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國社會治理總是不去承認人性弱點而求助於制度,而是試圖糾正人性弱點驅人向善?
習近平:縣委書記要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
按照 http://www.amazon.com/Political-Order-Decay-Industrial-Globalization/dp/0374535620 這本書的觀點,歐洲走的是 rule of law -&> modern state -&> democracy 的路,美國走的是 rule of law -&> democracy -&> modern state 的路。中國是很早就建立了 modern state,但是始終缺乏後兩者。
歐洲能非常早建立 rule of law 的原因是地形不利於大一統,任何國家都很難長久統治非常大的版圖,但是平時又必需密切來往。它們既不能征服對方,又不能完全避免戰爭,所以戰爭的結束通常由詳細的條約來作為標誌。這些條約形成了法律高於主權的習慣。歐洲人完成了在矛盾雙方之外建立一個虛擬的裁決框架的任務。
而中國的特點是地形利於大一統。雖然周邊常有戰事,但是都是一些國家水平遠不及中原的游牧民族或者原始部落。這些國家的基礎,想建立複雜的條約也是不行的。(而且也不為中原政權所允許,後面說明。)而在中原內部,地形不允許一個以上的現代國家(國家制度上的現代)同時存在,也就沒有法律這個概念。中國古代的法律基本只是現代意義上的刑法的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能建立起中央大一統的政權之後的執政一般標榜的是「德」。所以這也不允許和周邊政權建立條約。只能進行形式上的朝貢。對中國歷史很無知的人才會這麼看,不是說提問的你,而是說傳播這種觀念的人。
中國人從周公奠定周朝就知道建立禮儀制度,代替商朝的占卜;
到了春秋又有孔子他們假託回到周朝推行的改制;戰國是法家天下,奉法強則國強;漢武帝即位又是更化改制;歷朝歷代一遇到重大危機,第一就是改革制度。正是因為中國人太強調製度,所以使勁鼓吹散布中國人不重視制度,只講究人心的「原罪」,實際上是為折騰新的制度作輿論準備。其實迷信大規模製度改革,頂層設計解決一切問題,比只見人心不見制度更有害。有優秀制度的英國和美國,從來沒人試圖搞大改革,反而是求助於經驗主義,緩慢進化才是優良制度的唯一來源。「中國正統」,是中國的唯一最終意識形態。
內部
由此引發道德至上,下服從上,文化至高等等。好處是最高主權對於誰都有道義上的」規訓和懲罰「的權力,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助於以非常大的道義優勢來「懲戒不法分子」。在改朝換代的時刻以及朝代內部,「天命」都是必須遵守的最終原則。這一原則,也部分地代表了「符合廣大人民的最終發展方向」這一條。壞處是「略微」不太許可那些反對這種意識形態的思想,人物,以及組織的存在。而且,「符合廣大人民的最終發展方向」這一條和「符合廣大人民的當下需求」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並且,最高主權自己的需求(主要被其附庸組織所「代表」)和真正的最高主權的「天命」的需求,也是有差別的。
外部
由此引發超級文化至上主義,這個超級文化,就是萬世一系的華夏-漢-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內部認同。好處是你強大了,你的這個向心力內核還是存在的,可以進一步壘高的,可以作為其他國際/國內事務的軟實力/硬實力基礎的。壞處是你弱小了,老大不小的文化至高主義以及尾大不掉的歷史「天命」,會讓你在需要靈活機便以及策略處理的時刻忘記了「天命」的另一邊:適應它。* * *
下面進入另一個話題:「中國正統」的最終意識形態,與「21世紀的國際科技競合歷史大勢」兩者之間如何碰撞,交流,共同發展?簡單來說,就是「組織起來」。
中國正統Mandate of Heaven(H),想要把大家用自己的力量和榮譽感組織起來,一起去服從,製造,乃至創造,更大的,「天命」。
國際科技產業競合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T),想要把大家用自己的科學,組織,技術裝備,生產方式,符合消費需求的方式組織起來,來創造更大的市場,更新的世界,以及最終的,全人類的最終「天命」。
國際意識形態以及社會競合International Individualism(I),想要把大家用自己的「優越感」,「民主參與程序」,以及「社會組織自發活力」組織起來,來擴大自己的地盤,提供本陣營的優越感,提高單體個體的創造力和生存價值(無論是ta自己感受到的生存價值,還是ta對於社會科技經濟文化體系所提供的生存價值),從而最終,服務於人類個體和人類全體的最大福祉(也算是一種「天命」)。所以,這三者,都在想著「組織起來「這件事情。
那麼,其實H中可以採納T,也可以採納I。T和I,用得好,最終都會有助於增長H。T自己,當然也歡迎H,也認可I。T的效率,體現於H,也體現於I,實際上,它是H和I的組織基礎。I認為自己是T的,但不是H的,但是在I上層,還是需要一個類似於H的意識形態結構的。H的可擴展性比起I,略顯不足,但是」天命「的最終彰顯,在我們這個時代,還是要靠T的不斷進步而體現的。世界大勢,I是某個時期的主流,但是H才是人類的最終導向,因為它體現了I的最大願望。但是這並不代表一定要是H的外顯形式才能征服世界,相反,I的外在形式才會是」天然的「政治正確。而T,是力量,也是工具,也是H和I在現代組織起人類的基本方式。
* * *
所以,我在這裡隆重推出「HIT體系」,來應對法蘭西斯·福山的 modern state, democracy, rule of law: "MDL體系"。HIT對於MDL來說,較少著重L的方面,較多考慮了T的方面。L的問題,被認為是HI與T互動時刻的一種相對具體的結構,T的立場被提取出來,作為對於21世紀的歷史結構的一種認知和回應。HI作為人心的兩面,一起提出來,是一種橫跨結構。
MDL對於HIT來說,它的M可以說包括了HIT中T的方面,但是對於T的強調稍少一些,還是比較傳統政治經濟學的立場。其中M可以說是HT的結合,D可以說是IT,乃至IH的結合。所以也是一種橫跨結構。但是福山不可能不說D的,而HIT則把D泛化成了I,這就比較能夠符合H的需求了。進一步說,H的需求是啥呢?還是給I提供一個需求的目標。但是I本身也包括了反和變的部分,T自然每天都在採納I的這些部分,但是H本身的天命最後還是需要接納I這些的「創造性」,不是創造性地活著,就是沒有創造性,沒有歷史懸念地滅亡,這一點每個21世紀的T都明白。
知乎上無數理智人,在無數答案里提到過階級存在的合理性,他們為什麼那麼急迫?說明一個普遍的事實,階級確實存在。所以,回答這類社會問題,你必須從多個角度去看。不同階級對同一個問題的核心訴求有時候會不一樣,而遠離權力的階級,並不具備制定解析問題規則的條件。比如這個問題,你覺得制度化是有效治理社會的方式,而人是不靠譜的,別人可能考慮的首先是如何治理你。你覺得社會應該是穩定有序的,而別人首先在乎的是在其權力架構下「穩定有序」。第一要義是強調某階級的領導地位,而制度是一隻不認人的鯊,只對溢出血腥的開咬,這還怎麼領導?你應該還聽過刑不上大夫,還有什麼雙軌制,講的都是一個意思,社會太複雜,大家都考慮的都不一樣。
tongzhi需要,真要是那樣做了豈不是就跟 一樣了?
依靠制度,必然要新建或改革制度,但現有的制度缺陷太大,牽涉利益群太多,莫說重建,就是針對現有制度的缺陷改革都很難,阻力不是一般大。依靠道德制約,驅使人性向善,可能是目前最高領導能出到的主意。竊以為此舉在理論上可行,但什麼算善在官場里都沒一個標準或者範圍,估計最後也是……
按照信息基本理論(技數治理理論),人性弱點的產生可以認為是制度(外在條件)影響的產物。一方面是信息轉換過程的結構性失衡導致人性弱點可以放大,比如下屬幹了什麼事情,效率如何,上級是不能直接知道的,要通過聽報告或看考績才能搞清楚,但是這個信息轉換過程中,主觀的東西太多了,信息失真嚴重,上下級之前完全可以進行信息欺騙以謀取更大的利益。另外一方面,我們所說的人性就是人的下意識行為,下意識是人內化於內心的信息,這和我們整體的輿論環境,行為環境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說,如果不把制度看成外在的法律條文,而把制度看成人可以控制的社會外在條件,就制度管理模式的說法而言,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人性太複雜,太難以控制了,而制度不一樣,它特別明確,它詳細規定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想較而言,比依靠人性靠譜多了
推薦閱讀:
※(20)從紐約到喀布爾
※北伐戰爭(1926~1928)時期如果國共合作沒有破裂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為什麼英國的議會辯論唇槍舌劍再激烈也不會像部分亞洲國家和東歐國家這樣大打出手?
※曾經赫赫有名的親民黨近年來為何泡沫化了?台灣還有出現第三大黨的可能么?
※反美/反白宮人士可以競選加州州長或者美國總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