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佛教影響的東方文化,認為靈魂始於出生,為何對於孕婦還會有「一屍兩命」一說?

「靈魂始於胎兒」是基督教的價值觀,根據聖經故事的描述,聖母瑪利亞剛懷孕,神靈就託夢告訴瑪利亞,你的腹中胎兒就是救世主耶穌……

如若換做是佛教轉世投胎的故事,就不是這樣的了,因為在佛教的價值觀中,「投胎」這個動作是在「出生」那一刻完成,而不是懷孕。至於腹中胎兒出生之前,因為尚未投胎,所以是沒有靈魂,只不過是母體多出來的一坨肉罷了……

既然如此,受佛教影響的東方文化,為何會有「一屍兩命」這種說法呢?……


呵呵,那部書哪個人哪個教派說「佛教認為投胎是在出生時完成」?

《佛說入胎經》中,釋迦牟尼佛明確講到「」若父母染心,共為淫愛,其母腹凈,月期將至,中蘊現前。當只爾時,名入母胎」。看到沒有,只要男女有淫慾進行性行為,女的沒有婦科病,而且月經將要到來,提供有一個足夠受孕的溫床,那麼靈體就來投胎了。


我認為你的問題,還是糾結於靈魂這概念,根據 相應部4相應23經/瞿低迦經 的描述,判斷是否還在輪迴的方法是死亡後馬上尋找這人的識蘊(眼耳鼻舌身意),在三界內找不到就說明已經解脫不在輪迴中了,而轉生的具體過程是佛陀沒有描述過的,根據經藏中記錄的比丘自殺而魔王尋找他的識蘊這個行為,論師們認為是識在輪迴中第一個升起,因為緣起法說了嘛: 緣於識,名色生起 ,然後他們搞出來第七識、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比較保守的上座部也搞出來一個結生心(結生識),更激進的搞出來一個中陰身(這不就是靈魂了嗎)。。。要我說這是在鑽牛角尖,為什麼要去糾結一個生命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具體而微的起點?到底在哪個情況下才是一個生命?殺死一個受精卵是殺人嗎?殺死第一次分裂的兩個受精卵其中一個是殺人嗎?殺死哪個階段的胎兒是殺人? 受精卵有靈魂嗎?哪個階段的胎兒有靈魂?吃雞蛋是殺生嗎?吃三凈肉會不會影響覺悟?

論師們為何糾結誰在輪迴?因為這是外道攻擊佛教的一個角度,是凡夫信徒無法理解佛陀的輪迴理論而提出的問題,這些壓力迫使論師們要把佛陀沒有給出明確回復的所謂問題,針對性的把理論「補全」,然而佛陀其實早就警告過出家人:什麼問題不應該談論、爭論、思維,你們為什麼不應該去談論、爭論、思維,哪些問題我不記說,我為什麼不記說。

首先是為什麼不記說:

相應部56相應31經/申恕林經(諦相應/大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彌城申恕林中。
  那時,世尊以手取少量的申恕樹葉,然後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我的手所取少量的申恕樹葉,與那些在申恕林上的[樹葉],哪個較多?」
  「大德!世尊以手所取少量的申恕樹葉少,而那些在申恕林上的[樹葉]較多。」
  「同樣的,比丘們!這經我證知而不對你們說的多,比丘們!為什麼不為我所說呢?比丘們!因為這不具利益,不是梵行的基礎,不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因此它不為我所說。
  而,比丘們!什麼是為我所說的呢?比丘們!『這是苦』是為我所說的,『這是苦集』是為我所說的,『這是苦滅』是為我所說的,『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是為我所說的。
  比丘們!為什麼為我所說呢?比丘們!因為這具利益,這是梵行的基礎,這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因此它為我所說。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這是苦』應該作努力,……(中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應該作努力。」

然後是什麼問題不應該談論、爭論、思考、學習:

相應部56相應8經/思惟經(諦相應/大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不應該思惟邪惡不善的想法:『世界是常恆的』,或『世界是非常恆的』,或『世界是有邊的』,或『世界是無邊的』,或『命即是身體』,或『命是一身體是另一』,或『死後如來存在』,或『死後如來不存在』,或『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或『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些思惟不具利益,不是梵行的基礎,不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
  比丘們!你們應該思惟『這是苦』之思惟;你們應該思惟『這是苦集』之思惟;你們應該思惟『這是苦滅』之思惟;你們應該思惟『這是導向苦滅道跡』之思惟,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些思惟具利益,這些是梵行的基礎,這些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這是苦』應該作努力,……(中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應該作努力。」

相應部56相應9經/諍論經(諦相應/大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不應該諍論:『你不了知這法、律,我了知這法、律;你了知這法、律什麼!你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的是一致的,你的是不一致的:應該先說的而後說,應該後說的而先說;一直以來你所熟練的是顛倒的;你的理論已被論破,去救[你的]理論;你已被折伏,請你拆解,如果你能。』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些談論不具利益,無關梵行的基礎,不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
  而,比丘們!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苦』;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苦集』;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苦滅』;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導向苦滅道跡』,……(中略)應該作努力。」

相應部56相應10經/畜生論經(諦相應/大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不應該談論各種畜生論,即:國王論、盜賊論、大臣論、軍隊論、怖畏論、戰爭論、食物論、飲料論、衣服論、卧具論、花環論、氣味論、親里論、車乘論、村落論、城鎮論、城市論、國土論、女人論、英雄論、街道論、水井論、祖靈論、種種論、世界起源論、海洋起源論、如是有無論等,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些談論不具利益,不是梵行的基礎,不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
  而,比丘們!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苦』;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苦集』;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苦滅』;當你們談論時,應該談論『這是導向苦滅道跡』,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些談論具利益,這些是梵行的基礎,這些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盤。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這是苦』應該作努力,……(中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應該作努力。」

從這些經文可以知道:

誰在輪迴?有沒有靈魂?靈魂和身體能不能分開?人死了之後到底有沒有如來(如來既可以是指佛陀也可以指代世俗的生命)? 出家人不應該去討論這些玩意

我理解佛法、戒律,你啥都不知道,我牛逼你傻逼!你學的全是錯誤的,你已經被我駁倒了,你有本事來論戰啊,我對醫學、藝術、政治、軍事、物理化學。。。都有去研究學習; 出家人這麼做是不應該的

那麼,佛弟子應該談論什麼、做什麼?以下是節選

相應部22相應5經/定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比丘們!你們要修習定。比丘們!得定的比丘如實了知,如實了知什麼呢?色的集起與滅沒,受的集起與滅沒,想的集起與滅沒,行的集起與滅沒,識的集起與滅沒。
相應部22相應6經/靜坐禪修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庄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你們要著手努力於靜坐禪修,比丘們!靜坐禪修的比丘如實了知,如實了知什麼呢?色的集起與滅沒、受的集起與滅沒、想的集起與滅沒、行的集起與滅沒、識的集起與滅沒。

我扯了這麼多,是想告訴提問者:

你的這幾個問題是佛弟子不應該去討論的,因為討論這些東西對解脫沒有利益,不能導向涅槃,所以佛陀不對弟子說這些內容,雖然佛陀這些講話的對象是比丘眾、僧團,但是想要解脫的在家眾至少應該了解這些內容,在不妨害生活的前提下去踐行,因為《畜生論經》裡面佛陀不讓出家人學習討論研究的內容和在家人的生活利益相悖。

最後是我對提問者問題的理解:

佛陀從來沒有說過靈魂這玩意是他的教法,佛陀確實說過入胎, 長部14經/譬喻大經 , 「 毘婆屍菩薩從兜率天死去後,正念、正知地入母胎 」,但是如果以為所謂「投胎」就是嬰兒出生之時,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喬達摩對入胎的教導其實是這樣的:

長部28經/能凈信經

入胎的教導
  又,大德!關於入胎,世尊教導這無上法,大德!有這四種入胎:大德!這裡,某些不正知地入母胎,不正知地在母親的子宮中存續,不正知地從母親的子宮出來,這是第一種入胎
  再者,大德!這裡,某些正知地入母胎,不正知地在母親的子宮中存續,不正知地從母親的子宮出來,這是第二種入胎
  再者,大德!這裡,某些正知地入母胎,正知地在母親的子宮中存續,不正知地從母親的子宮出來,這是第三種入胎
  再者,大德!這裡,某些正知地入母胎,正知地在母親的子宮中存續,正知地從母親的子宮出來,這是第四種入胎。大德!關於入胎,這是無上的。

看到了嗎,喬達摩說的「入胎」是從「入母胎」 「子宮中存續」 「從母親的子宮出來」這個完整的過程,而如何入母胎的具體細節與時間節點,喬達摩並沒說過,我的理解是:佛陀不記說的,就是對解脫無益的,我們知道有「入母胎」這回事就行了,別糾結是不是靈魂投胎,因為靈魂問題就類似『命即是身體』『命是一身體是另一』這樣的問題,屬於無記的範圍。


你說的這個觀點不對,父母和合的那一刻就是受胎之時。然而投胎就舍非是淺智能知,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過程。


據《俱舍論》卷十所載,死亡瞬間至來生出世之剎那【(75分之一秒)(即投胎、入母胎內)】,其中間時段稱「中有」。因僅意識存在,並無實質肉體,乃由意識作主宰,幻化而來,非父精母血孕育所成,故稱意生身、意成身或化生身。此時,四大之聚合恰與死時相反,與貪瞋痴相關之思想伴隨而來,風、火、水、地亦相繼到來。


佛教認為有靈魂嗎?佛教認為「靈魂」始於出生嗎?先問是不是。


在佛教的世界觀里,何止出生前沒有靈魂,壓根就沒有靈魂…


從受精那一刻,嬰兒便有入胎識了。也就是說嬰兒便是一個「有情」,一個獨立的生命了,雖然他/她的身體感觸沒有發育好,但是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了。所以一屍兩命這個說法。也是對的。


推薦閱讀:

觀音菩薩是如何做到無處不在的?
拜佛許願很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個好師父的標準是什麼?
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佛教徒」不當放生,將會毀了大好生態環境

TAG:佛教 | 東方文化 | 投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