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新古典主義美術和浪漫主義美術?
謝邀。
不扯長篇術語,簡潔歸納即是:
你看見一幅畫,是古代或帝國(特指拿破崙時期)題材,有裸女或英雄姿態,有道德教化意圖,有政治內涵,素描精確,構圖勻整、色彩不刺眼?好,新古典主義。
你看見一幅畫,色彩華麗、性情張揚、場面激情、歷史題材、有異域風情、表達了人性的脆弱或主觀感受、雄渾揮灑、更重視色彩?好,浪漫主義。
好了,不空口白說,咱們簡單練習下。
第一幅:這幅畫,有裸女嗎?有;素描精確嗎?是;構圖勻整色彩祥和吧?對。剋制端莊吧?對。好的,這就是新古典主義的招牌作品,安格爾的《大宮女》。第二幅。
這幅畫,色彩華麗奔放吧?對。血腥殘忍吧?對。情感激烈吧?對。異域風情吧?對。
好的,這是浪漫主義的名作,德拉克洛瓦的《La Mort de Sardanapale》第三幅。
這幅畫,大家都認識了。馬拉看上去像古希臘悲劇英雄吧?對。構圖精確完整吧?對。有政治意味但是克制吧?對。線條明晰吧?對。好了不用問,這是新古典主義的名作,大衛的《馬拉之死》。最後一幅。
這幅畫,情感慘厲吧?是。色彩誇張吧?是(這幅圖沒表達清,有興趣去盧浮宮看原作,色彩是很猙獰的)。表達控訴吧?是。體現了人類的脆弱無助吧?對。好了,這就是新古典往浪漫主義過渡時期的名作,啟示浪漫主義開端,吉列科的《美杜莎之筏》。好了,經過以上四幅畫的洗禮,大家應該已經能分辨了……
補記。@丙等星同學說,「按照這個路數,好像可以直接從人數來分辨。。。」哼哼,大誤。看這幅。地球人都認識,大衛的《拿破崙加冕圖》。雖然人多勢眾,但多而不雜,色彩宏麗但對比不猙獰,整體端莊,布局清晰,剋制大氣。很地道的新古典主義作品。要區分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就先應該對兩者的共同關係項:古典主義有了解。為了了解古典主義,我們就應該先區分「古典主義」、「古典的」和古典的三者之間在藝術術語中的區別。以下是鄙人所撰的論文中的一段及其注釋:
恰如大眾對「現代藝術」、「當代藝術」、「現代性的藝術」與「後現代性的藝術」在概念上極易混淆一樣,大眾對進一步地美術史分期術語也不能清楚區分。最明顯的例子是對術語「古典主義」的理解:大眾甚至是一些藝術從業人員很容易將古希臘與古羅馬的美術認作「古典主義」的範疇中。其實「古典主義(classicism)」只能指17-18世紀(自文藝復興末期)中希望回到古希臘與古羅馬的「理想形式(ideal forms)」的那種文藝思潮 14。但作為歷史術語——「古典的(classical)」就可以形容將「理想形式」作為最高追求的一些風格例如:西方古典時代晚期(公元3-6世紀)、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的美術,也可形容中國古典藝術 15。而作為普通概念——「古典的/經典的(classic)」則可以形容任何高超卓越的藝術作品 16。如果「古典」的意義在三個不同歷史階段完全相同的話,那麼這種刻意劃分術語的行為就是八股式、教條式的做法了。可是在古典時代、文藝復興時期與古典主義思潮中,「古典」的所指是截然不同的 17。這就有必要對它們做一個嚴謹地劃分。
*注14:「1. (Fine Arts Visual Arts / Art Terms) a sty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Greek and Roman models,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restraint and regularity of form, associated with the 18th century in Europe. /2. knowledge or study of the culture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3. a. a Greek or Latin form or expression b. an expression in a modern language, such as English, that is modelled on a Greek or Latin form」——《柯林斯英語字典》 另:《大英百科全書》中也有相近的釋義。*注15:「1. (Historical Terms) of, relating to, 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ancient Greeks and Romans or their civilization, esp in the period of their ascendancy /2. (Historical Terms) designating, following, or influenced by the art or culture of ancient Greece or Rome 」——《柯林斯英語字典》
*注16:「1. of the highest class, esp in art or literature /2. serving as a standard or model of its kind; definitive /3. adhering to an established set of rules or principles in the arts or sciences /4. characterized by simplicity, balance, regularity, and purity of form; classical /5. of lasting interest or significance /6. continuously in fashion because of its simple and basic style」——《柯林斯英語字典》*注17:古典時代的「古典」所追求的「理想形式(ideal forms)」如當時的美術家所作的那樣僅僅是收集「美的元素」並用和諧、規律地形式組合在一起,是處在「模仿(imitation)」階段的「理想形式」;在文藝復興及後的一段時期內,美術一度被歸於「設計的藝術(l』arte di disegno)」門下,這時的美術家所作的是用構圖法、透視法與解剖學等等的知識將所見之自然精確地還原在紙上,形成了另一種「理想形式」;而「古典主義」思潮中的「理想形式」實際上是將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學作為典範、把理性作為最高標準的一種追求。
為什麼我們要先說「古典主義」,這是因為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不能隔離。我們不能說與巴洛克、洛可可美術對抗的是古典主義,而與浪漫主義對抗的則是新古典主義;同樣我們也不能說普桑是古典主義者而不是新古典主義者。套用尼採的一句話就是:「當一種偉大的藝術衰亡之際,巴洛克藝術就產生了;當古典主義過於苛求之際,巴洛克便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出現了。」所以,古典的與非古典的,理性的與感性的美同時進行著,更替著,並互相取代著。
巴洛克-洛可可的出現與浪漫主義的出現有共同點,都是對古典形式的失望所導致的。事實上,縱觀美術史,一種理性風格背後似乎必然地承接一種更遵循感情的風格(希臘化-拜占庭;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巴洛克;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學院派-印象派)。那麼浪漫主義為什麼對新古典主義而失望呢?這個問題就要尋到古典主義上去。
文藝復興發展到盛期後,宗教改革全面開始了,人文運動帶來的果實似乎指日可待。恰恰就在此時,反宗教改革運動也展開了,曾被廢棄的異端裁判所又重新開張了。如此,人文主義運動所追求的美好願謹只能暫且擱置。同樣的故事在100多年後的法國重演了一遍: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封建社會算是終結了,但不過10年,拿破崙便稱帝,一改剛成立不久的共和製為帝制,即使拿破崙被流放,而波旁王朝又重新復辟。所以,封建社會的頑固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眼裡確實深惡痛絕,但也無濟於事。如此一來,對封建社會反擊的新古典主義,看來也是力不從心的。
那新古典主義拿什麼作為反擊的武器呢?他們所操持的正是古代的美學樣式——數性/理性——和諧/均衡——英雄主義。大衛將馬拉塑造成英雄一般的形象,也將拿破崙塑造成救世的將領,這種塑造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就是借用古代的構圖形式,古代的敘事方法。嚴謹、均衡、莊嚴都是其伴音。剝去政治,在風格上,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以溫克爾曼的《古代美術史》與龐培古城的考古發現作為推動力,通過這些材料,人們發現古代藝術從不拘泥於繁複的裝飾,其簡潔有力的造型同樣擁有強大的美感。而古典時代終結之後,提倡裝飾和象徵的拜占庭藝術與後來的巴洛克藝術所活躍的時期都是專制政治統治的時期;而古希臘古羅馬與文藝復興時期似乎有更多的自由與民主。可這全是誤讀,古希臘塑像其實全身施色、文藝復興壁畫是因濕壁畫技法才顯蒼白,但也誤打誤撞的成就了一個沒有顏色的時代。甚至提出「顏色使人屈服恐懼」的結論。通過取消顏色、重視構圖與造型的嚴謹、挪用古代英雄形象,古典主義者與新古典主義者試圖帶領人們回到古代或者重建理性的王國。
不過這個理性王國最終失敗了。浪漫主義就在這失敗中產生,這次與巴洛克時代不同,浪漫主義與新古典一樣旗幟鮮明的「反動」。然而他們採取了新的策略——對共同的理性王國的放棄,從而鼓勵人們遵循自我,反對權威。這種思想最終戰勝了牢固的封建王朝但也埋下了民族主義的炸彈。所以,在風格上,浪漫主義更注重主觀與自我表現。他們並不奢望回到古代,回到神的時代,而是回到本心,回到自然中去。所以,他們也捨棄了嚴謹的造型和構圖,取而代之的是豐富的色彩與強烈的情感。畫面的背景也更多地選擇自然環境,而不是傲立蒼穹的人類建築。
浪漫主義與新古典主義對政治的介入事實上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藝術地位的提高。這又不得不談啟蒙時代的狄德羅《百科全書》。雖然在狄德羅那裡,美術被排除在自由的藝術之外,但這種類分也許正是激勵美術家向自由的藝術而進發的動力。另一方面,印刷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政治宣傳有了更便利的工具。當美術被作為政治工具而利用時,美術家也通過被利用開始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從此美術便介入了政治。
這一時期正是美術功能性轉變的一個關鍵時期。浪漫主義的反叛之所以與巴洛克不同,就在於新古典向政治的介入,最終使得美術具有政治批判的功能。所以同樣是失望與反叛,浪漫主義更具有積極性與主動性。至此,新古典與浪漫主義在政治上的區分就是採取的政治態度的不同。謝邀,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18世紀啟蒙運動以後的藝術流派。
我的理解是,新古典主義弱化情感的表達,講求復古,盡量以儉樸的風格為主,著名的如白宮就是新古典主義的建築作品。浪漫主義強調情感的表達,比如貝多芬,強調情感對心靈的衝擊,強調直覺,想像力和感覺。(參見浪漫主義)我想這個區分如果你看過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雕塑,再去看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就一下子會明白。
另外個人以為,研究藝術的流派屬於藝術主體之外的藝術史的東西,不用太花費精力。當你看到足夠多的作品,當它們堆在一起標上時間,就會對那個時候的藝術品有一個通體的感覺,這個區分自然就能夠產生,這就是所謂藝術的主義或者運動什麼的(最好能夠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況)。
幫你邀請了@庄澤曦。^ ^今天我再來扯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依舊是搞笑手法,通俗的聊聊繪畫。
話說,16,17世紀時倡導了古典主義,但不成想古典主義發霉成了巴洛克還有洛可可,貴族貪圖享樂,人民水深火熱。
終於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大家說:「古典主義讓皇上玩壞了,我們要真正的古典主義,為表區別,叫它新古典吧」
其實新古典主義和古典主義都披著同樣的羊皮:振興的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
————————————
區別在這裡,他們真正的目的不同
古典主義製作出美的東西是為了過奢侈的生活,彰顯權力,讓民眾信服。舉個栗子,路易十四的巴洛克就是展現國家的實力,鞏固法國。
新古典主義則是煽動作用,革命者為了推翻法國,用古希臘,古羅馬的英雄形象,讓法國人民趕緊起來戰鬥!向英雄學習,推翻路易家族,不讓奢侈的貴族騎在我們的頭上!
————————————
新古典主義的畫家其實都是革命的煽動家,為了讓人民動起來,畫了一幅又一幅的戰鬥中的英雄!作用有點像招兵海報。
再啰嗦幾句背景:雅各賓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很激進的派別組織,觀念保守,實力強大,只要是意見不合就開殺,貴族殺,自己人也殺。所以那個時期畫的顏色和題材都很保守,沒人敢大紅大綠。
新古典主義的畫家首推:雅克·路易·大衛
大衛真的是一個很出色的歷史畫家,他的畫非常的細膩,懂得調動人的情緒(廢話,不要聽這種沒意義的廢話)。
重點來了,他的人生特點是,一次又一次的叛變,誰當權就給誰作畫,(無可厚非的,那個年代活下來是很不容易)。接下來就講講他具有煽動性的畫,還有他的叛變經歷。
1784年,那年路易十六請他畫了《荷拉斯兄弟的誓言》,講的是古羅馬的三兄弟為了國家榮譽決定犧牲生命的故事。路易十六肯定希望用這幅畫去鼓勵法國人民效忠法國的。大衛這年成了路易十六的座上賓,遭到了優待。
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勝利,路易下台了,雅各賓派(激進)上台了,大衛投身革命,後來成了雅各賓派重要人物,馬拉的好友。
馬拉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著名歷史學家法朗索瓦·米涅在他的《法國革命史》中特別指出,馬拉的言論和行徑"帶有一種毫不顧忌的殘酷性,既不考慮法度,也不考慮人的生命。……在革命時期,有過一些完全和馬拉一樣殘忍嗜血的活動家,但是哪一個都沒有比他對那個時期起更為惡劣的影響"。
1793年,馬拉被刺殺,他創作了《馬拉之死》,大衛把卻把兇殘的馬拉畫成了一個兢兢業業工作中死去的好領導,畫中的馬拉手裡拿的筆正要簽署請願書,大衛用他的畫筆喚起民眾的單純感情,還有堅貞的正義感。(/(ㄒoㄒ)/~~)
大衛畫的意思是:「人民啊,馬拉是個好領導,死前還想著人民的福利,可他被奸人所害,為他戰鬥吧,法國人民!」
1797年拿破崙掌權,本來他被關進了監獄,奇葩的是,他成為拿破崙一世的首席宮廷畫師!
大衛死裡逃生後,又成了拿破崙的座上賓!
仔細看大衛的畫,真的是非常嚴謹和細膩,非常均勻,就是顏色塗抹的很光溜。你說沒感覺,等會你看到浪漫主義的畫就知道,什麼叫亂亂的筆觸了。
這幾幅大衛的畫顏色還是比較鮮艷的。好細膩!
細膩!細膩!
1815年滑鐵盧戰役後,波旁王朝復辟,就是路易十八上台了,你想啊,十八是十六的弟弟,十六被大衛這群人害死了,無論大衛有什麼能力也是不能改變這個事實的。
最終,大衛跑了,他的畫作細膩!細膩!強調一百遍,細膩!
新古典主義的畫作就是很細膩,畫法循規蹈矩,不容出錯,嚴格的畫風,因為他們就生在那個要求絕對理性的大革命時代,主要是雅各賓時期,畫家若敢有個性,只有死路一條。
大衛|繪畫不是技巧,技巧不能構成畫家
浪漫主義(Romanticism)
在任何一個時期,一個人的畫作里都有可能找到浪漫主義傾向,這點是要明確的。
浪漫主義也有特指:就是19世紀初,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出現的藝術革命,從內心出發,強調主觀感覺。
——————————————————
為什麼會出現浪漫主義呢?
一句話是為了反新古典主義時期的高壓統治!我們要有自由,要激情!要追求異域風情!
18世紀披著羊皮的新古典主義為暴烈的雅各賓派幹活,壓制人的思想,大家都活在高壓之下,很不爽。
最開始雅各賓推翻路易十六,大家說,好啊,皇上沒了。雅各賓高壓統治,還不如十六。所以拿破崙又打敗雅各賓,大家說,好啊,雅各賓活該,誰想拿破崙又當了皇上!
這時候出現了復辟,就是路易十八,他是個開明的皇帝,倡導思想解放。這期間出現了浪漫主義反對新古典主義那種循規蹈矩,過分理性的做法。
——————————————————
在法國,浪漫主義藝術的主要代表是熱里科和德拉克羅瓦
熱里科(Jean Louis 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
熱里科一生都跟馬有關。從小會騎馬,長大畫了上千幅馬,最後死於墜馬。
先看看讓他成名的作品《梅杜薩之筏》,用戲劇性的光線,強調了人性,人的感覺。梅杜薩之筏上的人很慘,但是他們不失去希望。
法國三桅戰艦「梅杜薩」號在駛向塞內加爾的途中,由於船長的無知和指揮不當而觸礁沉沒。但船長卻丟下149名船員自己首先逃生,剩下的遇難者只得自扎木筏。他們在海上漂泊了十幾個晝夜,水盡糧絕,大部分人在飢餓、口渴和互相殘殺中死去。當他們在絕望中發現「阿爾戈」號船並被救起時,已僅存15人了,在搶救中又有5人失去了生命。
看看浪漫主義畫家熱里科的作品與新古典主義大衛作品的對比,不嚴謹,筆觸粗糙。
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
德拉克羅瓦出生於法國南部的畫家,真正領悟浪漫主義精髓的人物,他的畫影響了像梵高這樣的人物,看他的自畫像,已經有點印象派的感覺了。不細膩,注重色塊。
曾師從法國著名的古典主義畫派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學習繪畫,但卻非常欣賞尼德蘭畫家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並受到同時代畫家熱里科的影響,熱心發展色彩的作用,成為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畫作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畫家和梵·高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
這幅是《自由領導人民》,他畫的比較正常的一張,是對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名作《悲慘世界》的呼應。
看看下面他放蕩不解的油畫吧,找沒找到點印象派的感覺。
——————————————
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區別
首先他們的觀點是對立的,
新古典要求絕對的理性,目的是煽動法國人民起來革命。所以畫作非常的嚴謹細膩,精緻,那個年代不允許出現過分粗糙的筆觸,不允許特別的個性。
浪漫主義要求的是感性,顏色不受拘束,大筆觸,大色塊,可以不細緻,強對比都可以出現,強調人的個性與自由。
好,今天就到這裡,想起來再補。
既然是問如何區分,那教你一個方便法門。
這兩種風格里,凡是能塞進高級別的正式場合而不顯得突兀的,比如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就是古典的。反之,則是浪漫的。新古典主義美術和浪漫主義美術都是19世紀法國著名美術流派,但新古典主義在前,浪漫主義在後。無論何種藝術形式都是和歷史的大時代聯繫到一起的,除去浪漫主義,在新古典主義之前,古典主義和洛可可藝術都和新古典主義有著前後相繼的關係。
17世紀的法國被稱為路易十四時代,這位自稱為太陽王,執政期間使得法國專制王權進入極盛時期的國王,也不忘在藝術領域建立一個統一的官方畫壇來為自己及精英服務,古典主義應運而生,古典主義崇尚古典精神,將對現實的描繪帶上神話的外表,高貴典雅並充滿了理性的秩序,代表就是被認為最正統不過的畫家普桑。
《詩人的靈感》 普桑 1630
到了18世紀,富裕繁榮的歐洲需要更加輕鬆幽默的畫風,而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的趣味也對洛可可藝術的興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洛可可藝術以描繪上流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浮華做作。如果說巴洛克藝術是一種炫富和偉岸的藝術,那麼注重女性肉體描繪的洛可可藝術就徹底的是一種粉嫩享樂的艷情主義藝術了。洛可可藝術一方面缺乏古典主義對神聖的敬畏之心,但另一方面又以法國式的輕鬆優雅擺脫了宗教對繪畫的束縛,這也為之後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出現打開了一道出口。
洛可可藝術最典型的代表畫作就是在取悅婦女上登峰造極的《鞦韆》
《鞦韆》弗拉戈納爾 1772~1775
少女故意將鞋子踢落,要為她盪鞦韆的男士去拾取。
但洛可可的畫家也並非一直輕鬆享樂,華托的藝術相較於其他洛可可畫家在畫面中總是多了一絲淡淡的憂傷。
《熱爾桑花店》華托
這幅用來做畫店招牌而動動手指的傑作中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實,被裝入箱子的太陽王的畫像暗示了太陽王統治的完結。
19世紀的歐洲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只追求浮華享樂的洛可可藝術隨之招來了猛烈的抨擊,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得藝術轉而追求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資產階級以羅馬為借鑒,再加上龐貝古城的出土和大衛歌頌古代英雄的力作的展出也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此新古典主義佔據了法國畫壇的主流地位。
新古典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和古典主義有相似之處,但又與其有所不同,可謂是古典主義的一次飛躍。新古典主義與古典主義都崇尚理性和古代理想美,並且強調作品的素描和構圖造型的準確性。
但新古典主義有其自身的特點:
1、新古典主義的新就新在,古典規範與時代的結合和對現實價值的強調。
2、其次在題材上,相較於古典主義單純的體現歷史、宗教和神話題材,新古典主義更偏重描繪當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且通常借古喻今,以古羅馬的歷史題材為主題以宣揚「當代的任務」和英雄主義情節。
3、強調構圖的完整性,造型上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
代表畫家當仁不讓的應屬大衛。
《加冕禮》 大衛 1806~1808年
從中除了能看到拿破崙一世的驕橫之外,既能含有古典主義繪畫的嚴正性,又可以看出新古典主義與當時代結合的革命精神和反應歷史事件的逼真感。
《薩賓婦女》 大衛 1799
這幅畫暴露了古典主義繪畫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構思沖淡了藝術美的真實激性。
《馬拉之死》 大衛 1794
《馬拉之死》即簡潔又嚴謹理智、具體真實的再現了馬拉死亡時的細節,也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期間人們渴望尋求一種時代所需要的理想英雄主義精神。
新古典主義的另外一個代表是普呂東
《正義與復仇女神追趕兇手》 普呂東 1808
兇手面目被畫的過於面目可憎,其實已經含有浪漫主義的成分了。
格羅
《拿破崙在阿爾柯橋上》 格羅 1796 (某版本《紅與黑》的封面就是這幅畫。)
安格爾,大衛學生,一生追求古典理想化的美。
《大宮女》 安格爾 1814
到了1814年,拿破崙退位,路易十八上台後,波旁王朝復辟,知識分子的苦悶就反映到了他們的畫作之中。浪漫主義美術就此誕生。
從主題方面,與新古典主義側重歷史現實不同的是浪漫主義更加側重現實的悲劇性
而風格方面,浪漫主義更側重於色彩和個性的表現,以及效果的生動。由此可見浪漫主義幾乎站在了古典主義的對立面,且更加奔放具有生命力。
從某種程度上講浪漫主義是對啟蒙主義和18世紀的理性主義的一種反動。
代表畫家是一生都和馬撇不開關係的熱里科和德拉克羅瓦。
熱里科
《梅杜薩之筏》 熱里科 1819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遇難者的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一經展出就被視為浪漫主義的偉大宣言。
《但丁之舟》 德拉克羅瓦 1822
德拉克羅瓦畫風富於動感、色彩鮮明,畫中在風浪里顛簸的小船,象徵著人們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脅的悲劇,與新古典主義宣揚的理性簡潔以及革命精神截然不同。
《薩達納帕拉之死》 德拉克羅瓦 1826
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人類在暴亂時的野蠻、淫蕩和病態的殘忍與新古典主義的理性相去甚遠。
《自由引導人民》 德拉克羅瓦 1830
取材於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千軍萬馬的槍林彈雨場景卻只是由三四個人物表現出來,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裡也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
總之,新古典主義與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樣注重理性,且總是有一股崇高宏大的精神蘊含其中,而浪漫主義美術則注重個性和情緒的表達。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藝術,直到19世紀以法國為中心的藝術運動共同構成了歐洲藝術史上的三座高峰。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美術以及現實主義美術,為之後的印象、後印象主義奠定了基礎,並成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繪畫的歷史源頭,將歐洲藝術的發展推向現代繪畫的高潮。
另補充一點:
浪漫主義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積極地浪漫主義,即我們所講的法國浪漫主義。
一部分是消極的浪漫主義,即英國的布萊克和帕爾默等人。
消極的浪漫主義放映的是對於現實變革與社會進步的敵視。因而思想悲觀,作品內容多懷舊,逃避現實,藝術格調低沉,往往蒙上一層迷離恍惚、虛無縹緲的紗幕。
另外還有一種是德國的浪漫主義。
德國浪漫主義自產生之初就分為兩個不同道路: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和拿撒勒派。
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代表畫家弗里德里希,將畫的真實寫照與畫家的內心感受融為一體。
拿撒勒派:從宗教和古詩中取材,表現手法復古,推崇古老的的德意志藝術,宗教情感極其虔誠。
以上。
Neoclassicism:
Key individuals: Pope, David, CanovaKey trends: ? Inspired by works from the original Classical era (ancient Greece Rome)? Belief in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forms? Emphasis on rationalism and moderation? Tendency to produce works which emphasize the expression of societal ideals and goals? In literary expression: Tendency to view the natural world as a well-ordered machine? In visual art: Emphasis on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balance, symmetry, clarity, and structureRomanticism:
Key individuals: Wordsworth, Delacroix, BerliozKey trends: ? Often a purposeful breaking away from norms? Tendency to value a sense of freedom? Emphasis on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as a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the individual)? Tendency to view the natural world as mysterious and organic? Tendency to find spiritual values through the contemplation and experience of natureHope it helps!古典主義是強調理性及秩序,時間軸上在先。浪漫主義則強調感性及個人感受,即是反理性的存在,時間上在後。不論是哲學繪畫音樂還是文學作品一概如是。
簡單點:新古典主義理性、結構嚴謹、人物描繪精準浪漫主義感性、手法誇張、色彩熱烈奔放
推薦閱讀:
TAG:新古典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