要是美國,到時候隨時準備跟隨盟友一起重奪故土……總結一下就是新加坡自知不能在戰爭中倖存,那麼就威懾對手,讓鄰國知道打自己沒有利益可得,那麼就消除了開戰的可能性;同時與美國結盟,狐假虎威;再然後就是準備好滅國之後的反攻力量
首先,台灣應該知道,台灣根本不可能打過大陸(在大陸一切都進入正軌之後),第二,在大陸強大的時候,非世界大戰情況下基本不可能有哪個瘋子來打台灣,所以台灣的軍隊基本上就是象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