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特色傳統建築不能很好的承襲下來?

之前對各國的傳統文化都比較感興趣,所以搜了一些日本和韓國的古建築,(圖片傳不上,題主崩潰惹π_π),就是有前庭的那一類。明明這兩個國家的傳統建築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為什麼在他們國家卻能在農村也能很好地傳承,而我們國家卻只能在風景區看到呢?(特別喜歡他們建築的前庭,還有推拉門,夏天應該特別涼快吧)


謝邀,放下手中的事情凌晨來回答一發。

我讀研第一天,導師見面會就反覆說,我們不是考古,我們不考古。明明是西南民族傳統建築和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但是我們做的不是考古,不是考據,不是沿傳統照搬。傳統也不可能照搬。

因為時代已經不同了,建築技術的革新和進步,早已將傳統建築的建造方式淘汰。而決定建築形成的關鍵因素,是市場環境,或者說是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

傳統建築還有市場,而且說市場很明確,如地標建築,黃鶴樓、岳陽樓、故宮、頤和園等等,提供的是古人生活圖景的建築使用體驗,存在極有價值。也因此上述建築均為地標性建築。

還有一個方向是文化載體,如峨眉山五台山武當山的佛寺道館,如南京夫子廟,還有說不清楚有多少個的普陀寺。佛儒道文化源遠流長,與之相對應的建築藝術文化也傳承下來,而且傳承的很好。現代文明提供土壤包容各種文化的生息和繁衍,短時間內,傳統建築佔據主導建築形式和地位的現狀,並不會輕易被現代建築技術與形式的革新所很快取代,傳統和現代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共存,共知,共進的融合過程。比如全國各地均有清真寺,但是各地清真寺或多或少都融進了當地的建築藝術形式,福建的清真寺與嶺南的清真寺有不同,廣西的清真寺與西北的清真寺也不同。功能方面會進行保留和傳承,建築藝術形式方面則進行文化的融通。例如桂林崇善路清真寺便有桂北民居的特徵,進門是天井,正堂,左右開間。與一般民居建築十分相似。

但是!傳統的民居建築並不適用於現代人的生活。即便是地價較貴,資源充沛的高檔別墅小區,建築形式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傳統。至於建築技術,鋼筋混凝土對比抬梁卯榫的優勢,這裡就不多說了。也並不是說傳統民居建築的日常使用完全不好,例如我老家的老宅,隨時土坯房,但是冬暖夏涼,採光很好,如果能在牛棚掏一個廁所就更好了,不用每次跑大老遠去外面旱廁。

傳統建築的日漸式微,是時代進步的必然和淘汰舊技術的需要。許多人感嘆看不見什麼好的建築了,真的是這樣?

我學傳統建築的時候,許多做室內的做會展的朋友就嗤之以鼻,覺得老舊的東西,行將就木,不就紋樣、坡屋頂、抬梁穿斗這些現在很少用的東西么,炒舊飯有什麼意思?

是,扎哈酷,隈研吾也不錯,我靠坂茂的房子紙做的你看看!

但是,他們去外面,看到日本人韓國人對傳統建築繼承和保存的這麼好,又回來吐槽,我靠老祖宗的東西都沒傳下來,你們幹什麼吃的,中國人就是喜新厭舊。等等等等

我做著守前待後的工作,傳統建築能傳下來不斷,這是多少代人的努力,為什麼。為了古人的意識形態、對事物的哲學看法所形成的古建築的用途體驗不斷,這已經是很好了。我們做著大多數設計人不願意做的工作,保存著傳統的一絲血脈,卻把自己放在了時代的後面。

我們何嘗不希望傳統建築能在時代中走出一片更廣闊的市場和天地?其實自清末民初,大炮轟開國門之際,也轟開了中國人緊閉的眼睛。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看到了新的世界新的文化新的技術,也看到歷史大潮浩浩蕩蕩,他們是第一批回國開始嘗試中國傳統建築融匯西方建築藝術的人。這些人里有呂彥直。大家耳熟能詳的是他設計的中山陵,實際上廣州的人民大會堂也就是孫中山紀念館也是他的手筆,而且很清晰可以看出那一代設計人對於中西合璧的嘗試。他們是那麼執拗的想保存下傳統建築的一點一滴,不忍放棄。不管是建築形式,還是細部窗花,雖然是西方的建築技術,西方的建築規範,但傳統的東西,就是執拗的留下。就是想保存下來一起用。廣西桂林的靖江王城,明代的王府,清代的貢院,民國開始用於教育,現存建築建造於50年代。王城中所有建築都帶有民國特徵,最典型的就是雖然所有的建築規範和技術都是西方的,窗花、門扇、屋頂,還是保留了大量中式傳統。

但是,這個嘗試還是斷掉了,至於為什麼。問時代

新時代的傳統建築現代化的思考重新開始與改革開放以後,這就是後話了。

拉拉雜雜說了那麼多,可能跑題了,不過或許題主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傳統建築的存在,是市場的需要,能勃興傳統建築並煥發新生命的新思考的,也是市場。

我輩不才,願獻畢生綿薄之力。


不好意思來的有點晚,謝謝邀請。其實我不是專業學建築學的,對於古建築也只是有一些了解。不敢妄言,只說點自己的觀點和經歷的事,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幫助。

對於這件事,我和題主持同樣的觀點。的確,我國對於古建築的保護做的並不好,很多我們的古建築文化都要去日本和韓國才能看到。那麼,為什麼我們做不好保護?我想講幾條原因,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

1.因為收益不夠、資金也不到位。

我曾經和我的老師去濟南市的「浙閩會館」看過。這個地方甚至可能很多本地人都不熟悉,位置是在黑虎泉西路23號,是同治年間的建築。門面很小,並不惹人注意,但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它的原因是——它已經改成了老幹部活動中心,歸國資委管理,而不是單純的古建築了。

本來是想進去看看,結果發現遊客是不允許進入的。其實古建築為現代所用我不反對,這樣至少能保存下來,但是它的保存現狀我感覺非常擔憂,東側的戧脊獸掉落了一個,也沒有修繕;大柱的朱漆剝落、翹起的很厲害;瓦片縫隙生了不少雜草;石刻也磨損的厲害。這只是從外面看。後來拿到考察的證明,終於可以進去看看,結果發現裡面的房間空空如也,透過門上的玻璃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圓柱形帶著管子的東西。

而旁邊新建的仿古街寬厚里火的一塌糊塗。

我只想問:古建築就是這樣現代化利用的嗎?僅僅是因為不出名,所以就不用修繕對嗎?呵呵你一臉。

2.利益主導,景區的部分古建築並不真的是古建築,都不是真的古建築談什麼保護?

很多全國各地的親們看了瓊瑤阿姨寫的夏雨荷就跑來大明湖。你萌有注意到「超然樓」嗎?很多人都想跟它拍照,但是事實上是,不用看別的,只看頂就懂得,它不是個古建築,更別說做的假斗拱上刷的漆了…請問設計師是怎麼想出來鎏金(這裡這個可能是刷了金色的漆,都不是鎏金)寶頂加十字頂的奇葩設計的,我想和你談談人生,還是我孤陋寡聞沒學過還有這種形制?能不能拿建這個狗血建築的錢去修繕一下真正的古建築?謝謝你。

再來談談趵突泉,我去逛趵突泉的時候,看到一個阿姨正在圍著圍裙往一個亭子的大柱上刷水泥(對你沒看錯,就是水泥),從裡到外都是水泥。我都震驚了,可能是我太天真,還以為都是大木做柱心。我更震驚的是什麼?是趵突泉亭子中的彩畫竟然出現了西方建築( ⊙ o ⊙ ),我沒學過古建,設計師你別嚇我。

我們為什麼保護不好?因為錢沒有用對,只想著用錢生錢,是保護不好的。我們真的有用心嗎?真的把古建築當成一種文化去尊重了嗎?

3.真正有能力管理古建修繕的人,很多並不真的懂。

前面講的兩條可能有些人會喊冤叫屈,我們也想好好保護啊有木有!可是世界上最最悲催的事就是你想管但是無奈能力不夠。另外,咱們國家的「關係」文化都了解,所以一個絲毫不懂古建修繕的人去領導古建修繕好像還挺正常的。而結果,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樣咯。哦,其實可以查一查梁林夫婦兩人一哭一怒為牌樓的故事,好像這種衝突自古就有?呵呵。

4.社會的浮躁,對文化的漠視。

無疑,近幾年我國開始慢慢在重視傳統文化,可是,在一種浮躁的社會風氣中,有幾個人能真正靜下心來,感受文化的存在?有幾個人能精益求精的只為還原文化的原貌?我們還有多少寶貝已經被風化的不成樣子?又有多少的「假古建」仍然被過度開發?保護古建的文章有多少因為一句「沒有資金」而成為廢紙?

5.古建築背後的文化宣傳的不太到位。

古建築作為一種物質遺產,在大多數人眼裡,可能就是一種「美麗、壯觀、雄偉、古典」的存在,殊不知它也體現了了古人對於自然的敬畏、想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而我們很多的導遊,每天都在背著一樣的台詞講解古建築,事實上,解釋的並不非常到位:「這是××年間的×××,供奉的是×××,××皇帝曾經來過×次。」只是因為有××皇帝來過就證明了它的價值嗎?為什麼不講一講它為什麼美?為什麼琉璃瓦是黃色/藍色/綠色/灰色?是什麼屋頂形制?它背後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彩畫是什麼類別?修繕過幾次?有沒有名人軼事?我想,很多都很難回答出來吧,況且,我們要趕時間去組織遊客購物= ̄ω ̄=(說這些沒有針對誰不要對座入號謝謝。)

只是古建築如此嗎?有人說我們的進步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我真心的希望,每個人的心裡,都能保有一份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古建築凝聚了我們古人的心血,表現了對自然天地的敬畏,這都是我們該去學習的。還有就是,請有關部門長點心,少建點超然樓這種建築,修繕修繕真的古建,給我們的後人留下點有文化價值的東西吧。先寫這些,想到再更。不針對任何人,觀點不同歡迎討論,不歡迎噴子。最後,有一些關於古建築的pdf電子書,喜歡古建築的童鞋歡迎私信我,雲盤分享你。

不匿了吧。不過可能又要說我的回答不友善了。


謝邀,來遲,致歉。

遲到這麼久,私下想來,該是做些解釋的:一來,平時較少登錄知乎,二來,今年下半年手裡工作繁雜,生活瑣事亦多,無暇顧及,望題主見諒。

因手裡雜事實在過多,年關將至,追日削時趕方案,精力實在抽不開,今日回復,也難以答題,只作報道,先行謝了題主的邀請。擇日必定再來答題,致歉再三。


推薦閱讀:

TAG:建築 | 中國古代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