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哈利波特》對你有什麼影響?影響有多大?
1. 跟人相處了一段時間會忍不住想他/她會被分到哪個院。2. 喜歡赫敏,一直在努力成為她那樣的人。雖然了解女權主義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但一直覺得赫敏才是我的啟蒙老師。3. 理想型是羅恩!你看連擇偶觀都深受毒害。
4. 學的英式英語。
5. 覺得家庭和親情很重要!6. 愛上文學和寫作。7. 無論如何也要湊夠7點!願有生之年用我掌握的每一門語言讀完原著!我到現在沒有好好地看過另外一部小說
我的三觀大概是通過這個系列建立起來的 包括我對外國尤其是英國文化的接受和熱愛
當我對現實生活厭倦的時候,只要想到或許在一個我看不見的地方有這樣的一個世界,裡面有我很喜歡的人在努力地生活著,我就願意忍受一切,《哈利波特》對我就是這樣重要。
感謝他陪我長大
現在我還是不大相信愛能戰勝一切,但是自然地就對周圍所有人心懷善意。
七本書,八部電影,十幾年的旅程,在另一個如此真實的世界裡,有過黑暗籠罩的時期,有犧牲有流血,但是正義是最終勝出的一方。
平靜溫暖的結局讓我願意相信自己所處的現實中一切總會變好。講點題外話羅嬸本人政治觀點相當左,她所認同的不認同的觀點做法很多也體現在了她的作品裡,世界上這麼多人從小看過HP,三觀形成受其影響。可能將來很多歷史的進程間接就受這套書影響。多圖,手機黨慎入
小說只看了幾部,電影整個都看過。
很多電影看過一遍,最多兩遍後就不會再看了。但唯獨《哈利波特》是我看過幾十遍的一部電影,而且每每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孤獨,無助時,都會默默點開,看看小哈利當時遇到那麼多痛苦時,是怎樣一步一步堅持到最後,直到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死亡。
小說沒看完整,但可以試著說一說我看電影的感受:
有一點很重要:不嚴格地說,哈利是一個普通人,雖然他身上有母親給他的抗性皮膚,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像普通人一樣過,比如哈利近視要戴眼鏡,比如家長不給簽字就不能去霍格莫德小鎮。比起其他刻畫英雄形象的電影,《哈利波特》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小孩的成長之路,看起來親切,喜歡。
第二點,哈利經受了不同常人的痛苦。羅恩從小在巫師的家庭中成長起來,赫敏也有愛她的父母。而哈利從小失去父母,好不容易救出教父,還沒一起生活就說了再見。成長環境如此坎坷。這一點,讓人在經受挫折打擊之後,很容易和電影中的哈利引起共鳴。每每遇到挫折,情緒低迷時,就會看一看哈利波特,讓我知道在絕望和無助時才更能顯出朋友的珍貴,更能體會勇氣的力量。
第三點,《鳳凰社》那部電影對我的影響最大。那部電影中,哈利發現自己時常感到憤怒,對身邊的朋友也不夠耐心。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時常感到困惑,困惑自己是否不像以前那樣純凈,是否內心的雜念預示著我們本性的改變。哈利也遇到了這樣的困惑,這時他去問小天狼星。小天狼星給他的回答,在無數個夜晚給了我心靈的慰藉——這個世界不是分為好人和壞人的,每個人內心都有光明和陰暗。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選擇,這才決定了我們究竟是什麼人。
與君共勉:
那時候我才十幾歲,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絕望的感覺。以為可以相伴一生的小天狼星那麼突然的死了,只有他願意在哈利的課外活動書上簽字,只有他知道哈利多麼想要光輪2000。越來越可愛的多比死了,中銀匕首之前,發著抖說出「多比是個自由的精靈」,他死的時候,網球狀的大眼睛上映滿了星星。高貴冷艷的海瑟薇死了,每次和哈利分離後,她都是等著見哈利一面才出去找吃的。盧娜被食死徒抓去了,她的房間天花板上貼著四個朋友的海報,金色的筆寫的「friendsfriends...」串成金鏈子,包圍著哈利羅恩赫敏和納威。
好不容易取得了克利切的信任,建立了感情,他們卻再也不能回小天狼星的家了,而克利切正在家裡幸福地準備著食物。
看第七部的時候,真的覺得世界一團漆黑,喘不過氣。甚至睡覺的時候都會夢見別人為了保護我而犧牲,我卻無能為力,痛苦得哇哇大哭。要說給我的影響的話,那就是,直接讓我當初給自己取了Harry這個英文名,然後現在基本上所有的網路ID都跟Harry有關,工作之後估計很多文件簽名也會直接簽Harry了PS我和Harry Potter同一天出生,只不過他比我大了整整十歲。
我上學那會不回來看一兩個小時的哈利波特書就沒有心思做作業,我想小時候更多的是被魔法世界這個玄幻的東西所吸引,後來它就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這種影響是終生的。就算現在書和電影的全篇都已經結束,但是只要一出現關於哈利波特的東西就會去關注。
小時候經常去書店蹭書看,遇到愛的不得了的書才會買下來,就是這樣遇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至今回憶起來都很自豪,在完全沒有人推薦下自己找到了這本風靡全球的書。好了接下來要說影響了。看到火焰杯的時候中毒最深,做了一根魔杖,塞了一根自己的頭髮進去(是的,受媚娃啟發),然後把書中出現的所有咒語記錄下來,附以特殊手勢,家裡沒人的時候就在練習。。。然後那段時間做夢都是伏地魔入侵學校我用魔杖降服了他,一天醒來發現自己大叫「昏昏倒地」。。。
怎麼說呢,就算在睡夢中,依然記得不可以用「不可饒恕咒」,這算是把善良植入了我的生命吧。
愛,和善良,應該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帶來的影響是,我想看看那個魔法世界。
有幾個魔法是我非常想學會的,比如××飛來、清理一新、魂魄出竅(哈哈,看誰還能阻止我去隱藏的地鐵站)。
有一個魔法是我非常想感受的,我從實招來,是crucio……
我看了英文版之後,學了一句英語:「Let me rip you!」(讓我撕裂你!)當然,我不會隨便說,只有特別特別生氣了才說,輕微的生氣都不會說。
我的性格和處境像盧娜:有獨立思想,不喜歡討好別人,不會迎合大多數人的眼光,被傳統社會排斥。不過我比她強勢,也比她有報復心。很簡單,別人給我的傷害太重了,必須付出代價才行。我也有像赫敏的地方,那就是對平等的嚮往,對等級制的厭惡。不過我更像盧娜,因為赫敏太刻板了,有時一點兒都不通情達理,而盧娜就好相處多了。
我之前是英語專業的。剛上大學時候,第一次做presentation關於哈利波特。老師最後給我的評語是:「potter這個單詞,發音非常British」
影響很大。
以前認為hp很無聊,在同學那借了本書,看了兩行就覺得沒意思了。然而小學畢業的時候忽然一入坑深似海。這次還是找同學借的,不過是另一個朋友,和我一樣剛開始看。那時候我已經認識到我是個麻瓜了,雖然我的貓頭鷹遲到了很多年,但這絲毫影響不到我對hp的喜愛。我開始瘋狂找同人文,找解析資料,對電影演員都有了解,在自己的本子上手繪了四個學院的休息室。說了這麼多,我覺得影響大概有這些。
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她們一起談論劇情的時候,真的感到很快樂,想一下子把自己了解的全部說給她們聽。燃起了學習英語的熱情,於是我從一開始的對英語沒什麼興趣,變成了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所以我的英語水平漸漸提高。每次陷入困境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會回顧一下hp的劇情,就會覺得自己經歷的東西根本不算什麼,情緒也沒那麼糟了。也更加熱愛寫作和文學了,儘管我一開始也很喜歡。我覺得它大概已經根深蒂固在我的內心了吧。現在都會時常想想,身邊的朋友可能是什麼分院,會發生些什麼故事。
就像神奇動物並沒有取代我對hp的感情,而是延續下去。我現在還依舊認為著霍格沃茨是天底下最好的魔法學校啊。出讀時 我上小學 對於當時的我 哈利波特對我是無比的激勵 也因為讀哈利波特系列 讓我愛上了讀書 上初中之前 我把這七本書每個都讀了至少七遍 現在同學都說我愛讀書接近於瘋狂 但這一切都源自於哈利 而且我覺得他會影響我一生 隨著長大 經常會對其中有很多新的感悟 新的感懷
剛看完哈利波特第二部《密室》,感悟有兩點:1、哈利在受到同學們的詆毀,認為他就是放出蛇怪傷人的人,但是哈利沒有去抱怨,而是尋找支持,解決問題。2、迎難而上,因為逃避改變不了現實,還不如奮力一搏。看到蛇怪的時候,哈利其實不知道自己能否打敗蛇怪,因為那時候還不知道鄧布利多的後手,但是他依然用魔法杖面對巨大的蛇怪。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面對恐懼仍然採取行動。
有些故事,閱讀就夠,不要去看電影;有些故事,留在當時的記憶里就好,不要流連。
推薦閱讀:
※關於不會魔法的人,英國人叫他們麻瓜,美國人叫他們麻雞,那中國人叫他們什麼?
※【HP原型挖掘系列】雷古勒斯·阿克圖盧斯·布萊克
※【HP同人】《燃情歲月2》第十九回 The Dark Lord
※【HP】《神奇動物在哪裡》記錄片細節(三)塑造神奇動物的世界
TAG:哈利·波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