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自私的,但為什麼很多自私的行為會受到別人的稱讚?

人做慈善為了個人名聲,研究藥物為了個人,健身為了個人健康,這類行為為什麼會受到嘉獎?單純正面影響這方面可忽略


正因為人是自私的,因此超越自身的自私本能,在達到自身目的的同時兼顧他人的利益,甚至為了對他人的情誼放棄一時的目的,更值得珍惜。

有人問過一個問題,行善事的人自己獲得了樂趣,那這樣的人到底是善還是自私呢?

我覺得善和自私並不衝突,在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為了幫助他人的事情而開心,便是善。

因此,我們稱讚道德,而不強求道德。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我可以在不累的時候讓座,這樣我會很開心。也會在很累的時候安然坐在座位上。

須知道,人間美好的東西都是和那些平凡甚至醜陋的綁在一起。我們要做的是欣賞對方的好的,而包容對方的那些缺陷。


自利同時利他,自利且不利他,自利且害他都有自利成分。提出我的看法,拋磚引玉


概念滑轉

得出「人是自私的」這個結論時,「自私」的含義是考慮自身利益,是一個中性詞

而存在「但為什麼很多自私的行為會受到別人的稱讚?」困惑時,自私是損人利己的行為,才會有此困惑

舉例「人做慈善為了個人名聲,研究藥物為了個人,健身為了個人健康,這類行為為什麼會受到嘉獎?」時,自私是利人利己的行為

如果題主概念重新整理一下:

人是考慮自身利益的的,但為什麼很多利人利己的行為會受到別人的稱讚?

人做慈善為了個人名聲,研究藥物為了個人,健身為了個人健康,這類行為為什麼會受到嘉獎?


一般我們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自私」的時候,都是因為自己的直接或者潛在利益受到了損害,你們體會一下。


你的第一句話很好的回答了第二句話,都自問自答了,還要別人給你什麼答案?!


自私不危害他人利益,不應受到譴責;把自私活出自我和本色,受到稱讚不足為怪。


這些行為都不能受到稱讚,難道要犧牲自己來奉獻他人的行為才能得到稱讚嗎?

對題主有點不寒而慄。


大致說來,人類讚揚一個行為時,基本意味著他的內心已經做出了一個(潛意識的)價值判斷:既這個行為是「合乎道德的」或者叫「善的」。

而人類的道德判斷體系主要有兩個標準:1.結果(效用,utility)標準,既這一行動的結果是否增進了社會福利。2.動機(motivation)標準,既這一行為的動機是什麼。 過程(既這個行動)的正當性,既所謂「程序正義」往往也會納入考慮——「為了好的結果是否可以不擇手段」,但本質上,有沒有「不擇手段」也是由其結果是否有副作用來判斷,在此就不再單獨討論

可見,題主問的問題把這兩個評價體系混合在了一起:一個動機不純(不是利他而是自利)的行為,既自私的行為,為什麼會被評價為善?顯然,因為這種行為完全可以符合標準1,既行為的結果增進了社會福利。

這其實也是日常生活中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大多數人的道德評價體系基本遵循著弱定義原則,既只要符合標準1,既是符合道德,為何如此?簡單說來,這是進化為人類選擇的最經濟高效的模式——結果總會大白於天下,而動機永遠藏在黑箱之中;與其費盡心機猜測黑箱,不如老老實實觀察生活。這其實也是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的「行為主義學派」崛起的原因——唯一能夠被觀察的只有行為與結果,預設一個特定的「目的」或「動機」是自欺欺人。

並且,如果真要深入考察「動機」這一概念,那就必然繞不開哲學史上最著名的一些爭論:,1.究竟有沒有除我的心靈以外的客觀實在?(笛卡爾之夢;缸中之腦)。2.如果有,我們是否可以真的認識它們的真面目?(柏拉圖洞穴比喻;康德的物自體)。3.如果我自己能夠認識到他們的真面目,我怎麼能確信他人和我認識到了同樣的事物?語言是不能證明這一點的(色盲稱呼顏色問題;維特根斯坦的甲蟲比喻;羅素)。4.即使語言是我們唯一可依賴的工具,但語言真的能夠讓我們理解他人的心靈世界?(薩特與波伏娃論他者意識)

綜上,動機這一概念的存在著巨大的爭議與困難,以致於休謨與後現代主義者們隔空達成了驚人的一致——一切對動機的分析均是曖昧不明的,而我們唯一能做的不過是推己及人:我自我反省時發現了我自己有某種動機,於是我本能的相信其他人類必然有著和我相同的動機。把任何一門知識的大廈建立在這樣一片信仰的沙灘上,結果必然是轟然倒塌。

那麼,有沒有人認為必須要符合標準2才能算的上符合了道德的標準?顯然是有的,康德算其中名氣最大的代表。 什麼是康德眼中的善?如果某人已經感到生無可戀迫切的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出於道德標準他沒有去尋死,而堅持的活下去,這就是善,巨大的艱難困苦才是善的標誌;這與亞里士多德的定義完全相反 。康德把自己對於道德的思考總結為「絕對律令」,其含義是一個人必須要按照他希望成為普遍規則的方式去行動。這條律令有數不勝數的推廣版本,最經常被哲學教材拿來舉例的就是:當被兇手追殺的無辜者躲在我的身後,兇手上前來問我受害者在哪裡時,我必須要說實話,因為,無論何時何地,人都不應當說謊,這是絕對的!

你看,偉大的標準,往往在於普通人覺得你有多像精神病


保護私有產權才能讓社會文明上台階。

自私不涉及到損害別人利益就是最好的自私。


自私是個中性詞,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價值取向相同


人是自私的,自私的行為產生了社會價值,從而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認可的是社會價值,而非自私的行為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有親社會行為,也叫利他行為。利他行為有兩種,一種是自主的利他行為,通常發生在有血緣的關係中,這種行為的動機出於對他人的關心。一種是規範的利他行為,通常發生在陌生人之間互惠的交往中,其動機是期待個人報償或避免批評。

當然也有研究者認為真正的親社會行為特指行為者並不期待得到酬賞,不為避免懲罰,而是從他人利益出發,以幫助他人為最終目的行為的。

我覺得題主是現在第一個角度看待自私的,也就是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無私。

但是,還是會發生著很多無法用自私去解釋的事情。比如為國捐軀的烈士,救了別人失去了自己性命的少年等等等。有人說他們事先不知道自己會死所以伸出援手但也可以說他們明知道有丟掉性命的危險還是伸出了援手。

還有,像白禮芳、叢飛這樣默默無聞願為他人付出最後也沒有要求回報更別說在感動中國之前他們自己生活潦倒還要什麼名聲了。

所以。要相信。這個世界還是存在第二種人的。

感覺自己在寫作文Orz


其實從更廣更博更深的方向來探究,人的每一個任何行為都是有目的的有動機的,他可能是心理方面的,也可能是物質方面的,有的是潛意識裡的,有的是直接明確而赤裸裸的。只要有目的和動機,就肯定能找到與私己有利的方面,肯定含有私在裡面!所以看他的行為不能太多關注是有多少多他自己有利,而應關注引起的社會效應、效益有多大,若廣泛的有利於環境就不應該吹毛求疵,況且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呢!


富翁給你一千萬,你生氣的說:你怎麼這麼自私,你給我錢就是為了世俗的讚譽。


連自私都不會,還談什麼利人,人若不是自私地想活下去,又怎麼會組成社會,沒有社會也就談不上道德,或者自私了。


王八看綠豆


因為他們以自利為出發點做的事,給多數人帶來了好處。可以說是共贏吧。既maximize自己的utility,也幫助別人增加utility


因為自私很多時候是一場需要能力的自愛,在其過程中順手也造福了他人。


人們評論一件事往往看的是影響而不是動機。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經濟 | 心理 | 行為經濟學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