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武峰的《12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譯篇)?
最近在學習這本書,感到疑惑很多,在我看來武老師的很多譯法比起原句增刪較大,有些甚至不通順。想請問一下catti筆譯考試的評分標準究竟是什麼,是按武老師這種生動的譯法來還是更注重原句呢?謝謝
先寫一點正經的書評吧,都是個人的想法,如果有意見衝突請輕噴。
本書2011年第一版一出版就好評如潮,我當時就興沖沖買了,至今仍然在書櫃里。
2016.10.4 更新優缺點對比
優點:
①這本書上的翻譯原則上還是比較忠於原文的,沒有跳脫開來,相比於韓剛的三級和二級教材來說已經很『老實』了(韓剛老師文采斐然,翻譯跳脫性比較強,在有些譯文中真的有點寫作的味道)學習本書的翻譯方法,考慮到CATTI的扣分制,應當是妥當的。
②本書案例全面,三步分析法很實用,解析也比較詳細,為讀者提供了很多翻譯技巧,在一些專業性不強,客觀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靈活套用。
缺點:
①總體難度中等,並不算很良好的入門書籍。不適合翻譯初學者,適合有一定翻譯基礎的學生,如果基礎比較薄弱,可以選讀各種英譯漢和漢譯英教程,腳踏實地學起來,切不可盲目選擇本書,認為我零基礎也可以通過這本書迅速起步。此乃大錯特錯。如果一定要用本書的話,盡量同時學習武峰老師的視頻課,這樣結合起來方便吸收一些。附帶一下網課的視頻。造福一下大家。別被舉報了啊...
鏈接:http://pan.baidu.com/s/1jHAcFGE 密碼:xwt1②很多規矩太教條了,完全就是把翻譯給劃死了;翻譯出來不像中國話,背離了翻譯的原則。太強調技巧性,讀者可能會被誤導。翻譯不是逐字逐句的對號入座,而是意思的傳達。需要有對翻譯更宏觀的把握,再去應用這本書里的技巧比較好。
本人本非筆譯出身,對於筆譯名師武峰先生是相當尊敬的,而根據一些論壇和網路社區的翻譯學習者反映,本書疑似存在多處翻譯不通順的地方。我個人通讀全書,確實發現了那麼幾處,現呈於此,並提供自己的一番拙見。當然,我沒有說我的譯文水平更高,我只是將我自己的譯文擺上來供大家對比一下。
----------------------------------------------------分割線----------------------------------------------------
①比如,本書的第6頁最後一句翻譯練習,原文是: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武峰先生在第8頁提供的翻譯是:行為主義者認為,一個孩子如果生長在有很多刺激的環境里,而這些刺激促進了其適當反應能力的發展,那麼這個孩子就會有著更大的知識發展。
此處,我認為該譯文存在春秋筆法之嫌,在漢語行文習慣中,我尚且沒見過「生長在有很多刺激的環境里」這一表達(不排除是因為本人才疏學淺),此外,「適當反應能力」和「知識發展」又是何物?
我經過斟酌,提供以下譯文:行為主義者認為,如果在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中,能有很多因素來激勵他,從而使他(在一些場合中)的反應能力得到成長,那麼他以後也能獲得才智方面的更大提升。
======================================================================
②再比如,在本書17頁,例題 This assumption rests on the fallacy of the inherent laziness in human nature; actually, aside from abnormally lazy people, there would be very few who would not want to earn more than the minimum, and who would prefer to do nothing rather than work.武峰先生給出的譯文是:假設是基於這樣一種謬論:人性中存在著天生的懶惰。實際上,除了特別懶的人以外,沒有多少人願意掙只比最低生活費多的錢,也很少有人願意無所事事,而不去工作。
首先,第一句翻譯就很拗口,雖然我們不難看出,這段話是有上下文的,脫離前文來翻譯必然會增加難度,但沒有必要翻譯成這幅樣子。其次,「天生的懶惰」是什麼東西?有這表達?「只比最低生活費多的錢」,這又是何種表達?
拙譯是:(接上文)這種假設是基於一種謬論(而得出的),該謬論認為,人類天性懶惰,而且實際上,除了那些特別懶惰的人以外,大家都想獲得高於低保線的收入,也很少有人願意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或飽食終日,無所作為。)
======================================================================
③26頁的例句:Although Gutman admits that forced separation by sale was frequent, he shows that the slaves preference, revealed most clearly on plantations where sale was infrequent, was very much for stable monogamy.武峰先生給出的譯文是:古特曼儘管認為,由於買賣造成的被迫分離甚為頻繁,但是它仍然認為奴隸們的偏好——在買賣並不是很頻繁的種植園當中最為顯露地揭示出來——很大程度上側重於穩定的一夫一妻制。
我個人認為該譯文問題很大,首先,這句譯文存在明顯的春秋筆法,讓人完全一頭霧水,其次,很不符合中文的行文規律。第三,翻譯痕迹太重,十分機械。
拙譯是:雖然古特曼承認,因為貿易活動造成人們被迫分離的情況十分常見,但他仍然指出,在那些貿易活動不怎麼頻繁的種植園中,奴隸們還是更傾向於一夫一妻制的。
(這句句子作為一個例句實在是勉強了些,不知道武峰先生怎麼想的...)
======================================================================
④第41頁的例句:Ignoring the chair offered him, Chu Teh stood squarely before this youth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and in a level voice told him who he was.武峰先生的譯文是:朱德顧不上遞給他的椅子,端端正正地站在這個比他年輕十幾歲的青年人面前,用平穩的語調說明自己的身份。
這段譯文同樣有一點瑕疵。拙譯是:這個比朱德年輕了十幾歲的年輕人遞給朱德一把椅子,但是朱德並沒有坐下,而是端莊,威嚴地站在他面前,向他說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告訴他自己的身份。)
======================================================================
⑤第53頁的例句:Yet the Nile has been changed by modern man in way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武峰先生給出的譯文是:然而,現代人卻讓尼羅河發生了變化,不過就連他們自己也不完全了解尼羅河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句話嚴格說來翻譯的沒錯,但是卻不是很貼近原文,如果您嘗試逆向翻譯,您會發現,怎麼也得不出原文。
拙譯是:現代人改變尼羅河的方式至今也沒有被大眾所完全理解。
======================================================================
⑥第81頁的例句:If parents were prepared for this adolescent reaction, and realized that it was a sign that the child was growing up and developing valuable powers of observation and independent judgement, they would not be so hurt, and therefore would not drive the child into opposition by resenting and resisting it.武峰先生給出的譯文是:做父母的如果對這種青少年的反應有所準備,而且認為這是一個標誌,標誌著孩子正在成長,正在培養珍貴的觀察力和獨立的判斷力,那麼父母們就不會感到如此傷心,所以也就不會因對此有憤恨和反對的情緒而把孩子推到對立面上去。
我的分析是:①「認為這是一個標誌,標誌著」這種用法不算很常見。②「推到對立面上去」翻譯痕迹濃重,表達生硬。
拙譯是:青少年的這種反應(上文肯定有提及,不然不會用this)標誌著孩子們正在成長,正在培養(他們自身的)寶貴的觀察能力和獨立自主的判斷能力。如果父母們能夠意識到這點,並有所準備,那麼他們就不會感到那麼傷心,由此,他們也更不會因為埋怨(我感覺憤恨有點重了)和抵觸(孩子們的這種反應)而極力反對。
======================================================================
2016.10.14更新。⑦第11頁的例句:Aluminum remained unknown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cause nowhere in the nature is it found free, owing to its always being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most commonly with oxygen, for which it has a strong affinity.
武峰老師給出的譯文是:鋁,因為通常來說和其他元素相結合,最通常的就是和氧結合,因為鋁和氧有很強的親和力,所以在自然界中找不到遊離態的鋁,鋁直到19世紀才為人類所發現。
我的分析是:①本句翻譯有一定難度,因為一個因果句中又套了一個因果句。
②武峰老師的這句譯文雖然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是讀起來總給人一種不流暢的感覺,因為其中的邏輯關係表達不夠明確,雖然譯者自己看懂了,但是讀者卻看不懂。尤其是最後一句,和前文幾乎看不出有什麼邏輯關係。
③其實原文後半段的這類附帶解釋句,都完全可以用括弧表示,因為這是比較次要的信息,用武峰自己的話來說,這是除了主語,最關鍵信息,以外的「廢話」。而筆譯名師韓剛處理這類內容就會用括弧,這也是我個人比較習慣的。
④譯文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直接用了兩次因為。不是說這個情況沒有,但是確實不常見,尤其在這句話里,不妥。分析下來,後一個因為最好能修飾一下,顯得不那麼突兀。
拙譯是:鋁,因為通常來說是和其他元素相結合的(最常見的是與氧相結合,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比較強的親和性),所以在自然界中找不到遊離態的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其直到19世紀才為人們所發現。
-------------------
2017.8.28更新。
有個回答稱,《十二天》用來入門還是很不錯的。我不是很認可,越是初進入一個領域,越是需要慎重和正確的引導,如果連入門都去用這種速成快餐的、填鴨式的教材,只怕你這門就入錯了,之後只會越走越遠。就我本人來說,我筆譯入門用的是馮慶華的《實用翻譯教程》,口譯用的是韓剛,這兩套資料幫我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入門基礎,也使我能夠在日後的進階和高級階段得以順利進展,我很難想像若是我第一本(或者說第一批)翻譯教材是武峰的這本書的話,我現在會是一副什麼光景。
我不支持本書所謂的「瑕不掩瑜」論,其他領域另說,就翻譯這塊,瑕疵是真的不能多,一定要儘可能少,想想我7月在有道兼職的時候,錯誤率不能高於千分之六,不然拿不到case的一分錢,還要扣罰款。連有道人工翻譯都那麼嚴格,《十二天》作為一本起到傳道受業解惑的書,恐怕要求不能比這個低吧?不然豈不是誤人子弟?
至於有人所說的武峰書中內容是摘引自其師庄先生的《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其實也就是原文複製了過來,譯文還是武峰本人的,這鍋甩不得。
逆著答一下先說一下我的水平,講實話我沒什麼翻譯功底,完全是自由流派,也不喜歡條條框框的翻譯,因為想考MTI所以買了十二天。但是講實話挺失望的,裡面很多句子很不通順,起碼肯定是達不到雅。由於網上好評太多了我最近居然又報了五百人全年的筆譯團,活動價快800,八個月,一開始以為是視頻課,結果居然是每天出兩個句子然後給解析,哦,都是pdf版本的,並且,關注他們公眾號可以延遲一周看到免費版本。...愛奇藝會員么???說是有答疑環節但是群里有倆助教老師,回答問題基本就是用可以,不可以,不好,這三個詞回答,基本沒有解釋,其實也還好,平均每天三四塊錢當治療懶癌了,可是一想到他以這樣不走心的形式一下子就賺他個幾十萬,光我們這個群就40萬,同時還有其他的群...就感覺這位老師不是真的在傳道授業解惑,再加上他視頻課里的髒話,我實在不覺得這是接地氣的表現...800塊錢花的有點後悔,推薦韓剛和唐義均的課,尤其唐義均老師,可以說是非常儒雅的風格18.2.4新增答案我一直覺得知乎是一個理性交流的平台,就是每個人可以抒發自己的看法,你不同意我,但我尊重你,你可以默默點個踩,某些人非要到別人的答案下面去噁心別人是心裡有多醜惡啊?再說一下我推薦的老師,我沒說過他們不賺錢,他們多清高,我能接觸到他們的課肯定是因為他們在外面有班了,有視頻課了,那就必然有錢賺,我也從沒說過賺錢就是臭奸商就是不好,但只是從我的感受來看,我覺得另外兩位老師的水平或者說是課的水平,要遠高於5哥,所以我推薦,就這麼簡單。問我什麼是自由流派還說惹不起的,那您可真是不懂幽默,我告訴你什麼是自由流派,就是瞎TM譯,但我並不認為翻譯一定要跟著某一個流派走,翻譯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東西,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翻譯界大神微博大V谷大白話也不是科班出身,要麼你去問問他是什麼流派的?
再有還有人說只是教我入門的,不好意思,我覺得英語的基礎知識只要你高中以前好好學了,基礎語法什麼的就了解的差不多了,其他需要的是完善學習和不斷的熟悉,作為一個翻譯入門者如果看到中文的句子居然看不懂,或者感覺是不是這麼譯會更好,我覺得這不但是會給初學者帶來疑惑,更容易讓其對翻譯失去興趣。還有人說他的譯文都不是自己的,質疑他就是在質疑其他學者,先不說問題全除外譯文上,包括高亮也提到的,他的講解會有不清晰的地方。還有就是,你作為一個都出書講課一個牛逼的翻譯老師,你連自己版本的譯文都沒有,這是一件很驕傲的事么?嗯嗯嗯?
5哥他能有這麼多的粉絲和教眾,必有他的長處和優點,他的英語水平肯定也毋庸置疑的比我高,但是我不喜歡他的是他脫口而出的髒話,是他收錢開了課卻不認真解答的態度,當然有人會覺得我就是喜歡他接地氣,我就是喜歡5哥,那麼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你喜歡的我不一定喜歡,我喜歡的我也同意你不喜歡。但是你不喜歡我喜歡的或者你不喜歡我,請你不要用你的無知和狹隘去噁心別人。你不喜歡我,fine,我也不喜歡你啊,kk。一招讓你輕鬆過CATTI
這是一篇技巧帖,也是一篇方法論,天下武功,萬變不離其宗,要想輕鬆過CATTI,首先你得練好翻譯基本功。 昨天Catti成績一出,朋友圈就炸了鍋,過了的同學各種曬分,各種截圖,沒過的同學抬頭問蒼天,誰主沉浮?然後再在朋友圈Po一張吐血的圖片,配文:「改卷的老師都是羊駝嗎?」遙想當年,Franky查到自己的二筆成績時,也是嚇得自己虎軀一震,連忙又查了好幾遍才確定自己是過了。查到最後一遍的時候,實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在學校寢室蹦躂了好幾圈。
在這裡,Franky首先想恭喜那些通過的同學,你們的堅持終於讓你們抱得證書歸。沒通過的同學也千萬不要氣餒,古人云,勝敗乃兵家常事,半年後,哥又是一條好漢。天下武功,萬變不離其宗,跟著Franky一起練好翻譯的基本功,擇日再戰。 英漢翻譯基本功(一)詞義的選擇(eg)
翻譯中,一個英文單詞往往有很多個意思,就拿Catti考試中的常客promote這個詞來說,就有(促進、提升、升遷、促銷、推銷、籌劃)等多個意思。很多同學一看到promote立馬就翻成促進,反應速度比i7處理器還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往後一看到promote想也不想直接翻成促進。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很多死譯的情況,而譯者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往往還自我感覺良好,鬧了笑話而不自知。而好的翻譯總是能輕鬆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勢,所謂知者自知,拈花微笑。
下面通過幾個例子,Franky手把手得教大家如何跳出詞義選擇的思維定式,重塑翻譯的三觀。
We will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我們將促進兩國間的合作。
Let us promote the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ith concerted efforts and achieve new heights together.
讓我們大家一起推動中國的體育事業,一同邁向新的高峰。
We will promote e-administration to improve our working efficiency and exercise more effective supervision.
我們將推廣電子政務,提高工作效率和監管有效性。
To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development.樹立科學發展觀,提升核心競爭力。
Thats why we encourage late marriage and promote family planning.
那就是我們鼓勵晚婚,提倡計劃生育的原因。
We help companies promote their products.
我們幫企業做產品宣傳。
通過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里有不同的意思,我們在翻譯時一定要根據具體的語境去選擇最合適的詞義,這樣才能讓你的翻譯make sense。雖然詞義的選擇只是一個最基本的翻譯技巧,但是它卻是人工智慧無法逾越的一條鴻溝,當阿爾法狗打敗國手稱霸棋壇,人們在驚嘆之餘不禁對將被人工智慧顛覆的生活感到恐慌。
前一段時間,朋友圈盛傳機器翻譯將取代人工翻譯,一時間,群氓呼應,譯員恐慌。基於大數據和語料庫的機器翻譯確實能提高我們的翻譯效率,但是它永遠無法取代人工翻譯,因為人是有思想的高級生物,在翻譯時能夠根據自己的常識和語境去選擇一個最合適的詞義,而機器只能機械地堆砌單詞或意群的意思。
如果你沒有get到詞義的選擇這個基本翻譯技巧,那麼長久以來你的翻譯都只是機器翻譯,又或者你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不當一回事,放任自己在溫柔的思維定式里蒙圈。思維定式的溫水固然很舒服,但是你要是再不跳出來,放心,你會熟的。
翻譯方法論:輕鬆過CATTI,有什麼捷徑?
光說不練,神仙也救不了你。下面Franky就為大家上點乾貨,給大家推薦兩個翻譯練習材料,第一個是China Daily手機報,這個報紙現在聘請了很多外籍翻譯,所以翻譯質量很高,內容主要偏重政經,而政經一直以來都是CATTI考試的必考內容,尤其從去年開始,CATTI考試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逐漸把考査的重點放到了時事翻譯上來,這就要求我們緊跟時事熱點。不管是政經還是時事熱點,一個China Daily手機報就夠了。(如何訂閱,文末有彩蛋)
第二個是紐約時報,通過自己對二筆考試題源的分析,從08年到16年,二筆考試英譯中部分一共出現了5篇紐約時報原文,原文啊親,一字不落的原文,看到了就跟撿到錢的感覺是一樣的有木有。自從有了這個發現,自己從14年就開始堅持看紐約時報,不僅看,自己還動手翻,後來一想,這麼好的材料一定要分享給大家一起練習,於是Franky就去滬江部落創辦了《紐約時報天天譯》,創辦一個月,就做到了滬江節目排行榜前五,並被滬江網選為精選英語類節目。15年自己讀研太忙,節目也停止了更新,恰逢滬江部落節目改版升級為社刊,節目板塊功能受限,自己也一直沒把社刊做起來。
17年,Franky重新出發,《紐約時報天天譯》社刊重新起航,繼續給大家送福利,點擊下方《紐約時報天天譯》節目鏈接,讓你們不用翻牆就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紐約時報,同時與眾多翻譯愛好者一起練習翻譯,更有譯文一對一點評,讓你的翻譯學習如虎添翼。(大家註冊一個滬江賬號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節目直達】 《紐約時報》天天譯_英語節目學習 - 滬江節目單
【社刊直達】《紐約時報》天天譯_滬江翻譯社社刊-滬江社團
有的同學就說了,我一小白,紐約時報辣么多生詞,我壓根看不懂怎麼辦?
關注翻譯主播Franky (ID:FrankyFM)
跟著Franky一起學習翻譯基本功
暢享最新雙語版《紐約時報》資訊
不請自來 這本書我也買了的 實在考研論壇上不少學子推薦 準備考mti的必備書籍 說實話 我看了前三天的內容 深深的懷疑自己 是不是我的問題?因為真的很多譯文不通順啊…… 個人感覺 不如韓剛的精講三筆原題 他沒有完全用參考譯文 自己也把句子順了一遍 但是韓剛老師的添加和刪減小詞 普通學子還是不太敢用吧(反正我不敢 就像初中的時候寫作文一樣 大牛怎麼寫都是好 你一照搬 就變成流水賬了) 十二天這本書 方法很清楚 個人感覺就是譯文不太通順
因為最近想編自己的翻譯教材,想借鑒一下同行的編寫體例,所以真正認真看了下這本書。結果令人震驚。目前看到了第四章,就發現了 31處問題,錯誤的句子至少28處以上。 一些長句處理非常差,還有很多簡單的句子都出現了明顯錯誤,我相信武峰老師不至於水平這麼差,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系列貼詳細內容如下,不定期更新:
12天突破英漢翻譯批判(1) - 知乎專欄
12天突破英漢翻譯批判(2) - 知乎專欄
12天突破英漢翻譯批判(3) - 知乎專欄
12天突破英漢翻譯批判(4) - 知乎專欄
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譯篇批判-第12天 - 知乎專欄
武峰《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第二版全文批判 - 知乎專欄
最要命的是,這本書的火爆超出了我的想像,給不少翻譯初學者帶來了很多誤導。近幾天就有人在QQ群里探討一個問題,我提出來說書中有錯誤,但對方拒不接受,說,「既然出書了,那肯定有他的道理。」
拋開翻譯不論,書中至少出現三處原文語法錯誤,作者都沒有發現。這就是北外博士後的水平?
—————————最新更新——————————————
好吧,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的思路還算勉強可以,但參考譯文質量太差,明顯是沒有用心。以後再也不會向任何翻譯入門者推薦這本書。
—————————時光分割線—————————————
其實,這本書中很多譯文,拋開原文都是讀不通的。且不論意思傳達是否到位,就憑「讀不通」這一點,我覺得這本書是存在嚴重質量缺陷的。尤其對於入門者而言,很容易形成錯誤的翻譯質量標準,這一點在他們未來的從業中,會成為巨大的缺陷。
拋開原文,譯文必須能夠讀的通。
拋開原文,譯文必須能夠讀的通。
拋開原文,譯文必須能夠讀的通。
這是翻譯的金科玉律。再忠實於原文的翻譯,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都是不合格的。
看到大家說的這麼好,我也買了,結果大失所望。作者的英文沒得說,但中文水平不敢恭維。很多歷史常識,中文基本常識都是錯的。
比方作者書中提到:秦朝之前,中國沒有朝代。(夏商周就這麼被吃了。)
還有什麼,中國學英語的,大部分人沒學過中文語法。(可是,中文語法是初中必修課呀。作者何出此言大部分人沒學過中文語法。)
還有關於被動語態的,作者認為「被」字在中文裡是有貶義的,極力提倡不用被字。(他的語文老師是怎麼教他的,被哪裡就是貶義了。請看例句:他被評為勞動模範。這裡被也是貶義?再看例句:恐怖份子被擊斃了。這個被倒是可以認為是貶義。可見褒貶要視乎具體情況,但這顯然超出了作者的中文水平,他一口咬定被就是貶義,我不知道他中文是怎麼學的。為了避免使用被字,作者在翻譯英文被動語態時,簡直自討苦吃。)
作者不單對被有意見,對代詞也有意見。作者認為:中文不善於用代詞,英文善於用代詞。英譯漢時,多用名詞或省略。(反正就是避免用代詞就對了。)於是 It may seem strange to put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wo political revolutions into the same packet.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y were all social revolutions. 翻譯成 把一場產業革命和兩場政治革命歸為一類,這似乎有點奇怪,但是,事實上,這三場革命都是社會革命。作者認為 they 這個單詞指的是上文中的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wo political revolutions,作者說:我們在翻譯地時候,既不能翻譯為 「一場工業革命和兩場政治革命」,也不能翻譯為「它們」,因為前者過於具體,後者過於抽象。翻譯成「這三場革命」最合適,所謂代詞的「不抽象,不具體」的翻譯方法。(誠然,作者的該句翻譯,沒有什麼不妥,但這個指導理論實在不能接受。請看:把一場產業革命和兩場政治革命歸為一類,這似乎有點奇怪,但是,事實上,它們都是社會革命。這不也挺好的嗎,用了代詞也不是顯得過於抽象,該用就用唄。極力避免代詞是自找麻煩。)
作者寫道: 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在這裡我們翻譯為「產業革命」,而不是「工業革命」,因為在《辭海》中並沒有「工業革命」這個片語。《辭海》中這樣寫道:「產業革命,又稱『工業革命』。所以我們在這裡用「產業革命」更為合適。」(看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笑,作者自己都翻閱了《辭海》,明明白白寫著「產業革命,又稱「工業革命」,然後又一臉自信的告訴讀者,《辭海》中並沒有「工業革命」這個片語。再說了,歷史課中不是經常提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什麼的嗎,工業革命是個極為常見的詞啊,倒是產業革命這個詞並不常見。)
在書中很多地方有意無意地貶損中文,歪曲中文,一提到英文則又是滿滿的讚美。至於么,英文固然好,中文也沒那麼不堪。建議讀者還是買那些久經時間考驗,作者也是公認大家,所寫的書為好。而且這種標題嘩眾取寵,內容也難逃浮誇,慎買為妙。整理的筆記:《12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記(全本 | 非梗概)沒有傳說的那麼神,但也是本不錯的書。武老師初衷是帶翻譯初學者入門,但是選的例句,個人感覺偏難(長句較多),而且選的例句中文翻譯並不是太順暢(並不是錯誤)。一些小的要點都記住,對做英譯漢有好處。例如時間狀語,翻譯的時候放前面。優點在於簡明,適合初學者學一些實用模式。更經典的翻譯教材書目很多,厚,講解也細緻,很多人並不一定有耐心看。(十二天看不完嘛)
武峰老師書里的原話:
「任何一本書都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教會翻譯。但是書籍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渠道,就像這本書一樣,我們在其中講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的翻譯當中,也可以用在我們的練習當中。」
凡事多看優點吧,會有更多收穫。
CATTI筆譯的評分標準是扣分制。意思是默認你全部翻對,只要發現一處錯,扣一些分。韓剛老師的課聽得不多,不做評價。武峰老師的課聽過很多,12天也從頭至尾仔細研讀過,裡面說的規則很不錯,都是武峰老師總結,是很好的入門書。
剛開始看這本書,看到第二章中"very few people who would not like to do it"他的解釋,覺得是錯誤的,在網上搜了下發現之前有人在國外語法論壇向native speaker提問過,他們的看法也是與書相反的。
除此之外,的確像其他回答里所說的,有很多句子的中文翻譯讀上去並不是很通順。而且個人認為,硬是把定語從句按公式一樣翻譯並不是很靈活。英專就別去看了,但凡有點翻譯功底的人都是看不下去的。強烈推薦韓剛老師的《九十天突破筆譯》,視頻也可以看一看,但是沒有基礎的人看著可能不太能理解。初學者不清楚,也有朋友認真看了的,結果滿臉愁容的告訴我為何她覺得哪哪都不對勁。我也是不知為何在市面上流傳這麼廣。不記得哪裡聽來的,武峰老師說那本書是他十二天寫完的啊哈哈哈哈哈
挺適合備考mti的最好結合他的視頻一起用總結的規律和方法在翻譯考試中很實用 比如定語從句前七後八 有被不用被 形容詞意譯 這本書我當時結合庄繹傳的小綠書一起看的 基本上算是mti入門必備了
感覺這本書確實一些英譯漢的中文不說人話…但是至少給我這種初學者提供了一些翻譯的思路,至少讓我明白了翻譯也是有章可循的,而不是靠感覺亂來。凡事批判性地學習嘛,誰敢說自己寫的東西完全沒錯呢。
我是搜關於翻譯里被動的處理問題搜過來的…最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感覺不同書里說法不一。
被動那個說法,武峰說「被」表示不好的遭遇,古文里「被」是有負面意義的,「遭,受」這些字眼也同理,現代漢語里這種趨勢越來越不明顯了而已,並不代表完全沒根據。
另外,韓剛的書里也提到,說中文的被動比英文少,我也覺得很有道理。然而李長栓的《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里花了很大篇幅去寫「簡明英語」的理念,其中也有強調,現代的非文學寫作中,英語也更傾向於用主動語態了,被動語態會顯得拖沓,冰冷,故作姿態。所以我個人觀點,如果英譯漢遇到被動盡量往主動處理或者不要出「被」字,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但是漢譯英就沒必要專門去把主動語態顛倒過去了。
另外,葉子南的書里似乎也是有提到中文中常常使用沒有「被動標識」的句子表達被動含義。
以上提到的都是我正在看的書,都是網上說的對翻譯、尤其是翻碩備考很經典的教材。另外推薦一下,對主動被動、物稱人稱的英漢差異對比,我覺得還是連淑能的《英漢對比研究》一書里說的比較詳細。反正這是我目前看了感覺最能說服我自己的說法了,大概拍兩張看看~同學推薦的,大概看了一個下午。這本書所有的翻譯方法一般的翻譯書都有講,而且更細緻,例子也多。英專的話,真沒必要看這本書,非英專看這本書想速成的話也不推薦,還是找一本講解詳細有條理的跟著學比較好。
一點五倍速視頻,第十天,結合書本,感覺書編的挺不錯。但是這個人給我的感覺是,很喜歡賣弄一些東西,不是我喜歡的那類型老師。如果是考翻譯的話,他的課程只需聽個大概,英翻中最重要的是先學好語文,再學好英語。
我也有這個疑問,就比如CATTI教材標準答案里也有用「被」字的情況。
怎麼感覺裡面斷句斷的好隨意啊,感覺亂七八糟的看不明白。一會兒這樣斷,一會兒那樣斷,同樣一句話,不同時刻斷的不一樣。感覺都看蒙了嘿。有啥推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