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國家變得開放?又是什麼讓一個國家變得封閉?
今天寫了一句話:開放迎發展,封閉臨滅亡。然後就想到了國家好像也是這樣,可是想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國家走向開放,又是什麼原因讓國家走向封閉的呢?求各位賜教! ----------------------------------------------------------------------------------------------------- 我自己現在有個不太成熟的答案: 因為要保護少數人,開放保護的是多數的少數人,而封閉保護的是少數的少數人。 怎麼解釋呢?多數的少數人就是每個都是少數人,但大家加起來就是多數人。比如少數民族,比如商人,比如農民等等。每個群體都是少數人,但是加起來就是多數人。 少數的少數人就是統治階級,他們是絕對的少數,國家再發展,統治階級還是那些人。
-------------------------------------------------------------------我想說一下開放並不是說只有商業上的成就,而是思想上的!——————————————————————————————我給每一個回答的人都點贊,希望大家能積極交流,希望我們不要再次步入封閉落後的局面(我自己妄想)!………………………………………………………………………………………………………………
各位答主好厲害,我以為只是平平淡淡的回答點,沒想到大家回答了這麼多精闢的答案,@安林,@赤鳴,@qiong dzhi,給出了不一樣的思路,讓我感覺那叫什麼……世界都變大了^_^,視野更加開闊,不是封閉在自己思想的小圈子了。@額額額 大哥好文采,文章寫得很好!
開放的主體是商人,封閉的主體是小農。
所謂的開放和閉塞,並不是具體的某個人或某個團體的決定,而是經濟結構的需要。而國家的運轉機制是由一定主體決定的,這裡的主體雖然抽象,但仍然有跡可循。換句話說,是某一個群體按照社會運轉的機製為自己制定了一個有利的規則。這個規則必須符合社會運行的規律,一定程度上滿足社會各階層需要,否則便會使矛盾愈發尖銳,直到規則本身垮台。
說這些,是為了讓題主明白,所謂的走向開放或者是走向封閉,是社會整體的決定,也是統治階級的需要,這兩者並不矛盾。社會的上層從這個社會汲取資源,必然也希望社會穩定,下層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源。
那麼,引領一個社會走向開放或者封閉的,是制度。而制度誕生的土壤,就是財富的創造方式(生產方式)。為什麼說小農會導致封閉?道理很簡單,小農生產是靠田地的。土地將小農固定在了一定範圍內,如果小農亂跑,那田地誰來耕呢,田地荒蕪了又怎麼活呢?所以小農為了生存,必然傾向於封閉於一處。相反,商人就是為了買進賣出,自然要到處走尋找差價。而中國古代,佔據統治地位的是地主。小農的收成就是他們的財產來源。因此,他們也要將小農固定在土地上為他們耕種。相反,流民隨時威脅著地主的財產。自然,將小農封閉在土地上更好。而國家對外的相對封閉,則是這種模式的放大化。
而尋求商業機遇的通常是那些氣候不太適宜種地的國家,他們將更多的人力用於製作手工製品的工商行業,以換取糧食。對他們來說,貿易帶來的糧食是十分重要的。而商人由於在其中承擔著關鍵的作用,也會日漸獲得更高的地位。這時候,商業就是獲取資源的國家命脈。商人由此進入統治階級,並獲得愈發崇高的地位。而他們又會制定「開放」的政策扶植商業(商業的發展帶來的是全民福利提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理想狀態)。
根本原因還是國家的財富創造方式(生產方式)。
認為幾個人就能決定一個國家走向的,是錯誤的。最高層能動員的資源當然多到底層難以想像,但是他們在資源動員時存在動機和目的。他們的動機自然是背後集團的利益,目的也是。理論上,高層固然可以利用手上的資源扶植起一個階級,令其發展壯大。但他們本身沒有身後的集團是上不了位的。單看幾個領導人,自然難以揣測他們的想法,但如果可以辨識出他們背後的支持者,這些領導的政策便會有跡可循。所以說,千萬不要認為某幾個領導人就可以決定一切,這既是錯誤的,又會讓問題無法繼續探尋下去。國門不是你想開,想開就能開。最可怕的事就是著火了你想拚命打開消防門,卻發現門那頭被東西堵上了。以古巴為例,卡斯特羅奪得政權以後就去美國各地演講,呆了整整八天(現在哪個國家元首出國訪問會在一個國家呆八天的?),就為了換取美國的贊助和支持,無時無刻不透露出我十分想見艾森豪威爾,然並卵……
生命以生存為第一要素,國家亦如是。開放或者封閉,是其結果但非原因。宏觀層面的國家是全體國民及全體國民互相交互的集合,微觀層面則包括兩點:人,交互。具體到個人,個人要維持生存及生活,則其必須生產物資。同時一個人一般無法單獨生產自己所需的全部物資,故必然需要通過流通交互物資來換取部分或全部自己所需。最後,一個人,生產物資,流通物資,消費物資,以個人為基點達成一個閉合的環。具體舉例說明,假設一個農民,生產了10單位糧食,他通過流通將其中5單位糧食交互為3單位蔬菜2單位生活物資,並在最後消費了全部5單位糧食3單位蔬菜2單位生活物資,最終形成了一個生存的閉環(儲存亦視為消費的一種)。同樣的,一個醫生通過工作獲得了10單位的貨幣,通過流通換取了5單位糧食3單位蔬菜2單位生活物資並消費了,也形成了一個生存閉環。那麼,國家,或者說社會,其實就是全體國民生存閉環的總集合。任何國家的法律、社會秩序、道德倫理等等等等都是為了更好的促進這個生存閉環以完成更高效率或者更優質水平的自洽(假設閉環面積越大越好)。受限於具體的時代背景、科技水平、自然認知、地理環境等影響,每個時代中的每個國家會做出種種不同乃至互相矛盾前後不一的舉措,但是正本溯源歸根究底,目標卻都是一致的,為了擴大生存閉環的面積。決定國家是開放還是封閉最重要的就是其對生存閉環的影響。日不落時期的英國及國際金融時期的美國是開放的,因為它們可以通過開放從其他地區獲得更多的物資/利潤以擴大生存閉環;現在的中國也是改革開放的,因為中國可以通過國際分工及貿易,以工業化的成果獲得生存閉環的擴大;清朝是封閉的,因為開放會引來倭寇和洋人,前者會破壞生產,而後者則會通過工業化國家的傾銷破壞封建社會的小農基礎,兩者均是對生存閉環的損害;朝鮮的封閉,則是因為冷戰失敗初,彼時開放會導致美國的皿煮革命輸入(此處半貶義)和武裝顛覆,國家封閉,最終延續下來的歷史遺留。同樣的可以延伸概念。中國進行快速工業化時期採取了很多舉措(不是洗地),很多是短時間內影響了整體社會福利,這是為了長期生存閉環的擴大而忍受短期生存閉環的縮小(拳頭收縮回去才能更好的打出去)。再例如,在古代社會發展到極限進入馬爾薩斯陷阱的時候,會陷入改朝換代的程序中,通過清除大部分人口來解放生產資料,以達成剩餘人口更好的生存閉環。生命以生存為第一要素,國家亦如是。
~~~~~~分割線~~~~~~
我認為,國家隨著規模的擴大而越來越成為一個高度意識的結合,個人的因素在其中會愈來愈無關緊要。即使是帝國皇帝,看似一言長城萬里一言生死榮辱,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但是皇帝這個職位其實更多的是國家統治階級的代表,其是國家所有食利階層的代言人,個人興趣及小事上或可隨心所欲,但是真正關乎國本之事的決策上不可能以個人意志而動搖,其之決策必定代表了國家的意願。皇帝所有的重大決定必然代表著其擁護者的根本利益,皇帝可以影響歷程但是不可能反抗這大勢。比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皇帝如果要求全天下的人全部自殺,結果如何?這個皇帝會被推翻吧!生命以生存為第一要素,國家亦如是。並不一定,羅馬可以說就是過於開放而亡國了,大唐之亡也有部分原因。另外,幾十年後你再看看現在的歐洲開發給穆斯林難民們的後果,也許你會對這句話有不一樣的理解。
先感謝邀請。
把開放看成一個很泛意很泛意的概念後,可以想到這樣一個結論:一個國家靠自身能力發展是有上限的,當一個國家具有一定能力使得她在國家博弈中能夠取得優勢時,她必然選擇開放,因為對外開放是一個國家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獲取他國資源的一個平台,這個平台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會提供相應的工具使得一部分國家必然的佔據遊戲的優勢,而另一部分國家必然的佔據遊戲的劣勢。
這個東西很好理解吧,算內驅力,雖然統治集團能夠影響一個國家的政策,但是卻很難避開一個歷史的潮流。
所以才會強調特定的歷史時空,在古代這樣一個冷兵器時代的歷史時空下,凡是大國與強國都走著對外侵略的道路,因為在那個時代限於生產力的限制,經濟交流是不明顯的,所以對外戰爭成為了開放這個平台的最重要的國家博弈工具,在這個時空下很多的國家不分地域都在使用它,戰爭可以滿足那些國家合法或者不合法的獲取他國的資源,而有能力發動戰爭的國家必然是能夠取得博弈優勢的國家,那些不能取得優勢的國家,屢戰屢敗的國家往往不會採取這樣的策略,也就是所謂的開放。開放意味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國家間交流,戰爭是一個載體,即使不發動戰爭,優勢國家依舊選擇武力揚我國威,鄭和下西洋動則幾萬兵力,讓不少小國成為明朝的附屬國,當然戰爭也帶來了許多物質,文化上的交流。
近代也是如此吧,大航海時代加第一次科技革命,有能力的國家大搞殖民統治,沒能力的國家閉關鎖國,你閉關鎖國別人還不願意,通過各種手段也要讓你被開放,為什麼?很簡單,別人是開放,處於國家博弈優勢,他們一定且必須是有能力從這些國家中獲得資源和利益的,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無論是開放還是被開放表面上都是對外交流,手段都是各種各樣的方式,根源還是利益,誰的利益流向於誰的問題。
到了現代也是如此,只是工具被改了一下,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加三次科技革命,戰爭已經不適合作為國家博弈的工具了,所以換成了經濟成為了主導的工具,軍事,政治,文化等這些都是輔助工具,來支持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能力。你看全世界就好像是一個賭場,參與開放的國家都不得不捲入這個國際金融秩序也就是賭場之中,那麼很容易就會發現,誰有能力誰就是莊家,美國,蘇聯都當過莊家,所以他們賺的錢最多,誰有能力誰開放,歐洲資本主義老國,世界性大國,地區性大國。那也有被開放的不是,非洲窮國,中東土豪,大家互相打麻將最後,窮國資源被弄走了,土豪錢被弄走了,地區性大國賺一點,世界性大國賺更多,美帝不僅賺還收賭場使用費,誰讓人家是莊家,對了美帝還經常賺這幾個大國的錢,還收了不少小弟(菲律賓啊,日本啊等等的),這就是開放的優勢。
對了你也可以選擇不開放,不過所謂不開放也是不現實的,以朝鮮為例,你們以為是她自己不開放?23333,實質是這類國家開放了誰和他們玩,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窮鬼一個,WTO,WBG,IMF等構建的世界賭場,門口就寫著衣冠不整者不許進入,不說莊家美帝,就說中國,你們去問問天朝願意讓朝鮮去賭場賭一把?!如果說經濟基礎不決定上層建築那麼今天的開倒車真有可能成功。但如果反過來看,經濟基礎絕對決定上層建築,那麼今日如何再封閉?任何阻擋生產力發展的事物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碎。
這個問題還該細分下,開放是開放什麼,是經濟開放,還是思想開放,或者僅僅只是開放個口岸,或者邊境。針對不同的東西回答的觀點可能完全相反哦。
縱觀歷史,以英美法為代表的西方商人國家最為開放,也最具有的擴張動力。 這些國家為了獲取原材料,廉價勞動力和市場,商業殖民者可以忍受驚濤駭浪,食人生番,水土不服,在利潤的驅動下敢於冒險,敢於拼搏。 相反,像古代中國這種建立在威權專制體制和自足經濟格局之下的農業帝國,在征服了周邊一盤散沙的力量之後,就逐漸喪失其擴張的主動性和擴張的能力。 因為對這些以農為本的政權來說,穩定地壓榨內部,永遠好過冒著失敗和被顛覆的危險去進攻外敵。
此類國家的曇花一現開放式的對外擴張,要麼是出於君主個人某種虛榮的慾望或執念,就是出於轉移內部矛盾,而像農民這種處於社會底層的民眾,基本上無法分享開放式的擴張帶來的收益,更不能指望他們有強烈的動力去參與和推動擴張。
所以只有共同的利益紐帶才能使得一個國家變得開放。能進行食品貿易否則什麼知識都多餘
小國家必須開放,因為其產出品種不足以滿足需求。很多地區連鹽都是從外地運來的,不開放怎麼辦?過一輩子淡日子?更有連鐵礦都沒有的地方,難道非要停留在石器時代?大國可以內部調配,對開放的需求就不大了。
開放和封閉,拿中國來說,是政治原因。共產黨的一個偉大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你要聯合全世界的無產者消滅資本主義社會,這本身的立足點就容易引起對立和戰爭。資本主義社會把這些科技弱經濟差的國家當做殖民地,只是發財的工具。所以矛盾不可避免。開放和封閉,可能有不得不那樣的形勢。順勢而為。比如現在的朝鮮,在今天的形勢下,過於封閉就不好了。
謝邀!
在當今世界來說,真正自信的政府,更傾向於執行開放政策,不夠自信的政府,更傾向於執行封閉政策。以人類現有的知識,該問題目前無解。
例如,有人說,小農封閉,明顯扯淡嘛。宋代小農吧?泉州外國人那個多~羊吃人時英國小農多吧?人家在海上爭霸都好多年了~
所以啊,不要亂總結什麼因果關係,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何況連相關性都沒有!個人認為,是權利!當一個人過分注重個人利益時,就會走向封閉!、其次,是自信,當一個人不自信時,就會走向封閉!當其走向自卑時,就會讓人喊萬歲了!
牆,最可怕的是腦子裡的牆
統治階級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