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的人很多,成佛的人很少,為什麼?

請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師兄們,請賜教。謝謝!


如果一副葯,吃了半年還不見好轉。

一,要麼葯有問題;二,要麼不對症。

如果一個法門修了三年還不見有動靜。

一,要麼法門有問題;二,要麼修錯了……

修行就像治病。先知道是什麼病,然後知道什麼葯對症。然後吃了慢慢好……

這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但是如今看到的很多修行人,就像一個個苟延殘喘的病人哭著喊著,我不管,我不聽,我就要吃青黴素,我就要吃山楂丸兒……

這個法門殊勝,那個宗派牛逼,我就修這個了!我就和那個有緣!

翻個白眼兒,心中再奔騰過萬匹神獸,嘀咕一句,你死不死啊!

呵呵,呵呵呵……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

為什麼我們學校的同學很多,但考上大學的人很少?

老師教的懂了沒有?不懂是否繼續求教?不懂是否裝懂?

懂了練習了沒有?練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否及時向人求教?

是不是稍有點兒成績就飄飄然?和同學交流是不是固執己見?有沒有敝帚自珍?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無知要學,學了要做,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要多交流、多求教、多分享,這樣才能更進一步;

學習要耐得住寂寞,山頂風光好,只是無幾人。肯來的人,拉一把何妨?不肯來的人,隨他去。

佛教是教育,和世間學校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學的內容不同而已。

怎樣上清華,就怎樣學佛。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怎麼可能是一個好學生呢?

學而時習之,成就之因;

學而偶習之,閑聊之資;

學而不習之,荒廢光陰。

口唸阿彌陀佛,是提醒我們心裡念阿彌陀佛。想念什麼?想念教誡。待人接物,處理事情,要念佛。佛會怎麼做?佛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如果一個學佛的人,五戒十善常出其口;但吃虧時心生怨懟,甚至破口大罵。這樣的人能成就嗎?

表裡不一,言行有異。

不過是,騙佛、騙人、騙自己而已。

學佛是向佛學習,不向佛學怎麼學佛呢?

立志做佛學生的諸君,不可不知啊!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通常信佛的人要成佛,要經過三大劫,具體多長時間沒分析過。

而且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太好的修行地方,福德非常非常高得會出生在別的地方,比如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就比我們這裡好多了,當然也包括各方佛國凈土,他們那裡成佛穩靠。修到一定程度出生在這些好地方,俺們這疙瘩,無緣不來,不是冤家不聚頭。

當然俺們這疙瘩也是有很多大修行人、大菩薩來用盡一切辦法引導的,機緣得便,此生此地入佛知見,證悟實相,也是很有保證的,只是咱們這疙瘩有幾個發心決定成佛的呢?


因為如今被傳譯的佛法不是原來佛陀所說的佛法。所以沒什麼成佛之人了。

在印度諸外道原本在心靈、內在都是朝向尋找真諦,而佛法是正法所以當年糾正了很多外道加入。

但是歷史洪流中,再加上內在實修非能以言語外貌簡易傳譯,導致外道容易被混合於佛道教理中,偏離正道。正法才失去了原來的宗旨。


因為能放下成佛念頭的人很少。


太多像法了,比如無我,很多人甚至出家人解釋成肉身不是我,這種觀念造成的後果,就是堅定認為有個不滅的靈體我,這種念頭反而讓很多人陷入對我更深的執著,認為肉身就是器具,正是這樣的看法反而離正法越來越遠


修佛這個講法不多見,講修行或學佛居多。雖然出家人都應該是修行人,但實際上並不如此。

會吵架,就不可能是修行人。沒有見煩惱是沒有動力去吵架的。

修佛是為了滅煩惱,煩惱現起,第一反應應該是調伏,而不是隨順。所以真修行人脾氣都是很好的。

什麼喝啊,棒的,是接引手段,對弟子的。對陌生人可不行。

這麼來看看,世間大多數人能夠見到修行人並不多。那就更不要說修行成功的人了。


練乒乓球的很多,拿冠軍的也很少。


出家如初,成佛有餘。


末法時代

佛法很亂

真正的教導只有釋迦摩尼的

但是都過了那麼久了

簡直魚龍混雜

|ω?`)

路很難走

還是等彌勒吧


想變得富有的人很多,真正白手起家的人顯然是很少的。

畢竟在白手起家的道路上,方法、天賦、運氣、意志、智慧、天時、地理、人和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夠集齊這一切,又能夠走到最後的,終究是少數中的少數。

做個商人尚且如此困難,更何況是成佛做祖。

學佛也好、修仙也好,都是大丈夫事,不是帝王將相可以比擬的。


一般而言,時間長,難度高。


何謂如幻?總的來講,是指〝如現非有〞,就是指不是如同我們所看到

的那麼真實,就稱為〝如幻〞。雖說是〝如幻〞,但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

說不如同所見的那麼真實。因此,〝如幻〞就必須用這三個部派來解釋。

(1)應成派所說的〝如幻〞──譬如在黑夜,回到家,如果在家門口剛好有一

圓圓的盤繩,當你看到時,可能會馬上耽著它為蛇,然後就開始緊張了。可

是它並不是蛇。因此,盤繩就是我們分別心的施設處。這譬喻告訴我們:所

見的諸法看起來很真實,但,事實上並不是那麼真實。就如同這個譬喻所說

的:諸法的顯現就如同所見到的盤繩一般,雖然盤繩不是蛇,但是分別心會

妄執它為蛇,一起妄執,就會害怕。依此來譬喻,若對諸法耽著為實有,就

會起貪、瞋、癡。當了解到原來所見到的盤繩並不是蛇。盤繩上本來就沒有

蛇,是分別心所遍計、所耽著出來的。再看到盤繩時,就不會再害怕了,因

為你已經真實見到這個法,它是盤繩並不是蛇。同樣道理,依這個來譬喻,當你真的現證空性時,就會證到原來諸法的存在唯分別心假立而已,不是那

麼很真實的存在,然錯誤的識體妄執非唯名言假立,於前方顯現而有。當體

悟到這一點的時候心裡就不會再起貪、瞋、癡了。

(2)自續派所說的〝如幻〞──當時印度有魔術師,他把藥水點在觀眾的眼

睛,然後持咒語,觀眾確實會看到由石頭變現的象馬在前方顯現。菩薩也一

樣會看到象馬,但菩薩所見的象馬亦在前方顯現,他知道是錯亂心識所顯

現。所以,菩薩不會起分別耽著,而佛則全然沒有看到象馬,但有情錯亂顯

現象馬於佛之心識顯現。象馬的譬喻是自續派的如幻的一個譬喻,即諸法非

唯無錯亂心顯現,從其境上全然而有。

(3)唯識派所說的〝如幻〞:在依他起上的種子起現行時,所變現出來的萬法

是離不開心識外而有的,但是由於無明染污習氣會見為外境實有的相。譬如

一個幻師他在石頭之上,且將藥水點入觀眾的眼睛,然後持咒語,觀眾就會

看到離心識外而實有的象馬,但此象馬實非真實存在。

《解深密經》云:「依他起猶如幻事。」,《莊嚴論》亦云:「一切有

為皆如幻事。」《論》又云:「猶如起幻師,譬虛妄分別,如彼諸幻相,譬

說二種迷。」此中〝虛妄分別〞,就是依他起,是指識體。識體上有二取習

氣的染著,猶如幻師持咒,會顯現如彼諸幻相(幻現象馬),譬如二取習氣會

取實有,外境,此即是能取、所取異體。《莊嚴論》又雲「如彼無體故,如

是為勝義,如彼可得故,如是為世俗。」此中〝如彼無體〞就是在依他起這

個幻事上,將遍計出來離心識而實有之外境遮除,如是為勝義。所以,如彼

二現之象馬體性可得,也就是在木石上幻現出有象馬可得,是為世俗。

宗喀巴大師釋云:「如是於依他起全無二取,是勝義諦。如於幻事見有

象、馬體性可得,如是虛妄遍計所執,見有可得,是世俗諦。」意謂於依他

起上把能取、所取異體遮除,是為勝義諦。如於依他起木石上本無象馬,但

見有象馬體性可得,是為遍計執。如是虛妄遍計所執非自性異,但見有自性

異可得,是為世俗諦。


修道者眾,得道者寡。解脫生死輪迴極為困難,在人間一世,所造的因果業力,就很難清償,必須再次接受輪迴果報,一報還一報,是最公平的因果法則。

經過一世世輪迴,因果業力好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多,宛如天羅地網,把人越綁越緊,讓人一世世不斷輪迴下去,直到這個地球成住壞空,徹底毀滅,所有的生命體魂飛魄散,煙飛雲滅,絕對不是《心經》所說的不生不滅,那是外道想當然編的,不是事實真相。


推薦閱讀:

極樂凈土可以有人做個描述么?
藏傳佛教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大自然的力量與佛的力量相比,誰更大?
在知乎佛教、佛學、佛法類問題下答題或討論,得到了哪些經驗或教訓?
佛法修行人應該用什麼態度去待人接物?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